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娇娘(校对)第1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3/1618

  了尘微笑:“这我就不记得了。我扔了那么多东西,哪儿一一去记?”
  明月公子一噎:“你!”
  “我们走。”了尘不再理他,带着顾娇出了巷子。
  “你真不记得了?”顾娇问。
  了尘淡道:“记得也不告诉他。”
  敢对他的徒弟下手,不知死活!
  今日没要他的命,都是便宜他了!
  “进去吧。”了尘将顾娇送到了家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她,“好几年前的事了,在燕国,不是我主动抢的,是他侍卫自己送上门的。他侍卫在茶棚中欺负手无缚鸡之力的老者,我看不过眼,给了他一个教训。我对兵器没兴趣,转手卖去了盛都附近的一间铁铺。”
  顾娇顿悟:“原来如此。”
  ……
  巷子里,灰衣侍卫找到了自家公子。
  见自家公子一手扶住墙壁,一手捂住胸口,似乎受了伤的样子,他大步流星走过去,扶住公子的胳膊,道:“公子!你怎么了?又不舒服了吗?”
  明月公子脸色苍白地说道:“我方才去抓那小和尚,谁料那个人出现了……”
  灰衣侍卫皱眉道:“是他把你打伤的?”
  “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不是他的对手。”明月公子喘了口气,“他说剑不在他手上,看上去不像是撒谎。”
  灰衣侍卫大惊失色:“什么?剑不在他手中?那咱们这么久岂不是白盯着他的徒弟了?公子,你的情况越发不好了,要不……咱们回去吧?”
  明月公子望着漆黑的夜色,神色复杂地说道:“没有剑,我们回不去的。”
  ……
  这一晚,顾娇歇在了碧水胡同。
  安国公从皇宫出来,乘坐马车回了下人置办的府邸。
  郑管事也来了昭国,他笑着对安国公道:“少爷……呃……不对,该改口叫小姐了,小姐今夜不回来,您会不会难过?”
  安国公笑了:“这有什么难过的?她陪了我这么久,回去陪陪自己娘亲也是应该的。多个人疼她,我高兴还来不及。啊,对了,那些嫁妆你记得清点好,我总感觉有点不够,想再去置办一些。婚期又提前到了下个月,得尽快了,明天去吧!”
  郑管事直接傻眼了。
  不是吧国公爷,这还不够啊?
  都十里红妆了好么?
  嫁公主也没这么大牌面的。
  带来的嫁妆里,除了有他这些年挣来的家业,也有轩辕紫当年带入国公府的嫁妆,他散尽家财为轩辕家的儿郎收尸时,是没动轩辕紫嫁妆的。
  如今全给顾娇带过来了。
  饶是这样,他还想给她更多。
  ……
  翌日,郑管事来了一趟碧水胡同。
  按理说,安国公是要上门拜访姚氏的,但姚氏是女眷,多少有些不便,安国公便只让郑管事登门送上一点燕国的特产,也算是彼此打了招呼。
  姚氏温声道:“国公爷有心了,替我谢谢他。”
  姚氏让下人也备了回礼,等顾娇下次去探望安国公时一并带过去。
  郑管事离开后,顾娇准备出门了。
  她昨夜已与姑爷爷打过了招呼,但还没见姑婆呢。
  她一会儿打算进宫一趟。
  正巧姚氏也想给顾娇买几套好看的首饰,虽说家里不缺首饰,可都是从前的款式了,她想让女儿亲自挑。
  母女二人抱上顾小宝,带着姑爷爷做的蜜饯,坐上了出行的马车。
  他们今日的行程是先一起买首饰,再一道入宫探望姑婆。
  “姑婆。”顾小宝说。
  顾娇好奇地看着他。
  姚氏笑道:“太后每次来都给他好吃的,他可喜欢姑婆了。”
  顾小宝今日穿着虎头鞋,戴着虎头帽,虎里虎气又奶唧唧的。
  顾娇实在没忍住,轻轻捏了捏他的小脸蛋。
  “要不要姐姐抱?”姚氏问。
  顾小宝一头扎进亲娘怀里,小脚脚一阵兴奋的乱蹬。
  三人来到京城最大的首饰铺宝林轩。
  顾小宝不爱走路,昨日去给顾娇开门,已经是把他一个月的步子走完了。
  姚氏要把他放在地上,他蜷着小腿儿,两只脚死活不着地。
  姚氏无法,只得将他抱进怀里。
  顾娇有婚约在身,按京城的习俗戴了面纱。
  她的胎记被遮住了,一双眸子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可当她的面纱被风吹起,露出左脸上的那块红色胎记时,所有人立刻失望地摇了摇头。
  姚氏蹙眉,心疼地握住女儿的手。
  顾娇:“我没事。”
  这些目光,她已经习惯了。
  姚氏深吸一口气:“婚期提前是对的。”
  守宫砂就快掉了……快了……
  “什么?”顾娇问。
  姚氏眼神一闪,讪笑道:“啊,我是说……你们婚期提前,挺好的。”
  话音刚落,侧面走来一个小丫鬟,对着姚氏唤道:“夫人!”
  姚氏顿住脚步,与顾娇一道朝对方望去。
  小丫鬟来到她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真的是您!小少爷也来了!”
  顾小宝冷漠脸。
第915章
暴力小宝!
  小丫鬟讪讪道:“您今日也是来为二小姐取首饰的吗?呃……这位是……”
  她看见了姚氏身边的顾娇。
  姚氏正色道:“她是大小姐。”
  小丫鬟脸色一惊,躬身行了一礼:“奴婢春柳,见过大小姐。”
  姚氏对顾娇道:“春柳是瑾瑜的陪房丫鬟……忘了和你说,瑾瑜也要成亲了,未婚夫是昌平侯家的三公子,姓权。”
  这桩婚事是顾瑾瑜自己选的。
  原本姚氏为她相中的是黄门侍郎家的嫡子,虽说出身不高,可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又勤勉上进。
  公公婆婆也是和善人。
  加上人家没嫌弃顾瑾瑜在京城名声不好,顾瑾瑜嫁过去看就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辈子。
  可她说她不想嫁。
  恰巧昌平侯从封地回京叙职,带上了家眷。
  权三公子对顾瑾瑜一见倾心,忙着人上门提亲。
  他不是京城人,对顾瑾瑜在京城的名声不大了解,他们在京城成亲,婚后再去往封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3/16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