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623


全州李氏首领李翔惊恐不已,他立刻下令,替郑知常收拾尸体,妥善安葬。
奈何郑知常已经被砍成了肉泥,只剩下一颗头颅,他只能找来名贵木头,替他雕塑身躯,然后择风水宝地安葬。
这还不算,又弄了一个神像,放在军营里供奉,每天都跑来磕头祈求。
“郑公英灵在上……你一心恢复高丽,不忘国仇,令人敬佩。在下身为全州李氏家主,为了守住祖宗基业,也是须臾不敢松懈。起兵护家,情理之中,郑公理当理解在下。”
“更何况杀戮郑公者,乃是无耻刁民……彼等只可杀戮,不可恩待。他们背叛郑公,寡廉鲜耻。足见郑公均田之举是错的。我,我不过是顺天应人罢了,郑公何必加罪于我啊!”
这位又是哭,又是拜,如果真的有地府的话,估计郑知常都能气得活过来,直接把他带走。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明明是世家大族抵制,弄得郑知常推动不了新政,最终丢了性命……结果却被说成本来就是错的,这份甩锅的本事,也真是厉害了。
不过很显然拜祭郑知常是没用的。
瘟疫不但没有减轻,还越发严重,以至于军营当中,有两三成都感染了瘟疫,每天都有人丧命,抬出去的尸体,居然没处安葬。
李翔见一点用处没有,便勃然大怒,用皮鞭猛抽郑知常神像,并且烧毁,随后又下令把郑知常从棺材里挖出来,挫骨扬灰。
很显然,折腾尸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李翔还添了个毛病,每天晚上做噩梦,就梦到了郑知常出现,用手捏他的头,结果半个脑袋,果然疼痛欲裂,几乎想死。
没有别的法子,只好找来僧人询问。
僧人倒是给出了答案,说开京王气消失,已经不能作为都城,一句话,必须迁都……可迁都又岂是小事情,几个大家族怎么都吵不出结果,他们彼此攻讦,撕破了脸皮。
同盟瓦解之后,各自返回老巢,高丽陷入了四分五裂。
作为实力最为雄厚的李氏,他们暂时将兵马放在了西京……很显然,想要一统高丽,凭着他们的力量绝对做不到,必须有外力支持。
而最可能的外力就是大宋……李翔思前想后,决定带着重礼,去见曲端,希望大宋支持他。
奈何这家伙到了保州之后,却听说早在一个月之前,曲端就已经动身返回大宋,此刻的保州,只剩下几千名大宋驻军,随时准备撤走。
对不起,高丽的烂事,爷不管了!
……
“臣曲端拜见官家!”
撅着屁股的曲大王心砰砰乱跳,生怕赵桓会震怒,没有他的好果汁吃。
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赵桓才缓缓道:“起来吧。”
曲端总算仗着胆子,爬了起来。
“曲端,之前你拟定了三路进军的办法,后来你又降低要求,只是光复高丽,如今高丽乱成了一团,你又有什么感悟?”
曲端老脸通红,额头冒汗了。
“回官家的话,臣,臣把事情想简单了。”
“是吗?”赵桓惊讶道:“你不是文武全才,料事如神吗?怎么连高丽的事情都想不明白!不会吧!”
曲端越发惭愧,连忙再次拜倒。
“启奏官家,臣的确是想简单了……高丽的情形和大宋全然不同,幸好当初没有按照臣的计划出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臣,臣知罪了,请官家责罚!”
赵桓又沉吟了良久,这才走过来,把曲端拉起来。
“朕既然封了你们几个王爵,就把你们视作股肱腹心……只是你们也需要用心才是,不能敷衍糊弄。更不能拿军国大事开玩笑。”
赵桓语重心长,拉着曲端,到了桌案前面,一张高丽地图摆在面前。
“来,说说吧,实际去了一次,你也该知道高丽的实情了,这回可不许再犯错了。”
曲端满脸惭愧,连忙点头,向赵桓讲解起来……高丽自称小中华,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真的很用心在学习中原,都学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其实高丽也是存在均田制的,他们叫做田柴科制。
田自然是指田地,柴指的是森林,科指的是品级。
也就是按照身份高低,分配田亩林地。
“官家,臣斗胆请教,您可是听出了问题?”
赵桓眉头紧皱,“他们只是分配官吏吗?普通百姓没有?”
曲端咧嘴,“也不能说没有,他们是有府兵的,为朝廷效力,就有一份,至于闲人也有一些,只是不多罢了。而且这些年来,土地兼并越发严重,普通百姓根本没有田亩土地可言。”稍微停顿一下,曲端又补充道:“官家,高丽文武官吏身份划分,一共有七十九档,可比咱们的士农工商厉害多了!”
赵桓愕然瞪大眼睛,半晌才摇头道:“岂止比士农工商厉害,简直能让九品中正汗颜!”
赵官家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仔细和曲端聊着……渐渐的,他也弄清了不少事情。
而且产生了一个很荒唐的感觉……如果只看儒家,你会觉得儒家的问题太多了,简直从根子上就错了,必须要彻彻底底改变,
可一旦把目光放开,就会发现,中原差不多是最文明,最宽厚的地方了。
区区高丽,文武品级这一块,就分出了骇人听闻的79档……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复杂的设计,是根本落实不下去的,连最基本的公平都保证不了。
结果就是世家大族疯狂霸占土地,大肆兼并。
基本上除了当官的,除了贵胄之外,普通人就是最穷苦的佃农,根本没有财产可言。
“官家,臣最初也觉得,郑知常推行均田,就算会国内大乱,可老百姓最该支持他吧!结果臣发现,那些大世家,豪门大族,只要拿出一点钱,给他们一点粮食,稍微许诺,这帮人全都跟着大世家在一起,反对均田了。如此一来,郑知常岂能不败!”
