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星辰道(校对)第8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4/1284


虽说,人族的气运不完全是由女娲所掌握,但身为人族的创造者,只要人族不灭,祂就始终掌握着一部分人族气运。
这是人族创造者所特有的福利,别人羡慕不来。
这部分气运,
大约一到两成之间。
而余下的人族气运,就比较复杂了。玄门因为仙道的原因,掌握着人族二到三成的气运。
仙道乃是玄门之根基,之后更是扩展出了丹道、炼器之道等数种修炼道途。
只要人族有人修炼了这些大道,那人族的气运,就必然有一部分流入玄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说实话,
玄门之所以能够独霸洪荒天地,除了本身实力够强之外,就是因为仙道成了洪荒的修炼主流。
仙道,
才是玄门不灭的根基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但凡修炼仙道的人,都算是玄门的一员。
玄门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
属于玄门的这部分人族气运,非是三清所独有,而是玄门弟子共有。不过,三清占据的比较多就是了,大约有九成左右。
玄门之后,天庭也掌握一部分人族的气运,不过不多就是了。
天庭,
作为洪荒天地的统治者,
祂的气运,也非是凭空诞生的。
天庭形成的时候,洪荒所有的存在,无论人或物,但凡处于洪荒天地内,都要分出一缕气运,汇聚于洪荒的中心。
而这,就是天庭的气运,也是天庭统御洪荒的标志。
人族身为洪荒天地的一员,其气运自然有一缕在天庭。
天庭有,阴庭自然也有。
毕竟,
人族每年都有无数人死去。
……
…………
扣除掌握在外人手里的气运,人族真正掌握的气运,也才不过五成左右。
这已经不少了。
加上女娲手中的气运,已经差不多有七成了。
这五成属于人族的气运,属于人族所共有,不是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中。不过,虽说这部分气运是共有,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动用的。
毫无疑问,
风紫宸对这部分气运的使用,拥有最大的优先权。
其后,方才是三皇五帝。
再之后,就是那些在人族位高权重的存在了。
可不要小瞧这五成人族气运!
要知道,人族的气运可是有着洪荒气运的一半之多。其力量之强,已经达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便是圣人,也不敢说能够与之抗衡。
哪怕只是有着五成,若是能够完全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也能凭空造就一尊比肩圣人的存在。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的话,人族气运不会全部汇聚到一人的身上。
毕竟,人族气运并不全在一个人的身上。
……
…………
“五成气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对于人族来说,却已经是底线了,不能在少了。低于五成,人族就有失去主导权的危机。”
天外混沌之中,风紫宸暗暗琢磨道。
人族只掌握着五成的气运,这对祂来说,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须知,气运非是一成不变的。
若有人掌握着超越人族五成的气运,那么,这人要是想对人族做些什么,风紫宸完全无法阻止。
是以,
五成气运是风紫宸的底线。
但这,
还远远不够,祂还需要更多。
唯有更多的人族气运掌握在人族自己的手中,那么,人族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沦为别人的傀儡。
人族气运在外五成,除却女娲娘娘身上那一成多的气运无法改变外,其余的气运,都是风紫宸的目标。
气运非是一成不变的,外在的因素对其影响很大。若是仙道在人族势微,那么相应的,其所掌握的人族气运也会相应的减少。
目前,风紫宸的首要目标,就是打压仙道,削弱三清对人族的影响。
而这一点,
勾陈大帝已经在谋划了。
……
…………
视线从天外混沌回到洪荒大地。
此时,随着帝舜的退位,众人推举禹为人族共主,执掌洪荒大地。
但因人族帝运告终的原因,禹只是被尊为禹王,而非是帝禹。
不过,哪怕是帝运告终,人皇帝气也不见削弱半分,依旧以九爪神龙的姿态存在着,盘旋在人族祖地的上空,散发着无尽的威严,震慑万族。
或许,在这般强盛的帝气的加持下,会为人族催生出一道帝皇紫气,使得禹王再进一步,成为人族帝九尊大帝,也不是不可能。
……
“好强盛的帝气!”
“或许,这就是禹的机缘所在,凭此更近一步,成就大帝业位。”
“若真能如此的话,人族气运必将更加强盛。”
天庭之上,勾陈大帝看到人族祖地上的景象,不由惊叹道。
那般强盛的帝气,完全可以说是成帝的根基了。
只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族能够稳步发展,不出什么大乱子的话,那么禹成为人族大帝的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但事情,显然不会这么顺利。
因为,
天道为人族定下的大兴之势,只有三皇五帝这八尊大帝。多出来的一尊,显然不在天道的计划范围。
而这,就是在逆天而行了,必有无数劫数伴生,以斩断人族出现第九尊大帝的可能。
眼下洪荒的平静,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因为,如今天道还未察觉禹王有称帝的苗头,是以,洪荒才能继续保持平静。
可一旦让天道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那无穷的劫难势必会接踵而至,降临在洪荒大地之上,以破坏禹王称帝的根基。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4/12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