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623


韩世忠沉吟了一下,复又躬身道:“官家,孩子太小,来回奔波不方便,要不还是官家去行台,亲自看看孙子吧。”
赵桓怔了怔,忍不住苦笑道:“朕随意出现在草原上,可不是小事,自从恢复燕云之后,朕虽然也去过塞外……总体来讲,却是没打过什么大战了。几年下来,休养生息,国库总还有点积蓄。朕此刻出塞,只怕会引起震动,有人会觉得大宋要用兵了。”
韩世忠昂起头,盯着赵桓的面孔,半晌突然道:“既然如此,官家何不就真的来一场大战!”
韩世忠说出这句话之后,就死死盯着赵桓,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押在了上面。
一生征战,年近半百,虽然不算太老,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庞大的压力就在韩世忠的肩上,他太希望在自己最巅峰的时候,以一场最漂亮的胜利,给自己的军事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驱逐金兵,恢复燕云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接下来就是犁廷扫穴,覆灭金国。
像李纲这种,他看见了燕云收复,却没有看到金人灭国,终究是带着遗憾走的。
类似李纲这种情况,并不算少。尤其是军中的一些老卒,即便身体还硬朗,可是每年裁军,也会落到他们的头上。
能在解甲归田之前,打这一战,才算是此生无憾!
韩世忠是代表着千千万万将士,来祈求赵桓的。
令人诧异的是赵桓没有急着答应,而是随意坐下,两手交叉,眉头微皱。
“良臣,当真这么急吗?”
韩世忠躬身道:“回官家的话,明年臣就五十岁了。”
赵桓抬头,看了看韩世忠鬓角的白发,心中触动,名将如美人,还真是韶华易逝啊!
韩世忠又道:“官家,明年兀术也四十岁了!”
“四十岁了?”
赵桓有点吃惊,忍不住自语道:“当初的宗望死的时候,才三十八岁吧!他们这一批人,随着阿骨打起兵,早年受苦,战争之中,多有暗伤,又不好惜福养生。能活到五十岁便是喜丧,三四十岁,所在多有。兀术几个兄弟也不是长命的人,这么说起来,他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韩世忠忍不住苦笑,“官家所言极是……只是臣等早年从军,阵前冲杀,时至今日,也是旧疾缠身,不知道能给官家驱使多久了。”
赵桓再度一愣,忍不住一声长叹,“良臣,你这话倒是让朕不出兵都不行了……对了,朕问你,耶律大石多大了?”
韩世忠忙道:“回官家的话,他比臣还要大几岁,怕是已经过了半百之年。”
英雄迟暮啊!
赵桓陷入了思忖……回首三十年来,金国如流星般崛起,覆灭辽国,进兵大宋……兵势之盛,山河变色,人人谈女真色变,中原大地,几乎崩颓。
所幸仰赖万民同心,将士用命,身为官家的赵桓也做了那么一点点贡献,总算是挽回了大局。
金国崛起,宗望、粘罕、娄室、银术可……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震撼世人。
大宋反攻,韩世忠、岳飞、吴玠、曲端、刘锜、李彦仙……更加不遑多让。
人杰总是结伴而来,又携手而去……便是契丹,灭国之后,尚且孕育出耶律大石一般的英杰,当真算是老天有心。
时至今日,英雄将老,时代落幕,又岂能静默无声!
“官家。”韩世忠再度开口,“臣心中清楚,如今官家推行移民,经略海外。又利用武学,培养人才。对内对外,都大刀阔斧,志在中兴。只是臣等日渐老去,且见识眼界,都不足以胜任官家的重任。终归是要给新人让路的,臣心里一清二楚。只是臣想趁着心中还有智谋,身上还有余勇,好好打一仗,也算是为了日后的大局,开基立业,有所作为吧!”
韩世忠的这番话,当真堪称人间清醒,赵桓还在忙活着,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也还有更多大的改革,更多的战争在等着大宋。
但是此刻的兵马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老兵不断退役,从武学出来的年轻人,充斥基层,假以时日,他们肯定会成为大宋军中的骨干,甚至取代韩世忠这些人。
作为学院派出来的将领,肯定和韩世忠这种,靠着天赋,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不一样……更何况大宋兵马还在不断增加火器数量,军中也建立起参谋制度。
主将的职责已经越来越简单了,就是在下面提供的几个方案之中,做一个最好的选择。
这和之前那种一员大将,包办一切的模式完全不同。
怎么说呢?
