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623


赵鼎猛地吸口气,他面色凝重,“官家,莫不是有什么消息?”
赵桓摆手,“朕也不知道……不过朕打算再等等,看看他们能给朕带来什么惊喜!”
赵桓决定等待,还真没有人敢反驳,御史台依旧嚷嚷着,但也只是吵嚷而已。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
终于,赵汾和岳云,两大衙内入京了。
等待他们的正是政事堂诸公,也包括朝中重臣,御史台的言官。
“赵汾赵参议,你可知罪?”
胡铨一上来就发动了问罪技能,赵汾笑容可掬,竟然毫不在乎,反而问道:“我有什么罪,还请指教!”
“还用得着我说嘛?在场诸公,人尽皆知!”
赵汾满脸无辜,夸张道:“你们都知道,可我什么都不知道!莫非咱们是两个国家的人?”
“谁说不是!”胡铨冷哼道:“你们里通外国,偏向契丹,难道不是铁证如山!”
赵汾呵呵一笑,“原来是这事啊?我想请教胡中丞,你说我们卖国,我先不反驳你……可既然是卖,必然有交换,如果我们拿回来的东西,比送出去的多得多,又该怎么算?恐怕是我们赚了吧?”
胡铨冷哼道:“赵参议,你果然是名门之后,口舌功夫了得!你得到了什么?不就是一座空空如也的临潢吗?只怕和当初的燕山府一般不二!你也敢那这个当成开疆拓土的大功吗?要不要也封你个王爷?”
这是把赵汾说成了童贯……赵汾不慌不忙,笑呵呵道:“胡中丞,我问你一件事……你可知道,当下塞外还有多少契丹人?”
胡铨一愣,这事他怎么知道?
正在胡铨发愣之际,赵汾又追问了一句,“你知道有多少蒙兀部落?”
胡铨再度征住,他只知道一个乞颜部,别的部落,却是不清楚了。
赵汾又笑道:“那胡中丞可知道塞外有多少田亩,多少牲畜,多少马匹?”
胡铨无言以对,却也不甘心被问住,“赵参议,莫非你能说得清楚吗?我看你也是信口雌黄罢了!”
赵汾大笑,他冲着岳云一伸手,岳云将一份清单递给他。
赵汾笑呵呵道:“这是契丹八部,一共将近二十万账,近八十万人的清单……胡中丞,你想不想看看?”
胡铨还在迟疑,不明所以,赵鼎却是站了起来,神色之中,微微带着激动。
“怎么?契丹八部愿意归附大宋?”
赵汾摇头,“哪有那么简单!大石天王率领十三万人,相继出发,西征诸国。还剩下的契丹诸部,二十万帐,没法跟着大石天王一起出发,他们暂时归附行台,由我们负责照料,必要的时候,还要帮助他们向西迁徙。当然了,主要的人员,还是归我们安排的。”
众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听不明白,这八十万人,有几个能继续跟着大石的?毫无疑问,他们都会落到赵谌和行台的手里!
“对了,这里还有蒙兀十八部的情形……原本他们也是归附契丹的,现在要归附行台……算起来也有几十万人,真是让人发愁,都不知道怎么管才好!”
赵汾嘴上抱怨,可眼睛都乐开了花。
他们为什么帮着大石说话,还不是为了投桃报李,顺利接收耶律大石的遗产吗?
光是加起来百万游牧部民,就足以让人怦然心动了……只不过这还仅仅是收获的一项而已!后面的东西更多!
第487章
太子的收获
契丹八部,草原十八部……一百多万的牧民,悉数归附……这个成果不可谓不大。
但是朝堂诸公却也不是等闲之辈。
在胡铨哑火之后,枢密使张浚突然开口道:“这些部落不过是依附大石而已,之前他们也依附女真人,再往前,还依附过大辽……现在大宋强盛,他们自然依附过来。如果因此就把功劳算到大石的头上,还感恩戴德,那未免也太傻了吧?”
张浚的话提醒了大家伙,没错,权柄这东西,可不是给你就是你的,还要自己努力去抓取,真正掌握在手里,那才是真的。
就像现在,大石给了,大宋就能接过来吗?
或者说,他耶律大石凭什么承诺啊?他算个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根本是一纸空文,拿来哄小孩子的。
偏偏就是三个小孩子信了,还能说什么呢?
