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359


“写就写,不就是一本书吗,你等我回去就给你写出来!”李节毫不退缩的道,男人绝对不能说不行,特别是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
“好啊,那我就等着欣赏你的大作了!”朱玉宁并没有当真,而是再次开玩笑道,就算李节再有才华,可是在短时间内,她也不相信李节真的能写出能与三国相媲美的著作来。
第两百四十七章
吹牛一时爽
夜已经深了,书房里的灯还亮着,李节坐在书桌后面,嘴巴咬着手中的毛笔头,眉头紧锁的看着面前一片空白的白纸发愣。
今天李节因为不服气,所以和朱玉宁打赌,要写出一部比肩三国和水浒的著作来,可这种话说来简单,三国和水浒位列四大名著之二,想写出一本与它们并肩的书谈何容易?
光靠李节自己,恐怕就算是花上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所以他本来打算做个文抄公的,可当真的拿起笔他才发现,他想抄都没地方抄,西游记他倒是很熟,可主要是从电视电影里了解,西游记的书他只看过一遍,而且看的好像还是青少年版的。
至于红楼梦,四大名著中李节最不感兴趣的就是这本书,当年他曾经几次翻开红楼梦,可都只看了一点就败退下来,最后他还是强逼着自己看了一半,这才产生了兴趣,终于把整本书看了一遍,但也只有一遍而已,后来他就再也没有看过这本书。
现在李节对红楼梦的记忆,也只剩下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其它的全都忘了,甚至连葬花吟的第一句都没记住,这让他还怎么抄?
“四大名著全军覆没,这下可怎么办,还有哪本书能让我抄?”李节咬着笔头低声自语道。正所谓吹牛一时爽,码字码到火葬场,他要是写不出来,日后怎么在朱玉宁面前抬起头来?
“对了,除了四大名著外,还有明代四大奇书,甚至有一本书被列为四大奇书之首,排名还在三国、水浒之上!”李节这时忽然一拍桌子兴奋的道。
所谓明代四大奇书,除了三国、水浒和西游记外,剩下的那本正是大名鼎鼎的金瓶梅,而且金瓶梅号称四大奇书之首,甚至影响到后来红楼梦的创作。
然而就在李节兴奋过后,却很快又失望的摇了摇头,因为金瓶梅他虽然看过,而且还看过很多遍,可主要是跳着看其中的精华,至于那些枯燥无味的情节,他都是一扫而过,现在他脑子里对金瓶梅印象最深的也只剩下葡萄架了。
“算了!像我这种正人君子,怎可写这种万恶之书!”李节一脸正气的自语道,当然就算他真的写出来,恐怕也不敢送给朱玉宁,否则肯定会被朱玉宁一刀砍死。
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说岳全传……
李节把自己能想到的古典全都想了一遍,其中有些他的确很熟,甚至如果李节真的狠下心的话,不说一字不差的默写下来吧,但至少可以依照原来的书中情节,以自己的语言把整个故事完整的写下来。
但这些书无论是在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上,都不及三国与水浒,毕竟四大名著可不是随便乱评的,这些书之所以没有被列入名著之中,也就代表着它们的实力不如这四本书。
“古典就算了,要不再往后面想想吧!”李节最后终于放弃了古典,毕竟想要从古典中找到与四大名著并肩的实在有点不现实。
既然古典不行,李节也只能另辟蹊径,这让他也很快想到了自己最熟悉的武侠,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他几乎是从小看到大,特别是金庸的书更是他的最爱,前世他在生命中最后那段时间里,陪伴他的就是一套金庸全集,当时他把这套书都快给翻烂了,书上的文字与情节全都烂熟于心,李节默写下来倒也不是问题。
当然除了武侠外,李节还看过各咱类型的网络,如果能写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话,不但解气,而且十分贴合李节现在的处境。
不过李节很快就放弃了网络,毕竟朱玉宁再怎么年轻,但也是个古人,连西游记和封神榜都没看过,如果一上来就给她看各种斗皇、斗尊满天飞的书,恐怕她一时间会接受不了,相比之下,武侠就比较温和,更容易让古人接受。
想到这里,李节也立刻拿定主意,自己就写武侠,当然了,拿武侠和三国、水浒这样的名著来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但武侠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娱乐性比古典要强。
事实上如果熟悉发展史就会发现,越是向后发展,它的娱乐性就越强,特别是在后世那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性更强的各种网络也应运而生,连武侠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开始没落了。
如果如果只论文学性,武侠当然没办法与三国这样的古典相比,但武侠的娱乐属性却极高,这点不会有人去否认,所以后世看武侠的人远比看古典的人多上许多倍。
决定了写什么样的,李节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随后只见他略一沉思,当即举笔在纸上写下“越女剑”三个字。
虽然李节觉得武侠的娱乐性更好,但他也不敢肯定朱玉宁是否会喜欢,毕竟哪怕是后世,也有不少人对武侠无感,所以他决定先写一个短篇试试水,如果朱玉宁喜欢,他再写其它的也不迟。
另外之所以写越女剑,李节也用了一点心机,因为越女剑是少数以女子为主角的武侠,朱玉宁应该更容易接受,否则李节一上来就写鹿鼎记的话,恐怕会被朱玉宁骂做淫贼。
越女剑虽然号称短篇,但也有将近两万字,李节花了三天才写完,然后自己又润色了一下,这才把书稿订好,然后进宫把书稿送给朱玉宁。
不过这次李节可没敢把书稿交给朱允熥,而是他让人通知了朱玉宁,然后由朱玉宁派身边的宫女亲自把书稿拿走,没有经过朱允熥的手。
这主要是因为李节怕朱允熥偷看,万一再像上次那样,整夜不睡觉被老朱发现的话,那可就糟糕了,毕竟武侠不是三国,武侠应该被归为志怪一类,比之三国这种历史更加难登大雅之堂,如果被老朱发现,到时老朱可能会以为李节在故意教坏朱允熥。
所以李节在让宫女把书稿带走时,也再三叮嘱对方,让她转告朱玉宁,不要让其它人看到这些书稿,免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李节也知道,就算他不说,朱玉宁应该也会知道这些。
不过就在李节刚让宫女把书稿带走,朱允熥就找了过来,看着离去的宫女背影他也好奇的问道:“你又有什么事情找我姐,为什么不让我转告?”
