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949


但现在到好洪承畴不但建议去招惹大明,而且还要和罗刹议和,这怎么能成!
不等多尔衮作出决定,苏克萨哈就大声说道。
“大汗,咱们灭了罗刹,最多也就是几个月的事,不用过这个冬天,咱们肯定能打下莫斯科,等罗刹的那个鸟沙皇一投降,天下可就是咱们大蒙古的了!议和,议什么和?大伙还等着大汗在莫斯科登基呢?”
登基?
登什么基?
当然是大蒙古国皇帝的基了,现在多尔衮不过只是大汗而已。
皇帝的名头多好听?
其实,这一切都是洪承畴策划的,面对苏克萨哈的反对,洪承畴说道。
“大汗,于过去来说,这么做没什么。可是现在却不同了,现在大明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大明可是咱们的死敌,罗刹好灭,大明难敌,唇亡齿寒,要是坐视奥斯曼灭国,下一个明朝必定是对咱们动手!过去咱们西域千里大漠阻挡,可一但奥斯曼亡国,大明的数十万大军,就能从伊斯坦布尔发兵,从黑海抵达克里米亚,抵达亚速,一路攻城掠地,直取咱们的腹地啊!”
洪承畴的话让多尔衮的后背不禁冒出了冷汗,这一切简直就是当年在辽东时的旧事重演,那一仗他们输的惨啊,莫名其妙的就被大明捅了菊花,这一捅不当紧,大清国一下就是丢掉了辽东,别说是打仗了,就连想过个安生日子都不可能,毕竟,明军随时都可以像打草谷一样,侵袭大清腹地。
为什么他们到了西域后,一撤再撤,甚至就连西域那边,都没有留下多少兵马人丁,说白了,就是为了想要离大明远远的,可万一要像洪承畴说的那样,奥斯曼亡了,那么下一个目标,可就是咱大蒙古了。
要是明军占领了亚速城,然后从顿河逆流而上,然后……想着诸多可能,多尔衮皱眉道。
“明朝的威胁确实是迫在眉睫,唇亡齿寒……可是即使是咱们和罗刹议和,抽出手来,总不能就这么把军队派过去帮奥斯曼人打仗吧。”
其实,对奥斯曼人,多尔衮并没有什么好感,但这个时候,好感不好感的不重要,重要是得让他们在那顶着明朝。
“眼下派兵,肯定不现实,最要紧的是要先通过克里米亚汗王给奥斯曼提供一些武器,那奥斯曼人没尝过明军的火器犀利,他们肯定是在这地方吃的亏……”
明朝的火器犀利!
这么多年满清上下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此了,不过也正因如此,靠着仿制“明枪明炮”,多尔衮率领的那群丧家之犬,确实也得瑟了起来。什么燧发枪也好,轰击炮也罢,总之,现在大蒙古也是枪炮犀利,就连奥斯曼人也仿制大蒙古的枪炮。
支援奥斯曼武器,这倒没什么大不了的。
洪承畴的话音刚落,苏克萨哈就说道。
“既然暂时不用动兵支援他们,那咱们何必要放过罗刹人呢?大汗,咱们现在可就差最后一把力了!只要再使把劲,莫斯科就是咱们的了!”
“就是啊,洪承畴要只是给些枪炮,那何必要议和呢?两头兼顾岂不是更好?”
面对他们君臣两人的发问,洪承畴直接了当的答道。
“大汗,眼下看似不用动兵,可万一几个月后,要动兵呢?到时候,咱们的几十万大军全都困在莫斯科无法抽身,可就全晚了,况且那怕就是征服了莫斯科,咱们还要派兵在地方上维持,算起来,要用的兵马可真不少,以臣之见,与其两头兼顾,不如直和罗刹人议和,让他们割地称臣,如此咱们也就够抽出身来,等到时机合适时,再以时局定策,岂不更好,至于罗刹国,咱们不是想取就取?又何必急于一时?”
唯恐大汗不赞同,洪承畴又说道。
“可以让他们尽割克里米亚长城以北之地,如此罗刹必定国力大衰,再不能给咱们造成什么威胁了。”
克里米亚长城守住着的南罗刹大平原,是罗刹最重要的粮仓,历史上曾是俄罗斯帝国能继续征战四方的物质保障。现在同样也是他们抵抗蒙古的物资基础。
“嗯……”
沉默片刻,多尔衮说道。
“可问题是,他们会同意吗?割让这么一大片土地。而且他们不是派遣使者去向波兰求救了吗?”
