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59


老朱最不喜欢女子和太监干政,而且还被明确的写在大明律中,只不过禁止女子干政倒是做到了,但禁止太监干政却成了一纸空文,甚至大明朝还是太监干政最严重的朝代之一,这主要是怪朱棣,他篡位后身边无人可用,于不少太监得到重用,偏偏这些太监还出了郑和这种人物,所以后来掌权的太监层出不穷也就很正常了。
“父皇息怒,蒲城命苦,从小就不被二弟喜欢,我将她从西安带走后,她也一直把我当做父亲侍奉,可以说我从西安到北京的路上,也多亏了她的照顾,而且她又聪明,能够帮我和李节整理一些资料,偶尔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她的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才写在总结上。”朱标急忙解释道。
“她亲爹还活着,你抢着做她爹干什么?”老朱听到蒲城竟然把朱标当成父亲也立刻急了,蒲城可是连她亲爹都敢下毒,所以在老朱看来当她爹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长兄如父,二弟太过胡闹,导致家宅不宁,我身为兄长,替他尽一些父亲的责任也是应该的!”朱标却振振有词的道,不过说到这里他忽然又露出疑惑的神色向老朱问道,“对了,这两天怎么没见蒲城?”
朱标还不知道蒲城郡主已经被老朱关押到宗人府了,虽然老朱封锁了他生病的消息,但他发病时,蒲城郡主就在现场,所以无论于情于理,她都应该来探望一下自己才对。
“这个……是我不让她来的,毕竟你生病的消息绝不能传出去。”老朱有些含糊的回答道,他还不想让朱标知道自己把蒲城郡主关进宗人府的事,毕竟关人总要有个理由,可他又不能把蒲城给朱樉下毒的事告诉朱标。
“咳~,陛下,蒲城郡主虽然是个女子,但却才智超绝,在政务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我也是自愧不如!”李节这时急忙岔开话题道,免得朱标再追问下去,到时老朱就不好圆谎了。
“没错,蒲城的聪明让我十分意外,可惜她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子的话,日后肯定也能成为我的好帮手!”朱标说到最后也露出可惜的神色,但随即他又神情一喜再次道,“不过除了蒲城外,我发现五弟家的有邺,以及四弟家的高炽也不错,一个聪明过人,一个成熟稳重,都是很不错的人才!”
“看看,你弟弟家的儿子都这么有才,可你看看你的儿子,到现在也没个出挑的!”老朱闻言却白了朱标一眼。
“这个……其实允炆和允熥也是不错的。”朱标闻言也尴尬一笑道,自家的儿子再不成器,那也毕竟是亲儿子,当然真要说起来,朱允炆与朱允熥的确比朱有炖两人差一些。
“好了,不说这些家事了,按你们的意思,北平府应该比开封三城更加适合迁都了?”老朱再次把对话拉回正题问道。
朱标闻言看了看李节这才回答道:“不错,本来我对北平府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因为李节的坚持,所以才去了那里,不过到了北平府我才发现,那里各方面的条件的确不错,河运与海运都很方便,虽然靠近边境,但周围有险要的关隘把守,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北方敌人也很难突破北平外部的防线。”
李节这时也接口道:“陛下,臣也很认同蒲城郡主说的那句话,对于大明来说,若是一味守成,恐怕会重复以前王朝的兴衰,但若是迁都北平,却可以时刻感受到外部的威胁,从而让后世子孙不敢放松,另外臣一直坚信,大明的未来在于海上,倭国的银矿就是明证,还请陛下圣裁!”
看到朱标和李节都赞同迁都到北平府,老朱却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拿起北平府的详细资料,一份份的仔细翻阅起来,李节和朱标也不敢出声打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老朱终于放下手中的资料抬头道:“迁都之事关系重大,朕也必须与大臣们商议过后再做决定,不过对于我来说,你们刚才的话的确打动了我!”