“我给你姐写了首情诗,怕你偷看!”李节满嘴跑火车道。
“你还会写诗?”朱允熥闻言却一脸不信的道,别人不了解李节,他可是十分了解,别的不说,光李节的那手破字就不像是会写诗的人。
“我怎么就不会写诗?”李节看到朱允熥的表情也立刻露出不服气的表情,随即一指朱允熥再次道,“听好了,我现在就写一首: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然而还没等李节显摆完,朱允熥就一脸无语的打断他道:“这是人家元好问写的,而且这是词不是诗!”
“哎呀!搞错了,我再来一首!”李节写武侠写迷糊了,竟然忘了李莫愁的这首词其实是在明朝之前,于是略一思索再次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这首我倒是没听过,不过我读书少,说不定又是你从哪里抄来糊弄我的!”朱允熥吃一堑、长一智,这时依然认定李节是从别处抄的诗,不过他倒是说对了,李节的确是抄的,只不过是从后世抄的而已。
“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后天二叔就要到京城了!”朱允熥这时不再玩笑,而是十分认真的开口道。
“后天?怎么这么慢?”李节闻言也终于露出正容道,上次蒲城郡主被放出来时,朱樉就已经到凤阳了,算算行程,他早就该到京城了,却没想到还是要等到后天。
“没办法,二叔不愿意走,护送他的人也不敢更催,只能让他在路上磨蹭,后天能到就不错了。”朱允熥说到这里忽然神秘的一笑再次道,“听说二叔在凤阳时还打算装病,结果被御医给识破了,气的他竟然打了御医,结果这件事被皇爷爷知道后,立刻再次下旨让他即刻来京城,哪怕真病了,抬着也要抬到京城,看来二叔这次肯定没好果子吃了。”
“活该!”李节闻言也恨声道,朱樉这个家伙的人品实在太差,这种人留在世上也是个祸害,不过以老朱的性子,估计不舍得杀他,最好是能囚禁他一辈子,免得他再出来害人。
“后天你早点来宫里,到时咱们去凑个热闹,看皇爷爷会怎么处置二叔!”朱允熥这时也笑嘻嘻的道,他对朱樉也同样没有任何好感。
“没问题,到时我一定会来!”李节闻言也立刻点头道,这种热闹他可不会错过。
此此同时,宫女带着李节的越女剑也终于来到朱玉宁的寝宫,只是李节并不知道,今天蒲城郡主也刚好在这里。
第两百四十八章
女儿家的书
天色将晚,朱允熥兴冲冲的回到宫中,手里提着给姐姐买的东西,因为他能出宫,所以朱玉宁她们有什么需要时,也会让朱允熥帮着从宫外买一些,有时候朱允熥也会主动买些东西做为礼物带进宫中。
今天朱允熥和李节去了书院,主要是李节出钱,书院那边也在商量着招生的事,虽然他和李节不怎么参与书院的管理,但在这种大事上,也免不了发表一些意见,当然主要是李节提建议,他负责旁听。
其实无论是书院还是武学,它们都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只不过培养的方向不同,所以在教学上有一些差别,但本质上却都是相通的,朱允熥之前亲眼见证了武学的出现,现在又参与到书院的招生,都让他吸收了不少的经验。
当然最让朱允熥高兴的是,后天他二叔朱樉就要被押送回京城了,到时肯定没好果子吃,一想到这里,他就恨不得时间过的快一点,到时他好去凑热闹。
朱允熥提着东西来到朱玉宁的寝宫,不过进到房间他才发现,今天姐姐这里格外的安静,连宫女的动作都十分小心,似乎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
朱允熥刚开始还有些奇怪,当他转过屏风这才发现,原来就在屏风后的书桌上,自己的姐姐朱玉宁与堂姐朱雪晴并排而坐,两人头抵头并在一起,全神贯注的看着书桌上的一份书稿,完全没有发觉他的到来。
“姐,你们在看什么呢?”朱允熥看到这里也好奇的问道,说着就迈步走上前。
朱玉宁这时才猛然抬头,当看到朱允熥时,也立刻一把将面前的书稿压在胳膊下,这才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道:“小弟你怎么来了?”