这个时代的罗刹,压根就不是百年后的那个东欧小强,真正的东欧小强是波兰立陶宛联邦,与后世弱小的波兰不同,现在他们可是现在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那怕是现在的联邦已经处于江河日下的局面,可平德镇露绝对没有问题,在历史上,二十几年后,他们甚至还在驰援维也纳击败了土耳其人,成为欧洲的救星。
其实,对波兰多尔衮压根就不放在心上,十几年前他就利用赫梅尔尼茨基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三年前以乌克兰被大蒙古和波兰瓜分而告终。
现在,罗刹向波兰求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对于波兰来说,蒙古同样也是他们的敌人。
“只要打了败仗,罗刹人总是会割让土地的。”
“嗯……”
想了一会,多尔衮说道。
“说起来,总归还是大明的威胁大啊!”
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现实总归还是要面对的。
“那就和他们议和吧!不过,即便是要一盒也得先把他们打败了再说。”
多尔衮的眼睛眯成一条细缝,然后说到。
“莫斯科……既然志不在攻城略地,那就兵临莫斯科吧!”
第1101章
扬·索别斯基章的高光时刻
蒙古人来了!
他来了!
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土地!
当蒙古人再一次西征的消息传到东欧时,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其实在历史上,这个东欧诸国正处于某种动荡期,1655年到1660年的瑞典波兰战争不过只是刚刚结束。
尽管因为哥萨克的归属问题,在战争期间,波兰又不得不在乌克兰和蒙古人打了几年。那怕是其后签署的和约中,波兰失去了乌克兰,但是对于东欧诸国来说,似乎蒙古人还很远。
但是几年后,在多尔衮向罗刹发起全面进攻后,东欧诸国终于真正意识到一个问题——蒙古人回来了!
而对来势汹汹的蒙古人,包括波兰、瑞典甚至哈布斯堡家族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分不清楚,“多尔衮的蒙古”和历史上的那个蒙古有什么两样,但是蒙古人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痛苦记忆,他们却是记忆犹新,可尽管如此,对于鞑靼人的威胁,他们还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克里米亚鞑靼人曾多次入侵过罗刹、波兰,他们甚至视东欧诸国为“牧场”,掠夺当地的百姓为奴。
这一次,蒙古人想要干什么?
显然,他们不再是想要“掠夺会走动的白金”,而是要占据这片土地。
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人,东欧诸国很快就开始互相勾通,联络和。其实,在此之前,面对奥斯曼的入侵,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主持下东欧诸国就组成了一个由神圣罗马帝国、瑞典、波兰、罗刹等国组成的反奥联盟以共同抵御邪恶的异教徒对基督世界的侵略。
不过这些个国家毕竟曾的互相头破血流地打了好几年的仗。虽然共同的压力让从他们从敌人变为了盟友,可实际上却依然是各自心怀鬼胎,除了直接面对威胁的哈布斯堡家族之外,其它国家也就是打打酱油而已,毕竟,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主要集中在中欧。
但是现在,随着蒙古人的崛起,罗刹首当其冲的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压力,这一下子,罗刹人终于体会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无奈了。
1667年,从这一年的春天起,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就不得不面对蒙古人的全面入侵,面对蒙古人即将兵临莫斯科的现实。于是乎他又一次向瑞典,向波兰派出了他的使者,请求他们的援助。沙皇的使者开始频频在东欧诸国之间穿梭着,游说着他们出兵。
“先生们,现在我们正面对着一个选择!”
坐在宝座上的波兰国王米哈乌·克雷布特·维希尼奥维茨基扫视着底下的群臣。摆在众人面前的这份报告来自莫斯科的求助。
“是接受阿列克谢沙皇的请求,向莫斯科派出援军,还是拒绝他们!”
