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359


对于美洲,朱允熥倒不是完全没有想法,只可惜美洲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大明光是向附近扩张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有精力去开拓美洲,偏偏美洲又不能一直放任不管,否则只会便宜别人,所以只能交给朱棣父子了。
“对了,等到四叔他们走后,新途岛那边好像就要交给二叔管理了,到时二叔他也就完全掌控了整个倭国,姐夫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朱允熥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向李节问道。
新途岛本是张定边他们的地盘,不过现在张定边他们也要搬到美洲,而做为交换,朱樉给张定边和朱棣他们提供了不少的帮助,比如设在倭国的港口,以及一些物资的支持等等,这些都不是免费的,而是用新途岛向朱樉换来的。
可以说在这次的大迁移之中,其实是存在着两个大交易,第一是朱棣用高丽换取大明的支持,第二个则是张定边他们用新途岛换取朱樉的支持,后者的规模虽然小一些,但意义依然十分重大。
听到朱允熥问起朱樉的事,李节也露出凝重的神色,随着朱棣将高丽交给大明管理,而倭国与大明的距离也一下子拉近了,换句话说,日后倭国很可能会威胁到大明的领土安全。
要知道倭国并不是一个小国,只是因为临近大明,所以才显得娇小,但如果让倭国抓住机会,日后依然有可能威胁到大明,所以朱允熥才会向李节询问对倭国的看法。
“陛下最近可有扶桑王联系过吗?”只见李节沉思了好一会儿之后,这才抬起头向朱允熥问道。
“没有,扶桑王的脾气你也知道,我也不怎么喜欢他,所以除了我登基时他派人送了一幅贺表外,期间再也没有其它的联系了。”朱允熥回答道。
“倭国的事有些棘手,毕竟倭国没有大错,咱们也不能因为对方可能威胁到自己就出兵,更何况扶桑王还是陛下您的亲叔叔,更不宜撕破脸皮,所以我觉得您最好还是派使团与扶桑王接触一下,试探一下他那边的态度再做打算。”李节再次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这倒是个稳妥的办法,那我这就让人准备,另外不但是倭国,还有吕宋的三叔、交趾的六叔,都要派人与他们联系一下,毕竟朝廷接下来会涉足南洋,他们也要做些准备!”朱允熥闻言也立刻点头道。
第七百二十四章
又一批战俘
北京城南的火车站,相比于往日的热闹,今天的火车站却显得有些冷静,主要是今天火车站暂停了对外营业,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的火车站,都停止了对外营业,因为今天的火车被暂时征用了。
李节站在站在大厅的一角,整个大厅里塞的满满当当全都是人,只见这些全都是青壮的男子,身上穿着粗糙的布衣或皮毛,一个个肤色黝黑手掌粗大,看他们的长相与蒙古人有点像,但却又带着几分西域人的特征,这些人手脚都被绳索连在一起,旁边还有士卒看守,哪怕上厕所,都会被士卒用枪顶着。
“驸马,这是第一批的战俘,日后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虽然可能没有这么多,但也能缓解燕王那边的用人需求。”杨士奇站在李节的身边低声向他禀报道。
这些战俘是大明军队北进时抓获的,随着大明对北方草原的控制,越来越多的游牧部落向大明投诚,同时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改为定居的方式,依附在大明在草原上建立的城市周围。
而随着大明对北方草原统治的稳固,大明的军队也开始向更北方挺进,其中往西北的一支部队就遇到了一批游牧民族,这些人凶悍无比,也不愿意向大明投降,于是大明军队也毫不留情的将他们的部落摧毁,青壮的男人被当做战俘送到了大明,毕竟现在大明到处都需要人手。