“今天不是你让我帮你买几刀宣纸吗?”朱允熥将手中提的东西放在到朱玉宁面前,随即又好奇的追问道,“你们在看什么呢?”
“没什么,都是些女儿家的东西!”这时旁边的蒲城郡主也笑着解释道,同时也把手臂放到桌子上帮着朱玉宁遮掩。
“是吗,我怎么看着像是书稿?”朱允熥却一脸狐疑的再次问道,刚才他明明看到两人看的是书稿,刚开始他还以为是三国或水浒的书稿,毕竟上次朱玉宁从他手中抢走书稿后,到现在都没有还回来。
“你肯定看错了,宣纸放下,你快回去吧!”朱玉宁这时再次不自然的道,而且还主动赶朱允熥离开。
“我又没有老花眼,你们这么遮遮掩掩的肯定有鬼!”朱允熥说到这里时忽然眼睛一亮,当即一拍巴掌笑道,“我想起来了,今天上午李节进宫,让人带给你一样东西,估计就是这个书稿吧?”
朱允熥说着就想上前看看这个书稿到底写的是什么,但朱玉宁却一下子把书稿抓起来放在身后拒绝道:“不行,你不能看!”
“为什么?”朱允熥一脸的不解。
“不能看就是不能看,没有什么为什么!”朱玉宁这时拿出大姐的气度十分强势的道。
“允熥,你还是别看了,这是写给女儿家的书,真的不适合你看!”这时旁边的朱雪晴也帮腔道,她说的其实也是实话,因为在她看来,这本书的主角是个女子,的确不适合朱允熥这样的男子看。
听到两个姐姐都这么说,特别是大姐还这么强势的不让他看,这让朱允熥也有些委屈,不过随即他就想到一点,当即再次瞪大眼睛道:“李节说他送给你的是情诗,难道他说的是实话?”
情诗!朱玉宁闻言也羞的满脸通红,心里也在暗骂李节信口开河,不过在这种时候,她如果否认的话,又得编造其它的理由,于是她干脆心一横道:“不错,就是李节写的一些酸诗,你还是别看了!”
“既然是李节写给你的,可为什么堂姐也在看?”朱允熥闻言却再次不服气的道,他觉得大姐变得有些偏心了,以前可从来不会隐瞒他什么,可现在却宁可和堂姐分享秘密,也不告诉自己。
“我不一样,女儿家的心事当然可以和小姐妹分享,而且我还能帮着姐姐分析一下,你一个大男人凑什么热闹?”没等朱玉宁开口,旁边的朱雪晴就再次帮腔道。
朱允熥也被朱雪晴的一顿抢白说的哑口无言,他也不小了,有些事情的确是男女有别,哪怕是姐弟之间也不方便说。
“好了,允熥你快回去吧!”朱玉宁这时再次赶人道,李节送书稿时已经叮嘱过她了,让她千万不要让外人看书稿,朱雪晴当时刚好在这里,所以她也没办法,可朱允熥绝对不行,毕竟像这种志怪类,宫中严禁让皇子皇孙看的。
“好吧,那我走了!”朱允熥终于无奈的道,说完也终于转身离开。
看着朱允熥离开之后,朱玉宁也松了口气,旁边的朱雪晴却笑嘻嘻的道:“姐姐你不让允熥看书稿,可是你别忘了,这书稿可是姐夫写的,允熥天天和姐夫混在一起,你就不怕他教坏了允熥?”
“别胡说,李节他自己知道分寸!”朱玉宁难得为李节辩解道,说到这时她也把书稿从背后拿出来,脸上也露出一种复杂的神色。
“姐姐是不是在想,姐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朱雪晴冰雪聪明,看到朱玉宁脸上的表情也立刻猜到了她心中的想法。
面对这个聪明绝顶的妹妹,朱玉宁也没有否认,只见她点了点头道:“我现在感觉越来越看不透李节这个人了,别的不说,明明他写的一手破字,可为何总让人感觉他才华横溢,甚至越和他相处,越感觉他深不可测,好像全身上下都笼罩着一层浓雾,让人怎么也看不清楚。”
朱玉宁的话也让朱雪晴愣了一下,因为她也深有同感,本来她和李节相处了半路,本以为对李节已经十分了解了,可没想到李节竟然还会写这种志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十分吸引人。
特别是当朱雪晴看到阿青一人独败上千剑士,却又被西施的美貌所感,最终黯然神伤破窗而去时,她整个人也忽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觉自己比任何人都能感受到阿青当时的那种失望与沮丧,可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如果她是阿青,肯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雪晴,你在想什么呢?”就在朱雪晴发呆之时,忽然只听朱玉宁开口问道,原来朱玉宁看她怔怔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所以才好奇的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