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330

  镇江与江宁距离不远,钱清率领一个师渡过长江,沿着长江南岸一路进发。雷虎听闻钱清前来,也派兵接应。双方在江宁城轻松汇合。
  众将在会议上讲述了战争经历,钱清本想说点啥,却还是说不出来。华夏军的战争手段太依靠火器,这样的习惯在此战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雷虎见钱清竟然不吭声,觉得这事情大了。正想试探着问,不成想一众师长等高级军官们的反应比雷虎还快。
  “大姐,俺们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合适?”徐敏直接请教起来。
  有徐敏先问,其他更没有不好意思,也跟着询问起来。
  虽然知道这帮人都是钱清带着起来,雷虎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些老兄弟对于钱清的敬畏。这也让雷虎有点小失落,自己明显就没有这样的权威。
  钱清倒是没想这么多,既然大伙说的诚恳,钱清就诚实相待,“大伙跟着先生起义,这么多年来先生从来不会让大伙去死。若是到了危急关头,先生向来站在阵前,护住咱们。”
  众人纷纷点头,这话乃是实情,完全没什么好争辩的。
  钱清见众人当中没有不识相的,才继续说下去,“不过牺牲总是难免。若是想一举获胜,大伙就得拼命。我觉得大伙已经不想拼命,只想着打赢。”
  众人愣住了,不少人脸有些红,看来是感到了羞愧。沉默一阵,徐敏红着脸说道:“大姐,俺是不想死人。”
  钱清果断答道:“谁都不想死人,先生啥时候不把大伙的性命当回事呢!”
  说了这话,众人有些迟疑起来。钱清指出的问题是对的,大伙的选择也不能说是错的。然而大伙却也觉得好像有些事情就是不对头。却完全说不出哪里不对头。
  钱清并没有就此事继续追下去,“既然清军已经撤走,江宁已经安全。接下来的战斗就是咱们向长江上游打。我只问一句话,大伙是不是觉得咱们自己不对劲?不用说那么多废话,就说,是还是不是!”
  众将听了这话,或早或晚,都表示的确是自己这边不是很对劲。
  钱清答道:“既然如此,我就回去临淄,将当下局面讲给先生听。先生定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我还是有句话,若是先生指出问题所在,你们要不要听?”
  “都督说什么,我们当然要听!”众将毫不迟疑的答道。
  江宁之战与之前进行过的许多战斗一样,90%以上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了如何准备战争的阶段。整个战争过程倒是简单明快,双方尽力之后,发现事情不对头,就选择了很合理的应对。
  钱清一路上总结了此战的经历,回到镇江的时候做了后续安排,接着就回临淄。不成想陈铭泰竟然请求同行,一起前往临淄去拜见霍崇。钱清就带上了陈铭泰。
  此时道路畅通,一行人很快抵达了临淄。陈铭泰见了霍崇之后稍微聊了一阵,霍崇见钱清的神色,就派人护送陈铭泰去见见长信道长。
  陈铭泰这边并没有想到霍崇竟然会推荐他见一位道士,霍崇这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信鬼神之辈,倒也来了兴趣。
  这边见到长信道长,稍微聊了两句,长信道长问道:“陈先生,你为何以为道士是信鬼神的?”
