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623


韩世忠笑了,“官家,您要不干脆卖话本算了,邸报可不如这玩意。”
赵桓冷哼,“你当朕闲着没事写这玩意啊!关键还是邸报啊!”
“邸报?”韩世忠沉吟一下,“官家是想借着话本,把邸报卖出去?”
赵桓点头,“朕思前想后,只有这个法子,可以让朕和更多的百姓沟通,替改制变法铺路。”赵桓看着韩世忠,无奈道:“良臣,你知道不,朕从大相国寺借来的五百万两银子,最多支持两个月,户部的钱粮也不够维持朝廷开支……政事堂的意思是加田赋,尤其是江南和巴蜀,可以预征一部分。只是朕觉得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咱们要改制!”
韩世忠眨了眨眼睛,诚恳道:“官家,臣不懂什么改制,不过臣知道,官家是为了大宋好,不管干什么,御营都支持官家!臣这条命,都是官家的!”
韩世忠的表态不出预料,却又让人格外安心……
第115章
岳飞麻烦了
赵桓拉起韩世忠,到了里面,君臣坐下,赵桓顺手给韩世忠倒了一杯茶,弄得韩世忠诚惶诚恐。
“良臣,朕视你为股肱心腹,江山支柱,朕只有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如实回答朕?”
韩世忠立刻张嘴,就要应承,官家问话,就算是养了几个外室,他都要如实告知啊!谁知赵桓却伸手,拦住了韩世忠,面色严峻道:“等朕说完了。”
韩世忠下意识打了个冷颤,觉得有点压力,只能闭口,呆呆看着赵桓。
“朕问你,静塞铁骑之中,有多少空额……你想仔细了,然后告诉朕。”
赵桓说完,便将面孔扭到了一边,不再说话。
韩世忠眨巴了一下眼睛,只觉得嗓子发干,着实不好回答。
静塞铁骑是赵桓从所有兵马当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装备,待遇,全都是顶尖儿的,可以说是赵桓的心头肉,大宋朝的杀手锏。
按理说静塞铁骑不该有任何一个空额,该是多少,就是多少。韩世忠也大可以拍着胸脯,跟赵桓打包票,咬死了不认。
说实在的,放在以往韩世忠绝对这么干,可赵桓扭头之间,韩世忠瞥见了一个剑柄,他太熟悉了,这就是用从他身上取下箭头儿所做。
官家说话,贴身携带,旦夕不离。
人家官家做到了!
韩世忠突然觉得嗓子眼发堵,他泼韩五不是没心的人,官家掏心掏肺对你,前几天还跟夫人说,要以国事为先,怎么一转眼就变了个人?
韩良臣啊,做人要有良心!就算骗夫人,也不能骗官家啊!
片刻之后,韩世忠如山一般的身躯,直挺挺跪下。
“回官家的话,一共是八十五人。”
赵桓没有扭头,淡淡道:“只有这么多?”
“是!”韩世忠笃定道:“静塞铁骑是臣亲自指挥,每一个人臣都熟悉,下面人没法作假,的确只有八十五人。”
赵桓依旧不置可否,而是又拿出两份名单,扔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接在手里,看了第一份,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再看第二份,韩世忠额头的汗水就下来了,还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瀑布一般,疯狂冒冷汗。
还真有证据啊!
面对千军万马,跟娄室对拼,泼韩五都没怕过。
可是这么一个钢铁汉子,被两份轻飘飘的名单给击败了,一败涂地,惨不忍睹。
话说韩世忠出身西军,尽管已经是翘楚人物,但是二十年时间,还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西军吃空饷是个很普遍行为。
那最多能吃到多少呢?
九成!
没错!
就是九成!
一千人只剩下一百。
有人要问了,这么干,万一查下来,岂不是露馅了?
