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623


“请赐教。”
李纲苦笑,赵桓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战战兢兢的新君了,他有着无上的权威,也有着强烈的自信,可有些话自己又不能不说。
“官家不会疑心老臣吧?”
赵桓大笑,“李卿,咱们相逢危难,互相扶持,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朕不信谁也不会怀疑李卿的,你只管说吧!”
“是这样的,官家用了三年养精蓄锐,可前一年半,不过是还账罢了,算起来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而已。府库的钱粮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官家也知道……不然就不会发行债券了,可既是发债,便有风险。”
“其次,官家推行变法,光是一个摊丁入亩,就得罪了太多人。老臣唯恐,唯恐有人掣肘啊!”
“其三,金国这几年,居然开科举,敬儒学,编练新兵,厚待士人,俨然有了些气象。历来北伐,都是趁乱兴兵。当年刘豫也是见姚兴驾崩,才敢北伐后秦。如今金国势力犹存,朝局稳定,并无可乘之机,老臣唯恐不能全功啊!”
面对李纲的担忧,赵桓轻轻扶着斑驳的城墙,良久才道:“张相公今年六十七岁了,刘相公也六十五了,便是吕相公也到了花甲之年……还有王禀王将军……朕的这些股肱重臣,都已经不年轻了。宗相公未能看到两河光复,燕云回归……李卿,你说朕还要让多少人含恨而终?”
“你刚刚提到了经过的新政……这些事情你还不懂吗?金人勾结地主豪强,压榨千万百姓,两河民众,哀哀嚎哭,如被父母抛弃之婴儿,终日在生死之间辗转,在鬼门关徘徊。朕这个官家,还能等得下去吗?”
李纲愕然,愣了许久,痛苦摇头,继而低下了脑袋。
又过了一阵子,李纲缓缓道:“官家,老臣听闻御营兵马也没有准备妥当,尤其是骑兵,眼下也不过三万左右,精骑数量更是严重不足,要不要等骑兵足备,再发兵北伐?”
赵桓没说话,突然从牟驼岗方向,一骑飞至,来的正是岳飞。
赵桓让人拦住岳飞,直接让他上城。
“鹏举,朕招你进京,就是问一问,骑兵不够,能不能打?”
“能!”岳飞断然道:“人心在我,泰山尚且不在话下,何况区区骑兵!”
第315章
北伐大计
“鹏举,李太师不是外人,你说说吧,这一次北伐该怎么打?”
赵桓跳过打不打的环节,直接问计,已经是大局已定,圣心独断,这一点李纲清楚,不过比李纲政治嗅觉还差的岳飞却是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
赵桓的心腹重臣不少,亲密无间的也多,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有胜过此二人的。可论起公心,论起诚意,却没有人能胜过他们两个。
虽然李纲偏向文人,常优柔寡断,但是在这么大的事情上,他是不会犯糊涂的。
该怎么办吧?
岳飞迟疑的时间并不长,因为他为了这事筹划了不止一天,可以说日日夜夜,都在思索,未尝有半点懈怠。
“官家,在当下北伐的规划中,主张进取河东的最多……”
赵桓哂笑道:“太宗皇帝便是先去河东的北汉,随后兵进幽州的。”
“可……可太宗皇帝败了!”岳飞低低的一声,让李纲颇为惊讶……姓岳的,你疯了,竟敢非议太宗皇帝?
失败了,那也不是太宗的事情,是部下将领不行,是敌人太狡猾,反正跟太宗皇帝没有半毛钱关系。
哪知道赵桓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深以为然。
“鹏举这话说得有理,以当下的兵力只能攻取一处……鹏举以为,要不要打到燕山府?”
岳飞眼睛一亮,他本以为自己要浪费很大力气,才能说通这件事,却没有料到赵桓竟然跟他想到一起了,这就是君臣同心,所见略同吗?
兴奋的岳飞更加大胆,“臣上次北伐到了燕山府,还派人探查了一下燕云的地形……臣斗胆言说,不但要拿下幽州,还要推到燕山一线,占据所有险阻,如此才能守住燕山府!”
赵桓颔首道:“先下燕山府,据险而守,而后派兵,扫荡草原,并且将河东金兵堵住?”
“没错!”岳飞道:“臣也是反复推敲过的……以当下的兵力财力,如果两路齐出,必然左右牵制,容易被金人突袭。若是集中一路,河东难,河北易。取河东之后,必然再无力气攻取燕山府,北伐便只是一半。只怕积蓄几年之后,还要再度北伐。可若是集中兵力,一泻千里,拿下燕山府,便是河东还在金人手里,北伐也是胜了!”