  陈铭泰万万没想到会被一名道士这么询问,呆住了。不过陈铭泰也是有学问的,找不出理由来,便爽快的道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想来是看了些书,就把书里的东西信以为真。还请道长不吝赐教,以道长所见,道士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俺们修士所求的乃是成仙。若是力不能及,就求道。再不济,为了维持宗门,这才玩弄点门道,以驱鬼送神为业。霍先生说,等华夏朝建立,所有宗教统统归于经商团体。陈先生在这方面的见识,比不了霍先生。”
  陈铭泰这才真的对长信道长刮目相看。回想自己见过的那些道士,哪怕是茅山道士也差不多只是为钱。为钱倒也罢了,却还是满嘴的装神弄鬼。完全是一群骗子么。
  感觉自己已经从低级趣味拔高到某个高度,陈铭泰问道:“道长,我这等俗人在当下会不知所措。每次竭尽全力,事后才发现自己只是跳梁小丑。心中着实不甘。”
  “若陈先生不是客套,陈先生已经是明白人。之所以觉得自己如跳梁小丑,那是因为我等本就是跳梁小丑。雍正当年权倾天下,霍先生奋起一击,雍正身首异处,为天下笑。大伙觉得他不过是个跳梁小丑,只是不自知。若事情结果并非如此,霍先生进京奋力一击,却兵败身死。那时候是跳梁小丑就是霍先生。”
  陈铭泰听得打了个大大的寒颤,心中一阵激荡。等这股子震撼过去,不禁连连点头。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陈先生,这些事情若是写成文字,或者化作言语。大伙都有过发现自己乃是跳梁小丑的经历,当然想让自己成为强者,成为善者。这乃是天性,有何不对么?”
  陈铭泰听到这话,思忖片刻,便起身行礼,“道长真乃得道之人。”
  长信道长也不还礼,只是继续说道:“想变强,往往是照猫画虎。不过是因为看到老虎强横,人力不敌。自己一只小猫,也不知道如何能如老虎般强横。不过老虎会觉得自己强么?请陈先生答我。”
  陈铭泰再想想,突然有些心灰意冷,颓然坐回座位上,“果然如此。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看来我还是持才自傲,却不知自己不过是小猫三两只。”
  “强弱不过是对比,乃是虚的。你自己有什么,才是真正的存在。陈先生能明白这些,已经不是凡夫俗子。不过想变强,得学习。”
  就在陈铭泰在长信道长面前完全信服之时,钱清也已经讲完了自己的感受,然后看着霍崇。
  霍崇心中欢喜,自己的大徒弟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已经看到了当下华夏军所面对的难处,甚至是危机。带着希望,霍崇问道:“你以为如何能解决此事?”
  钱清有些迟疑,“难道……要把那些不合适的人调离么?”
  霍崇追问道:“为何要这么做?”
  钱清叹口气,“先生,这些兄弟们也是要脸面的人……”
  霍崇不想听钱清说糊涂话,“清儿,我是不想让大家死,才想方设法提高火器能力。但是不少人所求的只是为了赢。若是能实现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死再多的人又如何。他们顶多哭几声,安慰一下家属。仅此而已。此时我等要的是培养干部,培养出真正能革命的干部。不然,只是这么下去。以后更多死亡,不过是毫无意义。”
  见钱清还是不太明白的样子,霍崇也不再讲述理论,而是讲述起具体执行,“清儿,军队必须有道德,必须有高过普通人的道德。当下的这些人中,许多人并不适合当军人。既然如此,制定规则,选拔适合军队的人,才是解决的办法。你指望小猫变老虎,那真的是缘木求鱼。猫就是猫,老虎就是老虎。哪怕老虎生出来和猫没什么分别,却还是不同。若是让一群猫在老虎的位置上发号施令,只会把老虎从该有的位置上赶走。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钱清听到这里,也知道大概没有别的办法,就问道:“先生,那怎么做才好?”
