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623


怎么越来越往北了?
完全不符合常理啊?
这时候他手下的将领忍不住笑道:“都统,您忘了撒离喝号称什么吗?估计就是走散的几个宋军,他胆子太小,真是丢人!”
银术可稍微思量,却也觉得可能性很大,毕竟无论如何,也不该出现在永静军……就这样,又过差不多一天时间,从永静军以南的安陵镇再度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大股宋军北上,并且包围了永静军!
至此为止,银术可终于慌了……宋军不停向北,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德州,永静军,再往北,再往北就是霸州,再往北……银术可突然浑身冰凉,仿佛掉入了冰窖,还没开春,就回到冬天了。
难道宋军真的要攻击燕京吗?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燕京那么大的城池,需要多少人马?至少也要五七万人?
这么多的兵马,后勤辎重走哪里?难道宋军都不用吃喝吗?
还有,如果在河北出现了大股宋军?
那自己的对面呢?
有多少宋军?
要知道对面龙纛飞扬,人马绝对不会少……既然这里不会少,那关中的吴玠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大宋的禁军又是多少?
三十万?还是四十万?
“都统,该怎么办?”手下人明显也焦急了。
银术可突然怒道:“传令,攻击临河,我要看看宋皇的实力!”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跑进来,“都统,韩世忠列阵出战了!”
第330章
蹒跚
赵桓就在宋军之中,天子的龙纛却是没有跟出来……他让刘锜放弃内黄,而后再度出兵,又是两天时间……岳飞是二月初五发兵,算起来已经过去了七天。
六百里路程,至少应该过半了。
假如银术可此时察觉,不顾一切,回援燕京,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当然金兵也会损失不小,但是有这十几万人在,无论如何也拿不下燕京城。
虽然赵桓并不相信银术可敢放弃大名府,更不敢带着大军回师,但他依旧决定出击,以天子之尊,拖住银术可,拖住大名府的十万大军!
他已经竭尽全力了,剩下的就看岳飞的了……
如果说赵桓是在努力着,那岳飞就是在拼命了,他汇合曹旺的船队之后,竟然没有继续北上,而是命令曹旺的船只用锁链连在一起,玩了一手铁索横河。
不过曹旺却是咧嘴了,他的船只不够,黄河这么宽,至少还差了十条以上,才能一艘接一艘,把河面横断。
岳飞却是让他横断河面即可,哪怕有点空缺也无所谓。
曹旺将信将疑,可就在他准备妥当之后,一队御营前军的兵马迅速赶来,他们全都背着木箱子,这些木箱原是放在马车上,用来运货,同时充当防御工事的。
如今被拿来之后,以铁索勾连,再栓到船队之上,一道宽大的浮桥顷刻完成。
浮桥既成,岳飞立刻下令,御营前军为首,立刻渡河!
岳飞渡河的地点正是在钓台寨,他在上一次北伐的时候,就曾经经过这里。故地重游,很难不心生感慨。
当初的河北义军,有人成了御营的猛将,为国立国,战场杀敌,名扬天下,如徐文徐大刀,也有人随着李成,一起死在了京东,尸骨无存!
决定迥然不同的下场,其实就是一念之差而已。
对于岳飞来说,事情也是如此,真的没有什么复杂。
黄河在下游河段,尤其是经过河北的这段,近乎于南北走向,岳飞选择走德州,永静军这条路线,就是在大河之东,能有效屏蔽金人的袭扰,确保顺利进军。
但这并不是最直接的路线。
他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选择过雄州,也选择过霸州,不过岳飞最终下定决心,他要打保定军!
毫无疑问,这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但同时也是收益最大的一处。
只要打下了保定军,就能阻绝大名府兵马回援,甚至能牵制真定府方向的金兵,同时保定军向东就是白洋淀,金兵施展不开,同时通过黄河下游,还有巨马河,能够接受水师补充,可以充当后勤基地。
完美符合所有的要求。
唯一的问题,就是保定军守备森严,不是那么容易啃得下来的。
北伐以来,他一直都在取巧,选择金人薄弱的位置进军,一路看似高歌猛进,但实际的苦战并没有打多少。
就用保定一战,检验宋军的成色吧!
