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23


姚古能力不弱,否则也没法跟种家掰手腕。
但毫无疑问,这是个有才无德,或者说自私自利,毫无大局观的人。
只要种家兄弟掌军,他是一定会想尽办法扯后腿的。
本性如此,改不了的。
可偏偏他掌握了相当武力,仓促之间根本拿不掉。
这时候赵桓这么安排的效果就出来了。
你们姚家不是想取代种家吗?
你的儿子成了御营心腹,你又掌握了大军。
只要能打一个差不多的胜仗,姚家地位就会平步青云,甚至连下一代的未来都安排好了。为了两代人的荣华富贵,就问你姚古还愿不愿意拼命?
有人或许担心,就算姚古上钩,那种家呢?
种家兄弟不会反过来掣肘吗?
别忘了,西军的主力还是他们种家军,而且赵桓又是树碑,又是许诺,日后整军,他们种家还有相当的权柄。
就算只为了身后名,种师道也不会允许种家军掣肘。
相反,他还会下死命令,要求部下听从姚古指挥,无论如何,这一战一定要打出西军的威风。
种家近百年的威名,不能毁在他这一辈手里。
赵桓真诚笑容的背后,藏着的算计可是相当深厚。帝王心术他没觉醒多少,但是办公室智慧却是全盘恢复了,而且还用得驾轻就熟。
在短短一瞬间,姚古的心思就转了几十圈,最后他重重拜倒,磕头作响,“官家,臣愿意领兵,但臣有一件事?”
“什么事?”
“臣想请官家留在中军,替臣压阵!”
“哈哈哈哈!”赵桓朗声大笑,“姚卿,朕既然出城,就是要跟将士们一起上阵杀敌,不光是朕,还有李相公,吴相公,还有两位种卿,我们都会在中军压阵。”赵桓看了眼种师道:“你说是吧?”
种师道黑着脸,哼道:“姚古,你可要想清楚了,官家在军中,金人势必玩命!到时候官家龙纛所在,必是金人主攻方向,要是冲撞了圣驾,你可吃罪不起!”
失去了指挥权,老种语气愤怒。
姚古咬着牙,他也知道这么干的风险,但是他真没有太多选择。
“老种相公,没有别的,我只能让犬子领兵,保护官家,金人要想伤官家一根汗毛,就要踏着姚平仲的尸体过去!”
此言说出,旁边的姚平仲急忙跪倒,指天发誓。
“官家厚恩如天,臣唯有以死报答!”
赵桓扫了一眼姚家父子,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朕自然是放心你们的,不过你们也别把朕当成累赘负担。朕给诸将只有一道旨意,就是不许后退!”
“童贯抛弃开封,朕砍了他的头,曹濛畏敌避战,朕杀了他,梁方平从黎阳溃败,朕一样斩之,归结起来,谁也不许溃逃,谁也不许后退,从上到下,务必跟金人拼到底!朕会安排督战队,针对溃败的士兵,格杀勿论!阵前交战,受伤是难免的,朕希望将士们的伤疤是迎着金人的。受伤不寒碜,可不要被伤口都留在后背,知道吗?”
“知道!”姚古咬着牙齿,“臣领旨!请官家放心!”
姚古转身离去,作为沙场征战几十年的老将,姚古闭着眼睛都知道该怎么进军,怎么迎敌。
可越是清楚,就越是提心吊胆,心神不宁。
虽说大宋这边有兵力优势,但算起来还不足五倍。金军面对十倍,二十倍的强敌,都是敢硬冲猛攻的,这帮蛮夷有多凶悍,光是从不到十年灭了大辽国,就看得出来。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强敌!
姚古采取了最保守的策略,他首先派遣刘正彦,苗傅等人,率领所部骑兵,远远探查,监视金人动向。
所有他把二十万兵马,分成左中右三个集团……这可不是分兵上瘾啊,三个军团的主力都在五万以上,长枪兵在外,弓弩手在次一层,里面则是车辆驮马,粮草辎重。
在三个军阵之间,是往来遮掩的骑兵。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个挨揍的标准姿态。
金兵袭来,长枪迎敌,然后用弓弩对敌,假如敌人数量太多,或者战力太强,就要立刻以车辆作为掩护,打阵地战。
甚至可以把三个军团连成一座大阵,共同御敌。
在行军的速度上,姚古也做了安排。
每天前进不超过三十里,每当安营扎寨,都要在外面多挖壕沟,安排鹿角拒马,关键的位置,还要撒铁蒺藜。
姚古的乌龟做派,引来了不少微词。
这么点胆子,也配领军?