  “江宁之战已经结束,我等不用急着追击。先扩大军校,提高培训力度。哪些人不合适,只要有了新规定,新要求,自然而然就能选拔出来。不过这件事会得罪人。”
  钱清立刻答道:“我不怕。”
  霍崇非常满意钱清的反应,便答道:“这等事不是你怕不怕,而是得让大伙自己明白。你不用急,按部就班吧。”
  钱清答应下来。霍崇笑道:“我推荐一个人,很有意思的家伙。罗义仁这小子虽然是出于一种恨意行事,不过这家伙的反应非常有趣,是我期待的人选。这次军校不仅要进行军事技能的学习培训,更要完备思想政治教育,你去和罗义仁商议一下,看看有什么结果。另外,我考虑迁都到徐州去。虽然开封是个好地方,却距离清军太近。难免要牵扯不少兵力。军校就建立在徐州。”
  这边钱清受命而去,直接把罗义仁叫来。罗义仁见礼之后,屁股实实在在坐在椅子上。钱清登时就对罗义仁有了好感。
  在当下的时代,太多人为了地位权势,格外的奉承。看他们的小细节就能看出端倪来。譬如对权力者的态度。
  钱清并不讨厌这些敢凭借自己的力量向权力者表达力量的人,如果他们真的有能力的话,钱清一点都不在意给他们权力。
  罗义仁这边虽然做的稳当,态度却也稳当,等钱清询问之后,他才说道:“钱司令,我之前已经向陛下说过,当下的事情不在于陛下的理想,而是天下人能明白多少陛下的理想。陛下说过,天下皆以为有了资本就是人生提升。若是有这般机会,绝不会放过。所以为陛下效忠,拼死搏杀,混出个名头来,就可以封官进爵,为所欲为。陛下乃是雄主,不肯让这些人得逞。那就得让百姓们明白这里面的要害。我能为陛下效力,当然也想着要成为名臣,不过相较而言,我更愿意为陛下效力,看看能否做到这等大事。”
  “你是说,你认同先生的理想吧。”钱清淡然答道。在当下,敢直接把霍崇称为陛下的,罗义仁倒是够爽快。不过这样的爽快本身就很有意思。很多人这么做的目的,并不单纯。
  罗义仁谈及理想,倒也没有那么激动,“理想这等事,实在是可大可小。我不认为天下有几人能够真明白。不过做了就是。”
第三百四十三章
礼部尚书(一)
  年轻气盛。钱清心里给罗义仁这么一个评价。罗义仁自己并不在意,他已经知道自己会有什么评价。当下的关键不是评价,而是在于能获得什么。
  钱清心中盘算片刻,随即问道:“小罗,你看不起天下人么?”
  “钱司令,天下人怎么想,我管不到。若是我看得起天下人,天下人就会按照我想的去做,请放心,我一定会非常看得起天下人。人人都会趋利避害,然而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他们大多茫然无知。大多数人觉得肚子饿了就是害,有好衣服穿,看着拥有了好多东西就是利。以我看来,天下人大概就这么认为。”
  钱清有些不快,“你觉得大家都是傻子么?”
  罗义仁不知道钱清这不快是装出来的,还是故意的。到这等时候,也没什么好退缩,罗义仁索性把这段时间所知都讲了出来,“大家不傻,傻的是他们以为自己不傻。陛下讲经营,还说提高生产力。就能看出陛下的志向有何等高远。我听过一句话,不杀穷汉不富。原本只是觉得这话说得对。跟随陛下学习之后,这才明白。富人要从穷汉身上剥夺两次,也就是两层。先要把穷人的安身立命的生产资料夺走,之后再把穷人束缚在乡里。穷人为了活命,只能再出售他们自己的生产力。两层剥完,士绅再勾结官府,对敢于推翻这制度的穷人进行残酷镇压,这局面就成了。所以说,不杀穷汉不富,并非是出于恶意,恰恰是出于精妙的计算。”
  钱清听了这话,先是不说话,随即轻笑一声,“你这套说辞若是拿出去讲,却不知道要弄出多大的腥风血雨。”
  罗义仁心中大喜,果断答道:“钱司令,这天下沉珂,早就得彻底颠覆。若是那些士绅官员们没有造孽,怎么会有今日的报应。”
  听到这里,钱清已经确定罗义仁这厮绝不是什么好人。便是霍崇这样的家伙,也只是先在内部进行培训。罗义仁这样的家伙却是怀揣着彻底颠覆天下制度的心思把霍崇讲述的东西都给挑明。
  钱清自己就是从被压迫的命运中挣扎出来的,所以只是拿自己做个对比,钱清就明白这样的愤怒会带来什么。霍崇是想当皇帝,或者是真的要彻底摧毁这个旧世界,其实对钱清毫无分别。
  如果不谈钱清对霍崇的个人忠诚与感激,只要霍崇对满清实施猛烈打击,钱清就会追随霍崇。因为在认识霍崇之前,钱清本人就与满清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那些穷苦百姓也一样,当穷苦百姓们明白了他们的穷困并非是命运不济,或者是某些坏人的恶意。他们的不幸是源于非常现实的人与制度,不幸导致的愤怒必将造成腥风血雨,非得将这些作恶者们彻底毁灭不可。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钱清感觉自己最近的杀意其实消散了不少。便是如此,如果满人与满清官员都被杀光,钱清不仅不会给与任何慈悲,也不会感到任何遗憾。
  当然,此时的事情并非是考虑那些满人或者满清官员,钱清叹道:“唉,小罗。你前途可期。不过我看你未免太急。便是做官,也是一点点升官。你真的在一两年里就升到高位,你以为能站稳么?”
