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6/949


不过,落水的并不仅仅只有那些奴隶,战场上公平的,落水的人中,不仅有划浆奴隶,也有土耳其人,当然也有大明的水兵。在李三宽他刚刚调转船身,想要撤出战场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自己的船尾仿佛被什么东西猛地向前推了一下。
伴随着一道水柱从海面下升起,船底好像有一只巨大的手在把小艇掀倒似的,甚至都不容他们反应过,他身下的小艇就猛的一个翻了过来,几乎是直接把他们连人带船抛到大海里。
船上的水手直接被倒进了海里之后,有点儿发懵的他们。开始在小艇的周围游来游去。这时他们才看到,船尾不知什么时候被炸碎了。
他们纷纷从水面上捞起漂散的桨或者浮木,然后抱着它们,之后就观察着周围,发现有一艘土耳其人的大船正直向他们驶来,看到船上似乎有土耳其人拿着枪时,李三宽大喊道。
“快,往岸边游”。
于是他们纷纷拼命向着岸边游去。朝着岸上游去的人有很多,落水的人足足有几千人,在大海里,每一个人都为了活命而努力着。
在大海里,没有土耳其人,没有划浆奴隶,也没有中国人,有的只是一群想要活命的家伙。在这个时候,战争似乎已经和他们说再见了。
唯一让他们庆幸的是,这里距离岸边并不远的。
终于,不知游了多久,等到李三宽游到岸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的他,甚至都有些抬不动胳膊。
“那些人好像是中国人!”
刚刚游上岸的尼古拉,立即喊着身边的朋友们。
“快,把他们救上来。”
为什么要救中国人?
因为他们打土耳其人啊!
这就足够了。
李三宽和其它人一样是被人从海里拖上了岸的,毕竟,长时间的划浆早就透支了他们的体力。而救他的人居然是土耳其人。
他压根就分不清什么是斯拉夫人,什么是土耳其人。
全身都在向下淌着水的李三宽本能的想要摸腰,枪早就不知道沉到什么地方去了。
尼古拉他们似乎也看到了他的动作,他们盯着这些中国人,言语不通的他们根本就无法沟通,只能伸手比划着。
与此同时,其它的几个弟兄也都围在李三宽的身边。
眼前的这一幕,让他们立即紧张了起来——对方人多势众啊,至少有二三十个人。
“该死的,咱们掉狼窝里了!”
上来的弟兄,也和李三宽的一样,全身都湿透了,身上顶多也就是只有一把小匕首,要不然就是一个船浆、木板什么的,似乎根本就不够看。
“完蛋了,咱们要被俘虏了!”
在战场中,这种身陷重围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人大声的嚷嚷起来,那是几个游上岸的土耳其人,他们同样也是赤手空拳的。游上岸的土耳其人并不多,不是因为他们不会水,而是因为除了炮手之外,船上的土耳其水兵,大都穿着盔甲,那是为接舷战作的准备,直到现在,土耳其人还是没有放弃接舷战术,在他们匆匆忙忙的跳到海上的时候,沉重的盔甲就成了要命的玩意,他们就像是铁块似的直接沉到了海底,甚至都没来得急挣扎一下。逃上岸的只有少数炮手或者水手,而且还有很多水手,被直接救到了船上,逃到岸上的只有一少部分。
可即便只是少部分,那也是人多势众啊!
“队长,这,这可咋办!”
就在李三宽想要弯腰拿石头充当武器时,眼前的一目让他看傻了眼,只见那个大个头的土耳其人,居然拿着木板直接拍向了土耳其人。
他们怎么自相残杀起来了?
这一群土耳其人显然是人多势众,不过只是片刻功夫,就用木板、石头什么的把另一伙土耳其人送进了地狱,在他们撕斗的时候,李三宽才注意到,这一大群“土耳其人”似乎和那些土耳其人不一样,这些土耳其人的身上无不是伤痕累累,大都是鞭子抽打的伤痕。
“他们是什么人?”
疑惑中,李三宽听到其中有人用英语对他说道。
“我们是土耳其人的奴隶,你们可以救我们离开这里吗?”
第1080章
海战
对于岸边发生的事情,大海上的人们非但一无所知,而且也不会关心他们。
对中土两国的海军官兵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击败对方。
相比处于上风位置的土耳其人,郑森的位置是极位不利的,舰队非但处于下风处,甚至于土耳其舰队的规模至少是他的八倍以上。
在兵力如此悬珠的情况下,郑森仍然毫不犹豫的迎了上去,毕竟,现在的他完全没有丝毫退路,马拉马尔海说是“大海”,可实际上却是世界上最小的海——甚至还没有一些湖泊大,最宽的地方不过只有一百四十余里。
要么战,要么死!
况且,这也是正是郑森渴望的时刻!
“命令保持战线,全力迎战!”
