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机长(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496

此情此景被王启尽收眼底,他起初还以为徐显被那导弹给吓傻了,竟然做出了直飞过来的蠢事,可是徐显接下来的动作表明他比任何人都要清醒。
“这是......三九机动!”王启喃喃自语道。徐显刚才在和导弹对头的一刹那,大坡度继续右转,将导弹置于自己的九点钟方向,同时开始下降高度。而且,远远望去,王启是能看到徐显战机身侧环绕着的音爆云的,这说明徐显开了加力,正在加速。
这是标准的三九机动!
三九机动,又叫三九下高,是惯常用来规避导弹的机动动作!徐显在短暂地震惊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时间就使用了三九机动,而且动作流程,丝毫不差。
王启瞳孔微缩:“徐显,他是要规避导弹?”
平心而论,若是换作是他王启在徐显当时的情境,当时的级别,他不说慌得六神无主,至少第一个念头不是规避导弹,而是直接跳伞求生。
他可是清楚地知道徐显绝对没有参加过任何导弹规避训练,模拟训练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跳伞求生并不算一件什么耻辱的事情。
可是,徐显竟然要尝试机动规避导弹。
正当王启为徐显的大胆感到吃惊之时,徐显的声音在无线电里响起来:“王启,这是什么导弹!”
王启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徐显的意图了,赶紧回复道:“是鹰雀导弹!”
“鹰雀导弹!”徐显眼睛眯了一下。
追上来的是半雷达制导的鹰雀导弹,还是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蝰蛇导弹,搞清楚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徐显的决断!
“徐显,导弹已经打开主动雷达了,我已经控制不了了。”王启立刻补充道。
由于他之前跟徐显的距离不远,在鹰雀导弹发射之后,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就开启了,自主跟踪徐显的位置,根本不用他进行初始引导。不然,他还可以在导弹的初始引导阶段给予导弹错误引导,以此让导弹偏离航线,从而不让导弹对徐显产生安全威胁。
可是现在导弹上自己的雷达已经开启,已然脱离了王启的控制,他已经对这枚鹰雀导弹施加不了任何影响。现在的鹰雀导弹就是在自己的雷达作用下,自主追踪徐显的。
这一点,王启觉得有必要让徐显知道。
王启和徐显的对话很明显也被塔台上的管制员和王晨晨听见了,王晨晨的脑子转得很快,在徐显问王启是什么导弹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徐显的意图。
鹰雀导弹由于是中距离导弹,其体积和重量要比近距格斗弹蝰蛇要大不少,这也就意味着鹰雀的机动能力是要比蝰蛇导弹要弱上一些的。
像蝰蛇这类近距离格斗弹,它的发射要求是要比中距导弹或者中远距导弹要苛刻的。可一旦被这种近距格斗弹锁定,那就很难有逃脱的方法了。至少光靠机动动作进行规避,那难度非常大。因为对于这类近距格斗弹,它的机动能力极为强悍,比战斗机所能达到的机动极限还要高上不少,十几个G的过载机动就跟吃饭喝水一般简单,战斗机怎么比?
若是王启误射的是蝰蛇导弹,那徐显基本就不存在机动规避的可能性。
可恰好王启误射的是鹰雀导弹,这类中距半雷达制导的导弹限于体积和重量,机动性能必要近距格斗弹小上不少,这就给了徐显机动规避的可能性。
那些中距离或者中远距离的导弹在末端飞行时甚至可能燃料已经耗尽,只是靠着惯性飞行,所以对于这类导弹,通过机动消耗其能量就是重要手段之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飞行员在达到中距或者中远距离导弹的最大射程后,并不会发射导弹,而是会再抵近一些,这样才能增加击落的概率。若是在最大射程附近发射导弹,等导弹飞到敌机那边时,能量都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就是强弩之末,敌机稍微机动一下,等导弹能量耗尽,那就失去了威胁。
不过,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王启和徐显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远,估摸着也就比最大射程的一半多一点点。这段距离,是不够消耗鹰雀导弹多少能量的,这也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鹰雀导弹都能保持充足的能量供给,只不过就要看徐显能撑多久了。
另外,这里还牵扯到一个关键问题!不可逃逸区!
如果王启误射导弹的时候,已经处于不可逃逸区,那对徐显来说,也是一个相当不好的消息,这表明,徐显能够规避的几率也是小之又小。
果然,王晨晨想到的,徐显也能想到,无线电就是响起徐显的声音:“在不可逃逸区吗?”
王启立时回忆起来,在平视显示器右侧的半框有效射程内还有一个不可逃逸区显示,他记得发射的时候,指标还没有到不可逃逸区的范围内。
“不在,我确定不在不可逃逸区!”王启确认道。
“那好!”徐显长出一口气,但凡是发射的是蝰蛇导弹或者已经到了不可逃逸区,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出现了,那他将毫不犹豫地跳伞求生,都不会请示的。可是现在,这两个最危险的情况并没有出现,那就存在着机动规避的可能性!
