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9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6/949


“我觉得以现在的技术而言,完全有能力制造出时速两百公里的高速机车,只要我们愿意,肯定没有问题!”
技术上绝对没有问题,在另一个世界里,早在二战前日本铁道省就提出了“子弹列车”计划,修建宽轨新线,运行高速火车,60年代的“子弹列车”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的。
而现在大明的技术肯定远远超过四五十代的日本,研制类似的“子弹列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缺的无非就是一个机遇而已。
“200公里,现实吗?”
李存志和林森都惊讶的看着他。
“怎么不现实,内燃机不行,就用电力机车,现在我们不是已经有了大功率的电力机车吗?一台牵引车不行,就把动力分散到各个车厢里,反正电机的体积本身就不大,而且嗓音也很小。”
动力分散式设计,在另一个世界有中国高铁上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技术了,当然也是日本新干线0系车组采用的模式。
随后朱国强解释着动力分散式设计的种种优点,他的解释让李存志和林森两个人都傻了眼,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被其“闪电战”的构想震惊的说不出话来,那么现在,现在他们无疑又被震惊了。
“200公里的列车……能行吗?”
“不去尝试的话,永远都不知道。”
在说出这翻话的时候,朱国强的心里甚至不由长叹一声。
明明自己缔造了一个世界帝国,可是这个帝国的继承人们,根本就没有连接帝国的野心和想法。
瞧瞧另一个世界的,希特勒一上台就提出了“超级铁路”的构想。他认为未来的第三帝国将是一个大陆型帝国,如同英帝国依赖海洋那样,第三帝国也将依赖陆上的运输网络。因此他决定设计一个横跨欧洲大陆的“超级铁路”系统,这个超级“宽轨”现实不现实暂且不说它,但是客运时速200公里,最高可达250公里的设想,无疑是符合其大陆帝国构想的。甚至就连日本,也幻想着构建“泛亚铁路”。
结果搁大明这呢?
作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大陆型帝国,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可是这个铁路网……完全没有什么新意啊。
在邮轮大洋里跑着,飞机天上飞的时候,火车还是这么龟速的在一百多年前就修通的铁路上行驶,这简直就是犯罪!
“我们想要拥有世界,就必须改变交通……”
朝着车厢外看了一眼,朱国强说道。
“我在巴黎的时候,曾经听人这么说过——七亿华夏人分布从神洲到印度,从在印度到欧洲,从非洲到北美的,还有整个南方大陆,确保他们对世界主宰地位的,是他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垄断……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就是他们的乐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他们从神洲出发,像巨浪一样席卷了世界,他们给各地带去了文明的同时。他们又把当地的女人带到自己的床上,当地女人们为他们的生育子女,为他们繁育后代……就这样,他们——华夏人,无论是他的曾祖母是天竺人,还是波斯人、天方人或者欧洲人,但现在,他们都是华夏的一员,他们安然地享用帝国的科技成就——洲际铁路、邮轮、高速公路,他们在各地的连锁饭店畅游着,在各地感受着异域的风情——实际上也是华夏式的,但却带着天竺的、波斯的、天方的,土耳其的,巴尔干的,罗刹的痕迹,但是这一切都已经消失了,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找到曾经的存在,他们将徜徉在各地的博物馆、艺术中心和画廊,可以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尽情欣赏华夏人最喜欢的“大唱”……这是一个属于华夏的千年时代,只是这个帝国实在太过庞大,庞大到从帝国的这一端到另一端,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
在朱国强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存志等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知道这句话最后的结尾是什么,这是欧洲人对充满嫉妒的话语。
“庞大在帝国终将毁灭,毁灭他的不是别人,而正是他自身,他们实在太过庞大,庞大到没有任何事物能将他们联为一个整体,甚至就连他们引以为傲的文明——华夏文明,也因为距离产生了诸多的分支!”
随后朱国强正色说道。
“欧洲人都能看到,难道我们就看不到吗?距离让我们产生了分歧,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够缩短这个距离呢?用高铁把我们重新联系在一起!把天朝重新凝聚在一起!”
第1153章
蓝图!
可以肯定的是,朱国强画出的那张蓝图,绝对能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仅仅是因为高铁将会成为“大明经济的发动机”,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政治上的意义是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李存志不时的问着他一些有关高铁的问题,既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当然还有政治上的,他甚至都没有去问什么车票几何。车票的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就像“天朝快车”一样,是普通快车的三倍以上,贵?你别觉得的贵,没关系的人还买不到车票。
甚至,如果不是档是李存志出面,朱国强都别想买到这列快车的车票。
物以稀为贵。
几个小时后,这列号称世界上最快的列车,驶进了莫斯科火车站,在列车站台上,李存志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青人,良久才说道。
“真的很可惜,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办一下,要不然,能和你一路谈下去,倒也不错,不过,我想我们还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应该会有机会。”
朱国强笑道。
在告别时,李存志又说道:
“好了,我们这就分手吧,我的名片你收好,等你到了南京,务必到家里作客,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和你谈谈。”
“再见。”
一场列车上偶遇会演变成什么?
