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623


“我,我也想去。行吗?”
图瓦并不在乎,多一个劳力,有什么不好。
他们立刻动身,和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不少中下级官吏,以及在京的禁军……庞大的人群,分成多路,沿着各个方向,探查村镇,了解百姓情况,帮着排忧解难。
纳昔和图瓦踩在两尺多的积雪上面,忍受着猎猎寒风,心惊肉跳。
“你,你见过这么大的雪吗?”纳昔低声问道。
图瓦摇头,他的家还是很温暖的,甚至有些炎热。
可纳昔却继续道:“我见过,在高加索,每隔几年,都会有暴雪袭来。我们的村子曾经三个月,与世隔绝,那一次我们几乎死掉。就在我们村子的几十里之外,整整一村人,全,全都冻死了!”
图瓦对此表示同情,反问道:“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吗?”
纳昔咧嘴笑了,十分无奈。
“你当哪里都是大宋啊?”
图瓦也怔了怔,无奈苦笑,“的确,只有大宋会干这种事情,会把老百姓的命当回事……纳昔,你想不想把大宋的这些,带回家乡?”
纳昔咧嘴苦笑,如果允许,他当然愿意让家乡变好,只可惜,那是不可能的。
“贵族,地主,还有寺庙里长老……他们死死盘踞,压榨着可怜的人们……除非有一天,大宋的天兵能够到达,才能清扫掉一切!”纳昔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闪烁着火焰。
图瓦也是如此,大宋的文明,足以领袖整个世界!
身为大宋的官吏,他有着强烈的骄傲。
经过了三天的跋涉,他们才踏着积雪,到达了通往新仓的路口。
不出意外,这里被封锁了。
厚厚的积雪,堆满了道路,连两边的壕沟都填平了。
没有任何迟疑,立刻行动!
包括纳昔和图瓦在内,一百六十多名士兵,投入了其中。
他们携带着铁锹,铲子,还有十匹运输积雪的挽马,开始迅速清理。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纳昔分外用力,干到了热火朝天的时候,甚至甩开了外衣,在他的头顶,有白汽缭绕。
忙活了一整天下来,他们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可距离开通道路,还剩下十几里远。
“休息一下,吃点干粮吧!”图瓦下达了命令。
手握着冰凉绑硬面饼的纳昔丝毫放松不下来。
“这个村子里因为遭受战乱,缺少青壮劳力,所以才会派我们过来挖水渠。现在他们肯定没办法清理积雪,时间这么久了,很容易出大事的。万一有人病了,死了……我们会一辈子愧疚的!”
纳昔冲着禁军士兵道:“拜托了,咱们连夜赶工,把道路打通吧!”
听到了纳昔话的禁军,互相看了看,很快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一个都头站了起来,哈哈大笑道:“这个理儿我们懂!大家伙还有一刻钟,啃完了干粮,
一起干活!”
凛冽寒风,还夹杂着一点雪花,冰冷的夜里,唯有人心是热乎的,大家伙奋力清理,不时传出苍凉的军歌。
一直忙活到了后半夜,大家伙疲惫不堪……突然,他们的对面竟然也出现了声音。
一定是村民!
打起精神,加快速度!
终于,在曙光出现的时候,路通了。
熟悉的面孔又出现了,纳昔兴奋地冲过来,看到他的时候,大家伙像是错愕,随即也是狂喜。
“有药吗?”那个白发苍苍,记录村史的老头焦急问道:“孙老太太,还有好些人都病了,命在旦夕。”
纳昔一听就急了,要是没有孙老太太的劝说,哪有今天的他啊!
“有,什么都有!”他背弃药包,撅着屁股就跑……
第524章
官家生意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是初入官场的年轻人,需要学习的第一课。
打通道路之后,粮食,石炭,陆续送了进来。
虽然数量还是不足,但已经可以维持了。
死一般的村子,重新恢复了生机。
“图瓦,你发现一件很了不得事情吗?”纳昔伸了伸懒腰,充满惊异道:“在这个村子里,最先送来的粮食,药品,石炭,都送给了老人,然后又分给了孩子,成年人是最后得到的。”
“尊老爱幼,本该如此!不敬老,人从哪里来?不爱幼,人又往何处去?”图瓦笑呵呵道。
可纳昔却是摇头,“假如这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家乡,会怎么样?”