不过这群来历不明的战俘却十分的不老实,在路上竟然想要杀死守卫的士卒逃跑,最后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引起不小的骚乱,刚巧这件事被朱允熥知道后,他直接就把战俘送给朱棣了,毕竟这么战俘这么不老实,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搞事情,还不如送给朱棣做个顺水人情。
说起来朱棣向美洲迁移,需要大量的人口,其中工匠、农夫和官员之类的都是比较高档的移民,另外他也需要一些比较低档的移民,比如哪怕什么都不会,但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行,毕竟建城也需要许多人去扛石头、搬木头,而这些战俘刚好就属于这一档次的移民。
“尽快催一下,让他们把战俘早点运过来,到时一起装船全都运到美洲去!”李节听到杨士奇的禀报也立刻吩咐道,这些人是刺头,留着也是麻烦,所以还不如早点送到朱棣那里去,要知道朱棣在练兵上十分精通,更别说整治一下这些战俘了。
杨士奇闻言也答应一声,然后拿出一个本子将李节的话记录下来,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忘记,而他的这种认真的态度也让李节暗自点头,越是和杨士奇接触,他就对杨士奇越是满意,毕竟像他这么能干的下属可不好找。
“这些战俘看起来像蒙古人,生活方式也和蒙古人有点像,但却又有西域人的特征,难道他们也是蒙古人的一支?”李节这时打量着大厅里的战俘忽然好奇的再次问道。
“驸马猜对了,我已经让人询问过了,这些人就是蒙古人的后代,据说他们祖上还是还是蒙古人西征的一支,之前也一直生活在欧洲那边,与那边的女人通婚,所以看起来才有点像西域人,不过蒙古人的势力崩溃后,他们也被当地人赶了出来。”杨士奇笑着回答道。
“这帮蒙古人跑的也真远,可惜他们只能强盛一时,相比之下,我大明的国力却是蒸蒸日上,日后迟早都会再次杀到欧洲去!”李节这时也志得意满的再次道。
这可不是李节在吹牛,事实上随着大明的西进,以及帖木儿帝国的衰弱,中亚迟早是大明的馕中之物,而现在大明的军队已经接触到了从欧洲退回来的蒙古人,这也说明他们距离欧洲已经不远了。
另外李节猜测,眼前这些战俘很可能就是当初蒙古人杀进东欧的那支,相比于西边的罗马帝国,东欧其实距离大明更近一些,只是路不太好走,需要翻越不少的山脉,但相比于罗马帝国的遥远,就算是山路也要好走一些。
“对了,到了登州之后,把这帮战俘也隔离出来,不要让他们与其它人接触,免得发生冲突。”李节再次吩咐道,这帮蒙古人本就野蛮,又到了欧洲沾染了一身的土匪气,更加不好管教。
“下官明白,我已经派人对他们严加看管了,而且还让人杀一儆百,找了几个刺头好好的整治了一番,现在他们倒是老实了一些。”杨士奇再次回答道。
李节闻言点了点头,对这些战俘就不能客气,该杀就杀、该打就打,毕竟他们是战俘,就算送到美洲也是消耗品,估计活不过几年就会被累死,不过他们在死之前还能坐上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火车,也算是让他们开了眼界了。
其实如果不是李节想早点把人给朱棣送去的话,他根本不会特意让火车停运,毕竟现在火车已经成为北京与天津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往于两地之间,停运一天就要承受不小的损失。
正在说话之时,车站这边也终于准备好了,于是在士卒的押送下,这些战俘也依次进入车厢,李节可没舍得用拉客的车厢,而是直接将拉货的火车开来,将这些人赶进车厢之中,反正距离也不远,站几个时辰也死不了人。
说起来自从第一辆火车开通之后,陆续又有其它的火车上线,刚开始只是用于拉客人,后来也开始出现拉货的车厢,只是火车一多,路线就显得拥堵起来,如果半路上火车再出个什么故障,那整条线都要被堵住了。
等到战俘都被赶上火车之后,随着车头发出一声浑厚的长鸣声,这帮战俘也终于踏上了他们赶往美洲的第一程。
看着远去的火车,李节和杨士奇又聊了一下最近物资与人员的调集事务,不过就在这时,只见杨士奇忽然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驸马,有件事下官想和您商量一下!”