在这一刻,赵汾和岳云的处境万分尴尬,不少人都投来了同情的目光,小小年纪总想着搞一个大新闻,结果把自己给坑了,就看你们怎么收场了。
首相赵鼎,燕王岳飞,甚至是官家,会不会包庇这几个小子?
就在众人思忖的时候,突然赵汾微微一笑,“张枢相,您说得都没错,可若是大石天王原意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呢?”
“什么?”
张浚脸色微微一变,他死死盯着赵汾,“你说的可是真的?”
赵汾笑着点头,“自然是真的,大石天王在出发西征之前,会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会盟诸部,共同推举太子殿下统御草原之地,成为草原共主……张枢相,你说大石天王做到了这一步,我们和他的生意,还吃亏吗?”
吃亏吗?
岂止不吃亏,简直赚大了。
张浚迟疑道:“耶律大石当真愿意?”
赵汾呵呵一笑,“我们付出真心,总换不来绝情吧?”
“这……”
张浚竟然无语了。
奈何在场还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忽里勒台大会是个什么玩意,互相看着,渴望得到答案。
这时候刘子羽到了人群中间,缓缓道:“这个忽里勒台起源自突厥,差不多是聚会的意思。意为诸王贵胄聚集,共同商议大事。游牧部落迁徙不定,因此很难聚集在一起,每一次忽里勒台,都非常重要。”
岳云突然开口道:“刘尚书所言极是,在不久前,乞颜部大汗合不勒就组织了忽里勒台大会,成立乞牙惕联盟,合不勒汗以勇武智谋,夺取了盟主之位,大半个蒙兀诸部,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岳云和合不勒汗是老朋友,他很清楚这个忽里勒台大会有多重要!
蒙兀诸部推举汗王,对外用兵,全都要仰仗这个忽里勒台大会……在早些年,还要靠着请神问卜,决定谁是汗王。
可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仰仗武力。
其中东半个蒙兀,最强大的就是合不勒汗。
当初因为争夺临潢,还和大石发生了冲突。
后来耶律大石发现消灭不了合不勒的势力,他就主动修好,要求契丹诸部,也加入到忽里勒台大会,并且他本人和合不勒汗歃血结盟,成为安答。
总而言之,就是尽量威逼利诱,拉拢分化的那一套。
耶律大石的确堪称雄才,他利用这段时间,已经在蒙兀诸部当中建立起相当权威,而且类似诸王议政的模式,也被他引入到了辽国的管理之下。
一句话,忽里勒台大会,就是大石统治草原的手段。
如今大石西征,他愿意主动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并且将草原的统治权交接给赵谌,这份馈赠,足以让所有人闭嘴了。
赵鼎沉吟再三,突然躬身道:“回陛下的话,俗话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大宋直接进军草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稳住局面,耗费更不知凡几。如今若是能顺利召开忽里勒台,换来蒙兀诸部归附,实在是大功一件,无与伦比啊!”
赵鼎的点头,整个文官都变得无话可说。
说到底,草原和中原是两个文明,虽然有所交流,却远远达不到彼此了解,心灵契合的地步。
如果让大宋用兵,最多就是让诸部臣服,共尊大宋皇帝,弄个天可汗,圣人可汗一类的名头。
至于忽里勒台这种模式,怕是弄不出来的。
大石的情况就不一样,契丹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出身,又统治了草原二百年,经验丰富,十分清楚他们的玩法。
当耶律大石心甘情愿,将草原顺利交付大宋之时,能减少的麻烦实在是太多了。
不然的话,派再多的兵马,找不到窍门,只知道蛮干,也是白搭。
毫不夸张讲,弄不好草原就是帝国坟场,足以把大宋给埋了。
耶律大石没有埋雷不说,还把最好的办法告诉了大宋,这份情谊,的确是无价的。
……
“臭小子,你比你爹老实,咱们翁婿之间,也就不耍心眼了。我把这些交给你,也不是不要回报。”
赵谌立刻点头,“请岳父吩咐,无论多难,我都一定全力相助!”
大石欣然点头,“好!我相信你……这一次西征,路途遥远,不免会出现挫折坎坷,如果有了问题,我还想让你帮忙。”
赵谌立刻点头,“没问题,小婿一定竭尽全力……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我都不会含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