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星辰道(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1284


今后得抽出一些时间,好好研究研究,免得发生意外的时候,找不到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
而就在风紫宸思索的时候,血祭台上,燧人氏、有巢氏、水龙龙君等七人的复活过程,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
祂们的先天不灭真灵,已经完全凝聚,就等着灵智复苏,便算是彻底的复活。
可就在祂们灵智复苏的瞬间,风紫宸忽然出手了。
就见祂双手连连勾划,朝着燧人氏七人打出一道道玄妙至极的道印,将祂们刚刚复苏的灵智镇压、封印。
第五百七十三章
鸿蒙道钟晋升
此时,还不是燧人氏等人复苏的最好时机。因为,风紫宸为祂们准备了一场惊人的大造化,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准备。
燧人氏,有巢氏,以及水龙龙尊等七人,皆是为守护人族而死,自当得人族气运庇护,受万民敬仰。
是以,风紫宸准备将人族之后的地皇、人皇,以及五帝这七尊无上尊位,交给这七人。
早先,风紫宸就曾说过,对于三皇五帝的人选,祂已经有了最为合适的人选。
而这人选,就是这七人。
燧人氏,人族第一人。
祂为人族点燃了文明之火,使得人族摆脱了蒙昧无知的境地,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明。
这是无可比拟的大功!
人族能有今日,
燧人氏当居首功。
就是伏羲在祂面前,其对人族的贡献,也远无法与燧人氏相比较。
换而言之,
燧人氏在人族的地位,
仅次于女娲娘娘,甚至比风紫宸还要略高一筹。
祂成为人族地皇,可谓是实至名归,洪荒再无比燧人氏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有巢氏,是人族第二古老的人物,也是人族早期的的族长之一。
同时,祂更是人族发展史上,绕不开的人物。祂对人族的贡献,仅次于燧人氏。
这等人物,
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族,
成为人皇,亦是实至名归!
正是因为有着燧人氏与有巢氏两位在,风紫宸才敢说,对于人族皇者的人选,祂的心中,有比之伏羲更有资格的人物。
这二人,
可不是比伏羲更有资格吗?
人族皇者,
当然是人族来当比较好。
一个出身于妖族的伏羲,成为人族再兴之主,已经是风紫宸忍耐的极限了。
要是那关乎人族根本的三皇,全是外族出身。那风紫宸,绝对会当场掀桌子。
大不了不要这三皇了,也不能受此屈辱。
倘若人族三皇,全是先天神魔转世而来,那人族成什么了?
堂堂天地主角,
竟然要奉外人为皇,
那……
人族真就成了天地间,最大的笑话了。别说是赶超巫妖二族了,羞都能让人羞死。
是以,
燧人氏与有巢氏成为人皇,
才是保证人族万世之易的根本。
相比较于外人,自己人无疑更让人放心。
确定了三皇是自己人,那五帝方面便可做出适当的让步。
毕竟,相比较于三皇,五帝的份量无疑要轻上那么一些。
至于为何要让水龙龙尊等五人成为五帝,这其中,就有着风紫宸的一些私心了。
首先,水龙龙尊五人,是为守护人族而死,对人族有功。
其次,
祂们五人,出身于先天五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妖族功打人族的那段时间里,先天五族表现的极为有义气,为了人族,直接与妖族干了起来。
这些,都是情分啊!
虽然,先天五族不需要人族去偿还,但风紫宸也不能全无表示。
让这五人成为五帝,便是风紫宸的诚意,以示人族与先天五族的情谊永在,彼此之间密不可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确实有着风紫宸的一部分私心。
等到水龙龙尊五人功德圆满,彻底归入人族之后,那祂们身后的先天五族,其气运,也会慢慢流向人族。
不要小看先天五族的气运。
因为五行圣兽的原因,先天五族皆是祥瑞之兽,得天地庇佑,其气运长存,永无破灭的一天。
人族得了先天五族的气运,便算是与先天五圣兽扯上了关系。今后,必然会诞生一批得先天五行之道垂青的天骄。
此乃无上大造化也!
历代皆有天骄诞生,方才是一个种族长生不衰的标志。
……
…………
将燧人氏七人的先天不灭真灵封印后,风紫宸便把祂们放置在紫微星星核之处,以帝皇紫气滋养祂们的先天不灭真灵。
帝皇紫气可是皇者的凭证,等到七人各自吸收一道帝皇紫气后,那祂们就成了天生的皇者。
这一点,对于祂们成为人皇至关重要,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将手头上的事忙完,风紫宸这才有空打量周围的混沌本源之气。
虽然为了复活燧人氏七人,混沌本源之气消耗了一些,但总体来说,也没消耗多少。
以风紫宸周围目前的混沌本源之气的数量,炼制一件先天至宝完全是绰绰有余了。
但很可惜,风紫宸的能力不足,无法凭此炼制出先天至宝。
当然,就是祂有能力,也不会用这些混沌本源之气炼制先天至宝。
因为,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混沌本源之气,祂早已有了更好的打算。
“鸿蒙道钟!”
就见风紫宸心神一动,唤出了鸿蒙道钟。
多久了?
自鸿蒙道印于不周山腹地,吞噬了后天第一杀伐至宝鸿蒙量天尺,蜕变为极品先天灵宝鸿蒙道钟,也不知过去了多久?
鸿蒙道钟再无晋升。
可今日,鸿蒙道钟终于迎来了晋升之机。只要吞噬了眼前这些混沌本源之气,鸿蒙道钟势必能晋升为先天至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12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