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949


当然这个中心并不是说那里是儒学的中心。而是科学的中心,经过长达20年的变革,国子监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多门学科的大学。
而对于方以智来说,有时候相比于做官员,他更愿意从事学问的研究,只可惜。
在马车进入国子监时,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婿,又想到了身不由己的自己,忍不住叹息道。
“可惜了……”
第1039章
天下第一学府
稷下堂。
此“稷下”并不是齐国的那个“稷下学宫”,而是国子监的稷下堂,大体形式就是一个大厅堂,这里是大明的学者们讨论学术的场所。来自各地的学者师,在这里研讨学术,进行学术交流,或许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异,而会竞长论短,争论不已。但却最终促进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再次于华夏大地上出现,从而使大明成为当时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中心。
稷下堂四周的座位上,早早就坐满了国子监的学生。南京国子监学生近万人,但是稷下堂却只有千余人的座位,此时走廊里,过道中,都站满了人,甚至就连窗边也挤满了观看的人。
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唐、桂、鲁等诸侯国甚至朝鲜、日本、硫球等藩属国,那些“向慕文教”的留学生,前者往往学文科、数学、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医科,而后者只能学经科(儒科)、法政科、医科。出则良相,入则良医,遵循的圣人教化之道啊。
而且能来大明留学的,个顶个的都是当地权贵子民,他们也乐意学那些治国的学问,不过乐意归乐意,他们对环球旅行,对“华夏先民发现世界”也好奇的很。
环游世界!
多稀罕啊!
多热闹啊!
一辈子都难遇上。
学生们挤得到处都是,而老师们多少总有一个座位,至于方以智和朱大公子,他们来的虽然晚,可是凭借着奎娜夫人是国子监资助者的身份,在稷下堂二楼有一间专门给朱大公子留的包间。
堂堂国子监接受资助?
国子监什么时候不接受资助?
“捐生”……什么时候断过?
只不过,过去的捐生的钱是交给朝廷的,而现在,直接交给国子监用于教学。
不过因为国子监的监生名额有限,这几年捐生的价码越推越高,从最初的二百两,一路涨到了1000两。
就这没有强力的推荐人,有钱也不一定能排得上号。
除了捐生之外,还有一种捐生比较特殊,就是直接向国子监捐赠,奎娜夫人前后向国子监捐出了十数万两银子。倒不是为了让儿子上国子监,而是为了名声,国子监里有栋夫人楼,就是她捐赠的。
至于便利嘛。
就是朱胜武能以外人的身份,在学校中进行各种试验。参与学术研究,其实,这种情况在大明的权贵阶层很普遍,那些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权贵子弟,或是出于好奇,或是出于爱好,纷纷投身于科学之中。
他们有时间、有精力研究科学。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钱!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试验都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普通人往往会迫于生计首先考虑就业,考虑衣食住行。但他们不同,在爱好的驱使下,他们能够十数年如一日的研究科学。
其实,这个时代的欧洲科学家,有很多人本身就是贵族,或者接受贵族的资助,科学研究,是要花钱的。
就像今天在前排坐着的,除了国子监的教授和知名的学者外,还有几位勋臣,他们资助学者的目标是为了科学也好,是为了扬名也罢,但是在他们的资助下,许多寒门子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大明来说这是一件好事。甚至现在,资助学者早就成了大明的某种风气。
“利川侯也来了。”
在二楼包厢里,看到楼下前排的人,方以智轻声说道。
“听说利川侯资助了一个探险队,在婆罗洲进行探险,他的志趣应该不是探险上。”
笑了笑,方以智只是看了眼利川侯,然后,就听着台上的演讲。
除了演讲之外,他感兴趣的还有“启明星号”带来的各种动植物标本,那引起动植物标本有很多,都是闻所未闻的。当然了,还有就是他们全世界插“界碑”的事,也是在南京引起了轰动。
恐怕这也是利川侯等勋臣会过来的原因,相比于内阁,五军都督府的那些勋臣,有几个不好战的,他们恨不得把全世界都变成大明的。
这一点,他们倒是和陛下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这一点上,欧洲人和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在当地遭到了土著人的袭击,而那些土人都是女人,使用弓箭,与传说中的亚马逊女战士相似,这也是他们将其命名为亚马逊河的原因,而通过我们的实地考验,那里更像是山海经中的“女子国”……”
听着讲台上的年青人的讲解,方以智只是微微点头,似乎是一副赞同的模样,其实,他和陛下的观点是一样的,华夏先民发现说,到底能不能证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会有成千上万的探险家和学者,会去通过探险证明这一切。
“那么你们是否他们有过近距离接触?”
