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623


初战牟驼岗,再战黄河畔。
青化镇前,砍杀金狗过万。临河堡斩杀娄室,丧尽敌胆。
何蓟在前,一杆几乎和破布差不多的旗号,迎风飘扬……旗号上面,有破洞,有烧灼,残破不堪,但却无人敢小觑。
唯有身经百战,每战必啃骨头的精锐,才能有如此战旗。
毫不夸张说,这面旗帜,就是战功汇聚,就是最好的勋章。
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支步兵的装备已经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
他们全数披着坚固的步人甲……第一排士兵持长斧,第二排持砍刀,第三排是弩手……长斧如林,砍刀闪烁寒光,数不尽的劲弩,更是收割生命的利器。
兀术曾经总结过,他最怕宋军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利斧,一个是劲弩……偏偏这一支步兵完美将二者融合。
王伯龙率领金兵,迎面扑来。
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弩箭攒射。
一轮,两轮,三轮……这些弩手,每人身上竟然带着五张弩……在战前,他们可以先把弩装好,放在皮囊之中,在临战的时候,短时间放出去,追求最快速的杀伤。
弩手的强悍不言而喻,集中攒射,这是谁也挡不住的。
王伯龙披了三层铠甲,也被一支弩箭射中了软肋,另一支穿透了大腿!
这家伙疼得眉头立起,竟然狂性大发,怪叫着向前冲杀,的确悍勇了得。
只不过宋军这边已经成功扰乱了金人的阵型……斧兵果断出击,这些斧兵或是三个,或是五个,聚集在一起,灵活扑向对手。
有人辅助,有人主攻,专攻金人战马。
只要马匹受伤,骑兵摔倒,他们就果断向前,至于补刀的工作,由后面的砍刀手负责。
如此分工明确,战力强悍的重甲步兵,面对骑兵,也是不会吃亏的……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和唐朝的陌刀队争锋,但同样的,都是骑兵的噩梦。
才开始交战没有多久,王伯龙的部下便损失惨重。
这位金国悍将,素来先登的万户大人,居然怀疑起来……莫非自己打土匪山贼太多了,战力都衰退到了这个地步?
铁骑对战甲士,居然捡不到便宜?
王伯龙宛如受伤的野兽,发狂怒吼,他拼命集结亲卫,聚拢数百人,试图再度冲锋,撞开宋军。
只不过就在王伯龙聚集人马的时候,宋军这边也果断行动起来。
上百名弩手同样迅速扑过来。
又是一阵密集的攒射,王伯龙的亲卫损失大半,他自己身上又多了一支箭。
剧烈的疼痛,让王伯龙终于清醒了许多,他茫然向四周看去,尽是宋军的利斧砍刀,如林如渊,如巨兽狰狞,如地府恶鬼……这位终于感到了胆寒。
这些宋军让他想起了那个男人……没错,就是当年的完颜阿骨打!那时候的金兵也是如此,勇悍绝伦,势不可挡。
百万辽兵,根本是土鸡瓦狗。
从那一刻开始,王伯龙就成了金国的忠犬,他不相信,还有谁能战胜大金国。
哪怕到了此战之前,他依旧坚信,大金还能起死回生。
奈何到了这一刻,王伯龙彻底动摇了。
如果当年是这一支宋军兵马,太祖皇帝还能打赢吗?
王伯龙越想越怕,他只能带着残余的亲卫,向后退去,让其他人挡住宋军……只是主将一退,其他士兵又怎么阻挡,他们不得不节节向后。
跟在后面的高彪气得鼻子都歪了,“这个废物,还说什么龙胜虎,便是插翅猛虎,也不如他这一头龙!好不要脸,抢了老子的主攻,有本事不用老子救你啊!”
高彪虽然腹诽,却也不能看着战线垮了,只能迎上来,合两个万户的兵力,迎战宋军甲士。
“如此大战,当真血雨腥风,气壮山河啊!”
作为枢密使的张叔夜,在后方观看,老头忍不住胡须乱晃,老脸涨红……其余诸位宰执也都翘首以盼,只不过其中不乏面色苍白,手心都是冷汗的。
张叔夜突然看了眼吕颐浩,笑道:“吕相公,你可害怕?”
