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623


吴阶怔了一下,钦佩长叹,“到底是太尉,算是把西夏看透了,我不久前得到消息,他们说为了躲避寒冷,要派兵南下过冬。”
“放屁!”
曲端毫不客气大骂:“这话也就骗骗三岁孩子,我让你把我的大旗弄到横山去,吓唬西夏,办没办?”
吴阶连忙道:“已经做了,而且陈东还亲自去了!”
“他去了?一个白面书生,他能干什么?”曲端不屑道。
吴阶倒是呵呵,你曲端目空一切,还以为天下间只有你啊!陈东策动三千太学生上书,促成太上皇禅让,扶李纲上位,绝对是一时的风云人物,哪怕你曲端烧了兴庆府,名头还真不一定有人家的大!
曲端也从吴大鄙夷的目光中,察觉到了对方的意思,终于不再废话。
“那就这样,先安抚西夏,再全力对付金人……对了,咱们俩还要联名给官家送信。”
吴阶道:“是请求官家北上?”
“不!”曲端像是踩了尾巴一般,怒视着吴阶,“吴大,我告诉你,就算咱们俩拼着流干了一腔血,也不能让官家动。”
吴阶吸了口气,皱着眉头道:“曲太尉,你的意思是……”
曲端微微闭上眼睛,过了片刻才道:“我们谁都能死,唯独官家不能有闪失。若只是一个娄室,就算把咱们俩,还有延安府扔进去,也不能让官家北上。唯有等粘罕有了动静,才能北上决战!否则……否则就一直撑着,直到撑不住为止!”
曲端无奈看了一眼吴阶,摇了摇头,“奶奶的,这没想到,老子竟然要和你死在一起,我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吴阶眉头乱抖,切齿咬牙,“曲端,你个王八蛋!老子不倒霉吗!”
一声怒吼,吴阶赌气转身下去,安排防御去了。
同为西军老人,吴阶也看懂了,金人的作战方案并不算高明,但却是绝对有效。他们仰仗着骑兵带来的机动能力,不断调动宋军,试图让宋军偏离预估的战场,进入金兵的优势地区,然后进行决战,重创宋军。
其实在正面对决的情况下,如果步兵安排了拒马,挖掘了壕沟,再配合弓弩远程打击,以长枪方阵临敌,配合刀斧手,精锐甲士,只要士气旺盛,硬撼骑兵,并没有问题。
历朝历代,都不乏以步制骑的强悍猛人。
可骑兵依旧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
他们的强悍之处就在于骑兵能够调动对手,打乱步兵阵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发起攻击。
哪怕攻击失败了,他们也可以迅速逃离,损失不大。
骑兵最大的优势,不是什么重甲冲锋,而是强悍的机动能力。
正因为如此,曲端才绝对反对赵桓北上,因为他清楚,以现在御营的战斗力,跟骑兵硬抗,不是没有胜算。
但仓促北上,人困马乏,极有可能遭到金兵的突袭。
如果赵桓有失,大宋朝就完蛋了。
他曲端可以死,吴阶兄弟更可以死,延安府也能丢,甚至哪怕关中没了都还能翻盘,唯独官家,当真不能有差错。
除非粘罕动了,除非金人大军云集,再无变招的可能,才能让御营北上,那才是决战的良机!
“姓赵的,你他娘的真是好命!你家曲爷爷要给你拼命了!”曲端切齿咬牙,大嚼着手里的炊饼,苦大仇深。
以他的性格,哪怕是他爹死而复生,曲大都不会在乎。可不知怎么回事,在察觉金人计划的时候,曲端整个人就像是疯了一般!
或许从赵桓同意他的计划开始,也或许是赵桓顶着压力,表示继续进军关中,他愿意扛下一切责任开始,曲端就决定疯一把了!
一个男人,可以放弃一切,什么亲情,什么友情,什么爱情,任何人也动摇不了我的心志!
但唯独建功立业,名言万古,是谁都抵挡不住的东西。
白起死得不可谓不惨,但长平一战,杀神之名,贯穿古今……不管恨他也好,敬他也好,翻开史书,这都是个不能回避的人物。
而这一次宋金决战,双方布局落子,如果在弱势情况下,力挽狂澜,挫败金兵,名头之盛,还要超过淝水之前的北府兵,要胜过谢家叔侄。
曲端是个读过书,又自诩文武全才的人,在这种关头,他怎么还能有半点私心杂念……千百年后,会怎么评价俺曲端,就看这一次了!
曲端在盘算着,而另一个人,却已经毅然迈出了这一步!
“晋王察哥,俺曲端问你,莫非要和金贼勾结,在让俺烧一次兴庆府不成?”骑在铁象背上的陈东,厉声质问,“这是曲太尉的原话,你听清楚没有?”
嵬名察哥沉着脸道:“陈先生,你这叫什么话?我们三国结盟,人尽皆知,我不过是带兵南下,躲避严寒,怎么会有图谋大宋之心。反而是你们,疑心重重,莫非不愿意和我大白高国结盟?”
