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9/949


“土耳其人的炮火确实很猛烈啊!”
“是啊,算起来,咱们可是好久没有打过这样的硬仗了……”
一时间,众人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着,似乎他们都没有把土耳其人的炮火当成一回事。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看似猛烈的炮火,不可能给战壕里的战士带来太多实质性的伤害。
有时候,顶多也就只是听着响,感受一下地动山摇的震撼而已。
“告诉炮兵,除非有命令,不得反击!”
炮兵不得反击!
当然不能反击了,暴露了火力,怎么尽可能的杀伤敌人的步兵呢?
没有了炮兵的掩护,前沿的明军步兵,只能在战壕里默默的忍受着土耳其人的炮击。
剧烈的爆炸席卷着战场。
持续不断的炮击不知进行了多长时间,如此猛的的炮击,原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时野战战场,即便是土耳其人用开花炮弹摧毁了叛军的反叛,这种炮弹也是极少发生的,毕竟,大家都是排队挨枪毙而已。
排队挨炮决?
还一挨几个小时,步兵又不傻,会站在那挨炮击。
但是在攻城时,炮战可能会持续十几天,甚至几个月!
那怕是朱国强的“发明”木托开花弹,传播到了欧洲,得到了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开花弹给步兵带来的杀伤也是有限的。并不仅仅是因为黑火药的威力不足。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谁会能站在那让开花弹轰上几个小时?
现在土耳其人之所以会这么轰,说白了,就是因为明军的这道工事,明军没有按长理出牌,没有站出来列成队和他们排枪队挨枪毙。而是躲进了战壕里。这也就给了土耳其人炮轰的机会了。
为了突破明军野战防御工事,而艾哈迈德集中了大量的火炮,进行了长时间的轰击。完全是把明军的防御工事当成城池去打。而不是直接用步兵去平推,这或许正是他眼光独道的地方。这甚至也是后世很多军事学家乐以称道的地方,甚至觉得他是一位具有划时代军事思维的军事家,当然,这不过只是一些人的吹捧而已,毕竟类似的战术大名已经应用多年了。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新鲜的。
成百上千的开花弹不断的在明军阵地上炸开,此时他们的阵地上已经完全被笼罩在了黑色的烟雾当中,呛人的火药味充斥在战场上,呛得战壕里战士们喘不过气来……
相比于实心弹,无论是臼炮还是榴弹炮,野战炮、加农炮发射开花弹的炮击效果都相当不错。
不过,相比于实心弹,开花弹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是贵!
其实,这个时代欧洲的火药价格是昂贵的,在没有发现智利硝石的时候,欧洲的硝酸钾主要是靠硝田法搜集。这导致了其成本高昂,在17世纪初,发射一枚炮弹所耗费的火药价格甚至相当于一名步兵一个月的工资。所以说大炮轰他娘说起爽,实其完全就是一个大型烧钱现场。
那怕是十年前,廉价的中国火药涌入欧洲,让欧洲的火药价格呈现直线下跌,但价格仍然很贵,便宜只是相对的。毕竟,中国也没有什么富集的硝石矿,和很多人想当然以为中国古代有大硝石矿不同,古代中国的硝,完全依靠人工提取,南方山洞的洞硝,山东、河南、北直隶盐碱地每年冬天扫出的硝盐,经过精心的熬制提取后,变成上等的白硝,它的产量极高,清末民初仅湖南一省的洞硝产量就超过三十万斤,至于山东、河北、河地,土硝产量更是以万吨计。而充足的土硝为大明的兵工厂提供了数量足够且廉价的硝酸钾。随着大明不断拓展海外贸易,火药厂生产的颗粒火药被装上帆船远销至欧洲,凭借着其优良的性能,还有相对较低的价格,立即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导致许多火药厂破产,毕竟,人人都爱便宜货,况且那个便宜货的性能还好过高价货。
相对便宜的中国火药,进一步普及了火药武器,也为开花弹的普及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便宜也就是把一个月的工资,变成半个月的工资,仍然……很贵!
一个兵的。
两个兵的。
一千个的,
两千个的……
这打的不是炮弹,而是银币,炸出的不是硝烟,而是……金银之花!
金银花……呃,不是药,是火药!
通过手里的望远镜,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不禁感叹着那些钱没有白花……去年一年,土耳其就从中国进口了两万桶火药!
足足两百万斤!
那可是花了不少小钱钱……好像有一半都在伊斯坦布尔。想到这,艾哈迈德的心里立即滴出了血,那些火药中国人会留下来了吗?
那可是值上百万两银子啊!
