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623


真行!
你们这是坑死人不偿命啊!
耶律大石能答应才怪!
果不其然,当转过天,大石派人过来谈具体落实,这边拿出来寻找矿场,开垦屯田的方案之后,直接都炸了。
契丹诸将,没有一个能忍住的,全都亮出了兵器。
不说别人,就连王后萧塔不烟也忍不住了,她攥着一柄嵌满了宝石的弯刀,大声怒吼,气冲牛斗。
“陛下,不能忍了,现在就跟姓赵的翻脸,不但要抢走咱们女儿,还要肆意欺负咱们……要是答应了,咱们岂不是连奴才都不如?这些年出生入死,辛辛苦苦,到底是为了什么?”
耶律大石的脸也黑了,嘴唇铁青。
赵桓的确是太欺负人了!
可问题是现在拼命,结果只能是他们留下无数尸体,真的打不过啊!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来报,说是赵官家驾到!
赵桓来了!
他又能憋着什么好屁?
“大石兄,老亲家!咱们这会可真是一家人了。”赵桓欣然抱住了脸色铁青的耶律大石,笑呵呵道:朕准备了一份约书,什么矿场、作坊,还有屯田,都有你一半的股!我们大宋的工匠还会毫无保留教给你们本事……怎么样,还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来!我都答应!”
第451章
黄豆大帝
赵官家只身前往临潢,连个侍卫都没带,更不要说那几位大将了。
糟糕的是赵桓还一去不回了。
弄得大家伙面面相觑,官家不会出事了吧?
一念及此,众人都面面相觑,忧心不已。
曲端干脆道:“要不咱们攻城吧,凭着现在的兵力,临潢挡不住咱们。”
韩世忠直接给他个白眼,“曲端,就冲你这话,就能办你个阴谋弑君!诛了你的九族都不够!”
一句话,就把曲端吓得老实了,根本不敢废话了。
大家伙担忧赵桓的安全,却也知道不能硬干,就只能干着急。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半天之后,便是岳飞都坐不住了。
要不干脆以军务为名,冲进临潢,不管怎样,先把官家抢出来再说……正在他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赵桓笑呵呵出了临潢,身边还有两个人相送,正是耶律大石和萧塔不烟!
两口子送老亲家,这待遇可不是一般。
三个人都有点醉意,尤其是赵桓,更是老脸泛着红光,喜气都写在了脸上。
“大石,天下英雄,不过你我二人,朕有中兴江山的梦,你有恢复故国的梦……我们因缘际会,走到了一起,成了盟友,亲家,彼此堪称知己,何其有幸啊!”
大石脸上也带着笑,但明显没有赵桓这么得意,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赵官家,我就算得了失心疯,也不敢和你比啊!”
“不!”
赵桓摆手,正色道:“这话可要说清楚,不是你比不上我,是大宋的条件比大辽好太多了,咱们俩换个身份,被动的就是朕了。”
大石眉头挑了挑,显然很受用,却也叹道:“老亲家心胸如此,当真是中原天子,大石终究是莽夫一个,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双方热闹地进行着商业互吹,转眼到了临时的宋军大营这边。
“大石兄,老亲家……明天就轮到朕请客了,我一定给你准备一份丰盛的大宴!”
耶律大石用力抱拳,“我拭目以待!”
……
赵桓还真不是撒谎的人,他跟耶律大石谈了一项最大的生意,也正是这个生意,让大石终于放下了戒心,决定和赵宋继续前缘。
“你们都坐吧……用不着替朕担心,我去送钱,还能出事吗?你们见有人会杀财神爷吗?”
赵桓信心满满,笑容可掬。
手下诸将却是迟疑不解,尤其是韩世忠,他好奇道:“官家,但不知送了多少钱,是一次?还是每年都要?”
岳飞也是一惊,迟疑道:“莫非是岁赐?”
赵桓摆手,“你们放心吧,这么丢人的事情,朕不会干的。其实朕和大石谈的核心只有一个字。”
赵桓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字,大家伙一起探头,却发现赵桓写的是油!
没错,赵桓跟耶律大石谈的核心生意,就是油!
其实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宋代饮食差不多是古代的一个高峰,基本上煎炒烹炸,各式菜肴,已经相当普遍。
别的不说,光是东坡肉在后世也是一道名菜。
所以说想靠着炒菜发财的,可以歇着了。
大宋百姓,尤其是北方人,还有个癖好,那就是油炸!
这一点倒是有那么一点发达国家的味道,油炸食品,永远的神!
《梦溪笔谈》里面就提到过,北方人不问何物,皆用油炸。而大宋百姓最常用的油就是在黄河一带,广泛种植的芝麻榨出来的芝麻油。
芝麻出油率高,而且味道香醇,在提炼手段稍微原始的宋代,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植物油。注意啊,更高级的动物油可不是寻常人能吃得起的。
百姓要是能弄到一块肥肉,煮着吃不香吗?怎么舍得拿来熬油。
所以只有一些有钱人家,才有高级的猪油,如雪般细腻香浓的猪油,简直比药材还珍贵。
毫无疑问,在大宋,油是一个比食盐还暴利的行业,而且还是没有被朝廷垄断的行业。
户部那帮人不是不想,毕竟连酒曲都没有放过,又怎么会放过更有油水的油呢!
只不过朝廷是真的没有办法。
宋人虽然喜欢油,但是主要的农田种的都是粮食,只有在房前屋后,在一些畸零地块,种点芝麻,不成规模。
收获之后,就在村里的小油坊榨了,朝廷根本没有插手的余地。
如果说垄断酒曲,还算是技术活,有利可图。那榨油是真的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甚至珍贵的油都不会拿到市面交易。
村里的乡亲,提着一坛子油,去看城里的老朋友,然后拿着赠送的一百个钱回家,这总没有问题吧?
也只有在开封这种,敲骨吸髓,雁过拔毛的地方,才会针对油脂交易收税,不过也仅此而已,没有更多的干扰。
归结起来,油脂需求巨大,且生产分散,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都没有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没有什么百万漕工的问题。
算来算去,这都是最好的生意。
“朕和耶律大石谈了两样……其一,朕准许他们向中原输入羊油,而且价格好商量。”
草原最尴尬的一点就是没有什么能卖给中原的,却又什么都仰仗中原供应,闹到最后,就不得不抢劫。
这玩意无关对错,自然条件使然。
不过赵官家却给大石指了一条明路。除了牛马肥羊之外,他们也可以宰杀牛羊,熬出羊油牛油。
然后将油脂装坛密封,赵桓会专门安排市场,进行交易,朝廷还会给优惠税率。
油脂交易,毫无疑问,能给大石带来一条长久的财路。
这可比一次给多少钱实惠多了。
耶律大石总算承认了赵桓的诚意。
只不过接下来赵桓提出的一项建议,却让大石彻底心动了,还是砰砰乱跳的那种。
赵桓给大石一个建议,让他种黄豆,然后用黄豆榨油。
这可不是赵桓忽悠大石,更何况耶律大石也是辽国进士出身,又经过了多年磨炼,岂是轻易能上当的。
可豆油这个提议,却是大石无法拒绝的。
首先黄豆不是新鲜玩意,这东西还有个名字,叫“菽”,长期以来都是五谷之一,先秦的时候,还是重要的主粮。
后来麦子和水稻比例越来越大,挤占了黄豆的份额。
就在黄豆岌岌可危的时候,出现了个一个神人,刘彻的叔叔,淮南王刘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