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30

  “是是是!”刘四金连忙应道。
  霍崇只能趁着这机会说道:“两位哥哥,都来了,俺请你们喝酒。”
  一听“酒”字,两人眼睛都是一亮。半小时后,两人都皱着眉头,看着手里酒碗里头的烈酒。霍崇也不多说,只是慢慢的抿了一点。没有肉,干喝高度酒,的确是挺折磨人的。
  放下酒碗,刘猎户岔开话题,“霍兄弟怎么想着要大麦呢?”
  “做饴糖。”霍崇果断答道。
  “四金兄弟,你没种过大麦?”刘猎户又问刘四金。
  刘四金连忙摇头,“俺没种过。”
  “那就算了。”刘猎户叹道。
  霍崇觉得总算是找到了与刘四金沟通的方式,用放低身段的请教态度问道:“四哥,俺想种些地豆子。你能不能帮俺。种不出来就算了,能种出来咱们对半分,你看咋样。”
  刘四金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这都六月了,怎么能种东西呢?”
  “四哥,俺种种看。你就帮兄弟一下如何?”霍崇继续请求帮助。
  刘四金明显不答应。然而刘猎户啪的拍了桌子,“四金,你这是不给面子么?!人家都求你了,你帮一把又咋样?”
  被刘猎户把话给挤住,刘四金苦着脸说道:“俺是怕帮不上忙。哪儿听说过六月种地的!”
  “霍兄弟,要是种不出来东西……”
  听刘猎户帮着自己说话,霍崇把胸口拍的山响,“种不出来,都算俺的。这样,这次种地豆子,俺一天给四哥两斤麦。你看咋样。”
  有了现实的好处,刘四金神色总算舒缓下来了。又喝了半两酒,刘四金终于答应下来。
  此时麦还没全收完,而且收麦之后还有好多事情要做。霍崇先继续自己的事情,六月初七,这边烧出一炉比较澄清的琉璃。霍崇努力把这些琉璃尽量做平整,还是不能太满意。可是怎么才能做的更平整呢?霍崇想起了“磨玻璃”的名词。
  反正有的是时间,霍崇做了个手摇的传动装置,带动的是一个能不断旋转的皮带。以前磨制得往复,有了皮带打磨,就可以单方向走。
  两天后,一个还是有些许扭曲的眼镜片出来了。霍崇在磨制中已经浓了松烟熏制,有了镜片,总算是搞出烟熏镜片来。
  把这玩意带上,直视熔炉与坩埚里变化的时候,那种双眼仿佛遭受针刺的感觉大大降低。
  刚弄完,刘四金就来找霍崇。霍崇到了地边就感觉腰部在有种隐隐作痛的感觉。即便知道这是被吓出来的,霍崇还是心有余悸。但这也没办法,该动手时就得上。
  好在刘四金种地的时候一点都不偷懒,哪怕他满心怀疑,干起活的时候可没有受到影响。而且霍崇也只发出了三百多个土豆芽。之前在被毁了的那一小片地上种了些。这次劳动量并不大,两天就把剩余的土豆苗都给种下了。
  到了六月十五,霍崇正在家继续烧炉子,刘四金再次跑来。把霍崇吓了一跳,赶紧问:“又有人干坏事了?”
  “俺在地边搭了个棚子,一直看着。”刘四金答道。
  霍崇兴奋起来,“那就是见到了?”
  “不是。这些天没人去。”刘四金絮絮叨叨的说着:“俺就是见霍兄弟的地豆子长得不错。”
  听刘四金这么讲,霍崇觉得这特么不是废话么。蚯蚓土是用在果树与苗圃施肥,用了这玩意的果树和苗圃都长势喜人,生命力顽强的土豆用了蚯蚓土长势不错是应该的。
  然而刘四金翻来覆去的轱辘话,一直说这个。霍崇觉得哪里不对劲,仔细想了后问道:“四哥,你是想用俺的肥?”
  “真的?”刘四金立刻应道。然而说完之后他又连连摇头,“俺就是说说,说说。”
  霍崇见刘四金这模样,心里面也觉得好笑。想想觉得刘四金好歹租的是自己的土地,若是产量增加,自己也能多打点。“四哥,今年种麦子的时候,你去俺这里拉肥。”
  刘四金满脸的愿意,却很是扭捏。这让霍崇又搞不明白他想干啥,经过霍崇询问,刘四金才说出他的担心,“会不会用了霍崇的肥,就得多给霍崇粮食”。
  霍崇觉得这时代的人真可爱,爽快的答道:“明年秋收前,咱们不提这事!明年和今年一样!”