军制越来越规范,种种措施,保持大军的战斗力,足以捍卫大宋的武德充沛。
奈何这一切已经和韩世忠他们越来越远了。
再过三年五载,就算身体还允许,军中制度也变得他们无法适应了。
赵桓还在思忖,韩世忠又抛出了一个观点。
“官家,兀术之后,纵然女真还在,也没有了染指中原的雄心……他们必定会变得和流贼一般,不断袭扰边境,不胜其扰。倒不如趁着兀术还活着,毕其功于一役,痛击女真主力。然后大刀阔斧,经略草原。”
赵桓终于抬头,“良臣,大石该怎么办?你可有想过?”
韩世忠沉吟了少许,“官家,臣打算趁着灭金之威,席卷临潢,直接灭了耶律大石……说实话,臣对他这个大辽之主,早就看不惯了!天下之主,唯有我大宋皇帝,他又算个什么东西!”
赵桓微微一笑,终于颔首。
“良臣,朕给你总结一下……其一,你是想趁着精兵猛将都在,好好打一场。其二草原形式瞬息万变,此时不出手,日后发生了变化,再崛起强敌,就不好办了。”
韩世忠点头,“还是官家说得明白,臣不善言辞。”
赵桓大笑,“不善言辞没什么,只要战场上不含糊就好!”
韩世忠一愣,随即大喜道:“官家答应了?”
赵桓笑道:“不但答应,还要大打出手,彻彻底底打一场。”
赵桓一锤定音,韩世忠大喜过望,身为一个沙场老卒,能够赶上这么一场大战,绝对是此生无憾。
伴随着赵桓点头,曲端这边的作战方案就已经拿出来了。
只不过在送到赵桓面前之后,赵官家只是写了一句话:太保守了。
面对这四个字,曲端都傻了。
他已经安排了二十万大军,两路出击,怎么官家还嫌保守?
官家到底要怎么打这一战?
曲端头皮发麻,只觉得压力如山,到底要怎么办?
他整天趴在地图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来看去,不敢有半点疏漏。
渐渐的,曲端注意到了一处。
“快,快把李总兵请来。”
不多时,李彦仙赶来。
曲端兴奋地指着一处,“这里,这里是什么地方?可有金人驻军?”
李彦仙看了看地图,很认真道:“那就是个小村子,盛产海参。”
“所以叫海参村了?”
李彦仙道:“当地人管村子叫崴子。”
“海参崴子!”曲端念叨了一下,忍不住笑道:“真是有趣……你过来瞧瞧,我打算派人从这里登陆,然后越过长白山,直取会宁府!”
曲端说完之后,满怀着得意,看向李彦仙。
李彦仙整个人都愣住了,许久无声,就在曲端几乎抓狂的时候,李彦仙突然抚掌大笑,“不愧是文武双全的曲大王!你这一招真是天外飞仙,高,实在是高!”
得到了李彦仙发自肺腑的认可,曲端也有点兴奋了。
“当真有那么厉害?”
李彦仙认真道:“从此处登陆,越过长白山,直取会宁府,的确距离最近,而且金人也没有多少提防。但是因为路途艰难,只能走小股兵马,却是不能大军疾行。”
曲端眉头皱起,略显遗憾,却又笑道:“偏师就是偏师……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下这个使命?”
李彦仙毫不迟疑点头,“只要给我三千精兵就够了,人多了也没用,只要兀术南下,我就端了他的老巢!”
第483章
共享天下
曲端心情大好,所谓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胜。
确定了这一条奇袭路线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毫无疑问,这又是一场多路出兵的戏码,只不过大宋的君臣都不怎么担心分兵,甚至对五路出兵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忌讳了,相反,他们跃跃欲试。
毫无疑问一句话,大宋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国家间的此消彼长,是相当厉害的。
光复燕云之后,整个大宋国朝,从上到下,朝野之间,随便找个人问问,都信心满满,毫不畏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