但不得不说,中国的火药确实是威力十足啊!
在剧烈的爆炸中,他们的胸墙被炸飞上了天,甚至就连搭建工事的木料也被炸上了天,有时候隐约还能看到人的肢体掀到了半空中!
“要是那些中国人知道,把他们炸飞的火药是中国制造的,他们会怎么想?”
艾哈迈德自言自语道。
“估计会恨死那些奸商吧!”
那些各种型号的臼炮轰击了整整个一个小时,到底打出了多少炮弹?是几千发,还是上万发?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没有中国火药的传入,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奢侈。
不需要节省,不需要节约,只管火炮轰兮……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直到太阳完全出来的时候,前线的炮声才嘎然而止。在炮声停下时,透过弥漫的硝烟能够清楚的看到中国人的阵地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静悄悄的,似乎不可能有人能在那样的炮击中活下来。
几十位带队冲击的阿扎普军官,都走到了队伍前列,他们拔出了弯刀,向前一指,然后就高呼起来:
“先知至大!”
“先知至大!”
欢呼声随即响彻战场!
只有那些马尔托罗步兵们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天父保佑”。
随后,超过两万名阿扎普步兵,以营为单位,组成了数十数横队,排列在距离明军阵地半里外的空地上,随着一声令下,那些一条条横队,就踩着鼓点声,开始向前涌动。
在他们的前方起伏的土地挡住了他们的视线,同样也挡住了明军的视线。在那块坡的后方明军阵地还被呛人的硝烟笼罩着,官兵们的土黄色军服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土,土色的军装和着灰土,把他们和大地和成了一体,甚至很难分辨出来他们的模样。
“呸呸……”
一边吐着嘴里的灰,赵东哲一边大声嚷嚷着。
“他么的,土耳其佬,这炮打的跟不要钱似的。”
“怎么不要钱,你没听人说嘛,咱们在君士坦丁堡缴获了整整上万桶火药,你们猜上面写着什么?”
“写着什么?”
“大明金陵兵工厂!”
……
得,是自家的火药轰的。
赵东哲呸呸的吐着土灰,揉了揉眼睛,在心里头骂着那些奸商误国,人却猫着腰站了起来,趴在被炸塌的胸墙上朝对面看去。
虽然浓密的硝烟阻挡了他的视线,什么都看不清楚,但隐约的却能感觉到危险。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有时候军人的直觉是灵敏的,还不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听见后面传来了军官的喊声。
“全体准备,全体准备,土耳其人要上来了!”
闻言,战士们纷纷端起步枪依着胸墙瞄准前方,这个时候他们根本就看不到土耳其人,几百米外的坡地遮挡了他们的视线,但是却挡不住山上的观线,况且在他们后方,还有几个从空中观察热气球。凭借着居高临下的视野。他们对土耳其人的举动自然是一览无遗。完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第1116章
屠场
依靠着后方的观察,前沿的步兵能够及时的通过旗号掌握土耳其人的动静,这让他们不至于仓促应战。
“快,快点,重新修理一下胸墙!”
在军官的指挥下战壕里的战士们纷纷进行着作战准备,用铁铲修理着被炸毁的胸墙。简单的修好胸墙后。战士们就依托着战壕、胸墙等待着敌人的进攻,他们仍然使用着十式三步枪,这种后装线膛枪,虽然仍使用着旧式的易燃定装子弹,而且需在另外装填火帽,但是它的射速却是无以伦比的,至少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步枪。
举起步枪的战士,全都站在战壕里,步枪依着胸墙,他们就这样瞄准着前方,瞄准着那条突起的土坡顶端。
这个时候,从海上吹来的海风,吹散了战场上的的烟雾,也让挨了半天炮轰的明军官兵能够可以看清楚前方了,一开始,他们什么都看不到,直到坡顶出现了几个黑影后,又过了一会,他们才看清那边的情况。
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的前方,奥斯曼人肩并肩的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横队,就那么肩并肩的朝着这边走来了,像是潮水一般!
到底有多少人啊!
数了数,赵东哲根本就数不清楚有多少条横队,至少有几十个营级方阵,差不多有几万人啊!
我的天啊!
这人未免也太多了点吧!
瞠目结舌的明军官兵,无不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些土耳其军官,手举着土耳其弯刀引领着士兵前进,扛肩膀上步枪,就像一排排的树丛似的,刺刀的刀尖在阳光映着耀眼的光芒。
横队与横队之间的间距不大不小,但是在明军的眼中,这片战场几乎都被土耳其士兵给塞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9/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