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623


事到如今,女真名将凋零,作为银术可的弟弟,又带来了几万兵马的拔离速,有着极高的话语权。
兀术无奈苦笑,迟愣许久,突然冒出了一句话,“不打又如何,这么多人,塞外草原也养不起啊!”
这句话轻飘飘的,可是听在拔离速的耳朵里,却不亚于惊雷炸响,怀里抱冰。
他浑身恶寒,竟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刀斧加身,哪怕是兄长惨死,他也无动于衷,可兀术这一句,直接破防了。
“四太子,大金到了这一步,我们还要战下去吗?”拔离速痛苦地问道……他似乎体会到了粘罕父子一起战死,吴乞买自尽焚宫的心态了……对于这些看着女真崛起的大佬来说,让他们接受女真败亡的命运,还不如杀了他们痛快。
战斗,还有什么理由战斗?
兀术缓缓昂起头,“此战非为完颜氏之尊荣,实为女真一族之延续!”
拔离速一愣,这话听着真耳熟啊!
愕然片刻,只能无奈摇头,赵桓,还真是阴魂不散!
……
此刻阴魂不散的赵官家,却是在招待自己的重臣……大宋的宰执,自吕颐浩以下,除了少数留守京城的之外,悉数赶到。
刘韐、张叔夜、李若水、徐徽言、陈过庭、吕好问、孔端友,包括皇叔赵士?。
来了这么多年,天子的御帐就显得有些局促了,大家伙只能挤在一起。
看着狭窄的行军床,再看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的简陋布置,朝中诸公,不少都感叹起来。
“不意官家军中如此清苦,真是让臣等汗颜。”说话的是唐恪。
赵桓微微一笑,“你说朕清苦,朕是不认的……朕其乐无穷,乐在其中啊!”赵桓笑道:“都说朕是天下之主,可天下到底有多大呢?说到底,不还是咱们能掌握的那些吗!朕现在眼睁睁看着天下越来越大,也就像过家一般,瞧着自家人丁兴旺,日子越来越好,你们难道会觉得清苦吗?”
唐恪忍不住躬身赞叹,“官家格局气度,非臣等能企及啊!”
赵桓笑道:“既然提到了格局,朕也就不瞒着你们了……把大家伙都叫来,朕有两个意思……一来是见证光复两河,大败金人。辛苦了这么多年,胜利在望,朕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歌功颂德吗!以往朕的把握不大,生怕丢人,这一次朕胆子大了,也放开了手脚。”
赵桓语气轻松,弄得大家伙都跟着笑。
可话锋一转,众人就笑不出来了。
“原本朕是想等打败兀术,然后再说的。可仔细一想,朕做事应该磊落坦荡……朕索性提前告诉大家伙……朕要迁都!”
什么?
差点把这帮宰执重臣集体吓死。
开什么玩笑啊!
开封不是保住了,怎么还要折腾啊?
刘韐慌忙道:“官家,迁都并非小事,可不能仓促啊!再说了,官家准备迁都哪里?”
“自然是燕京。”赵桓坦然道:“过去金人占据两河,朕守在开封,离着国门不远。如今金人向北,朕也该向北,戍守国门,朕义不容辞。”
赵桓笑道:“朕知道迁都事关重大,应该仔细酝酿,该往哪里迁,又该投入多少,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朕这么干着实任性……可跟你们说句实话……朕着实厌恶开封!不是讨厌这座城市,而是厌恶开封的代表的过去……这里是五代割据政权的都城所在……大宋不能光复燕云,只能困守开封。艺祖曾经想要迁都洛阳,此事无疾而终。待到西夏崛起之后,洛阳长安,都不能用了。”
“别人过日子,都想着越过越好……可大宋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朕也不说别的,咱们过去就有很多辩经的活动。辩正朔,辩大一统。”
“朕学问马虎,说多了惹大家伙嘲笑……可朕要说,有这个辩论,便说明咱大宋不是大一统……汉人可有争论?唐人可有?都没有的,说到底,咱们大宋开国只做了一半,还欠着太过的功夫。”
“如今借着光复之际,迁居新都,重开一朝……诸公和朕,共同完成伟业。”
“来人!”
赵桓突然一声大吼,立刻有人送来了酒水,赵桓亲自端起酒杯……迈步走到了诸位大臣面前,他给每个人倒了一杯。
有人不敢接着,赵桓却是执意倒酒。
最后所有人都有了一杯。
“诸公,朕先饮,你们随意!”
赵桓说完,果然一饮而尽……诸臣稍微迟疑,以张叔夜为首,先后饮下杯中酒水,只觉得喉咙热气升腾,浑身血液涌动。
最后就剩下,吕颐浩和刘韐两个人,老吕苦笑,“其实也未必一定要迁都的,毕竟耗费太大了。”
刘韐顿了顿,狠心道:“吕相公,还是迁了吧,迁都了,冗官就没了……剩下的钱,能盖好几座都城了!”
吕颐浩哭笑不得,只能一饮而尽!
赵桓看在眼里,再度举杯,豪情道:“诸公,和朕为了天下一统,再满饮一杯!”
第375章
天子当先
赵桓的心情着实不错……满饮了两杯,等第三杯倒满,他突然放下了酒杯,笑呵呵道:“诸公,这杯酒等着破敌之后,我等再痛饮如何?”
张叔夜颔首大笑,“彼时怕是要在燕京痛饮了!”
