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623


他们一样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在拼。
青化,临河……大宋号称大捷,可事实上他们的损失绝不比大金小,甚至因为战争破坏,大宋的国力损耗严重。反而是大金,不管怎么说,有燕云在手,还有两河之地,甚至还霸占了不小西夏的土地。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追随着阿骨打的宿将精兵,也还没有消耗光……这个局面再艰难,也不比当初赵桓面对的局面差吧?
他赵桓能做到,我凭什么不行?
大宋也不是神仙,也会犯错,只要稳住了,总会有机会的
俺要向所有人证明,兀术不比赵桓差!
连环打击之下,竟然让兀术燃起了斗志,他的第一招,就是让李成南下,在他曾经肆虐过的京东横行,兀术打算立一个国主,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两个。
一个齐国,一个鲁国……所以他派出了姚平仲,去劝说张荣。
“秦学士,看起来是俺糊涂了,错看了张荣,断送了姚平仲啊!”
在兀术的对面,坐着谦恭的秦桧,他的屁股只坐了一半,整个人毕恭毕敬。其实在大金的朝堂里,秦桧也算是一个奇葩了,他先是被斜也招降,还没来得及发挥水平,斜也垮台了,他又跟着挞懒。
可随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兀术复出,挞懒又把秦桧介绍给了兀术。
一番折腾下来,仿佛宿命之中,自有定数一样,他跟兀术凑在了一起。
“四太子,人各有志,张荣只是个水贼而已,招降他,也无非是打算以水泊为天险,阻挡宋兵。他不愿意效忠大金,有双刀李都统在,也足以搅动风云,大有可为!”
兀术无奈颔首,“也只有如此了,倒是秦学士,你说这孔家能不能老老实实,归顺大金?他们可是圣人之家,华夷之辩,他们总还是顾忌的。”
秦桧微笑摇头,“四太子,莫要忘了五胡十六国,也莫要忘了北魏、北齐和北周啊!”
兀术眉头乱动,半晌冷哼道:“原来早就不知道换了多少主子!”兀术脱口而出,可随后发现秦桧头更低了,就连忙道:“秦学士,俺说错话了,这里给你配个不是!”
秦桧抬起头,满脸感恩道:“四太子,莫要折煞臣了,臣如此处境,唯有尽心竭力辅佐四太子,成就大业,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说着,秦桧撩起袍子,认认真真跪在了地上。
“若是四太子觉得臣是个无用之人,臣这便死了,断然不会苟活世上。”
秦桧说着,竟然从袖子里掏出一瓶鹤顶红。
只有两个字形容:忠诚!
对于秦桧来说,颠沛两国,辗转三主,兀术就是他心中唯一的太阳!
这位四太子伏身拉起秦桧,竟然眼眶发红。
“会之啊,这几年我起起落落,连最亲密的兄长都失去了,往后内忧外患,也就只有靠你了……肝胆相照,此心不改。他年,他年若是杀入开封,你必是大金宰相!”
秦桧感激涕零,和兀术一番山盟海誓,君臣相得……随后俩人都把目光放在了仙源县,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如果说曲阜,估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
众所周知,那个泰山封禅的爱好者,大宋真宗皇帝,对山东的建设还是很多的……其中一项,就是把曲阜改成了仙源,并且修建了景灵宫,用来纪念黄帝。
没错,小小的曲阜,竟然孕育了黄帝和孔子,两大圣人,简直是人杰地灵的圣地。
而当下孔家的当家人叫孔端友,他是孔圣人第47代孙,也是赵佶封的衍圣公。
作为仙源的主宰,孔端友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孔氏族人,叔辈,兄弟,悉数具在。
孔端友环视大家伙,沉声道:“一伙贼兵离着已经不远了,大家伙商议一下,到底要怎么办吧?我孔家一脉,无论如何,不能屈膝贼寇。若是让我来说,我想聚齐族人,死守仙源,和城池共存亡!”
他刚说完,叔父孔传连忙摆手,悲戚道:“不可!仙源不同别处……一旦打起来,玉石俱焚,漫说孔府保不住,就连祖宗的陵寝也会受到冲撞。府中还有那么多宝物,若是损失了,就对不起祖宗了。”
这时候另一个年轻人愤然站起,“叔父,照你这么说,若是把仙源拱手让人,就给祖宗争光了吗?”
孔传把老脸一沉,“端操,你莫要急躁……我的意思是请衍圣公带着咱们家的宝贝立刻进京,我留下来看守祖庙,守着孔家门庭……若是贼人执意闯进来,我以死谢罪就是!”
孔端操被说的无言以对,几个孔府老人互相看了看,既要忠,又要孝,也只有如此了。
孔传急切道:“事不宜迟,赶紧走吧!”
孔府传承几十代,宝贝之多,难以想象……但是在众多的宝贝之中,却有三件最重要的。
孔端友背着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还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绘孔子佩剑图,怀里揣着至圣文宣王庙祀朱印,在亲友的簇拥之下,出了仙源。
不过他没立刻走掉,而是对胞弟孔端操道:“我们为孔家嫡系,岂能贪生怕死,让长辈赴死!端操,你留下来,叔父随我进京……若是路途中遇到不幸,我必以身殉难,这三件东西,也会玉石俱焚!”
衍圣公孔端友满脸决然,持剑纵马,向着开封奔去……
第298章
降服孔家
如何看到靖康中,二圣的行为?
答:连孔家都比他们有骨气。
“……”
“当真是衍圣公?”