姓姚的白活了一把年纪,还不如回家哄孙子,干嘛跑到阵前丢人现眼?
针对这些传流言蜚语的,发现一个,处置一个。而且出手的还不是别人,而是种家兄弟!
真没有办法了,官家就在军中,什么动向都一清二楚。
除非能舍弃几代人的名声,把妻儿老小,兄弟子侄都扔了,直接投降金人,不然便没法不出力气。
就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之下,姚古大权独揽,军令通达,且一心抗金,似乎看起来胜算直线上升。
对此赵桓是欣慰的,但是却丝毫不敢大意。
他虽然身在西军,却也不敢完全相信这支人马。
刘锜率领着五千御营,保护官家。除此之外,赵桓又暗中调度刘晏所部,让他们混在民夫中间,随时准备支援。
再有就是韩世忠那里了,赵桓没有直接降旨让韩世忠干什么,只是让他们尽量配合西军动作。
毕竟赵桓身在西军,谅韩世忠也没胆子害天子!
赵桓心情总算不那么压抑了,而就在这时候,有人给他送来了一道更大的曙光。
御营统制岳飞!
这位虽然没有见过面,却是赵桓最寄予厚望的神兵利器,告诉赵桓,他在进入河北之后,遇到了河北宣抚副使刘韐。
如果换成别人,估计都不会正眼看岳飞,可偏偏这个刘韐居然是岳飞第一次从军的老长官,他早就赏识岳飞的本事。
除了刘韐之外,还有他的长子刘子羽,御史张所,沧州知府杜充,以及另一位勤王将领王彦。
这一支兵马数量足有两万,而且刘韐还收拢了黄河下游的战船,足有上百艘……
第81章
最好的官家
“刘韐何许人?”赵桓问道。
李邦彦挠了挠头,“跟臣不和,还弹劾过臣。”
赵桓眨眨眼睛,“这么说,是个忠臣贤士了?”
李邦彦嘟着嘴不说话。
吴敏道:“官家,当初刘法战死,西军人心离散,是刘韐防御得当,痛击西夏,才稳住了西北。”
赵桓立刻惊讶道:“原来是德才兼备,的确不错!”
李邦彦彻底无语了……这时候刘锜突然沉声道:“官家,刘相公的确是个贤臣,只不过他善于守,不善于攻。岳统制援救阳武,俘虏刘豫,又阻挡阇母,绝对是一个将才。只是他资历太浅,臣唯恐河北诸部未必服气。尤其是王彦,此人也是西军出身,不免门户之见。再有张所和杜充,这俩人也未必完全听从刘相公号令……”
按理说刘锜是不想说这些的,但是他总觉得官家对岳飞有些不对劲儿,一提到此人,就眼睛冒光,兴趣大增。
就算他是陈广的弟子,忠勇可嘉,值得栽培,也不能过分给予厚望。
当下河北的两万人,就是乌合之众,其中能战的,还是岳飞和张俊部下,最多加上王彦的一些人马。
把他们单独编成一军,或许能抵抗两千金兵,也就是两个猛安,如果两万人一起出动,估计至多能硬抗一个猛安。
他们唯一的价值就是水师,如果能利用好了,却是可以给金人造成一些麻烦,但也仅此而已。
二月的黄河水量不大,下游又水流平缓,宗望可是能浮马渡河的狠人。
那些真正有威胁的大船,没法在黄河航行,小船搞不好会被金人抢走。
总而言之,河北真不能给予太大的希望。
赵桓了解了情况,也点了点头,毕竟岳飞还只是璞玉,离着真正绽放光彩,还需要几场恶战磨砺。
不过不管怎么说,河北出现了成建制的宋军,就是对宗望的牵制,让他多了一丝后顾之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