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机长(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496

徐清心思通透,一看韩起的样子就知道此举并没有多么打动韩起,便是决定换上一个法子。
再是一转驾驶盘,一通操作之后,飞机转正,再度回到平飞状态。便是在飞机稳定后没多久,徐清一把油门加到最大,加足马力,一飞冲天。
面对徐清有一次的大幅度改变飞机状态的行为,王天亮表示压力很大,他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飞机高度一升再升,直接突破了737NG的极限高度42000英尺。
在超过42000英尺之后,飞机的上升率开始持续性减小,最终在大约48000英尺的高度时,飞机连最基本的两百英尺每分钟的上升率都无法维持了。
此时,飞机的速度已经非常接近于抖杆速度。
这架飞机升限到了!
徐清在意识到飞机已经接近升限之后,不再保持爬升姿态,而是适当调整飞机状态,让飞机速度可以保持在堪堪失速速度之上。
这时候,油门已经加到最大,飞机处于一个非常临界的状态。
只要徐清带杆带多了,空速立马进入抖杆速度带,飞机瞬间便是进入失速状态。可要是徐清带杆不够,因为在接近升限的高度,空气已经极为稀薄,飞机升力难以为继,带杆偏少,飞机肯定无法维持高度,就会不受控制地开始下降,
便是在失速和维持高度之间,徐清就靠着一只右手操控着飞机,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单是这操纵难度比之刚才下降维持速度不变还要难上几分。
忽然,徐清眉头一皱,一直在操纵飞机的右手猛地传出一阵麻木感,他不受控制地多带了一点儿杆。就是没有掌握好的一丝力道,飞机的速度非常敏感地就要开始减小。
然而,韩起眼疾手快,左手闪电般地握住驾驶盘,稍稍稳了一下,这干预进来的力道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正好止住了飞机即将坠入失速的趋势。
稳住飞机之后,韩起缓缓松开左手,将飞机的控制权重新交给徐清。可是,他的耳边忽然响起徐清一声长长的叹息声。这声叹息充斥着无尽的悲凉和落寞。
“果然右手还是不行吗?”徐清感受着现在并没有异常的右手,仿佛刚才的麻木感从未发生一样。但是,只有徐清知道刚才的麻木感就是当年右手严重冻伤的后遗症。
不管右手了,徐清猛地一带飞机,空速瞬间进入失速速度带,飞机失速了!
可是,徐清并没有进行失速改出的动作,顶杆减小飞机迎角,而是继续带杆,这不就是在增加失速?
“你在干什么?在这么下去,飞机要进入深层次失速了!”王天亮吼道。
徐清一笑:“那才是如我所愿!”
忽地,徐清感觉手中杆力越来越轻,这是飞机的舵面效应已经在减小了。此时,飞机翼面的气流不再是贴合表面,而是产生了众多的乱流。
飞机开始进入深层次失速!
便在这时,徐清一脚右舵踩满,飞机缓缓向着右边倒栽下去,带着螺旋之态开始往着地面俯冲。
飞机进入螺旋了!
第126章
赌上性命的推销
客机本身由于其稳定性其实是比较难以进入螺旋状态的。所以,徐清才将飞机带到进入深层次失速,再一脚满舵下去,使得飞机才能进入螺旋状态。正常情况下,客机就算折腾一下也无法进入螺旋。
这种双侧机翼失速程度不一致的状况不仅仅对大型客机,就算是对机动性较强的小型飞机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飞机进入深度螺旋状态,很有可能将无法改出。
对于大型客机而言,连失速都是杜绝进入的,更何况,危险系数更高的螺旋。这种一侧机翼先于另一侧机翼失速使得飞机朝向先失速的的一侧偏转的情况,只允许在某些机动性高的飞机上训练。对于机动性较差的客机来说,这基本就是灾难性的。
客机在螺旋期间,将会对飞机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每转一圈,速度都会增加,压力随之加大,最终机体结构无法承受,导致飞机解体。
当年,韩起最最有名的就是飞机误进入螺旋状态,最终即便改出了。可是当时的水平安定面,垂直尾翼,大翼末梢都出现了结构性断裂,大量液压油从断口处流出,飞机的操纵系统几乎瘫痪。就是靠着这几乎已经无法操控的飞机,韩起硬生生地将飞机安全落地。
徐清当然是知道韩起的那次著名的客机螺旋事件,对于客机螺旋给飞机所能带来的机构损伤,韩起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徐清持续带杆导致飞机失速的时候,韩起就大约知晓徐清想要干什么,只是他并不敢相信徐清的胆子大到如此地步。
不过,韩起是什么人?徐清你敢做,我就绝对敢接着,要是半途叫停了徐清,岂不是让他气势抢弱了一截?
