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330

  雷虎也觉得不能说,就硬生生不再吭声,而是跳到了另一个话题,“巡逻队这边安排好了么?需要多少人?”
  立刻有参谋部提供了数字。以正常的巡逻情况,整个江宁城的外墙有一百多里长。保持着一万多人能在城头不断巡逻,就足够随时提供警戒。
  巡逻队也可以分作三六九等。譬如女子巡逻队就不用指望她们能够打仗。但是女子们哪怕是大喊大叫,向着城下扔几块石头,也能吓住不少人。争取出来的这点时间,就足够让其他准守备队赶到位置进行战斗。
  参谋部提出的计算结果,守住江宁城,十万人就够。
  谋划刚结束,就有人急匆匆跑来禀报,“报告,城西那票敌人试图攻城!”
  这边众人并不着急,防备早就做好,不成想城西的敌人这么晚才来。本来大伙以为他们会下船之后就来一次奇袭,展开迅猛的攻势呢。
  城西,清军看着紧紧落下的水门栅栏,看着水门旁边紧闭的城门,气的大骂。
  不管城内的华夏军怎么想,城西清军是真的尽了力。在芦苇荡下船,众人立刻整顿队伍开始出发。清军如此辛劳,所图的乃是打胜仗。这队人马中的军官有一半都是江宁人,当然知道江宁城防。
  这边就先交上了已经联络好的内应。内应分好几批,其中一批就在城外。先去找到他们,这些人得知官军回来,个个欢喜。立刻将城西水门与西门的城防人员讲给清军先锋人马。
  听闻了局面,清军这就开始了突袭。然而到了城外,就见城外空空荡荡,与本地内应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么!
  以前的时候,西门外好歹还有不少做买卖的。清军想的是发动突袭,趁着城门一片混乱,这些人拼命往城内逃去的时候实施猛攻。
  可城外空空荡荡,城门水门都紧紧关着。这还有个毛的可利用机会。而且这种空空荡荡绝非是今天,甚至不可能是一天,起码三天前就已经这么做了。可见内应们说的都是瞎话。
  先锋的统领气呼呼叫过内应,内应也已经看到了局面,一个劲的解释道:“大人,我们真不知道啊,真不知道会这样。是真的不知道啊!”
  统领怒道:“这门是啥时候关的?”
  内应们支支吾吾,也说不清楚。最后在追问下,总算是问出了个结果,原来过去五六天,内应都在家里,提放着华夏军对付他们。
  因为华夏军这边已经将城外所谓国营农场以及与华夏朝廷签署了种植协议的佃户都迁移到了城里。城外这些内应们都是不支持华夏朝廷的,还是比较公开的存在。
  既然这边只剩下他们,他们难免担心华夏朝廷会趁着无人知道的时候对这些人发动猛攻。
  清军统领大怒,“之前都没动你们,怎么会现在动你们!”
  内应们看统领气的够呛,只能说了实话,“大人,华夏军奸猾无比。他们之前不动我们是怕那些人看到之后,觉得他们心太狠。失了民心。现在跟着他们的人都进了城,他们再动手,就可以栽赃到大人们头上,说是大人们杀了我们。那时候就不用怕了。现在大人们到了,我们这才放了心啊!”
  清军统领听到这里,气的想打人。然而突然间他脑子灵光一闪,问道:“你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要来了。”
  “这个……得有个起码好几天了把。”
  清军统领随手拽住一人,恶狠狠问道:“你们是听谁说的?”
  内应被吓得够呛,连忙解释道:“老爷,老爷,别打我啊。是贼人的报纸上写的,他们早就写了,朝廷人马要打过来,要各路都注意。”
  “什么报纸!”清军统领怒道。
  这边内应马上从怀里掏出份东西,清军统领接过来看了看,脸色中愤怒消散,都是讶异。
  报纸上面都是印刷的文字,其中一篇就是讲述清军已经在安定等地集结,准备进攻江宁。要江宁城内的百姓做好战争准备。如果觉得乡下亲戚家安全,也不要去清军会前往的地方。因为清军缺乏粮食,他们会在城外抢掠粮食……
  清军统领大声喝道:“这是什么时候发的!”
