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949


王建南皱眉。
孙之獬说道:
“通过商人夹带,带过去就是了,此书不要多,只要有个几万册,到时候于各地传播,自然会有对乾圣怀恨的人私印私抄,会有人传播,待到谣言风传天下时,就是乾圣帝位不稳之时。”
孙之獬得意道:
“当然,也是我大清入主中原之时。”
入主中原!
至少有那么一瞬间,王建南都没有从这句话中回过神来,良久后,他看着面前的书,说道。
“先生可真是为我大清立下了奇功一件啊!”
“都是勤于王事而已!”
孙之獬得意道。
王建南则是再次表示对孙之獬的佩服之情。
“先生放心,这件事,我必定是会办好的!”
当日,二人畅饮半日,孙之獬的心情是那个得意,得意之间,已经酒醉的他似乎真的看到了乾圣皇帝因为他的这本书,帝位动摇,看到了藩王群起攻之,到最后,那看似不可一世的乾圣皇帝,居然像建文一样,在勤王大军的打击下逃窜出南京。当然,也看到了大清国入主中原的那一幕。
得意之余,孙之獬又喝了两杯酒。
随后王建南就开始着手印制孙之獬的书,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王建南一直都没有闲着,在印书的同时,还在那里计划着如何把那些书带到明国,然后再到处散布。
“这件事必须要好好的操作,去的商队,绝对不能走大道,不能给当地锦衣卫缇骑反应抓捕的机会。”
王建南自言自语道。按照过去在那边散步谣言,刺探情报的经验,各地锦衣卫缇骑的反应都非常迅速,很多事情甚至再不等见到效果,探子就已经被锦衣卫缇骑给拿下来了。
前后用了几天制定了一个还算完善的计划之后,在即将准备实施的时候,王建南又想到,
“在办此事之前,还是要先禀报给大汗。”
第874章
白忙活了
“啊……”
伴随着一声惨叫响起的同时,茶杯堕时发出破碎的声响。
“奴才死罪!”
尽管额头上冒着血,可王建南还是惊恐不已的跪了下去,接连磕头请罪。浑身惊颤不已的他,整个人都懵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本的,他拿着书想向大汗请罪来着,可不曾想,大汗只是略微翻看数页,就勃然大怒的把茶杯砸到了他的头上。
“死罪,死罪,你个该死的狗奴才,可知道自己是什么罪!”
怒气冲冲的多尔衮厉声问道。
“奴才、奴才……”
王建南整个人结结巴巴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那双眼睛里充满了不解。
到底是什么罪啊?
“奴才一心为了大清国啊!”
“为了大清!”
多尔衮怒道。
“我看你这狗奴才是对大清怀恨在心吧!”
站起身来的多尔衮,怒视着这家伙,一副恨不得食其骨的模样。他来回的踱着步。
“本汗这些年一直苦心经营,操持着局面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大清国的将来吗?你们一个个的倒好,不但不知道本汗的苦心,反而还他么的扯着后腿,你们非得把大清国给祸害没了,才甘心吗?”
多尔衮之所以这么恼火的原因再简单不过,他不想得罪大明!
如果是换成十年前,或许多尔衮还有重新入主中原的心思,可是现在,他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心思,现在对于他来说,在占领西域后,随着对东欧等地的了解,相比于啃大明那块硬骨头,他更愿意去东欧啊,去打罗刹,打波兰,去吃那些肉啊。
至于大明?
何止是硬骨头啊,根本就是一个铜豌豆,一不小心可能就把牙给崩了。
可王建南这个狗奴才,什么事不干,偏偏这个时候想去招惹大明,多尔衮又怎么可能不恼火。
“……大汗,奴、奴才觉得,此计要是成国,明国势必会内乱,到时候我大清就有机会入主中原了!”
不等王建南把话说完,多尔衮就厉声道。
“你这狗才,到底是想让大清国入主中原,还是为了你自己!”
一脚把王建南踢倒在地,多尔衮指着他怒骂道。
“你以为本汗不明白你们这些汉人的心思,你们一个个的嘴上说着是大清国的奴才,是大清国的臣子,可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成汉人,你们想让大清国回中原,无非就是让大清国成为中原之主,到时候,你们就不是汉奸,不是败类,是大清朝的开国功臣,你们一个个的,心里什么时候有过大清!”
怒形于色的多尔衮一语戳穿了王建南,甚至所有汉军旗旗人的心思,他们一个个的是什么心思?
为了大清国?
放屁!
他们为的是什么?
为的还是他们自己,为的是大清国入主中原后,能够洗去身上的“汉奸”之名,能够洗去身前身后的污名,毕竟到时候大清国就是“中原”了。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大清国,从来只有两个字“中原”。
如果是在过去,多尔衮会利用他们的这种心思,进而夺取天下,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今天,大清国的国运在西!
东欧大平原是何等的肥沃!
那些所谓的罗刹人、波兰人,当年挡不住蒙古人的铁骑,现在肯定也挡不住大清国的枪炮,还蒙古人的铁骑。
这两年,他为什么招揽蒙古人、哥萨克,甚至给予他们各种各样的特权,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能够一举征西,吞并罗刹,波兰,就像当年的蒙古人一样,雄居东欧。到时候,他就也能登基称帝了,至于是罗刹的沙皇,还是蒙古的大汗,都无所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大明和解。
只有如此,他和他的子孙后代才能永远稳做江山——他的儿子已经七岁了。
可是现在倒好,这些汉人个个的为了他们的那点小心思,居然想把大清国往“邪路上带”,简直就是罪该万死!
怀揣着怒火,多尔衮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堆积的黑云,感受着窗外狂风怒号,多尔衮不禁冷笑:
“果然一个个都是大清国的忠臣啊!”
这些个忠臣们当真想着大清国吗?
怕是一丁点都没有吧!
他们嘴上说着为了大清国,可是心里呢?
为的还是自己。
他们当年投降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现在,他们同样也是为了自己。
好一个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汉人……说到底,还是不可信啊!
再一次转身时,多尔衮问道。
“王建南,这书是谁写的?”
“启禀大汗,是,是礼部侍郎孙之獬。”
“是那里印的……”
一一了解到是何人书写,在何处印制后,多尔衮说道。
“来人,把他拖出去,打入大牢,还有那个孙之獬,也一同拿入大牢,传额勒泰让他查办此案,让他好好的查,但凡涉及到的都给本汗拿下来,一个不要落下,……”
……
这是要下雪了啊!
抬头看着铅灰色的天空,孙之獬眯起两眼,盯着天空。或许是因为上了年岁,感觉寒意入骨的他裹了裹身上的熊皮大衣,然后自言自语道。
“但愿一切都来得急吧!”
虽说那个计谋不错,甚至可以帮助大清国入主天下,可得多少年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