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7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5/949


一天的喧嚣与混乱之后,当清晨的的阳光再一次照耀大地时,亚历山大在推开门的时候,意外的发现街上到处都是士兵。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和昨天一样?
昨天他们赶走了中国人,今天他们又要赶走谁?
作为一个“科普特人”,也就是信奉基督教的埃及人,亚历山大当然有身为“五等人”的自觉,他连忙关上门,然后招呼着妻儿躲起来。
就在亚历山大,这样的“五等人”纷纷躲藏起来的时候,在帕夏的官邸之中,艾哈迈德看着地上的几滩血,对伊利亚说道。
“大家的情绪怎么样?”
“大人放心,大伙都没有异样。”
点了点头,盯着地上的血,那是几个官员的血,他们不愿意和他一起“造反”,艾哈迈德吩咐说道。
“对了,把所有的浆手都释放出来,给他们武器。”
任何一艘浆帆船上都离不开浆手,而在奥斯曼帝国几乎所有的浆手都是奴隶,被俘虏的基督教徒,不仅如此,还有很多“血贡”被选中的孩子,因为没有通过挑选或者因为军队没有名额,被丢到浆帆船上成为浆手,在不见天日的船上服一生的苦役,和那些奴隶相比,他们顶多也就是不需要戴脚镣而已。可实际上,他们并不比那些奴隶好多少。
已经二十岁的塞义德,就是船上的桨手,他不像那些基督徒奴隶那样,戴着脚镣睡在昏暗的牢房中,但是也就是如此了,他同样没有出入的自由,对于看守来说,那怕他拥有一个绿教的名字,但又能怎么样呢?
没有任何意义。
在这里有很多人都和他一样,在“血贡”被土耳其官员带走,然后“自愿”的接受训练,在农场里干活、可等到最后,他们甚至都没有拿起帝国给予的武器战斗,而是被丢进了昏暗不见天日的船舱里划浆,对于他们来说,相比于那些奴隶,唯一的特权是什么?
就是不需要吃猪肉。
其实,他们也就是奴隶而已……
躺在昏暗的牢房里,塞义德的脑海中不时的回忆着过去,他的过去并没有什么可回忆的地方,对于母亲的记忆是模糊的,记忆里最清楚的还是在安纳托利亚老爷们人农场里的记忆,他就是在那里放弃了基督的信仰,改信了绿教,成了一个绿教徒,每天和他们一起祈祷。
然后呢?
然后他就被丢到了这个鬼地方。
就在他回忆着过去的时候,突然,房门被推开了,只见一个士兵对他和屋子里的人喊道。
“你们都出来,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帕夏大人的士兵了,你们可以得到武器,食物,衣服,你们自由了!”
自由了!
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是塞义德,还是那些来自乌克兰或者中南欧各地的基督徒奴隶们,无不是惊愕的看着彼此,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大、大人,我们自由了?”
“是的,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艾哈迈德帕夏的士兵了!”
武器、服装、食物……
这一切摆在这些奴隶的面前时,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做何反应,当数千名浆帆船奴隶被释放出来,成为艾哈迈德的士兵时。在港口中,两艘大明的巡洋舰上,杜远威等人却用一种诧异的眼神注视着昨天刚刚离开的城市。
“城里有什么动静吗?”
杜远威问道。
“没有任何乱子!”
李玉白摇摇头。
“好像很平静,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似乎都不觉得帕夏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没有人觉得造反有什么不对!
这样回答,让杜远威愣了好一会,就在这时他听徐福临说道。
“将军有所不知,在奥斯曼,造反才是最常见的事,如果那个年头那里没有人造反,那才是不寻常的事情,基督徒会造反,绿教徒也会造反,百姓会造反,帕夏一样也会造反……”
因为常年在奥斯曼经商,徐福临很了解这边的情况。
“大家之所以造反,是因为在土耳其,除了高贵的突厥人或者是穆圣后裔之外,其它人都是劣等的“土耳其人”,至于劣等的“土耳其人”,根本就不是人。这些“人”,被统治阶级被奥斯曼帝国称为“reaya”,就是畜群,连人都不是,对此奥斯曼也毫不掩饰。劣等的“土耳其人”都不是人,要对方还不是土耳其人呢?”
徐福临的反问,让众人一阵哑然,奥斯曼对治下的各民族的压榨,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奥斯曼为什么了统治六百年都没能让大多数希腊人改宗?说白了,还是因为压榨,这个帝国以残暴出名,因为信绿教和基督教的底层都是牛羊,一样被痛苦压榨,无非就是四等人和五等人的区别。
“那当然就更不是人了,是连牲畜都不如,自然就是想杀就杀,想榨就榨了……”
徐福临的话,让杜远威他们无不是睁大了眼睛,或许他们曾在苏伊士目睹过土耳其人的贪婪与暴虐,可不拿百姓当人,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吧,况且还是这么明目张胆的不拿百姓当人。
甚至就连官方的文书里也不称他们为“人”,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想象力。在人世间还能有这样的官府?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相似的命运就会降临在汉人的头上,在那些满清权贵的眼中,汉人同样也不是人,他们对汉人同样也是极尽压榨。
为什么近世奥斯曼、满清以及印度,前两者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而后者直接被吞并,地方上的那些信奉绿教的王公为维持自身的统治,纷纷投靠英国?