  内应拿过报纸,反倒头版看了看,“是……是半个月前。”
  “放屁!”清军统领大怒。半个月前,清军的计划刚制定完毕,各路人马中有些甚至还没从武汉三镇动身呢。
  “你们说瞎话!你们还敢说瞎话!”统领怒喝道。
  内应们连忙求饶,说自己没说瞎话。纠结中,副首领却打断了这番呵斥,将报纸上的一篇给清军统领看。
  统领暂时放手,结果看起来。就见报纸上写道:偷袭拿下城门或其他入口,然后在内应回报满城内没有什么驻军的情况下,直奔满城,用炸药包攻破满城城门,抢到满城进行防守找到南京城墙上暗藏的藏兵洞之类机关,本地守军肯定会掌握一批这种城墙现有暗道,甚至是城墙内外预先挖好的暗道。然后利用突然性,用蜈蚣梯偷袭夺城,在城墙上预先存在的内部空洞填埋炸药包,然后炸掉城墙撤退……
  清军统领汗都出来了。这就是清军的计划啊!怎么就被写到报纸上了呢!
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宁之围(六)
  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这是满清总督的权限,在清代已经拥有极高地位。然而江宁将军则是另外的体系,满清有14位驻防将军,地位都在总督之上。
  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这14位将军掌握生杀大权,只向满清皇帝负责。
  江宁将军富察·傅清就是此时的14位驻防将军之一。傅清将军的行动不比先锋快,虽然已经决定占领句容,却还没到幕僚们提供的登陆位置。
  就在此时,江上来了送信小船,富察·傅清将军接到报告,只是看了两段就惊了。
  先锋官开诚布公的写到,或许在清军里面有华夏军的探子。或者说,清军里面已经有人投奔了华夏军。
  作出这般简单明快指责后,先锋官将理由写上,“卑职所见逆贼报纸,讲了官军的谋划……”
  傅清看了几段,很快就看到关于清军突袭江宁城的那部分。如果是普通人看的话,大概会被最初的两段逗乐。
  华夏军设想了攻城手段,譬如清军可以排成队,走到江宁城下,一起用脑袋撞墙。只要撞的次数够多,清军脑壳够硬,理论上是可以在几十上百年的撞击中摧毁城墙。
  在这般搞笑说法之后,华夏军认为清军没有这么笨,他们会采取更有效的手段。之后才是各种进攻手段。
  傅清完全没有被逗乐,他很快跳过这段描述,看起后面比较认真的说法。其利用清军在江宁城内的内应攻破城门的手段的确是清军的计划。
  看到这里,又有先锋的指责。傅清心中有些乱。虽然从华夏军的水准来说,看透这样的谋划实属正常,然而清军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心中着实期待华夏军看不透。见到自己的计划被揭破,当然觉得被人算计。
  可傅清也知道,此时根本不能下令搜寻什么叛徒。最后只能下令,各军都不得私下里离开,要保守军中机密。
  此时清军先锋官已经放弃了攻城。写了这封东西,固然是先锋官惊怒交集。然而先锋官心里头明白,自己是不肯再去犯险。若是不能有更可怕的说辞,先锋官就没办法为自己在城下按兵不动找借口。
  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是按兵不动,先锋官还是派出人马,在江宁城西开始“搜乱奸贼”。
  此时秋收后不久,先锋官让内应引路,杀进了各个华夏朝廷国营农场。就见这里的土地已经收获,房屋空空荡荡,几乎什么都没留下。
  便是没抓到逆贼,这些空房屋却能让清军有了住处。人马先在有屋顶的地方住下,清军先锋官开始征粮。
  内应们都是地主士绅,立刻是推三阻四。先锋官哪里肯惯着这些人,立刻派兵前去这些人的庄子里征集粮草。
  打不下来江宁城,先锋官觉得自己总是能收拾些乡下地主士绅。毕竟地主士绅是汉人,先锋官乃是满人。就算是这些汉人去告状,满人也没什么好怕。
  歇息两日,先锋官派出去的人马才回来禀报,“那些人家里没什么粮食。”
  先锋官大怒,登时喝道:“胡说什么。定然是你们没有用心搜索!”
