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23


“李相公,你起来,朕问你,有没有把握打赢金人?”
“有!”李邦彦切齿咬牙道:“我大宋青壮无数,粮草充足,地域辽阔,更兼陛下雄才大略,如此还不能击败金人,真是该跳黄河了。”
赵桓大笑,“好,说得好!可光会说也不行,朕问你,有儿子没有?”
“有,有两个!”
赵桓道:“让你儿子投军,戍守开封,你愿意吗?”
“这个……”李邦彦咬着牙道:“愿意!臣这就去安排!”
“别忙!”赵桓拦住他,又看了看其他人,“不光是李相公,还有在场每一个人,你们都要把自己的儿子贡献出来,组成兵马,守城御敌,你们能做到吗?”
“能!”
高俅居然第一个跪下,“官家!老臣有三个儿子,让他们都从军吧!”
赵桓笑道:“高太尉,三个儿子都献出来,不怕没人给你送终吗?”
“不怕!”
“为什么?”
“因为……老臣会跟他们一起死!”高俅咬着牙道。
“好!”赵桓抚掌大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高太尉这样的忠臣良将,朕又有何惧!”
迟愣片刻的宰执重臣也纷纷跪倒,“官家,臣等也愿意派遣儿子从军,为国御敌,请官家恩准!”
赵桓连连点头,“很好,咱们君臣一心,不愁不胜!”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吴孝民突然咧嘴摇头,满脸不屑,“官家,外臣以为大可不必虚张声势!我大金雄兵视数万,灭辽如探囊取物。想靠着一群乌合之众,和找死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外臣实在是无法相信,这些衙内公子能够上阵杀敌!”
赵桓含笑,“没错,光是这样,朕也不信。”
“刘锜!”
赵桓突然喊刘锜,他急忙从队伍最后转出,“请官家吩咐!”
“朕让你现在就去传旨三郎恽王他们,朕的儿子还不到十岁,没法上阵杀敌,就让朕的兄弟们顶上去!刘锜,朕就任命你担任这支人马的统制官!他完颜家的男儿能战,我赵家也不都是孬种!”
赵桓冷哼道:“吴孝民,朕不杀你,可朕也不想看到你们这些背弃祖宗的无耻之徒!你也不用试探,回去告诉你的金国主子,朕会竭尽全力,拼一个你死我活。”
“不用耍什么花招了,想战就放马过来!”
赵桓说完之后,就给王孝迪一个眼色,让他把吴孝民带下去。
人虽然走了,可垂拱殿内,这帮宰执大臣,没有一个不傻眼的。
沉默了好一会儿,耿南仲仗着跟赵桓的关系比较亲密,这才站出来。
“官家这一计策太厉害了,简直把那个贼子都吓死了。臣以为金人断然不敢随意冒犯京城。”
赵桓微微一笑,“耿相公,你以为这只是朕的一计吗?”
耿南仲老脸瞬间垮了,难道真的要大家伙的儿子上战场?
赵桓看着满朝重臣,语重心长,“你们或许都觉得刚刚朕的话是瘦驴拉硬屎,虚张声势,故意吓唬金人。其实朕想跟你们说,我的话没有一个字是假的,我也不觉得靠着吓唬,能解决问题!”
“你们刚刚都瞧见了,吴孝民算个什么东西?三姓家奴还不如!就这么个畜物,也敢跟朕大呼小叫!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咱大宋接连败退吗?知耻后勇,这不是说说而已。让几位宗室亲王从军,也不是异想天开。”
“过去咱们大宋就是说假话太多了,自欺欺人也太多了。丰亨豫大,有让蛮夷打到京城的丰亨豫大吗?”
赵桓声音悲戚,愤然又无奈。
“朕知道,你们很多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还想着升官发财,封妻荫子,是想着荣华富贵。这事不怪你们,怪我们赵家,是前人留下的债。朕虽然说过,不许逃跑,要和开封共存亡。可终究不能全然不讲人情。朕给你们一天考虑的时间,等到明天这个时候,谁还愿意来垂拱殿,就是和朕同生共死,朕有什么旨意,都必须执行,别说让你们儿子上战场,就算是你们自己,也要提着脑袋给朕冲锋!”
“至于不来的……就算从赵宋除名了,朕会安排人,送你们出城,返回家乡。朕只有一个要求,你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士林领袖,不要像吴孝民一般,投靠金贼!不愿意给赵家当臣子,可以!但是背叛祖宗,背叛身上的血脉,天地不容!”
说完这话,赵桓起身就走,竟然不给群臣进一步说话的机会……官家,别干得这么绝啊!
“官家,过了,太过了!”老太监朱拱之在垂拱殿不敢说什么,可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刚走进福宁殿,就迫不及待开口。
赵桓没有回答他,而是吩咐道:“其他的事情不要打扰朕,只等着韩良臣的消息!”
