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2/949


在迭戈·德·萨尔克多于心里这么祈祷着的时候,在另一艘船上,小加斯帕尔伯爵正兴致勃勃的与朱和域,这位大明的皇太子殿下讨论着“收复耶路撒冷”的计划。
没错,就是“收复”。
耶路撒冷是基督世界的圣地,是被天方教徒占据的,那里是属于基督徒的。所以,当然是收复了,至少对于小加斯帕尔伯爵来说,就是如此,但是对于朱和域而言,他压根就不在乎是“收复”还是“占领”。
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利益!国与国之间,从来都只有利益,大明用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马士革省换取了菲律宾以及北美大平原,甚至还有巴拿马地峡等一大片土地,对于大明来说,等于用沙子换了金子,可即便是如此,这些西班牙人仍然觉得是一个“非常划算”的生意,宗教……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们的军队登陆后,就向北方发起进攻,在夺取加沙后,再向耶路撒冷发起进攻,再继续北上,直到伊斯坦布尔……”
又一次,小加斯帕尔伯爵向眼前的这位尊贵的殿下介绍着他的计划,这一路上,他已经拿出了不下二十个作战计划,所有的计划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夺取耶路撒冷。
小加斯帕尔伯爵懂军事吗?
略懂!
可为什么会这么上心?
说起原因倒也是再简单不过,他是为了头衔——“耶路撒冷的解放者”,或许他率领的西班牙军队不多,只有菲律宾总督麾下的一千多名西班牙士兵,可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耶路撒冷的解放者”,只要计划是他制定的就行,那怕是中国人最后没有采用他的计划,也没有关系,中国人在收复耶路撒冷的过程中,是在他的影响下实施的,他是名副其实的“耶路撒冷的解放者”。
拥有了这个头衔,他的家族将会在未来的几百年中,都会是西班牙最有名望的家族,而他也将会成为整个马德里的骄傲,也会深得马德里贵妇人的欢迎,嗯,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很遗憾,对于他的计划,朱和域这位皇太子殿下并没有丝毫兴趣,相比于如何收复耶路撒冷,他更关心其它的事情。
“伯爵,你知道,最近几天,在船上有很多士兵都在谈论着,将来在安纳托利亚、在巴格达设立卫所的事情,他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都很矛盾。”
朱和域笑着岔开了话题。
“嗯?这是为什么?”
“因为大明的军户,在国内就有勋田,有家人,如果他们在这里驻屯设卫的话,就意味着要抛弃家乡的家业,故土难离啊!”
长叹之余,朱和域又笑道。
“可是他们却又希望能够于这里设卫,甚至不少人都很渴望。”
“这……殿下,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矛盾?”
小加斯帕尔伯爵不解的问道,这会他反而忘记了先前的作战计划。
“在大明,大明的年青人往往有两大爱好,足球和胡姬!”
皇太子的回答让小加斯帕尔伯爵愣住了,什么?
足球和胡姬?
胡姬是什么样的爱好?
“在南京,在大明的很多青楼、酒馆里,各地的胡姬卷曲的黄金长发和棕色长发如波浪,和汉人的乌黑直发相比有着不一样的风情,随着她们的舞姿摇荡,不知荡漾着多少大明男儿的心杯。当那些胡姬们用如湖水般碧绿的大眼睛仰望着他们的时候,不知多少人会诗兴大发写下“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这样的诗句来夸赞楚楚动人的她们……”
微闭双目的朱和域,似乎是在感叹着胡姬的柔美,事实上,在他的东宫太子府里,同样也有异域的胡姬,不过,这位太子殿下突然开起车的举动,倒让小加斯帕尔伯爵有些不知所措了。
“这,这,天方女子确实别有风情。”
“确实,要不然,官兵们也不会心神向往了,所以,他们才会有些纠结,是回国,还是留在这里,很难办啊!”
真正难办的是什么?
那里是胡姬的诱惑啊,对朱和域来说,他所关心的是将来大明如何统治土耳其庞大的领土,如何在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建立卫所,军事移民,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那些士兵又有多少愿意留在这里?
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用什么把那些士兵留在这里呢?土地?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军户子弟,他们在大明本身就有一份可以继承的土地。用土地来诱惑他们。让他们背井离乡,离开大明,这显然不太现实。
用胡姬?
对于他们来说,背井离乡换来几个胡姬?同样也不太现实,毕竟他们在国内只需要花上几十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个。
对于那些军户子弟而言,无论是土地也好,胡姬也罢。都没有什么诱惑。他们之所以争先恐后的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所向往的无非就是在战争中得到的荣誉。
相比与他们的父辈,对于那些年轻的军户子弟而言,荣誉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他们成长的环境不同。相比与经历过饥饿与苦难的父辈,他们从来没有体会过饥饿和苦难,他们甚至过着极为富裕的生活。毕竟,军户家庭的土地,足以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所追求的也就发生了变化。那些军户子弟所渴望的是军功,是荣誉。
让那些人留在土耳其?他们愿意留在土耳其吗?
对他们来说,土地没有什么诱惑,胡姬同样也没有什么诱惑。如此一来,岂不是意味着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他们都会离开土耳其,返回国内。
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这里没有足够的明人,那么即便是大明夺取了这片土地,也没有什么意义。早晚有一天还是会放弃这里。
人,才是统治这片土地的最根本的基础。只有那片土地上拥有足够的明人力,大明才能永远统治那片土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难道强迫他们留在这里?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他们如果不愿意心甘情愿的留在那里,早晚有一天,他们还是会想尽办法离开那里。
不行,得想个法子。
小加斯帕尔伯爵当然不知道这位皇太子殿下在想些什么,听着这位皇太子话里的意思,他自作聪明的说道。
“尊贵的殿下,在欧洲土耳其女人的美丽是众所周知的。”
“嗯?”
