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359


“呃?”
“啊!”
老朱和李节几乎同时露出惊愕的神色,李节更是一脸的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未婚妻还真是不走寻常路,这些古灵精怪的想法都是从哪来的?
“胡闹,你要那个胡家女子做什么?”反应过来的老朱也立刻有些生气的道。
“皇爷爷不是怕李节喜欢那个女子吗,现在我把她要过去当做侍女,这样她的生死都掌握在我的手中,皇爷爷也就不必再担心了!”朱玉宁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听起来似乎还真有道理,公主身边的侍女其实和一件物品差不多,如果朱玉宁不喜欢,甚至随时可以把这件物品给毁掉。
“这个……”老朱也被孙女的这番说辞搞的哑口无言,因为朱玉宁的这些话的确没有任何的漏洞,她把人要过去,也的确算是一种处罚李节的方法。
李节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虽然朱玉宁的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胡闹,但却解决了眼下的问题,因为李节虽然把胡家小姐救出了教坊司,但并不能帮着她们洗脱罪名,名义上她们依然属于罪犯,如果老朱真要是较起真来,完全可以把胡小姐母女从李节身边带走,到时李节想拦都拦不住。
不过若是胡小姐去了朱玉宁那里,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前提是朱玉宁对胡小姐没有恶意,对于这一点,李节还是对朱玉宁很有信心的。
“皇爷爷不说话,那我就当您是同意了,我这就回去派人去把胡家女子接到宫里来,到时皇爷爷您也不必担心她和李节再见面了!”朱玉宁这时再次开口道,直接就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这下老朱也不好再反对,毕竟是朱玉宁本来就是他叫来的,结果现在她提出这么一个处罚,虽然听起来有点儿戏,但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罢了,你们两个年龄也不小了,我也打算等过了年就让你们完婚,这件事就当是你们夫妻间的家里事,随便你们自己去处置吧!”最后老朱大手一挥终于同意了朱玉宁的话。
听到明年自己就要和李节完婚,朱玉宁的一张脸也立刻羞的通红,李节则是精神一震,订婚这么久,总算是从老朱嘴里听到一句确切的话了。
“谢皇爷爷,孙女告退!”刚才还落落大方的朱玉宁这时羞的不敢再呆下去,于是向老朱行了一礼后,立刻就转身离去,走的时候都没敢看李节一眼。
李节目送着朱玉宁离开,心中也十分激动,自己总算要成家立业了,特别是朱玉宁的表现更让他对婚后的生活十分期待,哪怕还没有完婚,他就已经有种“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之感了。
老朱看着下面的李节却是一脸的不爽,因为他叫来朱玉宁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李节也没受什么实质上的惩罚,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孙女了,这时也不好反悔。
本来事情已经结束了,李节也应该知趣的主动告退,不过让老朱没想到的是,李节却站在原地露出沉思的表情,好半天都一动不动,这让他也没好气的再次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情?”
只见李节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即上前行礼道:“启禀陛下,臣的确还有一事要禀报!”