  罗义仁觉得目的已经达到,也不谈升官的事情,只是问道:“不知钱司令要我先从哪里做起。”
  “你说要在两淮征召人马,那龚宇也觉得有这等心思。你们两人都要去。不过我先告诉你,激发仇恨很重要,可归根结底,还是得让大伙过上好日子。”
  罗义仁坦然答道:“这个自然。陛下有句话说得好,可以在很长时间里面欺骗少数人,或者在很短时间里面欺骗大多数人。却不可能在长时间里面欺骗大多数人。两淮当地百姓生活酷烈,他们可不傻。若是傻子,早就被折腾死了。”
  “明白就好。你的具体职务之后会告诉你。你先回去准备。”钱清结束了会谈,就前去见了霍崇。却见工部的众人从霍崇这边出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热络商议,定然是从霍崇这里得到了什么指点。
  见到霍崇,钱清将自己对罗义仁的判断讲了出来。霍崇听完,看着很有些感慨。可钱清追随霍崇这么久,早就明白霍崇的各种细节。就问道:“先生欲言又止,是怕我听了评价之后不高兴么?”
  “我知道你深恨满清官员。不过这天下人才济济,罗义仁的确让我叹为观止。想来满清那边会有不少人才。说这个,你定然不高兴。”
  钱清就喜欢霍崇这样的坦率,随即答道:“当然不会高兴。不过先生若是招降纳叛,我也不会反对。毕竟天下早些拿下也不坏。”
  “不是我招降纳叛,而是会有专门的人招降纳叛。你可知最近政工部门出了些事情,很多人都觉得这政工部门很不对头。不知道怎么安排。我已经有了打算,把政工部门的称呼给取消掉。给政工部门一个更好的称呼。礼部。”
  “礼部?”钱清愣住了。中国传统的官僚体系分为六部。吏部、工部、户部、刑部、兵部、礼部。
  礼部作为历史悠久的一个部门,又是在中国这样文化深厚的国家,的确是一个非常非常清贵的部门。
  然而清贵就意味着其实没啥特别的地位。礼部里面最重要的两件差事,一件是负责科举。一件是负责各种大典。把政工归于礼部,这可就有点不伦不类的味道。
  霍崇知道钱清便是聪明,却也从未见过现代国家的部门。索性将自己的打算讲给钱清听,“我准备取消礼部之外的各部,只留下礼部这一个称呼。以凸显礼部的重要性。”
  “竟然是这样?”钱清明白过来。现在各部当中都对于政工人员没啥热情,而且政工人员还有个问题,就是他们本身的职权。很多人是把政工人员看成监军之类的职务,实际上政工人员本身是要承担工作。这就造成了非政工人员觉得政工人员的工作是敷衍了事,而政工人员则认为自己干的那么多,却没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与权限。
  “废除五部,只留下礼部。礼部里面也不再是官职,而是一种认同……说白了就是结党。不过历史上的结党,都是以私人集团或者地域人员结党。礼部则是以政治理念结党,凡是认同我们理念的,就要被培养成为礼部的人员。而且礼部并非是官身,而是另外的身份,譬如,礼部成员,得每个月交费。”
  “……这,这不合礼数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