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3


想到这里,秦桧反而镇定了,他努力站直,冲着李乾顺哂笑道:“陛下好生颠倒黑白,明明是你自己干的,怎么怪到大宋身上?”
晋王察哥抽出宝剑,勃然大怒,“秦桧,你死到临头,还敢胡言乱语,我杀了你!”
秦桧微微一笑,“我大宋和金人交锋,你们趁火打劫,官家派遣本官来讲清楚厉害关系,劝你们罢兵讲和,双方共同对敌。尔等执意不从,还鬼迷心窍,攻取大宋疆土,屠戮大宋子民。如此才惹恼了上国,朝廷发来天兵王师。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这么明白的事情,你们还不清楚吗?”
“你!”
察哥暴跳如雷,挥舞着宝剑,几次都要落在秦桧身上。
“好一张利嘴!不过你说什么都晚了,宋人欺我太甚!我大白高国和大宋势不两立,我先杀了你祭旗,而后出兵讨伐,让你们知道大白高国的厉害!”
秦桧看了看这位愤怒的晋王,暗暗摇头,“真是可悲啊,想我秦会之饱读诗书,自以为见识过人,能够为国建功,却没有料到,竟然死在了一群糊涂人手里。晋王殿下,你打算对大宋用兵,你可知道后果?”
嵬名察哥切齿道:“有什么后果?你们早就让金人杀到了开封,几乎亡国!这一次我们和金国联手,必灭大宋!”
“哈哈哈!”秦桧朗声大笑,“晋王殿下,你说和金人联手,金人愿意吗?或者干脆说,你们要给金人当马前卒吧!我可提醒你们,这次南下,金人死得最多的,却是郭药师的常胜军,就连郭药师、郭安国父子都被朝廷斩杀了。你们替金人火中取栗,死得只能是你们自己!不管大宋如何,这大白高国,却是一定要亡国的!”
秦桧的这番话,着实让西夏的这帮权贵迟疑了。
跟金人搅在一起,真的好吗?
在战争中,决定命运的是实力,而不是投靠谁……就算你成了协约国一方,山东权益该丢还是丢;哪怕你早早和元首签了停战协议,该当亡国奴,还是亡国奴。所以什么对赌国运,两头下注,根本是自欺欺人的屁话。
狗和敌人,究竟谁更高贵一点呢?貌似还真说不好。
说到底,以西夏的实力,就不该掺和到这场游戏中来。
李乾顺脸色铁青,这已经是第二次被教训了,从梁王安惠,到这个大宋使臣,难道真的错了吗?
错就错了!
这个秦桧,是一定不能留!
“杀!”
李乾顺低声闷喝,数个西夏武士一涌齐上,按住了秦桧,在南台下面,一口大锅,里面热水沸腾。
秦桧把眼睛一闭,完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报,说是被派往大宋的使臣萧合达回来了……
第132章
曲端不死
为了给李乾顺送信,萧合达急匆匆返回兴庆府。
他的速度一点不慢,甚至可以说玩了老命。奈何要穿越战区,兵荒马乱的,光是过萧关,宋军就扣了他小半天,你说你是使者?有公文吗?就算有公文,老子不认字,也不知道真假,你且等着吧。
就这样,萧合达花了两天时间,才出了横山,然后又花一天半的时间,赶回了兴庆府,好巧不巧,等待他的就是一片大火。
萧合达人都傻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等他了解到情况之后,几乎昏倒。
这是怎么回事?大宋背信弃义?
来骗,来偷袭立国快一百年的大白高国?
还讲不讲武德了?
萧合达匆匆来见李乾顺,还没等他施礼,晋王察哥就破口大骂。
“你还有脸回来?你到底是怎么谈的?”
萧合达愕然,这是要把账算在自己的头上?
李乾顺到底比察哥稳妥许多,他摆摆手,拦住了察哥,然后对萧合达道:“你见过大宋天子了?”
萧合达忙躬身道:“不光见过,还见了两次。”
李乾顺不解,“发生什么事了?”
