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娱乐(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290

  全是各种各样的演员,呈现出的各种各样的表情神态。
  庄周直接调取王祖贤的素材,问:“这个行么?”
  “OK啊!”
  他点击两下,徐克眼睛睁大,只见又出现了一张由无数细小马赛克组成的面部轮廓。
  这些马赛克在疯狂变幻,跳动,仿佛活的面具,过了不长的时间,完美覆盖在了替身的脸上。
  再看屏幕里,那赫然是王祖贤,妖媚勾魂!
  “你是将祖贤原有的表情,换到了替身脸上?”
  “对。”
  “那我想要一个祖贤没有做过的表情,怎么办?”
  “用别人的。”
  庄周又调取了张曼玉在《甜蜜蜜》里,看到豹哥尸体时又哭又笑的表演。
  然后同样的方法,先覆盖在了王祖贤的脸上,再覆盖在了替身脸上,于是就看到她无比自然的,仿佛天生就演过这一段,独属于王祖贤的又哭又笑。
  与张曼玉的感觉完全不同。
  “……”
  徐克有点呆滞了。
  “下围棋的那只阿尔法狗知道吧,它就是被输入了数百万套棋谱,通过不断训练,再运用自己的算力,就可以与人对弈。
  后来呢,这只狗升级了。
  它没有接触过人类棋谱,只是从单一神经网络开始,通过强大的搜索算法,进行自我对弈。
  随着自我对弈的增加,神经网络逐渐调整,提升预测下一步的能力,最终赢得比赛。
  宛如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认识围棋,接触围棋,学习围棋,一步步成为大师,甚至创造出人类没走过的棋路。
  现在的奇迹2.0,等同于旧版的阿尔法狗。
  它被输入了电影诞生至今,几乎所有伟大的表演,再通过算力自我调整,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
  “就是说,它现在不能创造表演?”徐克问。
  “那要看你对创造的定义了……”
第一百七十章
顺便聊聊
  工作间内,地热不太热。
  听说煤炭缺口大啊……
  庄周外套都没脱,捧着杯热茶,道:“表演的基础是声台行表,演员掌握了基础,再通过造型、道具、理解、经验、阅历等等,来呈现人物特质,与观众达到一种共情效果。
  一位演员,饰演一个高位截瘫的角色。
  他先去观察生活中的人,自己体会,训练,找到那种感觉。真正表演的时候,他还要控制肌肉,展现出一种瘫直的状态。
  最后观众看了,哇,真像!
  这叫艺术创造。
  AI不一样。
  它的基础是脸,只是为了让表演素材适用于这张脸。
  它只有技术。
  但我们换一种角度想,这些表演素材来自于那些优秀的演员,都经历过时间的考验。AI用自己的算法,将其还原、提炼、融合,精准分配到每张脸上。
  它省略了演员观察、训练的过程,直接呈现结果,依旧能给观众带来强大的感染力。
  这是否也是一种创造?”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徐克也捧着热茶,年纪大了缩着身子,像个即将退隐江湖的老头儿,道:“是否可以这样讲,AI窃取了演员的成果?”
  “如果你的道德底线很高,你可以这样认为。”
  “其实我觉得表演是一种感觉……”
  徐克喝了口茶,沙哑着嗓子道:“同样的一段哭戏,张曼玉演是这样,巩俐演又是那样,她们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这源于演员本身的特质。
  任何表演,终究来自于人,人会往里面添加自己的东西,这份东西是独一无二的。”
  “老生常谈的命题。
  提起AI与艺术创造,总有人用情感、灵魂、生命力说事。但你不觉得这些东西,只针对创造者而言么?
  一位艺术家,花了十年时间画了一幅画。
  一个AI,直接用算法搞定了这幅画。
  你觉得在观众眼里,有区别么?
  或者说,观众在乎你如何努力的揣摩角色,如何辛苦的表演么?大多数都不会,因为观众与结果对等,不是与过程。”
  庄周放下杯子,道:“当然,我承认艺术家的特质唯一性,AI目前还做不到,我只是说一下观众的感受。”
  “我知道,我理解。”
  徐克点点头,问:“可你不怕AI会抹杀表演,以后不再诞生伟大的演员?”
  “这个涉及范围就很广了,不仅仅是演艺圈的事。
  如果有一天,AI像新版的阿尔法狗一样,从零接触表演,自己学习,不断升级,最终拥有了强大的表演和共情能力。
  那它是伟大的算法,还是伟大的演员,或者说是虚拟演员?”
  “……”
  徐克沉默半响,忽然笑道:“我们继续讨论下去,就跑到你那部《黑潮》的世界观里了,赛博朋克。
  不过以目前来讲,你这种技术肯定会颠覆影视产业,而这种颠覆,更多的也针对于创造者。
  对于当今娱乐环境中的观众群体,他们或许比我们更乐于看到一种新奇的……”
  “玩意儿!”
  ……
  在多年以前,麒麟玉是一个古典仙侠类的网文作家。
  什么叫古典仙侠呢?
  没有具体定义,但元素很清晰:比如古代背景,灵根,练气筑基,炼丹炼器制符,宗门家族正道魔道,古色古香的美人和妖兽,何谓道,何谓修道云云……
  不过他写的有点偏门,他是写《蜀山》同人的。
  那时古典仙侠火啊,即便是《蜀山》同人也让他混出点名气,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网文作者。
  可惜好日子短暂,自己的读者越来越少。
  因为古典仙侠文不吃香了,往里添加各种亚文化元素的仙侠,现在才受欢迎。
  包括整体的网文风格也在变,越传统,说明你的书越老旧,新一代读者崛起,他们更追求脑洞和潮流。
  就像现在多少带点轻小说风格的作品,只要笔力还行,成绩都不错。
  于是麒麟玉开始转型,也尝试着写轻小说仙侠,不太成功。这阵子又扑了一本书,都没信心继续写了。
  网文太内卷了!
  每天不知诞生多少个脑洞,又有多少个脑洞化为灰飞……
  正当麒麟玉处于人到中年事业危机的头秃时刻,忽然有人递来了橄榄枝,还是飞速崛起鼎鼎大名的那家公司!
  他家就在沈城,今天一大早穿戴的整整齐齐,来到了产业园区。
  见到前台,被领到一间接待室,里面坐着几个人,其中一个还认识。二人皆是惊讶,互相招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