“会……”
图瓦无言以对,竟然面庞发烧,羞愧起来。
老人已经不能做事,留着他们,就是浪费粮食。
小孩子还不顶用……一国的根本是青壮年,遇到了灾难,自然要保壮丁,那才是天经地义的更高级的人道主义啊!
“我开始理解,大宋的君臣百姓为什么视外面的人为蛮夷了。”图瓦蹲在地上,痛苦地抱着脑袋。
尽管他不愿意接受,可事实就是如此,家乡和大宋的文明差距,是全方位的。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能会返回家乡,把文明带回去吧!”图瓦颓然叹道,很显然,他也没有什么把握。
可纳昔却是比他有信心多了。
“契丹正在西征,他们虽然不如大宋,却也沾染了东方的文明,契丹会给西方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的。还有……我想考武学!”
“武学?”图瓦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儿,你说点靠谱的事情行不……武学可是大宋最高学府,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一个蛮夷少年,可能吗?
“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竭尽全力!”纳昔紧握着拳头,斗志昂扬……就连图瓦都被感染了,远的不说了,还是先想着替百姓排忧解难吧!
当下最缺的就是燃料。
面对持续的寒潮,取暖的消耗成倍增加,原本百姓囤积的木柴都不够用了。现在山上又都是厚厚的积雪,砍伐困难,短期内根本指望不上。
所以图瓦决定,再一次向朝廷上书,希望提供更多的石炭。
类似的请求像是雪片一样,送到了户部,送到了政事堂。
首相赵鼎,次相李若水,包括兵部尚书刘子羽,户部尚书陈康伯,这几位都在面面相觑,压力很大。
“赵相公,实不相瞒,昨天的时候,我们家里买了一百块煤饼……全用红纸包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月饼呢!”刘子羽忍不住抱怨。
其他几个人都大吃一惊,这也太夸张了吧?
刘子羽无奈摊手,他又没有撒谎,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继续往外调拨石炭,且不说能不能支应……光是京城京城石炭价格暴涨,老百姓取暖做饭承受不了,也是大事情一件。
赵鼎沉声道:“既然缺口这么大,怎么就不能增加产量?”
户部尚书陈康伯无奈苦笑,“赵相公,你也知道,石炭是在地下,想要挖出来可不容易,这大冷的天,就算想增加产量,也要等明年才行。”
赵鼎长长叹息,“要是拖到明年,咱们就该回家了……你们户部给那些商人下死命令,让他们全力以赴。如果实在是缺人手,兵部这边帮帮忙。”赵鼎把目光落在了刘子羽身上。
刘子羽咧嘴苦笑,“赵相,现在救灾用将士们,挖矿还用……要是这些也是本分,可挖矿死伤太大,万一士兵们有了伤损,这个怎么算?”
皮球轮到了赵鼎这里,首相大人稍作思忖,就立刻道:“自然是按照牺牲将士抚恤……户部要告诉那些商人,尽量不要让将士们干危险的活儿。”
陈康伯点头,应承下来,只是他却暗暗叫苦,有了约束,肯定做不好的,以商贾的精明,必定趁机哄抬物价,百般推脱,他也只能尽力周旋罢了。
能让这几位重臣发愁,石炭的水可是不浅……就拿西山的煤矿来说,其中有三方力量主导……其一是宫里,其二是武学,武学的背后是军方。其三就是商贾,而这些商贾也不是以前那种普通的商人,在他们背后,也有当朝贵胄,甚至能通着天。
政事堂还没有胆子触霉头,可是在咱们赵官家的面前,就摆着一个圆圆的东西,大小有些类似大号的中秋月饼。
只不过这玩意外面裹着红纸,里面却是黑乎乎的煤饼。
宋代不光大量用石炭,也懂得如何让石炭燃烧更旺。
就像赵桓面前的煤饼,还有搓成鸭蛋大小的煤球,都是不错的方法……所以想靠着蜂窝煤赚钱,这个难度有点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