李节与朱标听到老朱的话也全都露出狂喜之色,特别是老朱最后那句话,更是意味着老朱已经认可了两人的决定,虽然还需要与大臣们商议,但只要老朱做出决定,这件事就相当于成功了大半,接下来更多的也只是走个流程而已,毕竟老朱可不是能够被大臣左右的人。
“父皇英明,等我病好之后,也会帮着父皇一起游说大臣们商议迁都之事!”朱标当即也再次行礼道。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他们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而是牵扯到各方各面,需要整个朝廷都动员起来,甚至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所以那些大臣们的配合也十分重要。
“好了,这些事你不要多想,还是先把病养好了再说!”老朱却还是不放心朱标的身体,说到这里时,老朱忽然扭头看向李节再次道,“昨天老四那边送来消息,倭国的那个大内义弘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条件,接下来就是要兑现我们的承诺,第一批物资也在筹备之中,日后我们也需要派人去倭国接管石见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李节闻言也是眼睛一亮,当即一拍巴掌兴奋的道:“太好了,大内义弘果然是个识时务的人,不过虽然条件谈成了,但朝廷也不能放松对大内义弘的警惕,这个人十分擅长左右逢源,当初他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就是在南北两朝之间反复横跳,占尽了便宜,所以朝廷对他也要有所防备!”
老朱听后也点了点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这个大内义弘今天能够出卖倭国,日后难免不会出卖我们,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接管了石见国,然后在那里站稳脚根,朝廷也就不需要这个大内义弘了!”
老朱说到最后也露出几分杀气,等到石见国的银矿开采出来后,大内义弘恐怕会把肠子悔青,甚至很可能会不择手段的抢夺石见国,到时他们与大内氏之间肯定也会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老朱也不介意提前解决掉大内义弘。
第两百三十八章
捐资助学
“我爹的病怎么样了?”出宫的马车上,朱允熥一脸担心的向李节问道,朱标生病后一直被老朱藏在寝宫中不见外人,消息也被封锁,所以朱允熥也不知道朱标的情况。
“放心吧,太子殿下恢复的很好,只是陛下担心才不肯放他离开,估计今天晚上你回去就能见到太子了。”李节笑着回答道。
昨天李节和朱标一起说服了老朱,使得他同意把北平府做为迁都的地点,不过这件事还需要他说服朝中的众位大臣,然后再开始准备,估计就算是要迁都,也要等到一两年之后了。
“皇爷爷终于要放父亲出来了吗?那可太好了!”朱允熥闻言也兴奋的一拍巴掌道,他和朱标将近一年没见,结果朱标回来又生病了,他这个做儿子当然会担心。
“对了,蒲城郡主怎么样了,你姐不是去探望她了吗?”李节这时关心的问道,虽然他知道蒲城郡主在宗人府不会受委屈,但还是有些担心。
“堂姐倒是没事,就是被软禁在一个小院子里,平时也有侍女伺候,除了不能离开外,倒也和平常没什么两样。”朱允熥回答道,他和朱玉宁一起去探望了蒲城郡主,对于蒲城郡主被关起来的原因,他们也问过蒲城郡主本人,结果对方和李节一样都不肯说。
“没事就好,今天上午我去见陛下,听说秦王已经动身来京城了,估计她也很快会被放出来。”李节闻言也松了口气道,今天上午他又去见了朱元璋,主要是商量了一下迁都的计划,其实主要还是老朱拿主意,他和朱标只负责补充一些意见。
“求真书院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李节再次问道。
“最近倒是没什么事,前段时间搞的那个气压实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都慕名去书院求教,使得听课的人也多了好几倍,为此书院不得不对课程进行了一些修改,否则那么多人一起上课的话,一般的房间根本装不下。”朱允熥回答道。