“什么事?”老朱耐着性子再次问道。
“臣在闯进教坊司救出胡氏母女时,也见到许多与她们一起被押进教坊司的女子,其中有不少应该都是官宦人家出身,见到我时也都是跪倒在地苦苦哀求……”
“混帐东西,你抢了胡家母女还不算,难道你还想把有人都抢出来?”没等李节把话说完,就被怒火万丈的老朱怒声打断道。
“陛下息怒,臣不是想救人,只不过这种情况有些不妥!”只见李节再次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一咬牙郑重的道,虽然当时他很绝情的说自己救不了那些女子,可这件事依然让他心中受到很大的震动。
“朝廷一向如此处罚犯人,有何不妥?”老朱再次怒气冲冲的质问道。
“罪不及家人,若是犯人的家属也参与了犯罪,直接将他们依法处置就是,可为何要将那些无罪的家属也一并处罚?另外陛下您可曾想过,连官员的家属都落到如此凄惨的下场,会对天下的官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李节这时也站直身子直视着老朱反问道。
“哼!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严刑峻法本来就是为了震慑那些不法之人,特别是那些官员,他们本身是执法之人,但也最容易知法犯法,朕之所以要处置他们的家人,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如果敢犯法,不但他们自己要死,连背后的家人也要跟着他们生不如死!”老朱的目光也如同利剑一般直视着李节道。
“陛下,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律法也同样如此,有时候律法过严,非但不会起到效果,甚至可能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李节苦口婆心的劝道,教坊司的事只是一个引子,却让李节想到了历史上明朝的一大弊病。
“能有什么后果,自从朕将贪官剥皮实草后,天下的吏治为之一清,据这些年锦衣卫的禀报,已经很少有官员再敢贪污受贿了,由此可见,这些官员本来就是畏威而不怀德,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让他们老实下来!”老朱这时反而不生气了,难得有人敢当面指责他颁布的律法太严苛,所以他倒是想看看李节能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李节这时也冷静下来,于是只见他长吸了口气再次道:“陛下想知道严刑峻法的坏处,那我们就以教坊司的这件事为例,犯罪的官员不但自己要被依法处置,连他们的家眷都要没入教坊司任人凌辱,要知道杀人不过头点地,可家人受此凌辱,简直比杀了他们更加难受,臣也是官员,陛下可知道我会怎么想吗?”
“你怎么想?”老朱也立刻问道,他也很想知道李节的回答,因为几乎不会有臣子会在这种事上发表真实的看法,不过李节好像是个例外。
“臣会感觉这是一种对臣的羞辱!”李节再次郑重的回答道,说到这里他也再次长吸了口气,因为接下来他还有一大段话要讲!
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权与相权之争
“羞辱?难道你以为朕立下的律法就是为了羞辱你们吗?”老朱听到李节的话却有些生气的反问道,他之所以将律法设立的那么严苛,主要还是用于震慑,如果那些官员不想着犯法,根本没必要在意刑法是否严苛。
“我当然知道陛下的用意,但陛下的震慑却已经超过了一个度,比如我身为官员,本来应该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卖命,就算是真的犯了法,大不了让朝廷依法处置自己就是了,但现在陛下却牵连到他们的家人,而且还要送到教坊司任人凌辱,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羞辱,而这也必将对官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李节说到这里长吸了口气接着道:“对于官员来说,朝廷的这条律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底线,使得他们很难与朝廷同心同德,甚至会让官员从内心对皇权产生极大的警惕,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可知道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难道他们还要造反不成?”老朱冷哼一声十分不屑的反问道,他还真不怕有人敢造反。
“造反他们当然不敢,可是他们会有意或无意的联合起来,想办法来限制皇权,这很可能会成为所有官员的共识,也许陛下在位时不需要在意这些官员的想法,可陛下您想过没有,日后您的儿孙还会有您这样的能力吗?”李节最后抛出一个十分长远的问题道。
这下老朱也愣住了,的确,他不怕下面的官员搞事,甚至他直接把宰相给废了,以便于自己大权独揽,可是他的儿孙们却没有他这样的威望与能力,别的不说,朱标的身体就承担不了太过繁重的政务,日后也势必需要大臣的辅佐,到时也必须给大臣们放权,而一旦大臣掌握了实权,也就有了与皇权对抗的资本。
“陛下!之前的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即相辅相成,又互相牵制,最理想的状态是达到一种平衡,陛下现在虽然废弃掉了宰相一职,但相权并没有消失,因为所谓相权,说白了就是天下官员共有的权力,除非陛下能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不需要依靠任何官员,否则相权永远都不会消失!”李节这时也一咬牙说出了一段心理话。
老朱废掉了宰相,但等到他的儿孙登基时,大学士却成为了新的宰相,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恰恰是历史上皇权与相权争斗最激烈的朝代,甚至皇帝为了从大臣手中夺权,不得不依靠身边的太监与特务机构,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太监当政,以及锦衣卫与东厂等机构的强盛。