朱拱之顿时一愣,略微醒悟,原来官家还有一个指望啊!
可泼韩五靠得住吗?
第17章
全歼
赵桓把自己关在了福宁殿,就连老太监朱拱之都被挡在了外面,孤零零的,只有他一个。从去年腊月二十三到现在,半个月的光景下来,赵桓已经越发感觉到大宋的弊端在哪里。在这个大宋朝,拥有很多利益集团,文官武将、新党旧党,南方北方,大家伙彼此犬牙交错,互相倾轧。
按照某个老扑街写手青某人的套路,这时候就该有个很强大的家族,有狡诈的极品官僚,有儒家朋党……左右朝局,甚至不惜屈膝金人,出卖皇帝,谋夺天下……可事实上真的没有!
如果有这样的集团个人倒好了,赵桓大可以去找他们,把大宋江山交出去,换来一艘船,扬帆出海,当个安乐公,然后让有本事的人出来,跟金人交涉,不管是打,还是议和,都会比现在好很多。
可事实上是如何呢?是王朝发展到了这个时候,每一个利益集团都庞大到无法撼动,动了其中一个,就会造成天下大乱……而所有的利益集团,一致的目的就是别折腾,因为对他们来说,延续以往的国策,他们就可以从容拿走最肥美的一块。
毕竟躺着能把钱挣了,谁还愿意站起来呢!
所有人都安于现状,都懒得作为,面对敌兵压境,首先想到的就是议和,就是逃跑……毕竟损失一半财产,他们还是富家翁,可要是奋起反抗,说不定就家破人亡了。
什么都做不了,干什么都会失败……这几乎是所有末世帝国面临的共同处境。
赵桓靠着千年的历史经验总结,成为了整个大宋,最懂的那个人。
而懂帝现在能做的实在是不多,除了不停发表战斗到底的号召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办法。赵桓甚至在想,假如百官联手,驳回了他的圣旨,把他圈禁在皇宫大内,不让他和外界联系。那他的下场会怎么样呢?
反正不会好的,估计自挂歪脖树,都算是幸运了。
赵桓的一切都押在了韩世忠身上,打!
不管胜败如何,只要能带回一颗脑袋,就算是大捷!
只要能证明金人并非不可战胜,赵桓就有了借口,驱动大宋这头懒兽去战斗。
通过战斗,不断消耗满身的肥肉,练就强健的筋骨,磨砺出利爪獠牙,最终狠狠咬死敌人!
所有的一切,都始于韩世忠的一支小小队伍……昨夜出发,他们每人配了两匹战马,就在吴孝民进入开封的时候,韩世忠应该已经逼近金人。
想来也有趣,金人派来的是使者,而他派去的却是杀星!
不出意外,今天晚上韩世忠就会发动袭击。如果一切顺利,到了后半夜,最迟明天上午,就能得到战报。
千万不要全军覆没,千万不要!
哪怕能活着一个人,也不算失败,不算的!
赵桓的掌心全是冷汗,他已经不是担心战败了,而是担心没有借口把战败美化成胜利,难不成要写我军胜利转进,匪人追之不及?
赵桓背着手,在大殿里面,一圈又一圈地走着,强烈的无力感,几乎彻底淹没了他。
而让赵桓意想不到的是,此刻距离开封八十里外,韩世忠带着三百多名士兵,正在飞速赶回开封,在他们的马脖子上,拴着一串串的脑袋。
光是韩世忠的马脖子上,就足足有七颗之多,仿佛一串西瓜!
在他身旁的老爷子陈广,竟然也有三颗!
而且韩世忠还清楚,这老爷子杀的比他还多,只是来不及割下头颅罢了。
他们这些人,一共斩杀了超过二百名金人。
全都是货真价实的金人。
没有半点水分。
说实话,这个结果韩世忠都不敢相信。
“老前辈,啥也别说了,俺泼韩五是真服气了,回头俺跟官家保举,让您老人家亲自领兵,指挥抗金,不愁打不赢!”
陈广银白的胡须飘洒,手里一杆长枪,寒光烁烁。
“韩将军,你太抬举老夫了。我也只是偶尔想到金人不擅乘船,加之他们的船只太小,或许有可乘之机,这才侥幸成功!”
原来按照最初的设想,是趁着夜色,发起偷袭。
可出了京城,老头陈广觉得金人生长在马背上,并不熟悉水性。黄河远比北方任何一条河都要宽广。
加上之前毁掉了周围的渡船,金人能得到的船只,也就是十个八个人的小渔船。
这种小船最大的毛病,就是摇晃。
从北往南,怎么也要一刻钟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