在过去的三年间,赵桓不断问计,为北伐出谋划策的,何止朝堂文武,就连民间的士子,一些宋代的键盘侠们,也都积极谏言。
最终归结起来,是两个思路。
保守派主张全力攻击河东……表里河山,只要拿下晋地,就占据了地理优势,到时候出太行山,夺取河北,再合兵北上,光复燕云易如反掌。
在激进派看来,这样不妥,因为攻击河东,一旦两路金兵猬集,据险死守,想要攻取河东并没有那么容易,反而由于迁延时间,反而会师老卒怠,耗光后勤辎重。
倒不如兵分两路,以两个集团的兵力,同时攻击河北和河东,让金人首尾不能相顾,以陛下圣睿,将士勇武,此战必胜,光复燕云,只在眼前。
这两派争论不休,每一派都有支持者,彼此争论不休。
只是赵桓面对这俩方案都有点挠头,因为他本能觉得,好像都不靠谱,可哟啊还说问题在哪,赵桓还一时说不明白。
直到他跟岳飞往来信件,谈论了这事,岳飞提出了另一套方案,赵桓才陡然一惊,他终于知道问题在哪了。
全面出击,对于国力和后勤的压力太大。而且攻打河东和河北的难度不一样,梦想中两军合兵,一起攻取燕云,并不容易实现。
至于只走河东,在攻取燕云之地,这就犯了赵二的错误,猛将强兵,还要粮草给养都浪费在了山区和盆地的起伏之中,再想攻击燕山府,也就没有多少力气了。
岳飞提出的方案是趁着兵精粮足,选择最容易的道路,沿着河北的一马平川,直取燕山府!
等进了燕京,死守住这座城市,北伐就胜利了一多半,再去面对金兵,也能从容许多。
赵桓仔细想了一下,这不就是朱元璋的北伐路线吗?
作为由南向北打天下的唯一成功案例,老朱的经验当然值得效仿。
几乎在一瞬间,赵桓就认可了这个方略,还把岳飞召回来,仔细详谈。
其实说详谈,也没什么好谈的,赵桓举双手赞同了岳飞的方案……只不过这个方案和朝中其他人都不一样,说服赵桓很容易,还要说服其他人。
“鹏举,你稍微休息一下,回头怕是要舌战群雄了。”
岳飞咧嘴苦笑,他到底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但是为了北伐大业,直捣黄龙,他责无旁贷。
同赵桓辞别之后,岳飞先返回了家中,过去的日子里,岳飞也续了弦,就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女人,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出众的容貌。按理说是绝对配不上岳家的,奈何这个平凡的妇人自从进了岳家的大门之后,就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赞许。
这也就罢了,岳夫人还有个很厉害的本事,她跟皇后朱琏处得相当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在皇后生产第二个皇子的时候,是岳夫人陪在身边。
岳飞回来之后,夫人接过外面的袍子,换下了铠甲,准备了热水,还给加了艾草……动作行云流水,半点没有迟疑。
岳飞也就默默接受了夫人的侍奉,随后道:“去把岳云叫来。”
夫人答应,不多时岳云来了。
岳飞看了儿子一眼,便道:“你在武学三年了吧?”
“嗯!还差三个月就可以毕业了。”
“那你提前毕业吧,来背嵬军。”
背嵬军?
夫人一听,心微微一动,谁不知道,背嵬军是最精锐的甲士,可以是死伤最惨重的……岳飞让儿子这么小年纪,就入背嵬军,这个当爹的心还真狠啊!夫人心疼岳云,偷看了一眼,却没有开口,她很清楚自己的本分。
正在这时候,岳云倒是很干脆点头,“可以,不过……”
“不过什么?”岳飞沉着脸道:“你不愿意?”
“孩儿当然愿意,只是……”岳云顿了顿,这才鼓起勇气道:“只是军中人事任命,自有规矩……尤其是背嵬军统领,必须有战功在身,还要经过枢密院同意,调入武学学习至少半年,接受官家考核,全都通过之后,才能进入军中……孩儿还没有那个资格。”
岳飞吸了口气,沉思了半晌,反而摇头笑了。
三年的光景,大宋的变化还真是不少。
过去岳飞最讲究以身作则,讲究身先士卒……而当下的宋军不断强调规矩,规则。
就拿武学来说……谁都觉得,这玩意是扯淡的,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还真能培养出一批将领吗?
笑话!
包括曲端在内,都觉得自己要再一次坐冷板凳了。
出乎预料,这个武学的权力大得吓人!
除了培养中下层军官,高级军官,在担任要职之前,必须进来学习,还要通过考核才行。
众所周知,牛英算是禁军的悍将,连赵桓都清楚,可就是因为没能通过考核,卡在统制的位置上,根本升不上去。
不然以牛英的战功和资历,担任副总兵是没问题的。
奈何学历不过关,谁都帮不了他。
曲端就是这个权力惊人的武学的掌舵人,老曲彻底找到了文武双全,睥睨天下的感觉……除了赵官家,就是他曲相公了。
众人也渐渐弄明白了,曲端坐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想要结党营私,就跟玩似的。可骗骗他恃才傲物,根本不知道笼络人心……还能说什么?只能说赵官家看人真准!
曲端执掌武学,加上他枢密使的身份,俨然军中头号高参。
他也是两路进军的积极主张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