面对国王的询问,几乎所有的贵族都保持了沉默,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体制不同于其它各国,他的国王是在贵族中选举出来的,国王并没有太多的权威,至少米哈乌国王没有。所有的贵族,尤其是大贵族们都是心思各异的,甚至在面对瑞典的入侵时,那些贵族们既有人抵抗,也有选择合作,甚至与瑞典人一起反对波兰,这也是波兰被称为“一盘散沙”的原因。
现在,面对这样重大事件,米哈乌国王的决定起不到任何作用,最终还是需要大贵族们来决定是否派出援兵。
出兵支援罗刹?
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吧!
与其去支援罗刹人,还不如在自己的庄园里打着猎,溜个狗,况且还要花那么多钱,有那些钱还不如包养几个情妇。
就在大贵族们心思各异的想要拒绝时,身为波兰军队总司令的扬·索别斯基站起身来,现在的他还不是那位“约翰三世”,至于那个十七世纪最天才的指挥官头衔,同样也要等到几年后的波土战争才能获得。至于在维也纳之战中,率领联军解维也纳之围,从此让奥斯曼无力再染指中东欧的辉煌,恐怕也不会再有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波兰军总司令,其实和许多波兰的大贵族一样,他早年曾随瑞典军反对波兰,后来转而又成为驱逐瑞典的领导人。虽然是个二五仔,可这并不妨碍他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成为波兰军的大元帅、总司令。
只见他环视着众人说道。
“蒙古人即将兵临莫斯科城下,蒙古大汗多尔衮亲自率领了五十万蒙古人、哥萨克人,他们势必将会占领莫斯科,将会把整个罗刹再一次纳入他们的统治之中,就像几百年前他们有祖先一样,占领那片土地,那片土地将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对于蒙古人,在波兰没有谁会觉得陌生,因为蒙古人曾经统治过这片土地。甚至他们的祖先不得不向蒙古人缴纳贡金,献出他们的女儿来保住自己的权势。在那个黑暗的岁月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不堪回首。
“是的,莫斯科距离我们太远,是的,我们和莫斯科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是的,甚至他们信奉的宗教都不同于我们,可是,别忘记一点,至少,正教的十字架,也是基督的十字架,至少,我们是相似的,可是蒙古人呢?无论他们是多尔衮的蒙古人,还是过去的蒙古人,他们都是蒙古人,曾经像牲口一样对待我们的蒙古人,如果他们占领了莫斯科,罗刹灭亡了,那么他们入侵的下一个国家是那里?”
正像十几年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奥斯曼人一样,面对维也纳被围的现实,扬·索别斯基站起身来,对所有的贵族们发表了他的演讲,最终成功的说服了他们。
“是波兰,是我们,我们的土地将再一次被蒙古人践踏,无论是我的城堡,还是你的城堡,都将再一次燃烧起烈焰,我们那怕是活着将会在蒙古人的的奴役下苟延残喘,可是今天我们为抵达蒙古人死去,至少是为基督而死!为了波兰立陶宛而死!”
站起身的扬·索别斯基语气变得坚毅。
“今天,我请求你们,为了基督,为了波兰,为了立陶宛,为了我们自己,向莫斯科派出我们的军队,为了我们的自由,动员我们的每一分力量,在莫斯科击退蒙古人,粉碎他们妄图再次奴役我们的企图!”
正像在另一个世界里那样,他又一次大声的向着这些波兰的贵族们发出了大声的疾呼,不仅仅是为了他。同样也是为了他所信奉的信仰。
在另一个世界,正是他发布的声音说服了所有人,让那些人心甘情愿的在他的号召下,踏上了战场。
最终正是他们拯救了欧洲,拯救了基督文明。即便是在几百年之后,波兰人仍然以此为骄傲,以此自豪。
在那个时候,他们拯救了欧洲,拯救了基督文明,而现在,尽管时间提前了,尽管敌人发生了变化,但是扬·索别斯基仍然和另外一个世界一样。他又一次站了出来。像个所有人,发出了他的声音。发出了他的请求。去捍卫,去捍卫这个文明,去捍卫他们的信仰。
至少在这一刻。扬·索别斯基是值得敬重的。在所有人都选择退缩的时候,都选择眼前的利益的时候,他所捍卫的恰恰正是许多人所忽视。或许这也是在欧洲,为什么许多人都把他当成英雄的原因。
在扬·索别斯基演讲结束之后,那些贵族们无不是纷纷发出的呐喊,但是在为扬·索别斯基而欢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