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623


赵桓说完之后,又笑道:“至于战争开支的问题,朕会想办法,而且太子已经回去了,这个缺口就让他背。想继承朕的皇位,总要拿出点真本事吧!”
赵桓笑容可掬,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包括岳飞在内,所有人都忍不住吃惊!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讲了,莫非说赵桓真的准备退位?
权力这个东西,岂是这么容易割舍的?
尤其是赵桓这种,君临天下,手握无上权柄,生杀予夺,为所欲为,他能轻易舍弃?
多少皇帝,因为舍不得权柄,想尽各种办法,求取长生,只为了能更长久地拥有权力。眼下的赵桓,精力体力都还在,远没有到维持不了的程度,怎么会想退位呢?
外人想不通,赵桓却是有自己的看法。
虽然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向海外大举移民,尤其是美洲,还有推动工业化,修铁路,建海港,把地下的财富都挖出来……到处插旗,弄一个日不落帝国出来等等。
但是赵桓经过了一番权衡,都摇头了,不是不能做,而是没有那么紧要。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西方人主导了全球化。
他们主导的全球化是以逐利为核心……在这个前提下,杀戮,抢掠,贩奴,种族灭绝,简直是无恶不作。
难道要再一次重复这条血海尸山的老路吗?
赵桓不是圣母心泛滥,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该杀人的时候,他自然是不会犹豫的。
只不过以逐利导向的全球化,真的是好事吗?
更何况这个利益,还是很少一部分人的。
就拿贩卖黑奴来说,几百年的抓捕,掠夺,杀戮,造成上亿的劳动力损失,无数家庭破碎,整个非洲大陆严重落后。
如果换个思路,进行友好交流,发展贸易,能不能把生意做得更大,赚更多的钱?
奴隶贸易是大资本,豪商巨贾才能玩的,还要有国家在背后支持,普通的百姓根本掺和不进去。
说得明白点,西方大航海以来的玩法,都是对有权有势的大资本有利的,至于普通百姓,得到的还真不多,有些时候,甚至是利益受损的。
至少每一次对外用兵,都有损失,这些伤亡,可都落在了普通人身上,更不要说羊吃人了。
既然如此,就不能试试新的道路?
开创新的玩法?
把大宋的思想送出去,靠着儒家文明,改变欧洲,从而消除血腥殖民扩张的思想根基……在另一边,打开整个世界,让大宋上下,能够放眼全球,从而避免故步自封。
至于接下来要怎么发展,就看互相如何竞争了。
当然了,赵桓也清楚,光是一个文明影响,未必就能彻底改变西方,所以还要有武力震慑。
这就是岳飞的使命了。
在得到了赵桓的指示之后,岳飞果断下令,集结人马。
这是一支强大的兵马,其中来自大宋的士兵,将近五万,大辽出兵十万,另外还有十几万从各地招募的兵马,以及相当数量的欧罗巴俘虏改造而来的军团。
超过三十万的兵马,遮天蔽日,人们的相貌各异,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光荣。
岳飞一身戎装,出现在士兵的前面。
“此战是为了解救欧洲百姓,是为了消灭贪婪的权贵,是为了吊民伐罪……因此,每一个人,必须服从军令,不得残害百姓,不得抢掠财物。所有缴获物资,均需要上缴。不得无辜践踏庄稼,不得随便进入民房。不能随意打人骂人,不得霸凌殴打俘虏……”
岳飞每说一项,在场的人就是一阵骇然心惊。
“军法无情,凡是破坏军法,一律严惩不贷!”
岳飞纵马略过,在每一群士兵前面,都宣说一遍军法,当他出现在外籍军团前面的时候,当哈克这些欧洲学者听清楚军令之后,竟然喜极而泣,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文明之师!
第577章
岳大帅用兵真如神
岳飞领兵出君士坦丁堡,向着西北方向进发,经过十天行军之后,一条大河出现在了面前,这就是著名的多瑙河。
欧洲的地形并不复杂,接下来就是沿着多瑙河,直插欧洲的腹心之地——维也纳!