他可不想自己刚学飞不久就摔了一架飞机!
“王队!他是要干什么?”到了此处,管制员也知道了徐显的想法,可是他真的不敢想像为什么徐显敢这么做?为什么不直接跳伞?为什么要做这么危险的尝试!
在模拟图像上,此时徐显正在快速下高,同时速度不断增加,由于徐显将导弹置于自己的九点钟方向,导弹必须要不停地更改相遇点,从而不断变向。与此同时,徐显下高之后,在低空更加浓厚的空气会增加导弹的空气阻力,这也有助于消耗导弹的能量。
这就是三九机动的作用原理,徐显正在执行三九下高的标准流程,下面就应该是释放箔条对导弹进行干扰了!
三九机动必须要配合箔条进行,不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然而,还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那就是此次王启携带的鹰雀E型远非久远之前的鹰雀A型可比,其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释放箔条能不能干扰鹰雀导弹的雷达,王晨晨心里都没有底。
“你到底要怎么做?”王晨晨心中也是焦急不已,他便是拿过话筒对徐显说道:“徐显,不必硬撑,必要的时候跳伞即可,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说实话,到现在,王晨晨非常没有把握三九机动能不能规避开鹰雀导弹。从理智上来说,王晨晨有些悲观,鹰雀E型的性能实在是有些过好了。
“好!”徐显只是简短了回了一个字。
此时,随着徐显的压杆和加力,C16的速度已经接近两马赫的极限速度,可是徐显知道鹰雀E型的极限速度可以达到三马赫,比他要快上太多了。而此刻,由于距离比较近,鹰雀导弹的固体燃料发动机还在持续运转,维持着导弹的高速飞行,即便相遇点不断变更,但是充足的动力使得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减速的趋势。
三九机动的精髓就在于不断变更导弹的预计相遇点,这样迫使导弹不断变向,只要一变向,导弹就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同时,只要遵循三九机动,导弹的飞行距离就会不断增大,这也是消耗能量的手段之一。在配上下高度之后,增加的空气阻力,可不不断消磨导弹的能量,最终使这个导弹失效。
可是现在鹰雀导弹的发动机燃料格外充足,即便是徐显使用了各种办法意图消耗它的能量,但是似乎鹰雀导弹还没有达到极限,这是相当不好的预兆。
如果巨大的速度差距下,用不了多久徐显就要被击落。
此时此刻,在上空望下去的王启看到徐显久久不释放箔条,心中大急,三九机动不放箔条算个什么事,会不会徐显忘记了?
焦急之下,王启在无线电里大喊:“徐显,放箔条啊!放箔条!”
然而,思维急速运转的徐显被王启这一声直接打断了思绪,立马火气就上来了,冲着频道就是骂道:“你给我闭嘴!”
鹰雀E型导弹别的不行,抗干扰能力一流,现在它的动力极为充足,释放箔条最多只能在极短时间内迷惑导弹雷达,很快其雷达又能继续锁定自己,再配合其依旧强劲的动力,箔条根本就是浪费。
他需要将箔条用在更恰当的时候,而不是现在无意义的释放。不然,现在释放了大量箔条,用完了怎么办?
在战斗机上箔条肯定是有固定存量的,而且存量并非想像中那般多,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这点儿,徐显无比清醒,他不会无条件地照搬理论!
望着侧边越来越近的导弹,徐显脑中勾勒出了一个画面!鹰雀E型导弹确实比基础型的A型鹰雀要有了极大的改进,比如速度更快,射程更远。鹰雀E型的最大射程几乎是A型的两倍。可是鹰雀E型却始终没能解决半雷达制导导弹的通病,甚至这个缺陷在鹰雀E型上显得更为明显!
徐显就是要利用这个致命的缺陷给自己搏来一线生机!
第326章
全知全能!