在郑森下达这个命令的同时,伴随着急促的舰钟声,那些刚刚喘了口气的水兵们,立即忙活了起来,他们将大炮收回,然后两人一组用特制的弹钳从弹箱中夹出一枚炮弹——重达百斤上下的球形炮弹固定在木质的弹托上,弹托的后方是包裹在棉布包里发射药,借助双人弹钳,两名装填手轻松的把炮弹抬到炮口,随即被迅速的推进炮膛。
炮尾的炮手用铁钉从传火孔刺开药包后,又塞进了一根拉火管,然后一边瞄准,一边摒气凝然的看着远方的土耳其人。
敌人越来越近了。
与此同时,土耳其人也在为战斗作着准备,他们的军舰上除上装备有最常的十二磅到二十四磅火炮个,军舰上还大量使用“蒙古炮”,所谓的“蒙古炮”就是满清仿制明军的“短管重炮”,这种口径大,炮身短,炮壁稍薄、重量轻的短管重炮,因为能够发射重型炮弹,而深受满清的喜爱,只不过与大明实心钻炮膛技术不同的是,他们采用的是传统砂铸法铸造,虽然性能不及大明的原装货,但威力仍然极其可观,从克里米亚流传到欧洲后,一直深受各国海军的的欢迎。
土耳其,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在重达68磅的炮弹塞进炮膛后,土耳其人叫嚷着“先知至大”之类的词汇为自己打着气,而穆斯塔法则不断的下令舰队调整队形,尽管率领着这支极其庞大的舰队,可是他的心里仍然没有什么底,毕竟,中国海军非但名声在外,而且上一次在干尼亚几乎全歼了土耳其舰队,那怕是偷袭,可是他们的炮火确实非常猛烈啊。
而且更让人害怕还是他们的战斗意志,比如先前的那些小艇,想着那些小艇上像疯子一般的中国水兵,穆斯塔法的心里就冒出了另一个念头。
“但愿他们已经在达达尼尔那边部署好了一切!”
万一要是海战失利的话,至少还可以在达达尼尔那边拦截中国舰队。
随着距离的接近,穆斯塔法将纷杂的念头甩了出去。
距离,越来越近的了!
从最初的八九里,到三四里,到两里左右,在敌人映入眼帘,在船上的水手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敌人炮窗处伸出的大炮时,他们都在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800米!”
随着大副的吼声,炮尾的炮手立即轻轻的将拉火绳缠在手上。尽管轰击炮的射程最远可以达到将近十三里,可是在海战中,为了保证命中精度,往往都要等目标进入500米内才会开火。
其实,这个时代的海战有时候,甚至是鼻子顶着鼻子的海战,一两百米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交战距离,有时候甚至可能只有几十米,再远的话……根本就是在浪费炮弹。
在海风的推动下,穆斯塔法率领的舰队正在迅速的接近明军,土耳其的炮手们推着大炮,瞄准着明军军舰。
随着距离的接近,双方的呼吸已经越来越紧张了。
“五百米!”
感受到周围的视线,郑森平静的说道。
“等待!”
等待!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紧张的,无论是军官也好,炮手也罢,都紧张的盯着越来越近的敌人。
甚至就连甲板上的那些陆战队员们,也纷纷扳开火枪击锤,为可能爆发的接舷战作准备,别说是他们,就是军官们也纷纷松开转轮枪枪套。毕竟土耳其舰队的规模实在太过庞大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事情,不是没有过。就是刚刚纵火船的一通乱拳,还打了土耳其人一个措手不及。况且,那些浆帆船最适合的就是快速突破,接舷撕杀。
在焦急的等待之中,最先忍耐不住的是土耳其人,在距离五百码左右的时候,阿里这个叛依天方教的法国人,首先下令开炮了。
炮声打破了大海的宁静,随着一声令下,阿里指挥这艘军舰左舷的27门大炮接连朝着明军战舰发炮,在一团团浓烈的炮焰中,生铁铸造的炮弹呼啸着朝着明军飞来,其中有两三发炮弹砸中侧舷,然后没等土耳其人发出欢呼,那些炮弹就“砰”的一声,却从舰舷处弹飞到远处,落到海里抓起几个水柱。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看傻了眼,尽管有关中国军舰坚实就像是“披着铁甲一般”的传说,早就听说过了,可现在亲眼目睹后,他们还是傻了眼。
这未免也太结实了吧!
惊讶并没有影响土耳其人的炮击,随着先导舰的开火,土耳其军舰纷纷发炮了。
一时间,马拉马尔海上的炮声宛若惊雷,在连绵不断的炮声中,土耳其舰队以锐不可当的气势,朝着那只小小的中国舰队发起了进攻。
置身于舰队中央穆斯塔法在放下望远镜时,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透过望远镜他能够清楚的看到他们打出的炮弹不断的弹飞到海里,即便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也无法击穿中国人的军舰。
他们的军舰可真结实啊!就像有一层铁甲一样。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造出这样的军舰。
心里这么感叹着,穆斯塔法的眉头皱成了一团,他注意到,中国人似乎一直都没有还击,他们在等待什么?
尽管心头有些疑惑,但这个时候穆斯塔法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