第七百二十五章
锦衣卫的进展
“什么事?”李节随口向杨士奇问道,他以为对方是想和他商量什么政务上的事,所以也并不怎么在意。
不过让李节没想到的是,只见杨士奇犹豫了片刻之后,终于还是开口道:“启禀驸马,在下出身微寒,少时也经常受族中照顾,前段时间族中来信,说是族中一些家境贫寒的年轻人,也想去美洲闯一闯,想要让我安排一下。”
“这是好事啊,燕王那里西亚就缺人,而且美洲那边的情况你也清楚,哪怕什么也不会的话,只要肯吃苦,日后出人投地的机会还是有的,你家族里的人既然想去,你就帮他们安排一下就是了。”李节闻言也是笑道。
“好是好,就是我家族的人比较多,而且又远在江西,咱们现在招募人手还没有从江西招募过,所以可能需要特意派人安排一下。”杨士奇再次不好意思的道。
杨士奇是江西吉安人,杨家也是当地的大家族,不过并不是什么名门,杨家的子弟也散落的到处都是,比如杨士奇的父亲早丧,他母亲还改嫁过一个姓罗的官员,因此他年少时还一度姓罗,后来才改回杨姓。
“原来你是担心这个。”李节闻言也再次一笑,“江西虽然远了点,但松江那边本就有招募点,等下你写信给松江那边,让他们安排一下,就说是我的命令,说起来南方人口比较多,本来就应该多从南方招募一些人过去。”李节再次笑道。
“下官代我族中子弟谢过驸马照顾,等下我就去办!”杨士奇看到李节答应,当即也感激的向他行礼道。
李节却是再次哈哈一笑,让他不要这么客气,随后又和他聊了一下招募百姓的事,京城那边的美洲物产展览会已经结束了,但却流动到天津继续展览,接下来还会到开封、太原等地,甚至还会去南京等地展览。
通过这个展览,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美洲那边的情况,进而对美洲产生兴趣,如此一来,李节他们招募人手的事也能进展的更加顺利,比如现在北京这边都有不少人报名。
聊完的事情后,最后一批战俘也被赶上了火车,杨士奇向李节告辞,他和一些官员也要去天津,并且押送着这批战俘去登州,毕竟这么多战俘也需要人去安排,而这段时间杨士奇一直在忙着这些事情。
目送着杨士奇的火车离开之后,李节脸上的笑容却慢慢的收敛起来了,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伸手一招,立刻一个不起眼的小吏从墙角转了出来,快步来到李节面前行礼道:“锦衣卫小旗吕安拜见驸马!”
“你们最近对杨士奇的监视有没有放松?”李节头也不回的问道。
对于杨士奇,李节可是一直不太放心,所以也安排锦衣卫一直盯着对方,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那边已经有了一些怨言,如果不是李节强压着,再加上朱允熥也不放心杨士奇,恐怕锦衣卫的人早就撤回去了。
“驸马放心,有您的命令,下属不敢有任何放松,这段时间一直轮流跟着杨士奇,甚至他刚上去的火车上就有我们的人。”小旗吕安再次回答道。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李节再次问道,其实这个问题他已经问过无数次了,但锦衣卫的回答却都让他十分失望,杨士奇的生活十分简单,根本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连锦衣卫都查不出什么问题。
不过这次让李节意外的是,吕安听到他的问话却是精神一震,当即回答道:“启禀驸马,我们的人最近发现,杨士奇与一个名叫周仲正的人频繁接触,而且两人见面时都十分的小心谨慎,似乎怕别人发现,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周仲正?”李节对这个名字感觉十分陌生,随后再次问道,“这个人你们调查过了吗?”