不过就算是这样,大明的皇权也几次被大臣们给压了下去,曾经有三位皇帝都是常年不上朝,特别是那位万历皇帝,更是二十八年都不上朝,但大明的朝廷依然照常运转,这对于老朱来说,估计都是无法想像的。
只见老朱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抬头道:“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朕的严刑峻法,那些官员日后可能会联合起来,从而限制帝王手中的权力?”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皇帝就算是拥有天下,但依然需要依靠官员来治理天下,这些官员在见识到皇权的可怕后,必须会想办法一点点的限制皇权,甚至这可能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种共识,而且时间越久,他们对皇权的限制就越大,最后很可能会造成皇帝的政令不出皇城的情况!”李节十分肯定的道。
李节说的这些也都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明朝中后期时,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上面说的三位长年不上朝的皇帝,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上朝本身也是一种对大臣不满的反抗。
甚至到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崇祯皇帝时,竟然连税都征不上来,堂堂一个帝王,竟然要求着官员们捐钱,但官员们却只捐了二十万两银子,结果等到李自成杀进京城,却从这些官员家里搜出数千万两白银,虽然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的乱来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当时皇权被压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听到“政令不出皇城”这六个字,老朱也一下子瞪圆了眼睛,一股火气也直冲顶门,做为皇帝,这种情况是他最无法容忍的,甚至一瞬间他有种杀掉天下所有官员的冲动。
然而很快老朱就冷静下来,就算他把天下的官员全部杀光,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他依然需要新的官员来替他管理天下,到时这些官员依然会想办法来限制皇帝,而且他们完全不用急于一时,只需要一点点的来蚕食皇帝手中的权力,迟早会成为李节说的那种情况。
“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就算朕把律法变得宽松,那些官员就不会对皇权产生警惕了吗?”老朱沉默良久最后再次问出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
“会!但事情都是相互的,陛下恩威并重,自然比一味的示之以威要强得多,即使有官员对皇权产生警惕,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因为他们也样也担心帝王对臣子产生警惕,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帝王与大臣之间永远是相辅相成,却又相互牵制的情况,最好是能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会更加的稳定!”
李节说到这里忽然再次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一句改编于后世的话:“当一支箭还在弦上未发射时,它的威慑力才是最大的时候,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支箭会射向何方,但当这支箭离弦时,它的威慑力反而会下降,因为它的轨迹已经暴露了!”
李节的这句话也再次引起了老朱的沉思,所谓的箭,其实可以看做是老朱手中的皇权,他现在利用皇权实行严刑峻法,而且事无巨细全都规定的明明白白,这相当于把箭射了出去,反而不如引而不发的威慑力更强。
“陛下,将犯官家属没入教坊司虽然看起来解恨,但却触犯了官员的底线,这就像是您射出来的一支箭,虽然看起来十分凌厉直指要害,但也失去了它的威慑力,而且还会引起官员们的警惕,所以在臣看来,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之举!”李节最后再次劝说道。
其实李节有些话并没有明说,像这种把犯官妻子送进教坊司为妓的事,已经显得有些下作了,如果是土匪流寇来做这种事倒也正常,但堂堂一个帝国来做这种事,说出去都有点丢人,甚至这也暴露了老朱出身底层,在某些事情上目光狭隘的缺点。
看到老朱沉默不语,李节也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就该看老朱自己的决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教坊司的这件事,老朱只是开了个头,真正发扬光大的其实是他的儿子朱棣,朱棣在夺得皇位后,把支持朱允炆的许多官员妻女都送进教坊司,而且她们所生的儿女也是男为奴、女为娼,简直是永世无法翻身。
不过就在这时,李节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不用回头他也知道来的肯定是朱标,因为只有朱标才有资格进暖阁时不需要内侍禀报。
朱标进来后也一眼看到沉思是的父亲,又看到旁边站立的李节,这才让他也立刻放慢了脚步,然后悄悄来到李节旁边低声问道:“怎么回事,父皇在想什么?”