“好一个倒打一耙!晋王殿下,我这次过来,也不想说更多,只是提醒你一句,也请你转告大白高国皇帝陛下,金人图谋关中,一旦得手,大白高国和大宋直接的联系就切断了。到了那时候,不管金人许诺给你们多少好处,都是一句空话。别忘了,海上之盟,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嵬名察哥听到这里,突然脸色变了变。
“陈先生,你既然过来,还是留下来喝杯酒,还有,既然曲太尉到了,怎么不请他过来,我还要和他好好聊聊。”
陈东哈哈大笑,指了指骑着的铁象,道:“瞧见没有,铁象在,就等同于曲太尉亲至。如果晋王真的想见曲太尉,还是等我们大败金人之后吧!否则以他的脾气,我怕你们打起来!”
说完这话,陈东径直转身,出了西夏的军营,打马如飞,越过横山,向萧关而去,潇潇洒洒,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而嵬名察哥却是百般思索,犹豫纠结。
大宋的底气很足啊!
他只能急忙转身,回到营中。
而西夏的皇帝,李乾顺赫然一身常服,等在里面。
“大皇帝陛下,宋人使者,要我们警惕他们的前车之鉴。”
李乾顺皱着眉头,“金人豺狼也!朕岂能不知,可眼下的大宋左支右绌,延安府危在旦夕,就算我们不拿,落到金人手里,岂不是更加不妙!”
察哥一惊,忙道:“陛下莫非要出兵了?”
李乾顺犹豫了片刻,却又摇头,“你告诉金国使者,若是真有心结盟,让他们取下延安府,送给大白高国。为了表示感谢,朕愿意出钱赎买,如此也就不至于得罪大宋了。”
察哥连连答应,从御帐出来,却又皱眉头了,不对劲啊,这事情好像发生过,前车之鉴,明显忘了啊!
第160章
我想姓赵
赵桓能想到三皇会盟,共同对付金国,金国上下也不是傻子,他们或许读书少点,但合纵连横的策略还是能想得出来的。
而且他们还跟赵桓针锋相对,你不是弄什么三皇同盟,还搞什么同拜黄帝吗!金人就直接给西夏开条件,只要配合我们,延安府就是你们的,府州,麟州,这些地方也都可以商量。
你跟宋辽结盟能得到什么好处?耶律大石就是条丧家之犬,前些年被大金俘虏,是我们宽宏大度,才没有杀了他。
这么个废物东西,还被大宋捧出来,变成什么大辽皇帝,简直是在开玩笑……面对这一番攻势,西夏方面也在反思,这个三皇同盟,他们拿到的只是虚名,实际利益不但很少,而且还要损失不少。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契丹遗民纷纷舍弃西夏,归附大石。
再有跟大宋做生意,他们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而且随着金人动员起来,西夏的国防压力陡然增加……
这一连串的事情,都让西夏生出重回金人怀抱的打算……其实也不能就说西夏想得不对,可问题是随着曲字大旗树在横山之上,陈东又来了那一番话,让西夏君臣又摇摆起来。
金人许诺的好处是很诱人,可问题是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这些利益纵然摆在眼前,却也吃不下去,而且彻底得罪了大宋,万一宋兵又回来了,以大宋君臣的德行,肯定要和大白高国死磕的。
面对这么个糟心的局面,两边都不想得罪,又不想放弃到手的好处。
李乾顺憋了半天,竟然憋出了拿钱赎买延安府这么个天才的主意。
不得不说,在大金取代大辽,赵桓取代赵佶之后,硕果仅存的李乾顺,有成为欢乐担当的趋势了……
消息传到了金军这边,瞬间就惹恼了金国贵胄。
尤其是正在领兵,图谋延安府的完颜娄室,更是勃然变色。
这位大金第一将有七个儿子,除去死在了韩世忠手里的完颜活女,就属次子完颜谋衍年纪最大,替代了兄长的位置,跟在了娄室身边。
有意思的是眼下父子两个居然是平级的,都是万户,只不过娄室统军,多了个都统的衔,才能号令三军,否则父子之间,还要靠家法才能分出个大小来。
其实这也不奇怪,前面吕颐浩就分析过,金国正处在一个微妙的阶段,按照女真的传统,猛安就已经到头了,毕竟过万的女真,根本不可想象……偏偏阿骨打起兵之后,势力暴增,掌握的人马突破了二十万。
自从黄龙府万户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可问题是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万户也不够用了,难道还能增加十万户?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金国有个元帅府,只不过这个元帅府是为了攻宋才临时设置的,而且元帅府的成员,都是金国直系宗室大将,以完颜娄室的七水部的出身,根本挤不进去,故此才有了这么尴尬的情况。
说到底,都是因为膨胀太快,管理模式始终落后现实,弄得金国内部矛盾重重,各大派系争权夺利,空有冠绝天下的武力,却没法统一指挥。
或许未必有人相信,不管是粘罕,还是宗望,在私底下都说过,很羡慕赵桓的话。
没法不羡慕,就算以前有种家军、折家军,但是还都要服从天子调遣,随着御营司的建立,赵桓更是大权独揽,乾纲独断,二十几万人马,如臂使指,都要听从旨意调度。
但这种情况却不可能发生在金国。
光是协调兵力,就让东西两方斗得不可开交。
最后粘罕技高一筹,压过了宗望,可到底宗望还是保留了大量的兵力,继续在东路开疆拓土,西路军并不能碾压宋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