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娱乐(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290

  赛博的背景,大多建立在高科技、低生活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崩坏的社会结构,五花八门的视觉效果为主要元素。
  《黑潮》在这点上做的非常出色,元素饱满,视觉冲击力强悍,打戏精彩,让我这个饥渴多年的功夫迷也满足了一把。
  故事上,没有故弄玄虚,很爽快的商业套路。
  演员上,演技集体爆发,杨天宝惊为天人,李绮红怀念青春,秦沛、李乃文、汤盈盈等,也很符合各自的角色。
  猎奇上,我看了内地版后,又看了海外版,不得不说比老外还要牛逼,惊得我多吃了三碗饭。
  以上种种,我给《黑潮》打8分。
  但我想说说内核。
  赛博从来就不是一种表象,不是说弄个霓虹灯,弄个全息广告,就叫赛博了。
  真正支撑赛博世界的,是其中的哲学思辨,简单归纳一下:
  1、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黑客帝国》提到了人机接口,《超验骇客》直接将人的意识与智脑结合……
  人的意识究竟能不能数据化,意识等于记忆么?记忆等于灵魂么?你的记忆被更改了,你还是你么?
  2,情感的本质是什么?
  《机械姬》里,AI机器人艾娃,不仅顺利通过了图灵测试,还成功骗取了男主的爱情。
  会哭会笑、敢爱敢恨,这些人类引以为傲的情感,真的就是人类专利吗?
  3,究竟何为人?
  有思想的机器人,能生育后代的仿生人,他们算不算人?
  这个探讨的太多了,不一一举例。
  4,我们是真实存在的吗?
  《黑客帝国》中,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是被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所控制。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据点“锡安基地”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拟世界的一部分?尼奥是真的救世主,还是智能系统的一个子程序?
  这是个永恒的哲学问题:我们怎么知道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我讲,视觉元素从来就不是赛博,这些哲学思辨,才是赛博的支撑点。
  我在《黑潮》中,很遗憾的没有看到这些支撑点,以至于像空中楼阁,好看,但漂浮,摇摇欲坠。
  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爆米花电影罢了。”
  文章一出,附和者无算:
  “总算有人说出我的心声,我都不敢说一句不好,生怕被喷。”
  “《黑潮》前面看着还行,越看越不对劲,偏离了十万八千里。”
  “《黑潮》太浅薄了,披着赛博皮的B级片而已!”
  但很快的,又有人发了一篇,明显针锋相对:
  “你以为这仅仅是赛博?”
第一百六十一章
放弃幻想继续战斗
  “‘称义之前完成的善行是上帝所不喜欢的,因为这种善行不是从信仰基督耶稣那里产生出来的,这种善行也不能是人适于接受恩典。’
  ——英国圣公会三十九教规之第十三条
  何谓称义?人生来有罪,经由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才能从罪人变成义人,这个过程叫称义。
  说白了,你信上帝,你才能算人。
  如果你不信上帝,即便你是再好的人,你也不算人,甚至要下地狱。
  既然不算人,就不能按照对待人的方式对待,所以我对那些异教徒做什么,杀人、抢夺财产、收为奴隶,都是正确的。
  这是一神教的底子,双标。
  因为他们需要一个理由,去分配资源,并合法的剥削异教徒。
  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文艺复兴之后,神权衰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走上舞台。他们更需要一套新的话语体系,来给自己血腥野蛮的强盗手段一个合理解释。
  这时的双标,就不再是教徒与异教徒,而是文明与不文明。
  如果你是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文明”国家,那就可以对任何“不文明”的国家,做任何事情!
  所以当他们在北美屠戮印第安人,在非洲贩卖奴隶,乃至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们不会有任何负担,因为我们不是人。
  1920年,丘吉尔下令对伊拉克使用毒气弹轰炸时说:
  “我不承认对这些人做这种事是错的,当一个更强大更高等更智慧的种族对他们这样做,是以这种方式进入并取代他们。”
  正所谓:我是文明人,所以我可以不文明!
  这套东西,贯穿整个西方史,早成了官方的yishi形态。并且在今天,演变出了更漂亮的,用普世价值来包装等级论和等级制度的方法……
  如果你不在我的普世价值体系之内,你就是敌人!
  比如中国。
  所以,不要总想着用我们的逻辑去理解对方,也别想着对方可以理解我们。
  满纸高尚言,浑身反人类,西方是天生双标的。
  好了,背景说完了,回到正题。
  在过去第一个30年里,我们解决了挨打的问题,第二个30年里,我们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在现在以未来的30年里,我们要解决挨骂的问题。
  即:找回丢失的话语权。
  我们在社会、经济、文化、风俗、国民素质等方面的话语权,一度全方位的丢失,当然今天只说影视。
  赛博朋克的基本概念,不用多讲,公认的“高科技与低生活”“控制与反抗”。
  我看过几乎所有赛博元素的影视剧,也确实揭露了一些真实的社会矛盾,但他们只会给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反抗。
  却不表现去反抗谁,怎么反抗?
  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这东西必然会涉及西方社会的根本矛盾。所以你看每一部赛博作品,最后都反抗了个寂寞,啥也没改变。
  当然了,如果用西方的普世价值解释,倒也说得通。
  虽然他们处于底层,买不起义体,沉迷虚拟世界,人格异化,但他们自由啊!机械控制算控制么?那明明是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生活!
  所以呢,我就算活在这样一个狗屎社会,我仍然可以去思考仿生人算不算人的命题……对吧?那位说哲学思辨的老兄!
  赛博朋克,不是理科公式,必须要遵守。
  它诞生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个具体概念,是几十年来的这么多作品,不断完善,不断往里添加自己的元素,才形成了今天的赛博朋克。
  怎么轮到我们国产赛博,就变成金科玉律了?
  我们就不能添加自己的东西?我们就得跟着老外一样,去探讨什么哲学思辨?
  记住,这是他们的逻辑,不是我们的!
  西方人说大饼脸,眯眯眼,塌鼻梁,是东方的高级美。你特么就真弄了一批眯眯眼的模特,去舔洋人欢心?
  贱不贱啊!
  高层近几年一直在强调自信,走出去,输出,中国方法。
  但绝大部分影视从业者,还没有认识到,或者说没有钱肯投给他们,让他们拍点硬货。
  我为什么前面说了一堆背景因素,就是因为不说清楚,有的人不明白,强大自信,走自己的路是多么重要!
  更何况,《黑潮》本来就是一部正儿八经的赛博作品。
  只不过它的反抗,不是隔靴搔痒!
  你看结尾那铺天盖地的智械,像不像汪洋大海啊?
  我扫了一圈分析文章,看明白的人很多,敢说出来的没有,我也不敢明说,但我预测一下啊。
  听说《黑潮》是三部曲,第一部是讲主角的觉醒,我觉得这个片名可能是这样的:
  《黑潮·觉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