“已经查清楚了,这个周仲正是南京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中几代都是读书出身,他父亲还做过前朝的县令,他自己则是科举不利,于是平时以教书为生,以前在南京有过一座自己的私塾,但后来不知为何,也跑到北京来了,现在也没什么营生,平时靠着给写书信为生。”吕安再次禀报道。
“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人做教书先生倒也正常,可是他在南京好好的私塾不要,却跑来北京给人写信糊口,这可就有些奇怪了。”李节闻言也摸着下巴自语道。
“驸马说的不错,我们也是觉得这个周仲正有些奇怪,于是又深查了下去,结果还真被我们查到一些东西!”吕安这时再次兴奋的道。
吕安虽然是个小旗,但他却是世袭的锦衣卫,他父亲更是锦衣卫中的百户,只不过吕安不是长子,不能承袭父亲的官职,只能一切都靠自己来打拼,他在短短几年内升为小旗,可不仅仅是靠着父兄的照顾,他本身的能力也相当不错。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吕安才被指派给李节,由他全权负责监视杨士奇的事,而他已经跟着杨士奇好几年,现在终于有了进展,所以他十分高兴。
“你们查到了什么?”李节也立刻追问道,他一直想知道杨士奇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只是杨士奇办事滴水不漏,这几年都没能抓住他的把柄,现在总算是有了一点进展了。
“周仲正与杨士奇每次见面之后,都会有一个人找他写信,刚开始我们还没注意,但后来无意中发现,这个人虽然每次都改换行装,但却是同一个人,这让我们也大为震惊,于是加派人手调查这个人的来历,特别是周仲正写的那些信都是寄到哪里的……”
“寄到哪里?”李节也忍不住打断吕安追问道。
“嘿嘿,驸马您肯定想不到,这些信都是寄给同一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周仲正的大哥周伯正!”吕安再次得意的一笑道。
“这个周伯正是什么身份?”李节再次追问道,如果周仲正给他大哥写信,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寄出去,可他却让人假扮写信的人拿走这些信,然后再偷偷摸摸的寄走,这可就十分不正常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
湘王朱柏
周仲正放着好好的私塾先生不做,偏偏跑来北京给人写信为生,而且还偷偷摸摸的给他的兄长周伯正写信,这让李节也立刻敏锐的意识到,这个周伯正的身份肯定更加重要。
果然,只见吕安再次回答道:“驸马您肯定想不到,这个周伯正是湘王府的左长史,可以说是湘王最信任的人之一!”
“湘王朱柏!”李节听到吕安的话也一下子眯起了眼睛,他对朱柏的印象并不深,只知道他是老朱的第十一个儿子,据说勇武过人,曾经多次率兵出征,但他又喜欢道教,甚至给自己取了个“紫虚子”的道号。
另外在原来的历史上,朱柏也是朱允炆削藩的第一个受害者,朱允炆刚一登基,就有人指控朱柏意图谋反、伪造宝钞等罪名,结果朱允炆连审都不审,直接命朱柏入京问罪,甚至还派军队伪装成商队,抵达荆州后包围了朱柏的府邸。
在这种情况下,朱柏也是又惊又怒,再加上他性格刚烈,不愿意进京受辱,于是在喝得大醉之后,又杀了自己的王妃和妾室,然后放火烧了王府,自己也穿上亲王的衣冠,手执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烈火中自焚而死,甚至连他的亲随也都一同赴死。
现在朱允炆没能登基为帝,甚至朱允熥在李节的劝说下,都没有开始削藩,所以朱柏当然活的好好的,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和杨士奇有关。
“你确定这件事和湘王有关?”李节最后再次向吕安问道,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一位亲王,所以他也不敢大意,如果搞错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么大的事情,属下也是经过多次确认之后,才敢向驸马禀报,而且还对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下了封口令,没有驸马您的点头,属下等人绝不敢乱说!”吕安这时也神情严肃的再次道。
李节和这个吕安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相信他的能力,而且他也知道,像这种事情,锦衣卫内部肯定经过多次确认,如果不是有切实的证据,吕安肯定不敢向自己禀报。
“你们没有截获周仲正的书信,他都和他大哥写了什么?”李节考虑了片刻之后再次问道。
“属下之前担心打草惊蛇,一直没敢截获他们的书信,所以暂时不知道信上的内容,但就在昨天,周仲正又通过同样的办法送出一封书信,我已经让人在路上准备了,这次应该可以知道信上的内容。”吕安再次回答道。
李节听后也点了点头,吕安如此谨慎也很正常,毕竟他可是跟踪了杨士奇好几年,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线索,他当然不敢轻举妄动,万一惊动了对方,说不定这条线索就会断掉,到时可能他又要等上几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