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9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949


或许眼下会有不少百姓觉得对让自己这样的圣祖皇帝统治,那是大明百姓几世修来的福气。
可是再等上几十年,或者一百多年,他们中会有人觉得,他以外藩登极是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会不会有人推出平国王室,来说什么正统?
正统?
朕力挽天下于将倾,难道比不上一个名义上的正统?
正统?
有谁比朕得天下得的更正统?
可万一要是将来有野心家,拿这件事说事呢?
野心家……世上难免会有野心家啊!到时候,会不会在诸夏内部掀起一场波澜呢?
已经跟了陛下多年的玉儿那里知道陛下的心思,她把一只手搭了过去,低声笑道:
“爷怎么还不睡觉呢?是不是还在忧心着国事?您不是说,有太子在,您放心吗?”
朱国强看了身边这个和自己一起“离家出走”的女人一眼,然后又叹了口气道:“太子在,我是放心,可我还是不放心不下啊……世人皆言我是大明中兴之君,可实际上我汉光武帝那样的创业之君。而且我所开创的这份基业,远超历朝历代,那怕就是他铁木真也远不如我。朕打下如此大的基业,看似功业,可是将来,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乱子,那可是不堪设想啊!”
为什么会不堪设想?
因为他打下的江山太过辽阔,而且他还搞了个诸夏体系。
为什么要把那些宗室,还有自己的儿孙们封建到海外?
其实,就是为了给大明,给华夏一个容错空间。
仅仅只有有一个大明,不仅难以管理如此辽阔的土地,还有风俗习惯迥异的人群,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容错或者试错的机会。
为什么春秋战国,是华夏文明最为璀璨的时刻,因为在那个时代,各国都在各自的方向内发展着,但是最终诸夏的体系却被秦国的郡县和耕战所取代。
从此大一统,就成为了华夏文明的必然!
也正是从秦时,华夏的大一统就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无法试错和更不能容错的困境!
其实大一统的华夏文明,本身也是人类文明中的发展路线。而历朝历代,为了维系这个“大一统”,又将推行了文明上的大一统。
这也就是所谓的“独尊儒术”,所谓的“独尊”,其实尊的是“大一统”,只有统一的思想,才能造就天下的大一统。这也是为什么,秦汉之后,历朝历代国人都有“一统天下之志”。其实,这就是“思想上的统一”的必然。
从此之后,“一统天下”就是华夏文明的核心。
华夏文明追求的是“天下一统”。
而也就造成了华夏文明的另一个窘境——不仅失去了试错能力,甚至失去了容错能力!
在春秋战国时,除了战国七雄之外,还有一大堆诸侯国,也正是这么一大堆诸侯国的存在,才会有所谓的“百家争鸣”存在,才产生了不同学派的思想涌现及各家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那是华夏文明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是为了救世?扯淡呢,他是为了得到某国国君的重用,推行他的儒家。
此地不留自爷,自有留爷处。
君择臣,臣亦择君。
在这样的文明内部竞争之中,文明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不是陷入“三百年轮回”之中,华夏总是在盛世与乱世之间游走,一次次的兴盛,一次次的衰退……
而相比之下,欧洲呢?
欧洲大国小国一大堆,什么王国、公国、侯国以及城邦之类,正是这些国家的存在,让欧洲进入了他们的“百家争鸣”,有识之君招揽人才,有识之士兜售才学于各国。他们推行着大体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治国之策,他们或是重商,或是重兵,或是看重科学,或是看重宗教。
如荷兰,英国的重商,如法国的君主专制,如普鲁士的重兵,如西班牙的宗教至上,他们所执行的路线或许存在不同,甚至互相攻伐,但是,也正因如此那个基督文明,却在这样的内部竞争之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中最辉煌最灿烂的一部分——甚至定义了现代人类文明。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国家的路线到最后都走进了死胡同——比如西班牙,比如威尼斯,比如普鲁士,比如荷兰,但是只要有几个国家的路线走活了,整个文明也就有了活路。
这也是在另一个世界,基督文明在19世纪定义了现代文明的根本原因。而那些走错了路的国家呢?因为同文明之中有成功范例可以参考,推行改革,转变方向也是比较容易的。
其实,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哪里走比较好呢?这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河面上风平浪静,可是河下却是暗潮涌动。
哪里水深,那里水浅,那里暗潮要命。
只有摸了那个石头,才知道答案。摸到深水区会呛水,摸到暗潮,那是会死人的!
这也就是华夏这个大一统的文明所面对的困境——没有试错的本钱,只能谨慎前行。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这样的局面下,任何有识之士,都会反对激进的改革,并不是因为他们保守,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华夏根本就没有任何试错的空间!
于是乎谨小慎微的心态,求稳的心态,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主流思想,甚至也正是这种求稳的心理,导致了华夏文明陷入了另一个怪圈——保守!
第1138章
这个华夏太稳健
火车站里,人来人往。
绥远是铁路的交汇中心,列车将会从这里驶向君士坦丁堡,或者开罗。
在几名护卫的护送下,李来亨来到了“东方快车”的月台上,然后他进入了车厢,他之所以会赶到这里,是因为他有件事要办。
那个人真的是陛下吗?
陛下不是一直深居于宫中吗?
怎么会到这里呢?
难道自己真的看错了?
就李来亨的心里这么寻思着的时候,他沿着通道,朝着这列火车最豪华的车厢走去。
下一瞬间,他看到这道里站着的两个人,多年的行伍,让李来亨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个人的不同,他们的面孔和周围人不一样,他们的表情平静,但是目光中带着杀气。
是了,肯定是在这了!
李来亨心想到,他示意身后的随从止步,然后朝着那两人走去,轻声说道。
“下官巴比伦宣慰使,求见贵主。”
那人打量了他一眼,然后点点头,侧开身说道。
“老爷在等着您。”
他在等我?
在包厢门前,他轻轻敲门说道。
“请问,是朱老先生吗?”
门外的敲门声,让朱国强叹了口气,说道。
“进来吧!”
没想到在这里暴露了,从李来亨的目光落在人群中的瞬间,朱国强就知道自己暴露了。
进入车厢的瞬间,李来亨就睁大眼睛,是陛下!
没错!
在他刚欲行礼时,就听陛下说道。
“免礼吧,我是微服出宫,就不用行礼了。”
“礼不可废!”
李来亨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臣参见陛下!”
“坐吧,”
朱国强指着面前的沙发,然后说道。
“不要那么拘谨,这可不是你的性格。”
其实,朱国强对李来亨一直是印象颇佳,究其原因是他不曾背叛过民族大义。如此也就够了,至于给崇祯报仇?李自成都已经死了。
至于给被拷掠的百官?幸好李自成动手了,要不然朱国强自己也得动手。
“陛下,臣,臣不知道陛下圣驾……”
不待李来亨请罪,朱国强就摆手说道。
“不要请什么罪了,我已经出宫一年多了,你是第一个发现的人!”
出宫一年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