事实上根本不用担心,且不说会不会查,就算有人查,还可以拿军中招募的敢战士,民夫,甚至从别的营借调充数。
只要付出一点钱,就能凑个几百人,充当临时演员。
能把军队点数,变成粉丝接机,大宋的军队有多烂,显而易见。
韩世忠很清楚这些事情,一支兵马,实有一半,就算是强兵,能保证七成以上,简直是王牌中的王牌,整个大宋都没几个人能做到。
而普遍缺额都在六七成左右。
说来也讽刺,大宋喊整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而每一次裁减员额,削减军费,减去的都是可战之兵,留下了老弱残兵,朝堂削减一个人的军饷,到了下面,就变成了十个空额。
所以说减员增效,自古皆然。
那些稍微精悍的士兵,都盼着借着裁撤的机会,赶快脱离军籍,然后就可以改头换面,以敢战士的身份,重新进入军中,什么都不变,却是洗去了贼配军的身份,何乐而不为。
在这个环境下,耳濡目染二十年,干出什么也不意外。
不过韩世忠到底感念赵桓的恩遇,也知道静塞铁骑的重要,因此他只吃了不到一成的空饷。
韩世忠算得很清楚,他只要严格训练,让大家伙士气高昂,弓马娴熟,这点缺口不算什么,完全可以在保证战斗力的前提下,把钱安安稳稳挣了。
韩世忠的算盘是没错,静塞铁骑的战力也的确不俗。
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在赵桓手上,竟然还有一份一模一样的阵亡名单,这份名单来自御营中军。
连续八十五个重名,而且全都阵亡在一次战斗之中,哪来这种巧合?
韩世忠惊愕之余,快速思索,也知道事情出在哪里了。
赵桓对待战死士兵非常重视,常常会亲自抄写名单,静塞铁骑又是这一次的大功臣,死了多少,伤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必须清清楚楚。
过去的时候,韩世忠为了掩人耳目,就从御营中军弄了几十个人过来,遇到了校阅,把这些人拉出来充数,风头过了,悄悄回去,神不知鬼不觉。
而这一次情形不同,官家不但盯着静塞铁骑的人数,还对阵亡将士有丰厚抚恤。
既然这样,不如就把空额报上去,算是战死,既能防止点数的时候露馅,还能多拿一笔抚恤,岂不美哉!
按理说这一次打得这么惨烈,有人尸体被踏碎了,有人掉到了汾河里,几十个人而已,没什么问题。
可凡事坏就坏在认真上面。
赵桓这个官家,不辞劳苦,居然连御营兵马也没放过,等他查到御营中军的时候,抄了几十个名字,就觉得怎么这么熟悉,连顺序都是一样的。
赵桓一翻,正好跟静塞铁骑阵亡名单完全一致。
赵桓大为意外,急忙让人去查,结果回报结果,让他哭笑不得。
这八十多人,并没有战死,还都在军中,只不过换了个名字,重新登记在册。
韩世忠气得不打一处来,原来他这边报了阵亡,御营中军的部下一看,既然人都死了,他们这边还有大活人,算怎么回事啊?
干脆也报了阵亡,让那些人改个名字,重新投军,反正谁也不知道。
一切的计划都很完美,可就是操作此事的人读书太少,做事太糙,愣是直接原封不动抄名单,连顺序都一样。
假如把这几十个名字,分散在全部阵亡将士当中,赵桓最多当成重名处理,可连着八十五个,想自欺欺人也不行了。
“韩世忠,让你瞧不起读书人,还管他们叫‘子曰’,挖苦讽刺,你手下要有几个好点的‘子曰’,朕也不会发现把柄吧?”
韩世忠捏着名册,突然昂起头,一本正经道:“官家询问,臣如实相告,韩世忠对待官家,没有半点秘密,就算没有名册,也是一样的!”
这家伙绷着脸,说得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心虚。赵桓瞪着他好半晌,只能切齿长叹:“韩良臣啊,韩良臣,你可真是个泼皮!”
这一声长叹,让韩世忠没来由松了口气。
吃空饷这事情实在是太普遍了。
他吃得也不算太多,关键看官家怎么看。
假如是赵桓拿出名册之后,他才逼不得已承认,那事情可就糟透了。不光贪财,还欺君,按照赵官家的脾气,不死也要脱层皮。
可他没有欺骗官家,这就是最大的忠。
果然,赵桓没有继续追究,而是重新拉韩世忠坐下,语重心长道:“良臣,朕和你推心置腹,你可能听得进去?”
“能!”韩世忠用力点头,“官家,臣以前糊涂,现在臣明白了,什么都不缺,干嘛贪那几个钱,就那么不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