“回陛下的话,第一次臣见过大宋皇帝,他态度强硬,还,还送了死鸭子。”
李乾顺大怒,“既然如此,怎么还有第二次?”
“臣,臣被一个人给抓了。”
“谁?”
“曲端!”
一听这个名字,李乾顺身躯摇晃,太阳穴炸裂,简直跟魔咒似的,不只是他,其余的党项贵胄也是咬牙切齿恨透了这个东西。
“他抓你干什么?”
萧合达苦兮兮道:“他抓了臣,然后骗开了平夏城的城门,突袭了平夏城!”
李乾顺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输得太冤了!他眼睛冒火,又问道:“曲端抓了你之后,怎么又攻入大白高国的?你知道吗?”
萧合达苦着老脸,更加凄惨了。
“好教陛下得知,臣是刚刚才知道。臣被曲端俘虏之后,又让人送给了大宋皇帝,臣质问大宋皇帝,为何如此无礼?”
李乾顺追问道:“他怎么说?”
“他说李良辅部已经被包围,如果还想要这几万人的性命,就……”
“就怎么样?”
李乾顺追问的越发急了,萧合达承受着排山倒海的压力,他也吃不准了,“大宋皇帝是说让大白高国自己决断,臣以为他还是要和咱们讲和,然后一起对付……”
“放屁!”
察哥怒发冲冠,破口大骂,“宋皇无耻!他明明派人突袭兴庆府,焚烧寺庙,羞辱大白高国,还敢奢谈什么议和,根本是欺人之谈!无耻之尤!”
察哥狂骂,萧合达垂着脑袋,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连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否则这颗脑袋就可能没了。
令人讶异的是李乾顺倒是低头思忖,良久之后,才道:“萧合达,你说宋皇有议和之心,是真是假?”
萧合达咧着嘴,“这,这个臣也不敢说啊!”
“废物!”
察哥气得怒骂一声,随后扭头对着兄长道:“陛下,不管怎么样,咱们都不能大宋讲和,否则天下人都会瞧不起大白高国啊!”
李乾顺无奈苦笑,“非是要单独和大宋讲和,而是要和宋金都讲和!”
此话一出,在场的文武张大嘴巴,一些聪明人却陷入了沉思。
说实话,这才是西夏最稳妥的办法。
他们根本不该掺和宋金之间的战斗。金国强,大宋富,让他们先斗,杀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到了那时候,西夏作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再选择合适的方法介入,绝对比现在要好太多了。
可问题是李乾顺忍不住啊!
他人菜瘾大,先是仓促帮助契丹,损失惨重,接着又贸然攻宋,半个都城都没了。到了现在,还能和宋金同时维持和平吗?
“跟大宋讲,我们愿意退回横山以北,两国永罢干戈,和平相处,只要不继续征战就好。再派遣使者,告知金国,就是我们损失惨重,无力南下。为了表示诚心,愿意献上白银二十万两,马匹三万,权做军资。”
听到李乾顺的话,察哥等文武都是眼前一亮。
虽说吃了这么大亏,跟两边同时讲和,实在是太吃亏了。可眼下的大白高国,真没有太好的选择。
继续攻宋?
连偏师都对付不了,鬼知道现在大宋有多强!
联宋抗金?
那就更不要说了,娄室给他们的噩梦还没有散去呢!
小国弱者,割肉求和,并不丢人。
当年大宋暴打西夏的时候,险些灭国。
李乾顺甚至给辽国使者下跪,祈求辽国出兵牵制大宋。
所以说低头并不可耻。
“先和两国讲和,归根到底,是我们自己,要知耻后勇!铁鹞子要尽快恢复,横山的步跋子要增加一万五千人。还有,所有党项贵胄弟子,一律增加弓马骑射练习,定期校阅考核,不合格的,免去功名!”
李乾顺伸出三根指头,“给大白高国三年时间,我们就能重建铁鹞子,就能增加五万精兵,到时候再算这笔账!”
做为一个统治西夏几十年的老国主,李乾顺还是有些权威的。当他一意振作,立刻得到了热烈回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