群臣欣然点头,御帐之中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大家伙随朕出去观察敌情,不日决战,势必砍下兀术狗头!”赵桓欣然向外而去,群臣簇拥,等到了外面,又有诸将加入,使得赵桓身边的文臣武将,多达百人。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宋军主力兵出武邑,而金兵沿着束鹿南下,双方的战场在黄河以西,滹沱河和葫芦河之间的开阔平地。
平原地形,天寒地冻,河水断流,脚下大地坚硬如铁,放眼望去,天苍地茫……坦白讲,这种地形,这种天气,非常适合金兵作战,对于大宋来说,却谈不上优势。
群臣之中,除了吕颐浩随着赵桓征战青化之外,其他的重臣,哪怕是张叔夜这般的枢密使,总戎政大臣,此刻也是心惊肉跳,汗毛竖起。
放眼望去,对面是金人的营垒,密密匝匝的旗号,不时出动,从营前掠过的骑兵,仿佛再向宋军示威一般。
目睹这一切,张叔夜忍不住长叹一声,“老夫昔日剿匪平叛,自以为知兵……可是到了真正的战场,方知自己的浅薄……金人虽然连战连败,可到底是一大国,底蕴雄厚,岂能小觑!”
宋军群臣正在议论……此刻对面的兀术也出动了,毕竟宋皇亲自观阵,黄龙大纛迎风飘扬,此外韩世忠,曲端,刘锜,这都是授旗大将,此外还有吕颐浩和张叔夜等人,密密麻麻的大旗,仿佛一片火焰,想不吸引人注意都难!
兀术、拔离速、秦桧、还有若干万户,金兵诸将,也都出来了……单看两边规模,居然差不了太多。
兀术也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只千里眼,他看了半晌,突然放声大笑,笑得所有人都糊涂了。
“敢问四太子,何故发笑?”秦桧躬身问道。
兀术朗声道:“自金宋交兵以来,对面的赵官家算是谨慎小心,每战必嘱托大将,不敢随意干涉军务……如今他却自作聪明,带着一群宰执重臣,悉数前来,自以为必胜!可兵法怎么说?骄兵必败!赵官家这一次是自取灭亡!”
……
“朕请诸位相公过来,虽说是为了排场……却也是想借此告诉征战多年的全军将士。大家伙身上穿的铠甲,手里拿的刀枪,口里吃的粮食,皆是百姓民脂民膏,皆是诸位宰执相公,苦心运转,供应军需。对于诸位爱卿来说,战场的胜利,也是你们的功劳,胜利越大,功劳越大。不论朝野,不拘文武,都要同心同德,唯有大家拧成一股绳,大宋才能无往不利!”
……
“我大金虽然接连失败,可我们到底是女真猛士,天寒地冻,正是我们跃马扬鞭,驰骋无忌的时候,大家拿出哀兵之心,此战必胜!”
……
“克复故土,夺回家园,是我大宋军民百姓的职责,皇天在上,祖宗英灵,注视着我们。汉唐的前辈在看着我们。咱们大宋汉子,不弱今人,不弱古人……六年来,金国日薄西山,苟延残喘。名将丧命,强兵消亡……如今燕山府光复,太原已经大捷,金人依旧窃据疆土,这是我大宋百姓的耻辱。此战,就让我们驱逐金人,一战成功!”
……
“赵宋兵马久战久疲,且人数不过五六万……我大军合兵十万以上,旌旗相连,铁骑无数,河北大地,一望无垠,只要冲过去,杀透宋军大营,活捉赵桓,不是难事!所有人务必全力以赴,舍死忘生,拿出女真勇士的骨气,纵然战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不许后退,不许当孬种,懦夫!”
……
“金兵虽多,但后方已失,退路已决,不过是一群丧家饿犬,一战之下,溃不成军。我军将士,只要坚定信心,死战不退,破兀术不难。且张荣水师,岳帅大军,已经围攻河间府……城中金兵,不堪一击。河间既破,三路大军,再加上太原府的吴总兵,泰山压顶,金人土崩瓦解,就在眼前!”
两边距离不过十里,两军统帅侃侃而谈,做着最后的动员,两人都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从战略讲到了战术,一致认为,优势在我。
只不过谁都知道,战场上是不存在双赢的,赵桓在观察之后,就得出了几个结论,此战的重点依旧是骑兵……兀术的兵马有超过一半的铁骑……一旦发动起来,撼天动地,极难阻挡。
而且他们要想逃走,更是从容轻松,宋军想要真正获胜,并不容易。甚至等待那两路兵马合围,也有些不容易,毕竟打了这么多年,兀术滑得和泥鳅差不多,一旦战况不利,他没准就会果断逃走。
“良臣和正甫,此战朕准备先发!”
“什么?”
韩世忠和曲端都傻了,以往赵桓还算听话,能留在后方督战,这回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要主动往前凑合。
“官家,万万不可!”
“为什么不行?”赵桓含笑道:“金兵铁骑虽然锋利,朕也不是没有杀手锏……只有朕在前面,才能吸引金人亡命攻击,又能鼓舞军心士气……自开战以来,朕位置不断向前,到了现在,朕也该一马当先,岂能居于人后?”
面对赵桓理直气壮的要求,两位大将终于迟疑了……其实他们也都明白,这就是一鼓作气的事情,就看谁更能下本,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胜负就在一战之间。
官家领兵当先,的确有这个效果……只是却不能如此草率,“官家,臣必须护卫左右,保护安全。还有,必须连夜挖掘,建立起壕沟,布置地雷,陷坑……迟滞金兵铁骑,如果不能做到这些,让君父直面金人铁骑,臣等都该死了!”
韩世忠坚决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