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23


“官家,臣等没有救回何老将军,请官家治罪!”韩世忠和刘晏单膝跪倒,眼中含泪。
赵桓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陪着朕去东华门吧,把何老将军的名字,刻在碑上!”
第28章
东华门整编
赵桓带领着心腹将领,准备前往东华门,突然身后有人大吼:“是何老将军!”
赵桓一愣神,随后便响起了悲戚之声,“金狗杀了何老将军!”
城头士兵亲眼看到有金兵挑着何灌的人头,纵马驰骋,怪叫着向城头示威,守卫城池的将士无不义愤填膺。
有一笔血债,何灌在军中多年,不敢说名声多好,但是这两天老将军的作为已经征服了所有人。
他是个有血性,有胆气的好汉子!
是咱大宋的英雄!
现在却被金人斩下头颅,挂在枪头上羞辱,谁能忍受?
“官家,让臣出城,去把何老将军的尸体抢回来!”韩世忠再一次站出来,哭求道。
刘晏和刘锜也都恨不得立刻出战。
赵桓的脸色却无比难看,拳头紧握,指甲刺入掌心,钻心疼痛。
他努力了很多,但也必须承认,赵桓不是神仙,没法几天的功夫,就让宋军脱胎换骨。甚至几年都未必能行。
一百多年的积弊,不是开玩笑的。但是赵桓更清楚,如果现在什么都不做,就彻底无药可救了。
赵桓沉着脸,抿着嘴唇,目光严肃,一言不发,一直到了东华门前,这才勒住了缰绳。
伴随着赵桓前来,少宰李邦彦,枢密使耿南仲,包括京城防御使李纲,还有许许多多臣子,都赶到了这里。
康王赵构,赫然在列。
赵桓看了看所有人,最后把目光落在李邦彦身上。
“朕让你准备的东西怎么样?”
李邦彦慌忙施礼,“臣都准备好了。”
“嗯!”赵桓点头,“那好,立刻传旨,让在京将士,城中青壮百姓,除了需要守城的,其他人悉数赶来,朕有话说!”
李邦彦下去了,不到半个时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密密麻麻,望不到劲头儿,简直比看科举唱名还要热闹壮观。
只不过所有人都绷着面孔,神色凝重,开封西北的牟驼岗,火光还在燃烧,烟雾随着风,弥漫开封,空气中满是焦糊的味道,恰如此刻的心情,跟着了火似的。
百姓如此,朝中大臣,也不例外。
何灌也算是老将,根本挡不住,曹濛,将门虎子,望风而逃!
金人就这么恐怖吗?
又有谁能保护这座摇摇欲坠的城市?
“人都来了。”
赵桓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了东华门前的一块巨型石碑,人们的目光随着赵桓的身影,落到了石碑之上。
这是一块很别致的石碑,下面是一块形似石龟的巨石,上面则是一面一丈六尺的黑色条石。
放在以往,想找出两块这样的石头,还不容易。
可是拜赵佶所赐,开封城中,奇奇怪怪的石头还真不少。
赵桓缓步走到了石碑的前面,昂首望去,在右上角,一个名字,十分醒目!
陈广!
赵桓遵守诺言,将老爷子的性命列在了卫国英雄纪念碑的第一位。
当看到这面巨大的石碑之后,人们的心莫名其妙地安宁了不少。
赵桓仰望片刻,从李邦彦手里接过了香,亲自插上,然后冲着石碑三鞠躬。
天子的动作一丝不苟,这块被赵佶当做艺术品的石头,多了一份庄严,神圣。
“大宋朝,遇到了生死难关。”
赵桓缓缓开口,“一个穷凶极恶的敌人,正在侵入我们的家园,杀戮我们的同胞,他们试图奴役整个大宋朝!”
“朕之前说过,这不是一家一姓江山的危亡,而是华夏衣冠,中原天下之亡!是前所未有的灾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劫难!需要无数人用生命去填!”
“在这一场劫难之中,已经有人率先挺身赴难,为国捐躯。武师陈广,手刃金贼数十人,壮烈殉国,英灵永在!步军都虞侯何灌,焚毁牟驼岗草料,以身殉国!从现在开始,他名列英雄纪念碑第二名!”
“官家天恩!”
人群当中,何蓟哭拜地上,泣不成声。
丧父的悲痛,让他几乎晕厥,痛到心碎。年过花甲的老父亲,还要浴血奋战,被金人残杀,连脑袋都割下来。
这就是武人的下场吗?
何蓟也曾犹豫过,可是当他听到了赵桓的话,再也没有怨言了,老爹一生征战,死后铭刻纪念碑上,为当世英雄,受百代敬仰。
值了!
“官家,臣愿意以死报恩,和金贼势不两立!“何蓟咬牙切齿道。
赵桓略感欣慰,却又不满足道:“我大宋猛士,又何止二人……韩世忠!”
听赵桓点到了名字,韩世忠立刻出来,单膝点地。“臣在!”
“朕让你率军袭击金人,战果如何?”
“回官家的话,臣等斩杀金人一百九十三人,覆灭两个谋克,随后又杀戮常胜军数百人,更是擒获郭药师,已经斩首!”
“好!所有将士,每人赏赐五十两白银,殉国猛士,赏赐加倍,尽快把他们的名单交上来,也刻在石碑之上!”
韩世忠惊喜交加,慌忙磕头,“臣拜谢天恩!”
赵桓颔首,又道:“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殉国将士,朕在这里不能一一点名,枢密院和兵部一定要详细登记造册,不遗落一人。他们皆是卫国功臣,生而为人,死后为神,有他们英灵庇佑,大宋不亡!”
在场军民听到这里,无不精神振奋,望着石碑的神情,全然不同。
这个地方就很特殊。
东华门,科举唱名的地方,也是喜闻乐见的榜下捉婿的地点。见证了无数书生一步登天,成为天之骄子。
大宋朝数得着的文臣,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而今天,大家一起见证两个武人,在东华门封神。
科举唱名,也不过一次而已,可是这块石碑,却是要长久永恒。
武人真的不一样了!
军民百姓,纷纷涨红了面庞,握紧了拳头,情不自禁大吼起来,“英灵庇护,大宋不亡!”
“英灵庇护,大宋不亡!”
人们从惶恐之中走了出来,精神振奋,斗志燃烧。
赵桓略感安慰,有了正面例子,还要有反面典型。
曹濛!
这位世代将门虎子,此刻连一只猫也不如,蜷缩在成一团,当刘晏把他扔在地上的时候,立刻磕头哀求。
“饶命,官家饶命啊!”
赵桓深吸口气,冷冷道:“曹濛,你祖上何等英雄了得?六世国恩,你未战先溃,对得起大宋吗?”
曹濛也知道情况不妙,连忙哀求道:“官家,臣弟卫将军曹晟乃是荣德帝姬驸马,还请官家念在一家人的情面上,饶了臣吧!”
赵桓忍不住连连摇头,哂笑道:“没想到,咱们还是亲戚!”
“是,是啊!”曹濛磕头如捣蒜,“官家,臣,臣不过是一时惶恐,臣愿意戴罪立功啊!”
“晚了!”赵桓毫不留情道:“谁也救不了你!阵前溃逃,你还算是武人吗?”
曹濛委屈啊,“官家,臣,臣也不想啊!臣祖上为将,可是臣着实不通军务,不过,不过……臣也有功劳啊,臣及时退回城中,关闭城门,没有让金人进来,官家明鉴啊!”他说着,又把哀求的目光落在了李纲身上。
“李相公,你,你推荐了我,你要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