鹰雀E型导弹虽然较之鹰雀A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实已经是比较老的型号了。中距离或者中远距离的半雷达制导的导弹的通病之一就是机动能力不强,跟近距离格斗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而鹰雀E型导弹在这这方面的毛病尤为突出。
鹰雀E型导弹为了增加射程和速度,换装了推力更大更重的发动机,燃料虽然改为了固体燃料,但是依旧比以前要重上很多。鹰雀E型导弹是鹰雀系列导弹中数一数二的重,而鹰雀E型的弹体结构并没有大的变化,这就使得身宽体胖的鹰雀E型导弹的机动能力极差,在对付高机动军机时,命中率非常差。
一般这种导弹只是用来对付机动能力不足的轰炸机和强击机,因为今天的靶机只是基础类的亚音速低机动无人机,而且只是让徐显过来试试发射导弹的流程,根本不需要那种先进的导弹,所以就选了这么一个专门用来对付低机动的飞行器的鹰雀E型导弹。
这一选择无疑是对徐显极为有利的。但凡是鹰雀系列后面的改进型,比如鹰雀M型,那机动能力就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其实鹰雀E型还有一个姊妹版,也即是鹰雀E2型。这个型号的导弹对弹体结构进行了改变,使得其机动能力极为夸张,甚至有“狗斗鹰雀”的名声。
顶着半雷达制导的名头,做着近距格斗弹的活,这就是鹰雀E2型导弹的真实写照。要是这次他们带的是鹰雀E2型导弹,那徐显的操作空间也将大大降低。
此时的徐显,右手抓着操纵杆,身子不停地往后张望,他要确定导弹此时与自己的相对位置,接下来,他要做一个比较危险的动作。
在模拟图像中,管制员看着代表着导弹和徐显座机的点愈来愈近,紧张得几乎呼吸停滞了。即便是使用三九机动,使得导弹的预计相遇点不断改变,飞行路程也在不断增加,可是奈何鹰雀导弹的燃料实在过于充足了,凭借着持续不断的动力,长时间维持着接近三马赫的超高速度,硬是要无视了徐显的机动动作。
导弹的作用原理并非是常人理解的导弹是去追击飞行,而是导弹去“遇”飞机。在导弹的内置计算机中会根据锁定飞机的位置变化结合自身的飞行数据,计算出一个相遇点,一个导弹和飞机的相遇点。导弹飞向的不是飞机,而是计算出来的预计相遇点。
各类导弹机动规避的基础原理就是迫使导弹不停更改预计相遇点,使得其不断变向。变向,这是消耗能量的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管是对导弹,还是飞机。
导弹和飞机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导弹的燃料是有限的,而飞机的燃料存量远比导弹要多得多,拼能量消耗对飞机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可是,其中牵扯到一个问题。导弹的速度通常要比飞机要快,而且是快得非常多,飞机很多时候根本撑不到能将导弹能量耗尽或者能量低到无力进行机动跟上目标飞机。
王启误射导弹时离徐显实在不算远,这导致鹰雀导弹的燃料动力极为充足,即便是徐显一通三九下高机动动作下来,鹰雀导弹仍然可以维持接近三马赫的超大速度,对徐显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这要是换到后面最通用的鹰雀M型,其极限速度能达到四马赫,几乎就是徐显C16C型战机极限速度的两倍,在那种情况下,徐显的逃逸时间将会大幅减小。
“太快了,导弹速度太快了,徐显的三九机动不起效果!”管制员脸色非常难看。
在通常的中距离或中远距离半雷达制导导弹的发射位置来说,到现在这个阶段,导弹应该快耗尽燃料或者甚至说已经燃料耗尽靠惯性飞行了。这个时候,目标战机进行三九机动,可以消耗导弹最后仅剩不多的能量,然后再释放箔条干扰导弹的内置主动雷达,使得导弹偏离预定轨迹。这时候,就算导弹后面去除干扰,重新追踪到飞机,也已经没有足够的能量返回正确的轨迹,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威胁。
可要命的是,这枚鹰雀E型导弹还处在动力充足的时刻,凭着远超战机的速度,鹰雀导弹和战机之间的距离还是在不断缩小。就算徐显在不停地戏耍导弹,不断地往导弹走冤枉路,可是奈不住人家就是腿脚跑得快,而且是比他快得多,多走额外的距离,照样可以搞定你!
如果徐显继续维持着这个飞行状态,那么被导弹击中就是迟早的事情。
至于频道里王启说的徐显没有释放箔条的事情,王晨晨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应该这么说,其实以王启的水平,他应该是可以想到徐显此时的境况下,面对抗干扰能力极强的鹰雀E型导弹,而且动力极为充足的情况下,释放箔条就是浪费的无意义行为。没办法,王启已然被自己误射导弹的行为搞得有些六神无主了,已经失去了该有的冷静,实在怪不得他。
王晨晨五指又松又紧,显示出他的内心同样极度的紧张。
“该怎么办呢?”
C16驾驶舱中,徐显此时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弹体了,预计在接下来数秒之内,导弹就能击中他。徐显清楚地知道自己再这么下去,肯定就是机毁人亡的下场,但是他不能一开始就进行机动,他需要将导弹放到足够近的地方。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才能发挥C16战斗机高机动的优点,并且突显鹰雀E型机动能力不足的缺点。
此消彼长,这才是一线生机!
徐显右手握紧操纵杆,而视线几乎全在左后方的导弹之上,现在导弹离他太近了,他必须将足够的精力放在上面。而对于战机的操控,他基本已经全凭体感了。
对于徐显这样的飞行员来说,即便不看仪表,也能大致判断出飞机的状态来。而且,他不需要撑多久,不过数秒的时间,他将要进行一个巨大的机动动作。
眼看导弹已然近在咫尺,徐显感觉此时应该差不多了。于是立刻收回目光,转回头来,一个右压杆下去,直接压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