朱和域不解的看着小加斯帕尔伯爵。
“我想你们的官兵一定会非常享受在土耳其日子,毕竟,他们是占领者。”
终于,朱和域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于是哈哈大笑道。
“说的也是,不过那是他们的事情。伯爵,在大明的时候,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叫“一但绿化,永远绿化”,而唯一的例外就是西班牙是吗?”
“当然!”
小加斯帕尔伯爵颇为骄傲的说道。
“在全世界,只有西班牙是一个例外,我们有2/3的土地曾经被摩尔人统治了几百年,他们强迫我们的人民改变信仰,许多人在漫长的岁月里都忘记了天主,他们甚至把自己当成了摩尔人,至少是把自己当成了摩尔人的一部分,但是在我们收复了我们的土地之后,我们用了整整100年的时间才终于改变了这一切。”
尽管小加斯帕尔伯爵并没有用太多的语言去描述那个过程,但是朱和域仍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艰难,毕竟,他曾经接触过那些绿绿。他们无不是把信仰当成高于一切的存在,也正因如此,甚至直到现在大明仍然禁止绿绿出海,以防止他们勾结所谓的天方人。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人却可以让很多人改变他们的信仰。这件事儿确实很不容易呀。
“那你们用的是什么办法呢?”
朱和域笑着问道。
“办法非常简单,对于那些不愿意改变信仰的异端,有法律去制裁他们,对于那些表面上改变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改变的,有宗教裁判所去审判他们。”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什么呢?所有人都很清楚。但是朱和域并没有搓破它,毕竟有些事情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觉得这是我们残暴吗?”
注意到太子殿下,并没有说话。小加斯帕尔伯爵反问道。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殿下,我们不过只是把摩尔人曾经做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做了一次而已,他们在占领西班牙的时候,其残忍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相比于他们,我们反而是仁慈的。”
唯恐这位殿下,对那些人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于是小加斯帕尔伯爵又说道。
“就像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南欧,在巴尔干,在希腊,在亚美尼亚,他们所犯下的罪恶是同样也是无法想象的,土耳其人屠杀那里的人们,抢走他们的孩子,强迫他们改变信仰……”
听着小加斯帕尔伯爵在那里讲述着土耳其人所犯下的罪恶。朱和域并没有说话,只是笑看着他,有那么一瞬间,任何人都会觉得这些西班牙人纯洁的就像天使一样,可事实上呢?
他们在殖民美洲,殖民菲律宾的过程中所犯下的罪恶,恐怕绝不逊于那些土耳其人吧。
当然并没有必要去戳破他,毕竟现在西班牙是大明的盟友。他们在和大名打交道的时候,那纯洁的确实就像是天使一般。要不然怎么会把那么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呢?
等到小加斯帕尔伯爵的话声落下之后,朱和域才正色说到。
“正是因为他们犯下的这些罪恶,为了人类的正义,为了世界和平!所以我们才要去把这个国家从世界上彻底抹去,这才是我们出兵的目的呀!”
第1010章
太子来了
西元1666年一月十日。
皇太子殿下亲自率领的船队终于抵达了苏伊士,期间,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实际上在他们抵达苏伊士之前,杜远威就下令对奥斯曼帝国于红海沿岸的城市、据点进行了清扫,那些城市和据点显然都不能抵挡明军的炮击,少数的一些船只,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中,也变成了一堆堆海上的篝火。
在皇太子的舰队抵达红海时,红海除了少数海盗外,已经完全是大明的天下了。
和往日一样,走出帐篷的李福临抬头望着外面,虽然已经进了腊月,可苏伊士的天气依然是温暖如春,如洗的天空飘着朵朵棉花似的白云,太阳无遮无挡的给大地送去阳光与温暖,从红海上吹来的海风带着大海气息,柔和的暖风拂过海岸边的椰枣树,茂密的椰枣树后方,是一片低矮的土房,黄色的土房中偶尔会露出几座美轮美奂的圆顶建筑,那些建筑大都是回教寺。
这里就是苏伊士!西奈半岛最南部的港口,这个港口并不是一个完备的海湾,而是一个开放式的海岸,而此时这片海岸外面的海面上停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放眼望去海面帆林相连,蔚为大观。军舰、商船足足有数百艘之多,高大的帆林甚至遮挡了人们的视线,让人看不到大海的模样。
绵延数里的海岸上到处都是货栈,货栈里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物资,一门门野战炮排列在海岸上,锃亮的炮身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金属的光芒,弹药箱、罐头箱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资都被堆积成小山状,高达数米的箱子上方,站立着荷枪警戒的士兵。
数挽重挽马拉的马车在海岸与内陆之间往来不断,车夫扬着马鞭,不时的叫嚷着。而海岸到处都是乱哄哄的,热闹的就像是集市一般。无数的军人从物资两旁绕过去,朝着内陆方向前进,军人们头上的钢质“飞碟盔”在烈日下折射出耀眼的亮光。在那些军人身后,数以千计的舢板正驶开了军舰,朝岸上划过来,成千上万的战士就是靠着这种舢板登上陆地。
面对这片陌生的土地,这些戴着“飞碟盔”的明军,不断的列队前面人潮,列队走向内陆,而空了的舢板则再次折了回去,在船上还有更多的战士正在等待着登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