  派去的人赶紧解释,“大人,我等已经搜了几遍。那些仓库里并没有多少粮食,这次也都带回来了。”
  先锋官当然不信,“今年又没有天灾,怎么会只有这么点!难道那些人把粮食都给吃了?”
  “大人,那些人说,他们把粮食都卖去了城里。”
  “将那些人带来,我要问话!”
  再过一日,江宁城西的地主士绅都被带来。见到先锋官一脸的凶恶,这些地主士绅立刻跪地哀求。也有机灵的赶紧解释。
  过去几辈子的人中,粮食出售都很稳定。卖粮食的手里也就是那么多粮食,买粮食的也不可能买的过多。
  除非是买粮食的有什么特别的销路,否则就会出现粮食在存储搬运中大量损耗的局面。
  然而江宁城内的华夏军就跟傻了一样,大量收购粮食。地主士绅们就把粮食卖了。
  先锋官听到这里,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喝道:“你们为啥要卖?你们怎么这么大胆子,竟然敢卖!”
  地主士绅们不敢吭声。大伙都是聪明人,已经看出这官军的先锋官已经有点魔怔了。此时他所作所为全然是为他自己着想,然后拿了大伙做法。
  不少地主士绅考虑的已经是怎么想办法脱身,之后再也不与满清官军打交道。城内的华夏军虽然都是逆贼,还是打着什么土地国有旗号的邪恶逆贼。然而那些华夏军逆贼好歹不会因为他们个人好恶而对大家胡来。
  与眼前的官军先锋官相比,华夏军逆贼犹如阎王,官军先锋犹如小鬼。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搪。
  几日后,富察·傅清率领大队人马抵达了江宁更靠西的地方下船。有人建议清军直接乘船从江宁城北的江上通过,直奔句容而去。傅清担心华夏军有埋伏,就采取了更稳妥的做法。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次乃是走水路,粮草与大军同时运到登陆所在。傅清就叫来先锋官,叫他派人马一起行动。
  此次共出动了十二万人马,先到的人马有五万。傅清命三万人绕江宁一大圈,前往句容。
  先锋官领命,随即说起当下局面。傅清听完也很是不解,地主们卖粮食,本没什么好奇怪的。然而把粮食卖到只剩下够他们吃到明年收获之后的量,这着实有些令人不解。
  傅清知道战争中大多数都是搞不明白的事情,想搞明白就先把自己人马布置到能控制的地方。将先锋官所说的事情放下,傅清下令清军出动。
  这边城内派出去的探马已经确定清军大队已经到了。众将都请求出城奇袭清军。雷虎觉得自己若是再年轻几岁也会这么选择,然而现在的自己就不会这么想了。
  心中有些自得,雷虎尽量淡然答道:“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这次人都运入城内,我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清军,就让他们跳么。”
  众将可没有这般自若,有人表示现在消灭些敌人,也能先打掉敌人的气焰。
  雷虎表示了不赞同,“既然我军必胜,现在让清军气焰嚣张些又能如何。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我等当务之急不是击败敌人,而是服从朝廷的指示,让清军围在江宁城外。”
  见其他人还想提出不同意见,雷虎打断了他们的尝试,“都督在军校讲课的时候反复讲,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我以前也不明白,后来干的实事多了,才明白这话到底有多难。守城会遇到的问题中,几大问题是什么?大家都在军校学习过,讲给我听。”
  见雷虎用地位压人,这些将令们暂时不敢说什么。只能勉强回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