“这个……事情有点复杂,一时间解释不清楚。”李节倒是想解释,可这么复杂的事情他都不知道该从哪解释。
“能有多复杂,难道比你从教坊司抢人还要复杂?”朱标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节再次问道。
“咳~,殿下也知道这件事了?”李节闻言也露出尴尬的神色道,还真是坏事传千里,这才刚发生的事,结果朱标都已经知道了。
“刚才玉宁告诉我的,她担心你这边再出什么问题,所以就请我来看看,不过我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以后你要是敢对不起玉宁,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朱标说到最后也板起脸道。
“这个您不必担心,我对玉宁可是一片真心,绝对不会辜负于她,不过刚才陛下已经说了,过了年就要让我们完婚,我觉得殿下与其担心这些,还不如花点心思给玉宁多准备点嫁妆,比如在北平给我们划出一块地皮建个公主府什么的!”李节笑嘻嘻的回道。
要迁都了,北平的地价肯定会飞涨,不过最值钱的土地肯定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因为北平城的规划还没有定,哪怕一块不值钱的土地,朝廷也能让它变得寸土寸金。
“你小子还真是贪心,都把主意打到北平府了……”
朱标闻言也有些无语,不过刚说到这里时,书桌后面的老朱也终于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当他看到朱标时,也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而是向朱标招了招道:“太子来的正好,刚才李节向我提了一个建议,你也来帮我参详一下!”
《我要做驸马》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新书海阁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书海阁!
喜欢我要做驸马请大家收藏:()我要做驸马新书海阁更新速度最快。
第两百六十章
毛骧的罪名
听到老朱询问朱标的意见,李节也立刻放下心来,因为以朱标宽厚的性格,肯定也会赞同自己的看法,老朱身为父亲当然了解儿子的性格,所以他询问朱标,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在他心中估计已经认同了李节的话。
朱标在听完老朱的讲述,以及李节的补充后,也总算明白了他们两人刚才在讨论些什么,对此朱标也立刻表态道:“父皇,儿臣认为李节说的有道理,一味的严刑峻法虽然能威慑一时,但时间一久,必然会被人找到律法上的空子,甚至可能会因为律法太严而导致无法执行,所以儿臣以为李节说的有道理!”
对于朱标的话,老朱也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只见他再次沉思了片刻后,这才终于点头道:“朕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和召集大臣们商议一下,到时对一些律法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
“陛下英明!”李节与朱标几乎同时向老朱行礼道。
老朱做为开国皇帝,律法几乎全都是由他颁布的,所以由他来修改也最容易,如果等到他死后,继位的皇帝再想修改可就困难多了,无论再怎么离谱的律法,都可能会有大臣跳出来高叫“祖宗之法不可变”,比如海禁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正事终于谈完了,李节也长出了口气,随即就感觉又累又饿,他今天可是骑着马一路飞奔冲进城,然后又是闯教坊司救人又是进宫请罪,最后还说服了老朱改变了对律法的态度,这一连串的事情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与心力,也多亏李节年轻,否则还真不一定能顶得住。
当下李节向老朱告退,老朱也没有留他,等到出了暖阁后,李节也再次长出了口气,随即迈步出宫,骑着马回到家中。
当李节回到家时,胡盈玉已经被宫中的人接走了,不过胡夫人还在家中养病,于是李节再次去探望了一下老夫人,对方这时也担心女儿的安全,毕竟刚才宫里来了几个人,也没说什么理由,直接就把人接走了。
李节给胡夫人解释了一下宫中发生的情况,当得知是朱玉宁的一片好心才接走女儿时,胡夫人也露出感激的神色,毕竟她们母女现在都是有罪之身,女儿跟在公主身边至少比呆在外面安全的多。
“伯母你最近就安全在我这里休养,胡伯父那边的判决虽然下来了,但以我看来,朝廷最近可能会有新的变化,说不定能让胡伯父的事情还会有转机!”最后李节再次向胡夫人劝慰道,他今天对老朱讲了那么多,老朱也听进去了,估计很快就会有一些转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