朱国强并不知道,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那些话必定会在这位陆军中将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或许战争爆发之后,他就可以把那些应用于战争之中,或者应用于战争准备之中。
但愿吧!
或许,这是自己唯一能给现在的大明做的事情了。
目送李存志和林森以及他们俩个随员的背影,从特殊通道离开月台,朱国强缓缓长叹了口气。
“亲爱的,这个人肯定是个大人物吧?”
妮娜说道。
“算是吧!”
朱国强笑了笑,然后说道。
“走吧,我们逛逛莫斯科!”
莫斯科!
在另一个世界里,这里是俄罗斯的首都,而在这个世界,莫斯科不过只是大明西部的一个特别市而已,从走出火车站,乘出租车前往市中心里,莫斯科给朱国强留下来的印象就是……一座典型的大明城市,似乎罗刹也好,蒙古国也罢,都没有给这里留下太过深刻的痕迹。
其实,这正是多尔衮的蒙古国给这里带来的改变——一座东方化的城市,东罗马的建筑风格,反而变得极为少见。
其实,多尔衮死后,罗刹和“蒙古”之间,因为汗位继承权爆发长期的战争,长期的战争耗尽了他们的精力,最终在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和域派兵完成对这里的征服。
这是大明最后一次国土的直接扩张,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上千万人口。
现在呢?
这里就是大明的西部行省。
走下了车,朱国强意外地发现外面居然是自己熟悉的红场,这里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而车门此时正面对着瓦西里·布拉仁教堂。虽然这座城市与大明的城市没有多少区别,但是许多俄罗斯式的建筑都保留了下来,包括这座教堂,还有克里姆林宫。
“这里是大明的莫斯科!”
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在广场上逛着的时候,在一些女孩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朱国强会忍不住多地瞧了她们几眼,她们的相貌都非常漂亮,不少人都带着混血儿的痕迹。如果是在另一个世界,她们出现在某音上,不知道会迷倒多少男人!甚至就连妮娜的心里暗自嫉妒这些女孩的相貌了,她甚至不由自主的挽着朱国强的胳膊,就像害怕他被人抢走一样。
在红场上漫布的时候,朱国强总是会把这里和另一个世界的红场重叠,置身于广场中映,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块“熟悉”的地方。北面的历史博物馆——那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廷风格建筑。东面则是一座大商场,建筑形式是有点像是现代建筑,但又略带些许东方与拜占廷风格。南面是那座由大小九个塔楼组成的圣瓦西里教堂,极富特色,也就是被戏称为洋葱头式圆顶,那正是红场的标志性建筑,教堂旁边是瓦西里斜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
既然熟悉又陌生啊!
在朱国强东瞧西看的时候,旁边有人拍了拍我肩膀,是妮娜,只见她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亲爱的,你似乎很喜欢这座城市,如果你喜欢这里的话,那我们干脆就在这里定居吧!”
“定居?”
听她这么一说,朱国强便笑着摇摇头说道。
“定居倒是不用,不过,我恐怕会先把户籍落在这里。”
为什么要落在莫斯科?
因为这里是大明在西部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生活着超过400万人,当然,在北上海,也就是圣彼得堡,那里的人口更多。
作为一个归侨,落户在这样大城市无疑是极为合适的,为什么合适?
因为这里拥有数量众多的人口,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有数不清的工作机会。更重的是在这样的城市里,每天都会有人迁出。
先把户口落在这里,然后再从这里迁出,然后朱国强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他的身份了,等到他落户南京之后,他就是以莫斯科人的名义落后南京,如果他愿意的话,还可以在某座城市,或者几座城市再转上一圈,几经反复之后,他的身份也就漂白了。
“把户籍落在这里?”
妮娜睁大眼睛看着他,或许莫斯科也是大明的城市,可是对于她来说,她更渴望去南京,那里可是世界的中心啊。
“是的,不过这里只是暂时的。”
朱国强笑了笑,他又一次环视着这个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红场,这就是他的红场,不,不是他的,是大明的红场!
唇角轻扬,朱国强微微一笑。
“似乎,一切都还不错!”
……
浓厚的云层像毯子一样笼罩在南京上空,每年的梅雨季节,南京都是这样,总是会被雨水所笼罩,所有的一切都慢潮湿的,秦淮河畔的公园里总是雾气迷蒙,水天交织成灰色的一片。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总是会吸引很多人来到这座城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