说白了,就是做为殖民者的他们,所考虑的从来不是国家的强大与否,而是自身的统治,是自身的特权。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所有的“殖民者”都有相同的动机。
这甚至不需要勾通,不需要学习的,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只有竭尽全力的弱化压榨被统治民族,才能维持自身的统治。
“他们就不害怕百姓造反吗?”
“所以,造反才是常事啊!”
徐福临笑道。
“所以,奥斯曼经常调动基督徒部队去屠杀安纳托利亚突厥人,然后再调安纳托利亚突厥人去镇压巴尔干、希腊、亚美尼亚等地的基督徒动乱。他们就是这样挑动矛盾,制造冲突,然后他们的统治就可以继续持续下去了,你看……”
指着已经到了港口的艾哈迈德等人,徐福临说道。
“帕夏指挥的部队,除了少数近卫军外,其它的都是基督徒,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里是埃及,本地人信奉绿教,如果帕夏叛乱,埃及人不会支持他们,如果埃及人暴动,帕夏的军队镇压时,也会毫不留情……”
这就是统治者的艺术!
不得不承认,作为少作者的土耳其人,他们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已经发展出了一套以少役多的统治手腕,而且事实证明他们的统治手腕是成功的。不一定可以成功的让这个国家保持强盛,但是至少可以成功的维系他们的统治,他们用一种极为残暴的方式巩固着他们在这里的统治,从而让他们能够享受统治者的特权。
不过,现在,这一切并不重要,过去,帕夏的叛乱在土耳其人的刻意为之下,很难争取本地人的支持,但是现在,艾哈迈德却拥有那些人没有的力量——他拥有大明的支持。
这,就足够了!
第987章
灭国,那是军功啊
叛乱!
苏伊士叛乱的消息,就像旋风式传到了伊斯坦布尔,在这个消息传到素丹和大维齐的面前时,他们甚至都没有作出太多的反应。
没有叛乱的奥斯曼,就不是真正的奥斯曼。在几年前,还曾有十几个帕夏同时发动叛乱,他们当然不敌帝国中央,所有参加叛乱的帕夏都被处决了。
那么多帕夏同时叛乱都没成功,况且只是一个苏伊士帕夏。
甚至大维齐卡拉.穆斯塔法还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苏伊士帕夏艾哈迈德是他的姐夫前任大维齐科普鲁律.艾哈迈德的心腹。现在正好趁机收拾一下他们。
在消息到伊斯坦布尔的当天,卡拉.穆斯塔法就下令埃及总督征召两万马木留克前往前苏伊士平定叛定。马木留克,在天方世界,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名称。它的原意是“奴隶”,最初出现于天方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的“突厥古拉姆”制度,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军事贵族集团。
马木留克是中世纪服务于哈里发的奴隶兵,后来,随着哈里发的势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体,他们逐渐成为强大的军事统治集团,并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在史学家看来,因为马木留克扫除了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残余,在巴勒斯坦及叙利亚的蒙古势力对抗,才使天方绿教文化得以免遭毁灭。从14世纪末,由于马木留克继承者无能而且内讧,马木留克王朝国力衰退,屋漏偏逢连夜雨,贝都因人来骚扰了,跛足帖木儿来进袭了,葡萄牙人也来攻击红海商路了......奥斯曼帝国也来凑了个热闹。然后把埃及和叙利亚全占领了,王朝的统治随之终结。
不过尽管王朝覆灭了,但是在奥斯曼于埃及的统治体制下,马木留克贵族仍然被保存了下来,他们与埃及总督共同统治着埃及。不过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这些擅战的马木留克贵族,仍然是帝国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为了避免其坐大,通过不断的征召来削弱他们的实力。
对于伊斯坦布尔来说,埃及的马木留克同样也是一群不安份的“潜在叛乱分子”,用马木留克镇压苏伊士帕夏的叛乱,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在埃及的马木留克接到命令开始向集结的同时,在苏伊士港,又有十艘大明的战舰、商船驶进了港湾。这是从“海峡殖民地”过来的援军。
海峡殖民地是大明在中东地区唯一的殖民地,最初只有设立于穆桑达姆的平戎城,因为其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大明特意于那片不毛之地上设立了“平戎城”
“伪唐”南下灭亡波斯后,为了取信大,“伪唐”将霍尔木兹岛、格什姆岛等岛屿割让给大明,在控制了整个霍尔木兹海峡之后,大明便设立“海峡殖民地”。
尽管那些岛屿都是气候干燥,且土地贫瘠,但因为能种植谷物,一直是大明在波斯湾最重要的据点,在殖民地太守得知朝廷使节被扣留后,立即第一时间向苏伊派遣了援军——足足三千援军!
凭借着飞剪船的快速航行,这三千援军抵达的时间,埃及的马木留克们,仍然在做着出征准备——他们要从各地集结到开罗,然后征召粮草等等,至少要一个月的功夫,才可能开拔,磨洋工……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在海峡殖民地的援军抵达苏伊士的同时,海峡殖民地派出了一艘飞剪快船,向国内禀报使团被扣留的消息。十二天后,快船将信送到承化省后,港口日光信号站立即通过日光信号器将信息传递到内地,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杜远威以及海峡殖民地总督的公文就分别送到了五军都督府、内阁以及内务大臣案前,一时间,举朝皆惊。
这可是乾圣二十一年!
居然有人敢扣留甚至杀害明使!
叔可忍,婶不可忍。
甚至还不等皇帝做出决定,五军都督府那边就已经开始翻起了地图——制定“惩戒奥斯曼”的作战计划了。
那怕是他们远在数万里之外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还要诛其全家!”
皇帝的性格,谁不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