今天是李节回来后,第一次陪朱允熥出宫,而且他们第一站就要去求真书院,接下来李节还要去武学转一转,平常朱允熥出宫也大都呆在这两个地方。
“我觉得书院不能再这么松散的讲课了,而是要招收一批正式的学生,就和其它的书院一样,把求真书院的知识体系传承下去!”李节忽然开口道。
“咦,解学士他们也是这么说的!”朱允熥听到李节的话也露出惊讶的表情道。
“解缙也这么认为?那我们倒是想到一块去了!”李节闻言也不禁哈哈一笑道,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
“不仅仅是解学士,其实书院有一部分人早就想这么干了,为此书院还专门讨论过,只不过想要正式招生的话,书院却面临一个问题。”朱允熥说到最后也露出为难的神色。
“什么问题?”李节急忙问道,如果书院早有正式招生的打算,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缺钱!”朱允熥无奈的道。
求真书院的管理一直很松散,书院里的人也都是靠着兴趣汇聚在一起,任何人想去听课都可以,解缙这些讲课的老师也都有其它的职务,不需要从书院拿钱,学生更听完就走,也不需要书院给他们提供什么衣食。
在上面这种情况下,书院的花费其实是很有限的,当然书院也没有什么收益,一般都是靠着书院的老师或学生捐献一些钱财就足够了。
可现在若是正式招生的话,前期的花费可是相当大的,虽然解缙这些人大都有官职,但大明的官员收入本来就不高,哪怕一些人家中有些财产,也不可能全都捐出来,所以书院的招生就被卡在这里。
“原来只是缺钱,这个好办,缺多少钱我全包了!”李节十分豪爽的一拍胸脯道,他现在还真不缺钱,最关键的是他有钱也没地方花,相比之下,求真书院却有可能改变整个大明的历史进程,现在他捐点小钱,说不定光凭这点就能名传青史。
“你有钱吗?”朱允熥闻言也是一愣道,在他看来,李节平时虽然不缺钱,但也不怎么花钱,衣食用度也很普通,看起来实在不像是有钱人。
“当然有钱,你忘了我和表哥刘义开了座镜子作坊吗,大不了我把作坊的收益全都捐出来给书院。”李节微微一笑道,镜子作坊他虽然从来没管过,但每年都会有分红,而且数额还不小,只是他很少有用钱的地方。
“一座作坊的收益够支撑整个书院的开销吗?”朱允熥闻言却还是有些不太确定的道。
“不够也没关系,你别忘了我好歹还是个靖海伯,每年有一千石的俸禄,大不了也全捐出去!”李节再次豪爽的道,区区身外之物,他要是想要聚财的话,简直太容易了。
“你还真是舍得啊!”朱允熥闻言也终于露出震惊的神色,虽然舍家办学的事他曾经听说过,但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殿下,目光要放长远一些,求真书院日后只会越来越重要,甚至等到它发扬光大时,整个天下都将因它而改变,所以投入再多的钱财都是值得的!”李节再次得意的一笑道,身为穿越者,若是连这点眼光都没有,那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等一下!”朱允熥这时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猛然看向李节道,“不对啊,你把自己的钱财全都捐出去了,那以后我姐嫁给你之后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你姐可是公主,每年有两千石的俸禄,比我这个靖海伯都高出一倍,足够养活我们两个了!”李节一脸理所当然的道。
“你……你竟然要我姐来养活你?这和上门女婿有什么差别?”朱允熥闻言又气又急。
“什么叫上门女婿?我是驸马好不好,而且都是一家人,谁吃谁的不一样?”李节闻言一挺胸膛理直气壮的道,不过说实话,驸马和上门女婿的差别也不并不是很大,除了可以让孩子保留自己的姓氏外,其它方面都要受到许多的限制。
“那也不行,这件事我要告诉我姐!”朱允熥却再次据理力争道,他主要还是担心姐姐出嫁后跟着李节吃苦。
“好啊,不过我敢和你打赌,就算你姐知道我要把钱捐出来,肯定也会十分赞同,甚至如果不够的话,她还会把自己的钱也捐出来你信不信?”李节说到最后也一脸的信心满满,朱玉宁是个很大气的女子,捐资助学本就是好事,以她的性子肯定不会反对。
“我姐她……”朱允熥本来反驳,可话一出口,气势却弱了下来,随即他也是一脸无奈的接着道,“好吧,是我小心眼了,我姐她还真的不会阻拦,不过你也要注意着点,就算我姐不介意,以后你也要养活一家子,难道就不想多存点钱?”