岳飞踌躇满志,在渡过黄河之后,他们贴着白洋淀的南端进军,在抢占了长丰镇和张家寨之后,岳飞果断向北挥军,发起了对保定军的攻势……
真正的大战,瞬间打响……这是岳飞北上的第八天,他比赵桓预估的还要多走了五十里!
一位真正厉害的名将不在于能杀敌多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岳飞并非不能打,而是他清楚,自始至终,宋军的目标就是燕京,他必须保留最大的实力,把每一份力气都用在光复燕京上面,断然不能浪费分毫。
如果说韩世忠是赵桓手上一柄无坚不摧的神刀,那么岳飞就是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剑,中正平和,百战百胜,足以托付社稷!
如今神剑出鞘,整个大金国都为之一震。
这些日子,河北大地,最多的就是信使,除了正常的兵马调动之外,想什么撒离喝啊,银术可啊,还有各地的守军,地方武装,他们或多或少,都碰到了岳飞的兵马,但是又少有人能弄清楚,这支兵马是干什么的。
包括燕京的金国贵胄,也是一团浆糊。
德州,永静军,清州,保定……这一路坏消息传来,金国上层终于按捺不住了。
其实在岳飞攻击保定之前,他们已经在燕京皇宫,连夜召开御前会议。
流着口水的吴乞买也被请来了,大太子、三太子、挞懒……这几位决定金国命运的大人物凑在一起,面面相觑,这仗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军不是主攻河东吗?怎么河东没怎么样,河北乱成了一锅粥?”大太子斡本疯狂吐槽,气到抓狂。
突然之间,挞懒幽幽道:“大太子,你还没看明白?宋军声东击西,关中的吴玠根本是骗人的,河北才是要害!”
讹里朵黑着脸,心里十分懊恼……早知道河北是主攻的方向,就不该把老四派去河东,没有兄弟在前面顶着,换成了银术可这条老狗,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着实不让人安心。
讹里朵气哼哼道:“就算是声东击西,大名府十几万人摆在那里,就算宋皇想北伐,也要先解决了大名府吧!”
挞懒微微摇头,苦笑道:“如果仅仅是为了大名府,宋军就不会在路过永静军之后,继续北上了!”
“那,拿他们想干什么?”三太子讹里朵惊恐叫道,眼神之中,不无惶恐。
挞懒再度长长叹息,“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宋军的图谋就是燕京!”
“什么?”
两位太子齐齐站起,这个结论着实是太惊人了,甚至说完全是匪夷所思。
金国上层也反复推演过宋军的可能路线,其实不管是河北还是河东,又或者两路齐发,金国都有充足的备案。
做为一个以军事为本的帝国,别管金国上层怎么混乱,怎么腐朽,战争的本能还是存在的,尤其是猛安谋克,保证了基层的战斗力。不管从动员效率,还是粮饷开支,金国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本来双方就差得很多,宋军再主动进攻,需要消耗的物资甚至是金国的十倍。
据此判断,无论如何,赵桓也没有本事威胁到燕京,就算退一万步,那也是先大名府,然后才能北上,步步为营这不是最基本的操作吗?
不然呢?
还指望宋军玩出什么花样?
可谁能料到,还真就在这种事情,玩出了花样,一支至少几万人的兵马,正在快速北上,大步前行。
难道真的要舍弃一切,直取燕京?
苦惯了的金国上层,已经离不开燕京了,相比起上京,这里温暖,富庶,物产丰饶,还有辽国留下来的现成宫殿,吃穿花用,每一样都远远超出他们昔日想象的极限。
太多金国贵胄已经不想其他了,他们只希望在燕京醉生梦死,快快乐乐,过完后半生。
突如其来的危险,打破了所有人的迷梦,这就好比抢了一个孩子的玩具,迎来的必定是撕心裂肺的哭闹。
“不,不能让,让宋军得手!”
吴乞买声音含混,不停用拳头捶打桌子,发出咚咚的声响,而这一拳一拳,仿佛捶在了大太子和三太子的心头,让俩人局促不安。
毫不夸张讲,这一次针对宋军的北伐,就是这俩兄弟,加上梁王兀术在主持,结果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们简直罪大恶极。
斡本强忍着惶恐,故作镇定道:“一切还没有定论,多派人去探查,当下务必要弄清楚,这支宋军有多少,是不是偏师?以燕京的牢固,就算有两三万宋军,也没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