“因为时间的关系,加上她们对我充满敌意,所以,我们并没有和她们进行直接接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指不定其中就有人动了要去亚马孙探寻一番的念头,女子国是什么模样?女子国的女人又是什么性格?诸如此类的念头,难保会在有些年青人的心底浮现。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会去寻求资助,在大明有数不清的勋臣、富商愿意资助那样的探险,为了名声,为了声誉!甚至就连皇帝本人,也是乐意资助海外探险,海外探险不仅可以带来声誉,同样也可以带来财富。
最终,在他人的资助下,那些勇敢的探险家们会踏上了他们的探险之途。他们会重新测量大地、测量山河,测量海洋,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而在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探险中。他们能不能证明“华夏先民发现世界”的观点,方以智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最终他们会发现世界,大明会发现整个世界!
感叹时,方以智看到有一名军官行色匆匆的走到了前排,然后在利川侯的耳边轻声说了什么,原本还满面笑容的利川侯牟文授突然站起了身,然后匆匆离开了,甚至都没有和身边的人告辞。
怎么了?
“肯定是出事了!”
看着利川侯的背景,方以智的心里突然浮现这样的念头,而且肯定是出了大事,要不然他不会就这样离开这里。
难道是军方那边出事了?
第1040章
兵临耶路撒冷
虽然是二月,可是位于地中海右岸的大马士革省已经有了点夏季的味道。
微风中就已经隐隐传来一丝暑气,在耶路撒冷的城下,一条条绵延的战壕将这座拥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城市包围了。
这座城市到底是伽南人所建,还是犹太人所建已经无从考证了。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希伯莱王国之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征服过这座城市和这片地区。公元前1世纪,罗马又成了这里的征服者,数百年后的,西元7世纪,这里又成为天方帝国的一部分。
到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又过了几十年,1187年9月2日,在萨拉丁的进攻下,耶路撒冷守军投降,萨拉丁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在耶路撒冷登霄。
随后,耶路撒冷就成为了基督世界的一块心病。
这里基督世界的圣地啊!
一百多年前,土耳其人从马木留克的手中占领了这座城市。
可惜的是,这与基督世界是无关的。
而这一次,却与基督徒有关。
虽然是清晨,在旷野上就传来了一阵祈祷声,在神父的率领下,上千西班牙人正在那里的祈祷着,他们的祈祷声很响亮,在旷野上传的很远。
“该死的。”
刚在梦中享受着土耳其舞娘摇晃纤细的腰身,正准备把她压于身下时,牟国喜却突然被一阵阵祈祷声拉回现实世界。
气恼不已经的他,随后摸起床边的一只空酒瓶就扔了出去。落在地上的酒瓶摔了个稀巴烂,让附近的弟兄都纷纷朝他看了过去。
“他么的,这群西班牙佬,能不能消停一天,弄的自己和天方人似的,天天念经拜佛的,要是佛祖保佑,他么的还用得上咱们帮我们打这鸟地方吗?”
土耳其舞娘是见不到了,睡觉也失去了意义,牟国喜嘟嘟囔囔的从行军床上爬了下来。他帐篷里一地的空酒瓶,那是他的部队里几个酒鬼昨晚留下的,每战必定喝上几瓶烈酒。打完之后,也是如此。
这一点,倒像他干爹开原侯黄得功。两人这方面的性格倒是像极了,开原侯每逢打仗都必须先喝一斗酒。
不过,人家是侯爷,他呢?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中尉而已,甚至他这个中尉还是刚刚晋升的。
从帐篷里走出来之后,他抬头看着远处的耶路撒冷城,或许它的城墙并不算高大,但是因为整个城市都建在山地上,居高临下的山城看起来倒是颇为壮观,巍峨的屹立于山巅上。
对于进攻部队而言,最大的障碍并不是那个十几米高的石质城墙,而是城墙下方的山坡,那些山坡从十几度到四五十度不等,可以肯定的一点进攻这样的山城并不容易,更何况,城内还有近两万守军。
坐在马扎上,尽管在吃着饭,可牟国喜的眼睛却还盯着山上的耶路撒冷城,盯着城下的山坡,几百米的坡地,严重制约了部队的进攻。
“队长,我听说守军动员了城里所有的男人,上到八十的老汉,下到十来岁的孩子,个个都要和咱们决一死战,说是不让咱们这些卡菲尔弄脏了圣地。”
“哼哼,那正好了,一下子收拾个干净!”
冷笑着,牟国喜看着碗里的肉,问道。
“今天的肉挺香的,什么肉?”
“猪肉,队长,国内送过来的都是猪肉罐头,太子爷说是在这地方想吃猪肉不容易,让国内尽量送猪肉罐头。”
“可不是,那些个牛啊,羊啊,老子吃的都快淡出个鸟了,不过这猪肉罐头不解馋啊,要我说,还是得和国内在一样,拳大的大肉,吃上两大块,那才叫过瘾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