朱允熥早就不是那个长于深宫,对外界一无所知的皇孙了,这两年他经常出宫,对民间的疾苦也深有体会,当然也知道钱财的重要性,别看他是皇孙,但每月的例俸也十分有限,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不够花。
李节明白朱允熥的担心,当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我要是缺钱的话,随便找个办法就能挣到不少钱!”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朱允熥肯定会认为对方是在吹牛,不过李节这么说他却有些不敢确定了,以他对李节的了解,他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有一定的把握,当然最重要的是,李节的确有许多奇特的想法,想要挣钱似乎真的不是难事。
就在这时,马车也终于来以求真书院,李节跳下马车抬头看了一下,发现整个书院依然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只不过进出书院的人却比以前多了不少,甚至大门两侧也吸引了一些小摊贩来卖东西,竟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看来无论哪个时代,学校门口都是做生意的好地方。
朱允熥这时也下了马车,然后陪着李节一起进到书院,路上遇到一些认识他们的人,也纷纷和他们打招呼,不少人见到李节也都露出尊敬的神色,毕竟书院里不讲其它,只讲学识,而李节已经用自己的学识折服了整个书院的人。
“对了,有件事忘了告诉你,过几天我五叔家的两个堂弟也会来书院学习,他们也是你表弟,到时你帮我招待一下。”李节这时忽然再次开口道,老朱同意之后,他已经给李祺夫妇写了信,让他们准备一下,过几天他会亲自去接李茂和李芳兄弟来京城。
“临安姑母家的两个表弟也要来?”朱允熥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他当然知道李祺被贬到江浦的事,按说他的儿子也要受到限制才对,不过想到李节的本事,似乎一切都有可能。
“那太好了,我也刚好缺个伴,两个表弟来了也能陪着我一起读书。”朱允熥随即点头道,反正都不是外人,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
不过就在朱允熥的话音刚落,忽然只听不远处“轰隆”一声巨响,吓的身边的护卫也全都一拥而上,把李节与朱允熥护在中间,抽刀而立目光警惕的四下扫视。
第两百三十九章
书院中的爆炸
李节和朱允熥才刚来到求真书院,却没想到竟然听到一声爆炸,吓的周围的护卫也一下子他们围在正中保护,结果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到什么刺客。
“快看后面!”朱允熥这时却发现了异常,当即拉着李节的袖子一指书院的后院道。
李节抬头看去,结果只见后院中一股浓烟翻滚而起,这让他也是吓了一跳,以为是后院起火了,当即带着护卫跑到后院准备救火。
然而就在李节他们刚冲进冒烟的院子,却见几个黑乎乎的人影一边剧烈的咳嗽着一边从里面冲出来,黑烟就是从他们背后的房屋中冒出来的。
“快点救火!”李节发现冒烟的房屋中已经出现了火光,当即也再次命令道,周围的护卫也立刻四散开来寻找救火的工具。
“李兄?”正在这时,那几个黑乎乎的人中有人惊讶的叫道。
李节闻声看去,结果看了才半天才认出来,当即也是一脸惊讶的道:“解兄怎么是你,你们在搞什么?”
“这个……”解缙的黑脸上也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随即一指身后的房间转移话题道,“咱们还是先救火吧,等下再详谈!”
李节也知道救火更重要,于是也不再多问,当即与众人一起冲进房屋中把火扑灭,不过冲进房间李节才发现,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而且里面的火势也很吓人,幸好他们人多势众,最后总算是在大火烧起来前把火给扑灭了。
“解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在房间里搞什么?”李节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问道,房间里的火势很猛,而且用火根本浇不灭,最后只能用土,另外李节总感觉那股难闻的气味有点熟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