对别人,韩起起不来一丝好胜心,唯独徐清不一样。
自他成名以来,时时刻刻都在被别人跟徐清比较,始终都要低上那么一点点。很多人觉得若非徐清隐退了,现在民航第一人的名头根本落不到他头上。
因而,韩起对其他人起不来好胜心是建立在反正这群人都是不如我的。可在徐清面前,他没有这份傲气。
不过,就算有了心理准备,在当徐清踩下方向舵的那一刻,韩起还是止不住地眼皮抽动了一下。
光论胆子,韩起觉得自己跟徐清一比,真是自愧不如。客机螺旋这种事,说干就干的。
打心底里的,韩起脸色冷硬地说了一句:“真有你的!”
徐清嘴角掀起:“我就当你夸我了!”
在二人话音刚刚落下的时候,飞机带着极大的仰角,接着向着右边倒栽下去。飞机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深海漩涡之中,一边旋转,一边往下俯冲。
坐于后方的王天亮从脚底板到天灵盖都是一片冰凉,似乎全身的血液都停止了流动。便是韩起也在此刻手上盘,脚上舵,事关身家性命的事情,韩起更愿意相信自己,不管身边坐着的是谁!
飞机在进入螺旋的起始阶段,飞机速度还不算太快,这时候飞机还只是初始阶段,严格意义上来说,飞机并没有开始正是进入螺旋状态。
通常来说,飞机要在转过两圈之后,才会真正进入螺旋过渡阶段,在此之后就是最为危险的垂直螺旋阶段。
在此阶段中,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受的力和惯性力还没有达到平衡,飞机依旧有自动脱离螺旋的趋势。对于机动性差的飞机来说,也就意味着稳定性更强,只要空气动力学受的力和惯性力还没有达到平衡,那飞机就有自发恢复稳定的趋势。
不过,徐清自始至终都没有松开右满舵,这就阻止了飞机自我修复偏转的情况,飞机持续性地出现大侧滑状态。
这时候,飞机的速度始终保持在略低于失速速度,同时飞机的侧滑仪开始显示出右侧滑的情况。侧滑仪上显示出来的侧滑状态就是表明飞机的螺旋方向。
在驾驶舱中的三人的视线先是朝着天空向上,接着不断右转下移,最后开始逐渐笔直向下。
在飞机转了360度的第一圈之后,王天亮就忍不住了:“差不多行了,改出了吧!”
正常训练螺旋改出的时候,也就是在转一圈或者两圈之后,就开始进行改出动作了。因为在一到两圈后,飞机还没有完全进入螺旋,改出的可能性还是相对比较大的。等再往下转,到了螺旋过渡,甚至垂直螺旋的时候,那改出来就相当困难了。甚至对某些类型的飞机,只要进入这个阶段,那就失去了改出机会,下场就是机毁人亡。
“太早了!”徐清当即就拒绝了。开玩笑,转了一圈就改出,那跟没螺旋有啥区别?刚刚开始就结束,那不是笑话?
王天亮当即脸色惨白,自己怎么就上了这条贼船了?
“你那次是转了几圈?”徐清问韩起道。
跟王天亮三魂七魄都快要冒出来的举动不同,韩起脸皮只是抽了抽,声音冷硬地冒出一句:“四圈半!”
