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949


站在黄河大堤上,往北看去的,只剩下一片接天蔽日的暗黄色水面儿,将所有田野、村庄都给覆盖了起來。
房屋早已垮塌不见,那些高大的树木,也只能看到一个树顶,而侥幸活下來的人和动物,只能抱着树顶上的枝干,他们绝望的把命运彻底交给了老天。
只要他们从树上落下,就会掉进滔滔洪水之中,转眼消失不见。
“按原定计划,所有人先上河堤,其它的船先去救人……”
死死的盯着宽达百米的决口处,朱国强双目血红。
“救了人以后,把人送上河堤,然后再继续搜寻。”
其河堤上已经聚集了不少难民,他们正绝望的拥挤在那里,相比于很多人,他们无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活了下来。
“救人,救人,世子爷有令,所有船先行救人。”
船上的官兵、船夫,立刻扯开嗓子,大声将命令传了下去。
在这个时候,无论是船夫,官兵,民夫,他们都结成了一体,眼前的一片泽国,让他们感觉到绝望的同时,当然也涌起了某种希望,他们无一例外的把目光投向了世子爷。
世子爷是神仙,他总有办法吧!
是啊!
世子爷是神仙下凡,他必定是有办法的!
尽管洪水滔天,但是对于船上的官兵而言,他们无一例外的把希望寄托在了世子爷的身上,他们相信世子爷能够像寂一次在济南一样大展神威。救下天下的苍生!
当然,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去水克火。
即便是他们的心里冒出这样的念头,下一瞬间,也会涌现出另一个念头——那怕就是水,火能把水给烤干了!
接到命令的众人都不敢怠慢,立刻将麾下的船只分散开,沿着宽阔的水面四下搜索,遇到在树枝上或者丘陵顶部避难的百姓,就迅速接上大船,然后再集中到大堤上。
而船上的那些的小船,则驶过决口处奔向未知水域,到处搜索着,尽可能救助更多的人。
黄河决口带来的滔天洪水,使得北岸的受灾的面积相当大,除了少数地势较高的地方侥幸没被洪水吞没,绝大多数村落都淹没于洪水之中。
即便是这些幸免于难的零星村落,也成了被洪水所包围的孤岛,如果不抓紧时间运进足够的粮食,或者组织百姓撤离的话,同样也会有人饿死或者冻死。
而且许多的土坯房在河水的冲击下已经倒塌,视线所及到处都是飘浮着的尸体——淹死的牲畜和人的尸骸,顺着水流漂得到处都是。
抵达决口处的朱国强一面要组织船只救援灾民,一面还要考虑如何堵住宽达百米的决口河堤。
“世子爷,不行啊,河水太快,你看这地方……又塌了一大块!”
在说话的时候,土筑的河堤在洪水的冲击下又倒塌了一片,缺口就是这样不断的扩大,每拖延一分钟下去,决口的位置都会继续扩大。
“就是啊,就是弟兄们想堵,也没有土石堵,您看这周围,那里有东西,总不能让弟兄们拿人去堵吧!”
“就是拿人堵,也要堵住,他们堵不住,你们下去堵,你们堵不住,我就跳下去,我就不信,这河水就堵不住了,土石从对岸找,还有,调动河堤上的所有人砍河堤上的树木,想堵住这个口子,非得打桩不可!”
朱国强语气坚定的说道,盯着不断扩大的决口处,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名词“钢木土石组合坝”,这是九八洪水长江决口时工程人员发明的一种应急坝,钢木土石组合坝技术就是将打入地基的钢管纵横连接在一起,用木桩加固,形成能接受一定压力和冲击力的钢木框,并向内填塞袋装碎石料,再用土工布、塑料布等材料覆盖,形成具有综合抗力和防渗透能力的拦水堤坝。正是这种组合坝堵住了九江长江大堤决口处,但愿,在这里也能起效。
筑建“钢木土石组合坝”需要大量的钢管,这没问题,这些钢管在另一个世界有现成的材料,其实也就是钢管脚手架而已,不过只用了半天的功夫,朱国强就买来了上百吨钢管脚手架,带到了河堤上。
忙成一团的官兵、百姓,谁都没有在意这些材料是从那里运来的,“钢木土石组合坝”的基本技术非常简单,其实就是通过往决口处打钢桩,然后纵横连接在一起,唯一需要的就是人在河水里打桩。
当然更多的意志,毕竟,现在已经到了冬天,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打钢桩、木桩,本身就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
决口处的边缘烧着几堆篝火,站着几十个脱光衣服的战士,亲手为他们倒上一碗烈酒,朱国强颇为动情的说道。
“废话我就不多了,这大堤能不能堵住,直接关系到你我家人的性命,若是你们死在这里,你们的父母、妻儿,自然有朱某人奉养,如违此事,天诛地灭。总之一切拜托了!”
“世子爷放心,我等明白!”
没有过多的言语,也不需要什么动员,喝了一碗烈酒后,几十个的系着绳的战士大叫一声,就径直跳进了水里开始打桩,但因为水里的漩涡太大,人下了水,也只能在水里打转,不一会就冲出了几米远,船上的人只能拉回绳子。
“世子爷,这样不行啊!”