赵桓第三次发问了……毕竟衍圣公这三个字,在后世的评论可不是那么好啊!尤其是在相当多的网文作品中,都是充当反面典型的,尤其还是那种无脑反派,仗着老祖宗的余荫,便肆无忌惮,非要被猪脚把脸抽烂,才能老实一点。
几时想过,孔家后人居然出了英雄人物?
这也太反常了,赵桓不得不一再确认。
只是他的小心在胡寅和张浚看来,却是有些奇怪了。人家可是圣人苗裔啊,怎么会屈膝降贼?难道真的要看着衍圣公家族给金国当奴才吗?且不说这种违背祖宗的事情,如何做得?
光是眼下宋金的国势,稍微有点脑子,也不会卖身投靠金人吧?至少孔家这个级别的,应该不会犯错。
赵桓在文德殿,召见了孔端友。
这位身背三宝,匍匐地上,对着官家放声大哭,直接请罪:“臣有罪朝廷,请官家降罪!”
赵桓迟愣片刻,反问道:“你有何罪?”
孔端友道:“臣罪有二,其一,臣身为朝廷命官,舍弃仙源,丢失疆土,不能杀敌卫土,与城池共存亡,此臣死罪;其二,臣身为孔家长孙,不能守护祖宗坟茔,抛弃历代先人骸骨,愧为孔家子孙。臣于国不忠,于子不孝,臣唯有一死,还请官家降罪!”
赵桓听到这里,难得没有生气,反而叹道:“你一个衍圣公,不过是祭祀之官,并非守土之人。再有京东情况复杂,便是朝廷也没有真的收复失地,朕不会责怪你的。至于抛弃祖辈坟地,固然不妥当,可你留下来,也做不了什么,还不如前来求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官家主动帮忙开脱,语气也和善,让孔端友稍微安慰了一些,只不过他却不敢怠慢,而是将身上的三宝取下,奉送给赵桓。
“官家,臣未敢死节,便是有这三件宝物在,如今已经交还朝廷……臣,臣愿意返回家乡,与贼人浴血奋战,誓死保卫祖庙坟茔!”
孔端友撅着屁股恳请,赵桓眨巴了一下眼睛,倒是很想答应,这个主意不错啊!
奈何早就在殿中的宰执相公们却是不这么看,张叔夜忙道:“衍圣公一心为国,已经是大忠大孝,堪称表率。如今贼人兵犯仙源,冲撞圣人之家,着实该死,朝廷应该立刻给刘锜下令,让他火速驱逐李成,不得迟疑!”
张叔夜说完,其他人也不反对,就剩下赵桓点头了。
“张相公,上一次兀术进犯京东,没有去仙源吧?”
张叔夜忙道:“没有,这一次的确有些反常。”
赵桓想了想,失笑道:“也没什么反常的,金人多半是想借孔家威名,替他们锦上添花。朕听闻李成南下之时,军中就有人传言,说是要谋个天子做做。既然如此,由孔圣世家,给他加冕,也就顺理成章了。”赵桓叹道:“兀术这家伙到底是长进了一点,敢和朕抢正统了。”
赵桓说完,在场众人无不哗然……这倒不是说他们水平不如赵桓,而是不太相信蛮夷会抢夺正统,完全没有道理啊!
至于孔端友,如坠冰窖,只觉得彻骨寒凉……什么意思?难道在官家的心里,孔家会屈膝金人吗?
在官家的眼里,孔家就如此不堪?
孔端友悲愤满腔,不由得悲声道:“孔家身为圣贤后裔,自然以圣道为先,自上而下,只有死节之臣,并无屈膝之贼!还请官家放心,若是有孔氏子弟屈膝蛮夷,便是自绝于孔家,臣必诛之!”
孔端友情绪激昂,群臣也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真是好一个衍圣公!
唯独赵桓,他的脑子跟众人都不一样,没办法,孔家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孔夫子如何,咱放在一边,孔家屈膝投敌的事情,绝对不少。
赵桓微笑道:“孔家传承几十代,历经两千年,岁月悠悠,长盛不衰,小看朝代风云,便是强汉盛唐,都灰飞烟灭……更何况当下的皇宋。再说了,五胡乱华,鲜卑拓跋,这些蛮夷又何尝不曾君临中原……朕没说错吧?”
赵桓说完,再看群臣,无不骇然变色!
几位宰执更是勃然变色,诸如刘韐和张悫,嘴角都抽动了,很显然赵桓非议孔家的话,已经戳到了群臣的底限。
就在几位重臣即将站出来的时候,小胡学士胡寅抢先跪倒,涕泪横流。
“官家,臣以为刚刚官家的话让义士寒心,让臣民惊骇……这不是圣主明君该说的话,更不是当下可以讲的,还请官家收回!”
赵桓眉头微皱,声音淡然,“朕说的哪句不是实话,千年来改朝换代多少次了,来来往往的,你要朕昧着良心撒谎不成?”
胡寅再度磕头,泪眼模糊,“官家所言不假,奈何时机不对……当下大宋,在官家旨意之下,万众一心,君臣和衷共济。将士用命,文官尽忠,百姓献出膏腴……开封、太原、青化、临河……一场场大战下来,战死沙场者,不知凡几,为了运输货物,死伤的民夫,同样不知凡几,这些都是忠臣义士,万古流芳,谁人能不为之动容!”
“官家英睿,皇宋决然,气象恢宏,虽汉唐尤不能及也……陛下以过去之事责备孔家,为何不能相信孔家会同皇宋共患难,同死生呢?”
赵桓呵呵冷笑,把头扭到了一边。
“胡寅,你这话未免孩童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