萨拉丁曾经建议过,跨海攻击罗马,拿下教廷,撼动欧洲的信仰灯塔。
不过岳飞拒绝了他的建议,而是选择了最稳妥,也是最不容易的陆上进军。
岳飞不知道,在几百年之后,奥斯曼最强的苏莱曼大帝曾经两次沿着这条路线,攻击维也纳,两次功败垂成。
距离太长,损失了攻城器械,加上补给困难,气候问题,士兵多病……反正只是非战斗减员,就让那位大帝苦恼不已,不得不退兵。
现在的担子都压在了岳飞肩上,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传我命令,整顿所有甲骑,以三百人为一队,轻重混编,交替前进,以为全军先锋。”
自从出了东罗马的版图之后,岳飞就开始重新调整人马部署。
首当其冲自然是骑兵,要说起来,光是岳飞手上的骑兵就分好几种,其中有少数的大宋精骑,还有数量相当多的辽国骑兵,以及东罗马和塞尔柱的散骑。
不光骑兵来源多,使用的兵器也不同,宋军基本上进入了火器时代,其他的兵马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就连弓弩数量也严重不足。
军队千差万别,这是最让统帅发愁的事情。
岳飞却恍若未闻,他命令少数宋军骑兵,跟辽兵和散骑混编,三百一队,仿佛齿轮,滚动向前,替大军探查情况,妥善推进。
在骑兵之后,就是步卒,同样,岳飞依旧进行了混编,他把东罗马的方阵放在最外面,然后依次是刀盾兵,火枪手,弓箭手……他们层层叠叠,组成了大军的鳞甲,护卫在最外层。
至于中间,那就是以车队为主的辎重队伍。
除此之外,岳飞手里还有一万五千名宋军精锐组成的预备队,或者说是宪兵,总督战队。
大军交替向前,宛如一条滚动的巨龙。
岳飞以一种时刻迎战的态势,向前进军,速度谈不上快,却也不慢,只能算四平八稳,平平无奇。
可是伴随着大军攻占贝尔格莱德,向着布达进军,人们渐渐明白了岳飞的厉害。
这位东方的名将,果然出手不凡!
一支组成复杂的军队,最大的敌人不在外面,而在内部。
淝水之战,苻坚弄了几十万人,按照道理,只要押上去,就必然获胜,可他为什么败了?还不是向后退了,结果原来慕容鲜卑的部众,还有羌族部众,自己先乱了,高呼战败,接着就一溃千里,无可收拾……有时候人还真不如猪。
人的想法太多了,太难指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失去了约束的人们,光是自己,就能玩死自己。
岳飞搞得混编,一方面是练兵,尤其是练东罗马的兵,让他们学会如何像一个战士一样战斗,而不是单纯的好勇斗狠。
其次岳飞还要让大家伙交朋友,互相了解。
每一队士兵除了一起巡逻,行军,还要在一起谈心,交流,组队进行体育比赛,休息的时候,表演节目,互相学习语言……
渐渐的,心扉敞开,体貌不同,风俗迥异,语言天差地远的人们,变成了好朋友,变成了袍泽兄弟。
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困难,但是大多数的士兵都是底层的穷苦人,都渴望着出人头地,过更好的生活。
只要耐心沟通,总会改变的。
所以每当停下来休息,就有人主动跟士兵们谈心……询问你们家乡的情况,为什么投军,有什么想法。
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那些十字军俘虏……为什么背井离乡,跑过来打仗?是因为领主下令了,是因为教皇的号召。
要消灭异教徒,要传播福音……要过好日子!
“大家想过没有,你们为什么日子过得难?是不是因为领主的田赋,还有教廷的什一税?你们算一算,每年的收成,要给他们多少?明明是这帮人在剥夺你们,压榨你们……却还要你们来送死,就算打赢了,你们又能得到什么?”
从最简单的挖苦根开始算起,让他们明白穷苦的根源,随后给他们讲,要均贫富,同贵贱,平分田亩,凭着劳动生存,反对鱼肉剥削……
道理讲通了,有人开始接受,人数越来越多,大军的凝聚力也就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岳飞还下达了严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尤其是针对普通民众,一定要公平买卖,不许扰民!
这一条被当成了铁律,所有人都要严格遵守……随之而来的效果也显现了,大军的周围,甚至有一群商贾围绕着,送来一切需要的物资,交易之后,还会主动询问,需要什么,只管开口,他们会尽力送来的。
毕竟这种军队太稀奇了。
在东方大地上都很少见,到了西方,那就更是绝无仅有。
前面提到过的十字军,这样家伙打着帮助东罗马的旗号,可实际上所到之处,抢掠杀戮,干得坏事更多,简直罄竹难书。
其他的军队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帮人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平民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