见状张尔忠大声喊道。
“世子爷,我有一个法子,让拉绳的弟兄把绳子拉的更紧一些,再让弟兄们身上捆上沙袋,增加重量,这样我估计差不多就能抡锤打桩了。”
这边建议刚一提出来,就立即被采纳了,一边是增加重量,一边用力拉紧绳子,人在水中的摆幅就不大了,尽管可以抡锤打桩,但是人却极其难受,几根桩打下来,两条腿就被沙袋磨得没有一块完成的皮肤,而更要命的还是冰冷的河水不断的带走官兵们身上的热量,不过只是片刻的功夫,人就被冻的嘴唇发紫,可即便是如此,几千名官兵,仍然轮着班不断的往决口处打着钢桩、木桩……
第126章
大丈夫行事
石料、麻袋……
当官兵拼着性命在决口处打桩时,一艘艘船只从北岸运来了封堵决口的石料、泥土。一时间,黄河黄堌口两岸,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无论是南岸那些在清军的杀戮中侥幸逃生的人们,还是北岸在洪水中幸存的人们,都和战士们一同投入了这场战役之中。
人定胜天!
这个时代没有人有这样的信念,但是现在,在黄堌口决口的大堤上,每一个人都固执的相信这句话,他们相信必定能够堵住决口大堤。
只要堵住决口的大堤,就能救下北岸的千百万父老乡亲!
尽管河水冰冷,但是人们的热情却足抵挡一切,在接下来的两天之中,在数万军民的努力下,决口的河堤终于不再扩大,而且随着钢桩、木桩的延伸一点点的收笼。尽管滚滚的河水依然通过决口处涌入北岸,但慢慢合笼的钢框,却让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而在过去的两天之中,也有许多闻讯而来赶来驰援的官员士绅百姓,而黄守才就是其中之一,他并不是官员,也不是士绅,他以划船为业数十年,故对水性甚为了解,而且他聪明好学,善于动脑子,故知河理,善于疏水导河、排除水患。崇祯八年水淹洛阳,且洪水长期不退。知府听闻黄守才之名,遂派人将其请来,与之商讨对策,最终将通过疏水导河将洪水退去。此后就被任命为小吏,专门治河,虽然不入流,可是在听到说北岸黄堌口大堤决口后,仍然率领数以百计的民夫短乘船顺流直直来到这里驰援。
善于疏水导河的他一来到黄堌口,一面命人听从张尔忠等人的指挥,一边乘小舟上在北岸的洪泛区巡视,寻找合适的位置疏引洪水,避免洪水的进一步泛滥。
当然,前来驰援的并不仅仅只有黄守才这样的小吏,还有许多民夫,总黄河两岸两地的府县多少总有所表示,甚至就连卢氏县令在得知消息后人,也派来了几十个兵丁前来助阵,虽说人不多,但总归是个表示。
“娘、娘……冻,冻死了……”
看着那些从冰冷的河水中被拉上船后,冻得浑身发青的汉子,刚从卢氏县过来的几十人,无不是被骇得脸色发青。
即便是站在船上,他们仍然能看到钢桩上结着的冰凌。
“秀、秀才,这,这么冷的天下,下河里,是,是要冻死人的!”
别说是脱着光腚跳到河里打桩,这么冷的天,就是脱掉衣裳,那也能冻死个人!
被大家伙盯着的牛金星咽了口口水,虽然他不是这些人的官长,可因为他在充军前是个秀才,所以一直深得大家的信任。
“当,当然会,会冻死!”
“所以,你们下水后,站在钢桩上打桩的时间,不能超过的一袋烟的功夫,记住了,时间一到,就要到船上来!你们不上来,也有人拉你们上来!”
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头戴皮帽,穿着绿色敞衣的汉子,瞧着他们说道。
“你们是卢氏县过来的?”
“是,卢氏县的李县尊知道世子爷在这里堵决口后,就派我等前来相助。”
牛金星如实的答道。
“既然来了,那就准备干活吧,不过,先和你们说一声,现在天寒地冻的,上来虽说可以烤火,有大衣,有皮帽子,可头发湿了干不了,也是要人命的,剃不剃头,你们自己个决定!”
剃头!
这会牛金星等人才注意到,在汹涌的洪水中拼命用铁锤打桩的汉子,全都剃着光头,就像是和尚似的。
“秀,秀才,咋办?”
一听要剃头,众人立马傻了眼,毕竟这头发可是受之爹娘的。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牛金星
愣了一会,在众人的注视中,牛金星拱手道。
“这、这位将军,“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等,实,实是不能剃发!”
李云凯打量了这人一眼,笑道。
“你读过书?”
“惭愧的很,小人从军前曾侥幸考得秀才。”
说是惭愧,但牛金星面上却带着难掩的得意。
“既然是读书人,那应该知道,今日你等剃发,非是为尔等性命,而是为河北千百万百姓,若是你我因湿发冻死,到时候,谁人打桩,谁来堵塞决口大堤,此为大义所使然,世子爷常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言尽于此,若是尔等实在想不通,我亦不强求!”
话音落下时,那边有令兵禀报道。
“李千户,轮到你了!”
下属的呼喊,让李云凯应了声,然后就腰系沙袋、绳子,脱掉大衣就跳到了冰冷的河水中,从其它人的手中接过铁锤忙活了起来。
“他,他是千户?”
牛金星等人顿时傻了眼,堂堂千户大老爷,居然和其它人一样在冰水里打桩。
“李副千户,可是王府里出来的,也世子爷家将,你瞧,那边,就是世子爷,也在那里忙活着装沙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