赵桓眉头挑了挑,最终长叹一声,“说到底,是高丽的百姓太苦了,他们已经没有心思思考,也顾不上谁对谁错,只要有一点好处,便跟着闹腾了。”
曲端用力点头,“官家说得太对了,臣也是最近才看清楚,那些高丽人,只要稍微有点权柄,就看不起普通人……别的不说,臣找了几个当地的高丽人,让他们负责采买……结果这几个人就打着臣的旗号,大肆压榨,逼着当地人低价出售,甚至干脆就给抢了过来,一文钱都不给!他们根本不是人,就是一群恶毒的鹰犬!”
“跟这帮东西打交道,实在是太伤脑筋了。郦琼全军覆没,也是吃了这个亏……那几个家族保证很好,说是提供辎重补给,奈何人马出动之后,就是送不上去,他们役使下面的百姓,下面的百姓一听说金人要来了,全都吓得亡命奔逃。”
“官家,臣只能说,高丽的百姓,就是牲畜,他们贪婪,狡黠,好吃懒做,寡廉鲜耻,丝毫不能指望他们……可要说臣会不会怪他们,臣还真有点心疼,也更无奈。长久的压榨,无情的盘剥,已经把他们的人心都夺走了,要怪也只能怪他们的上面太狠毒了,完全不留一点余地,让老百姓连人都做不了,只能当牲畜。”
赵桓沉吟再三,突然道:“曲端,你说咱们会不会走上这样的路?”
“不会!”曲端果断道:“官家,臣说实话,过去臣还瞧不起朝堂诸公,觉得他们都自私自利,面目可憎,只是这一次,臣突然发觉他们放在高丽,至少能当个圣人!”
赵桓忍不住哂笑,“行了,用不着拍他们的马屁,朕给你一个机会,你打算怎么处置高丽的问题?”
“杀!”曲端很干脆道:“只能从下而上,杀个干干净净。什么李氏,曹氏,什么康氏,白氏……甚至还有寺庙,都要清理干净!不然高丽就是一块带着毒的肉,吞下之后,会让大宋跟着中毒的!”
赵桓认真思忖了片刻,“既然如此,高丽就交给你了。”
第44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
曲端这人的毛病和优点同样鲜明,才情不弱于其他人,私心也最重,做事唐突,却也心细如发。
面对官家的嘱托,曲端却是没有立刻大包大揽,而是躬身诚恳道:“官家,高丽差不多和大宋一路相当,这么大的地盘,民情也相当复杂。臣不过一介武夫,只能开道而已,要想治理高丽,却非臣之所能,官家还是派遣一些德高望重的文臣吧!”
赵桓眉头挑动,良久之后,突然道:“你不怕他们掣肘?”
“不怕!”
曲端正色道:“官家,朝中诸公之所以犹豫迟疑,实在是他们犬牙交错,彼此勾连,不忍下手,却不是他们才力不及,看不出问题所在。如今的高丽和他们风马牛不相及,高丽压榨之狠,世家之猖獗,又远胜大宋万倍。臣以为他们只要去了,必定会大刀阔斧,绝不姑息养奸,手段霹雳,便是官家都会瞠目结舌……当下的高丽,不光要杀戮,还要大兴教化,训导百姓,高丽不同于大宋,百姓远没有到大宋的程度,正是朝中诸公大显身手的时候啊!”
赵桓又是一阵思索,终于点头,“行了,就冲着你这番奏对,郦琼兵败的事情朕就不追究了。不过兀术死灰复燃,以后还有战事,你要拟一个对付金人的方略出来……现在的御营需要调整了。”
曲端突然瞪大眼睛,惶恐之后,复又躬身恳切道:“官家,只是调整吗?”
“哈哈哈!”赵桓笑道:“你啊,心思还真是机灵……确乎只是以增强军力,抗击金人为主,懂了吗?”
“懂了,懂了!”
曲端连连答应,转身退出了宫中,微微擦了擦汗,竟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果然要处理御营了。
赵桓打出了重整乾坤的口号,在别的地方那么下力气,没有道理放过最重要的御营,还好只是为了增强军力,还好是在压制了文官之后。否则的话,所谓整军,就会像当初张浚提出那样,变成了裁军……而裁军的结果,通常都是裁掉能打仗的,留下一堆空领军饷的。
官家的用心,还真是深,先后顺序也是深思熟路,既然官家都想通了,对他来说,也就只剩下好好干活了。
要不怎么说曲端这人赵桓离不开呢……因为只要压力足够,就像当初进军关中一样,曲端总能整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活儿。
根据郦琼战败的教训,曲端上了一道反省的万言书。
御营脱胎于禁军,虽然选拔猛士,严格训练,考评升迁,都不是禁军能比,但有一点,那就是编制上和禁军大同小异。
而且骑兵配比也差不了太多。
其实这也不是宋朝的问题,往上追溯,后周的禁军便是如此了,甚至从安史之乱以后,就是如此趋势。
这个趋势是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