  送走了刘四金,霍崇觉得这时代的人也忒那个了。不管是思维模式还是民风,都不是霍崇喜欢的。再想一阵,霍崇倒也释然了。这两个时代本就没啥可比性,要是在21世纪,霍崇向刘四金收地租,还是收50%这种“租取其半”。
  刘四金把这个发到网上,大概淄博市的领导就得亲自督阵处理这件事。而霍崇也会成为全国著名的“乡贤”代表,被工业党们口诛笔伐。要是霍崇的个人联系方式再被公布,霍崇天天会被电话骂死。
  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一切都没有可比性。
  而且霍崇此时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再过一个月徐右林就要来了。霍崇必须抓紧琉璃制作。现在积累的经验的确越来越丰富,但是距离霍崇能拿出看着就给人购买想法的东西却总是差口气。
  瓷器与陶器是先做模具,所以模具可以做的非常精致。烧制之后,至少该圆的就圆。给琉璃定型需要在高温下,这温度下根本没办法用制作瓷器陶器的方法。所以别看烧制琉璃并不算特别难,但是制作琉璃器本身还真的很有技术含量。
  能否用模具来做玻璃器皿呢?霍崇从来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也没了信心。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面的日子。霍崇把红热的琉璃浆倒入烧热铁板的凹槽里,然后用大铁钳夹起一个在炉子里加热的铁家伙,盖在了琉璃浆上。
  经过十几次整改,这个铁家伙四边加都加上了长短一致的支柱。当四根支柱都牢牢插到铁板的四个对应空洞底部,一个琉璃碗就压制出来了。
  等温度稍微降低,霍崇赶紧移开模具把凝固的琉璃碗取出来,趁热划掉多余的部分。等琉璃碗温度降低到常温,就用皮带砂轮开始打磨。
  刚弄完一个碗,又有人敲门。自从解决了刘门主亲自来支持朱有全的事情之后,李童山也表示愿意与霍崇继续合作。他负责做琉璃瓶子,把小工给叫回去开工。
  霍崇可不想被人看到自己这边的新家伙,连忙把东西掩盖好,这才去开门。就见门外站着的居然是徐右林。真的是大出霍崇意料之外。
  没想到徐右林脸色阴沉,进来之后直接把霍崇拉去正厅,开口就说:“你没能把洪舵主的人都救过来!”
  霍崇先是一惊,然后心中骂道:俺X!果然那些人还是有人死了。
  “俺又不是医生,怎么能救命。”霍崇立刻反驳道。这么一说,霍崇又觉得自己占了道理,“那些人走的时候,身上的口子可是被俺治过了!”
  见霍崇这么气焰嚣张,徐右林叹口气,“霍兄弟,我见了两个没死的兄弟,他们身上的口子那么大,能活下来就是他们命大。不过洪舵主就那样子,话里话外好像是说我推荐你,你不够意思。”
  终于能用“我”而不是‘俺’,霍崇就是想和徐右林多说几句,“我……”
  徐右林打断了霍崇的话,“我知道你尽力了。死了那人定然不是因为那口子。我也知道你不想摊上人命。只是被洪舵主说我那些,我不高兴。忍不住说说。”
第三十八章
土地(三)
  徐右林先来一番抱怨,弄得霍崇心里很是不快。只是两人在这里干生气也没用,霍崇出去拿了两个多月弄出来的东西摆在桌上。就见徐右林只是拿起看了一阵,脸上没有丝毫惊喜。
  带着根本没被商品打动的模样,徐右林问道:“只有这些?”
  虽然自己的产品被人如此小看的确窝火,霍崇也知道自己的这些东西真没到能坐地起价的程度。亲眼见识过清代瓷器展上的展品,那些精致完美的瓷器完成度极高,霍崇的产品从品相到形状根本没办法和那些比。
  但是现在手里只有这些,霍崇只能果断答道:“只有这些。”
  徐右林叹口气,“唉……你也尽力了。你想卖什么价?”
  “总不能比陶碗还便宜。”霍崇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哈!”徐右林被逗的大笑一声,“他们想用陶碗的价钱买这个,我还不愿意呢!”
  霍崇说出了自己的要价,“这东西比不了瓷器,却不能比那种挂釉的陶碗低。”
  徐右林愣了愣,盯着霍崇看了片刻才应道:“这个自然。”
  “徐兄弟,你若是用这个价往外卖,准备什么价进?”
  徐右林欲言又止,换了个话题,“你有多少个?”
  “现在造了一百多个。你要是等几天,能再给你几百个。”
  摸了会儿下巴,徐右林说道:“一千个琉璃盏,我给你十五两。”
  根据霍崇逐渐积累的经验,这价钱折合成现代货币,大概就是两元店的水平。不过自己这玩意的品质的确远不如两元店的水平,也只能认了。
  先谈完琉璃器皿,接着就是酒。徐右林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依旧是痛苦。但是这次的痛苦中居然还有点赞许的感觉。
  吃了点霍崇端出来的面点压了压酒劲,徐右林叹道:“这酒比上次更厉害了。”
  霍崇正准备提价钱,徐右林说道:“三两一百斤。先给我一千斤。”
  徐右林这么爽快,看来他是找到销路了啊。霍崇心中感叹,却也不多问,只是答应下来。
  心里盘算总价钱,这几天加班加点的生产琉璃盏,能挣十五两。朱二牛那边的酒也大概有一千斤酒,这又是三十两。几个月下来自己挣了四十五两银子。这个真不好说是多是少。
  把该给朱二牛的钱给了,霍崇只挣了三十五两出头……
  “霍兄弟,你脖子上挂的这东西我看了半天。到底是个什么?”徐右林问道。
  霍崇这才注意到墨镜还挂在自己脖子上呢。摘下来递给徐右林,徐右林戴上试了试,随即跑出门去,对着大太阳仰起头。
  看了一阵,徐右林回到屋内,“这个咋卖?”
  “这个不便宜。”霍崇制作烟熏镜片费了不少力气,一点都不想卖。
  徐右林爽快的答道:“我知道不便宜。说个价。”
  “你要这个做什么?”霍崇反倒讶异起来。
  “我们整天在河上走,晃得眼都要瞎了。这东西有用。”
  哦哦。果然是有需求才有市场,霍崇心中高兴。自己没跑过船,对水面反光的事情毫无印象。虽然徐右林稍微这么一提,霍崇立刻就明白了。可徐右林若是不说,霍崇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有这么一个用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