韩起算是知道徐清的胆子有多大了,他这是要复制自己当初的事。可是,螺旋四圈半之后,还能不能改出来,那真就是要看天意了。
有些事情做一次可以,第二次,就算是同样的人也没有把握。
如果再让韩起经历一次四圈半螺旋,他自问能不能活下来只能在五五之数。一瞬之间,他甚至在犹豫要不要叫停徐清。
不过,韩起最终还是忍住了。
第二圈!
此时,飞机下坠速度已经极为明显得增加了,足足有每分钟四千英尺,这还仅仅是第二圈。就在这时,韩起稍微挪动了下自己的坐姿,调整起来一个相对更为舒服的位置。其实,这并非是韩起坐得有多难受,只是心要乱了,想要缓解一下焦虑而已。说实话,飞机在这么转下去,他对改出的把握将越来越低。
这个时候,徐清的脸色也逐渐凝重起来,螺旋状态给予他的压力还是有的,他也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毫无反应。
第三圈!
此时的飞机的下坠状态已经变成几乎垂直俯冲。现在的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上所受的力已经与惯性力平衡。飞机会绕着铅锤方向,以一个相对稳定的半径进行螺旋俯冲运动。这时候,飞机已经接近垂直螺旋的阶段了。
飞机一旦进入这个垂直俯冲的状态,下降率直接飙升到每分钟一万英尺。
每分钟一万英尺的下降率什么概念?相当于飞机以每秒五十多米的速度在往下冲。也就是说,正常速度眼睛眨两下,飞机就往下掉了五十多米。
在江宁区域管制室中央雷达屏幕上,清源的那架机号1533,应答机4231的飞机在整个雷达屏幕上显得鹤立鸡群。
雷达屏幕上是可以看到监控飞机的飞行数据的。自然也能看到徐清他们那架飞机的高度和下降率。
当负责监控的管制员看到徐清的飞机以足足每分钟一万英尺的下降往下俯冲,高度数值跟拉了闸似的疯狂掉,心里生出一丝不安,转头望向身边同样在看雷达屏幕的主任,开口道:“他们在干什么?这下降率也太夸张了。”
主任眼皮子狂跳,在雷达屏幕上可不仅仅能看到高度变化的参数,也能看到航迹参数。他可以发现,徐清的这架飞机几乎就是原地不动,显得分外诡异。
就算是飞机俯冲向下,也肯定是带有一定的角度冲下去,哪有这种直挺挺地往下掉的?而且这下降率也太夸张了!
“他们在训练尾旋?”主任猜测道。除了尾旋,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情况符合眼前所见。
尾旋是螺旋的另一种说法,两者的意义是相同的。由于螺旋的半径非常小,基本不可能反应在雷达屏幕上,使得从雷达屏幕上看来,飞机就像是原地不动。
“客机还能飞尾旋?不是禁止客机进入尾旋吗?”管制员奇怪道:“又不是战斗机之类的高机动性飞机,进入尾旋之后,客机还能改出?”
“我咋知道?不过,你的话有问题!现在飞机上面的一个人不就是在改出客机尾旋之后成名的吗?”主任苦笑道:“真有你的徐清!胆子大了没边的!”
“韩起吗?”管制员笑道:“主任,他们会不会是失误进入尾旋了?会不会有危险啊?”
主任冷笑一声:“客机在设计上天然就难以进入尾旋状态,有自我恢复的特性,除了某些极个别的情况,客机基本不会进入尾旋状态。再说,要是真的误操作或者气流原因导致进入尾旋状态了,你觉得上面两个人会不在尾旋的初始阶段就改出?还会让飞机达到深层次尾旋?这都每分钟一万英尺的下降率了。放心!肯定是他们在折腾!”
在管制室里两人在讨论徐清他们的时候,徐清这时候也意识到改出时机差不多到了。
三圈!三圈是徐清认为的可以在掌控之中的范围。超过三圈,他就对能不能改出没有绝对把握了。
从一开始,徐清就保持着油门处于慢车推力。飞机完全进入螺旋状态之后,驾驶盘立马改平稳住,方向舵同时收回输入量,使其恢复中立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