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娱乐(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290

  港片横行亚洲30年,起码是两代人的青春,但我们不能随便拍拍,要吸取当年的教训,这碗饭还能吃好久的。”
  “说的是!”
  张佳振对面坐着一个人,一看就是位大佬,江智强。
  江智强,安乐电影公司老板,有自己的院线,一直做西片引进的,所以和好莱坞的片商关系很好。
  当年《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幕后操盘的便是这位。
  国际汤被封杀消失那两年,也是投靠了这位,凭借《月满轩尼诗》和《晚秋》两部文艺片,以及安排好的韩国奖项,先坐上了“文艺片女神”的位置。
  然后,江智强投资薛晓璐导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汤唯完美回归。
  再有刘天仙,干爹有了新欢后,刘天仙一度孤苦无依,也投奔了江智强。江老板投桃报李,双手奉上大作《花木兰》。
  他是《花木兰》的制片人之一,只不过这片扑了。
  所以大多数时候啊,娱乐圈没有什么坚韧不拔,大器晚成,努力付出便有回报这些毒鸡汤……
  都是局。
  “这个玩法很有趣,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等来的机会,但一定不要急,不要给人一种我们要进军,要攻击,要怎样怎样的姿态。
  香港不是以前的香港了,内地观众对我们不友善,就不要挑逗对立。”
  江智强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手里全是好牌,一张张出,注重质量,吃怀旧饭,也要用点诚意的。
  肖像是基础,片子是核心,噱头是关键。对了,内地的同行什么情况?”
  “也在大肆收集新老明星的肖像,据说不太顺,很多老一辈的演员不喜欢这种东西。但他们有自己的优势,那些所谓的流量。”
  “就是说,很可能会变成内地流量与港台明星的对抗?”
  “差不多。我们已经想好了对策,去地域化,突出娱乐性。比如评选华语影史十大美人……”
  “呵呵,是这个道理。”
  张佳振又道:“今天约你饮茶,还想谈谈海外肖像权的事。”
  “海外?你想要谁的?”
  “赫本,梦露,白兰度,费雯丽,希斯莱杰,靓汤,布拉德彼特……”
  “……”
  江智强知道他在半开玩笑,也笑道:“本地人,做本地事。好莱坞我熟,但拿不下这些版权。
  我一副华人面孔去谈,人家凭什么卖给你?”
  他说着忽然一顿,叹道:“我做了一辈子西片引进,也将华语片卖到好莱坞,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扩大话语权的机会,可惜技术没掌握在你我手里。”
  “倒也难讲。”
  张佳振也顿了顿,道:“那位庄先生心思深的很,我看他的《赤潮》霸气凛凛,进攻姿态浓重,谁晓得他会干出什么来!”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口赚外汇
  外面纷纷扰扰的时候,庄周一直在闭关,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把《黑潮》完成了。
  孙茂贤,奈飞的那位中国区代表,收到了一份样片。
  每集去掉片头片尾,正片20分钟共6集。
  他认认真真看了两遍,既为作品惊叹,也为效率惊叹。他了解一些华语影视产业现状,比如电视剧,片方往往会压缩特效团队的时间,半年,甚至几个月,搞定几十集的特效镜头。
  而那些团队,居然真能搞定,就是活糙了点。
  其实美剧也差不多,美剧边拍边播,优缺点明显,往往都是神一样的开头,神经病一样的展开,各种烂尾……
  但《黑潮》可一点不糙,水准极高。
  孙茂贤在网上找了找资料,公开信息一查就有:
  大概在几年前,这位庄老板在沈城开了一家名叫逍遥游的技术公司,然后在京城开了一家奇迹时代,进军制片行业,取得成功。
  许是赚了钱,那家逍遥游搬走了,搬到沈城的一个产业园里,变成了一家较大规模的技术公司,还包括什么“AI研发中心”。
  也就是说,庄老板手里有两家公司,逍遥游负责技术,奇迹时代负责制片。
  孙茂贤对这个逍遥游很感兴趣,不过当前任务,还是把《黑潮》传回了亚太区总部。
  亚太区总部在新加坡。
  奈飞的战略是本土化,用当地最顶尖的人才,拍最顶尖的作品,吸引当地观众充值会员。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派系:
  亚太区的内容总监,是韩国人,叫金敏英。
  手下有一个韩国区的副总,一个日本区的副总,一个印度区的副总,一个泰国区副总,一个乱七八糟区的副总。
  因为大陆市场进不去,日、韩、印度、泰国成了四大粮仓,其余的马来西亚、港台等等,统归到乱七八糟区。
  各区的负责人,自然是当地人。
  于是观众就能看到,奈飞亚太区的韩剧铺天盖地,声势极盛。
  孙茂贤明白这点,直接传给了乱七八糟区的负责人,一位马来西亚华裔,叫宋乐安,祖上是广东人。
  宋乐安正在看前几季度的报表。
  形势很不乐观,奈飞早不是一家独大了,迪士尼、华纳、亚马逊、苹果围追堵截,市场压力巨大。
  “成本太高了啊!”
  宋乐安摇头。
  奈飞每年砸出去100多亿美元,用于原创和购片,别人怎么想不清楚,反正他觉得自家人傻,钱多,全球闻名!
  比如日剧《全裸导演》,有一个描述主角幼年时期的场景,奈飞不惜巨资搭建了300米长的建筑群,只为了呈现出3分多钟的画面。
  而这部剧单集成本1亿日元,是日本电视台制作费的十倍。
  再如印度剧《神圣游戏》第二季,奈飞投入了100亿卢比,折合近9亿人民币。
  有钱烧的啊!
  奈飞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大气粗,以及迅速攻占新市场,最直接的策略就是烧钱。而本土那些从业者,以前哪这么阔过啊?
  本着不薅白不薅的心思,个个往死里花。
  但问题是,重金砸出来的,不一定是精品。
  宋乐安一直想建议总部改变策略,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他看完了报表,想起孙茂贤传来的东西,便点开样片。
  一共才120分钟,不长,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他控制着激动难掩的表情,立即联系孙茂贤,问:“对方开价多少?”
  “海外特别版独播,连《赤潮》一起打包,1200万美元。”
  1200万美元!
  对奈飞来讲,不贵,对华语片来讲,天价。
  “海外特别版是什么意思?”
  “大陆的内容有删减,给我们的是完整版。”
  “计划拍几部?”
  “3-4部。”
  孙茂贤顿了顿,道:“对方还表示,我们砸钱砸的太多了,冤大头一样。如果深入合作,他能提供便宜又好看的剧集和特效服务。
  甚至于……”
  “什么?”
  “他可以干掉韩国人和日本人,帮我们攻占亚洲市场,乃至好莱坞。”
  ……
  “我不同意!”
  金敏英一只手拍在桌子上,气势汹汹:“我们购片和原创一向是两种策略,购片以量取胜,原创力求精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