吕颐浩大笑,“别忘了我可是参加过青化之战的。”
张叔夜道:“既然如此,吕相公,咱们虽然老了,却也不能只是让官家在前面吧!”
吕颐浩一惊,“张枢相,你想干什么?”
“不干什么,只是不甘心居于人后罢了!”
不愿意在人后,那就是要去阵前了……吕颐浩看了看那一杆飘扬的龙旗,突然心中一动,热血奔涌。
“既然如此,我和张枢相同去!”
吕颐浩竟然也抽出了宝剑,握在手里。
就在此刻,穿着铠甲,提着利刃的太傅李邦彦竟然过来了。
“要去就是全都上去……放官家在前,群臣在后,我们已经是该死了……难道还有人敢留下来,贪生怕死吗?”
老李的这一声叱问,吓得不少人都哆嗦了,你就是奸佞,全家都是奸佞!
可不管怎么马,这帮人都知道不能在后面待着来。
说实话他们之中,有人连马都骑不好,让他们向前,实在是太为难了。
李邦彦看了看,竟然跳下了战马,当然不让站在了中间。
吕颐浩和张叔夜也跳下战马,伸出臂膀,跟李邦彦揽在一起。
其余人也都明白了,还能说什么,一个个跟上吧……刘韐、吕好问、唐恪、李若水、赵士?……一个连着一个,最后一人赫然是虞允文。
“奔赴战场,怎能无歌!”李邦彦顿了一下,带头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苍凉的秦风响起,数十位文官,肩并着肩,向着战场压了上去……明明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书生跌跌撞撞,竟走出了千军万马的势头……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第379章
喜讯
整个大宋,从来没有如此团结过,包括决定大宋命运开封守卫战,青化镇之战……全都如此。
彼时的大宋中枢,依旧在战和之间,人心不定,即便都是主战派,依旧因为新旧党争,文武分野,甚至南北矛盾,弄得一团乱麻,不可开交。
百年积弊,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或者说斗争才是人的天性,根本不可能改变分毫。但这一场光复故土的战斗,天子先发,将士用命,终于改变了人心。
吕本中那么斯文的一个人,竟然也扯着脖子,跟着一起高唱秦风,涨红的脸庞,泛着奇异的光。
朝中宰执,诸般文臣,构成了最后一块拼图,注入了战场。
再也不会有人怀疑,此战大宋上下同心,此战大宋必胜无疑!
老臣们互相扶持,跌跌撞撞,来到了龙旗之下,刘韐摔了一个跟头,脸上一片青紫,张叔夜胸膛起伏,气喘吁吁,诸臣堪称狼狈,却又潇洒坦然,斯文风骨,尽在其中!
“官家,就当臣等不存在吧,可别乱了官家的方略。”吕颐浩躬身道。
赵桓看着自己的一众臣子,面庞微红,声音略显颤抖道:“好,很好!”
皇帝陛下似乎也说不出更多的东西,皇帝和宰执,天生就是一对矛盾体,君臣相得的情形和撒网捞到一只羊差不多……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互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表面笑嘻嘻,心里恨不得动刀子。
身为天子,偏偏又少不了这些人……如果当真满朝都是听话的奴才,唯命是从,只怕这个天下连赵佶的丰亨豫大都不如。
所以赵桓真没指望君臣同心同德……但是在这一刻,他绝对相信,君臣的心是一样的。
也就是这一刻,让赵桓格外满足。
至少让他相信,大宋的士大夫,还有那么一丝丝希望。
赵桓用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了心绪。
“李太傅,你有心了!”
李邦彦连连躬身,不敢多言……实际上也不用他多说什么……自从他挽起群臣,奔赴战场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定位。
一如举国皆和之时,挺身而出的李纲,一如孤身北上的宗泽,一如舍身赴死的无数英烈……
“终于到了这一刻,到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时候了!”
李邦彦迎着赵桓的目光,兴奋地握紧拳头。
赵桓颔首,“的确,是快要到了!”他的目光,转向了整个战场……此时在十余里的战线上,几乎每一处都在激战。
宋金双方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事实上到了这种程度,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将领的能力极限,最多只能把握大概,想要如臂使指,那是万万做不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