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359


“如此说来,就算是把铁册军派到战场上,那些没参加操练的人恐怕也会被留在京城,但大家都是世子,陛下也不能区别对待……”
“不会吧,表弟你的意思是说,陛下会把铁册军派到战场上,然后把我们这些世子全都留下?”没等李节把话说完,旁边的刘义就抢先问道。
第一百七十章
后续计划
第二天一早,李节再次进宫见朱元璋,然后献上自己写的减肥食谱和减肥计划,其实也很简单,减肥食谱无非就是控制碳水和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和优质的蛋白质,水果也要控制,因为水果中果糖含量很高,而果糖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胖人的肝一般都有问题,所以对于胖人来说,水果也不能多吃。
至于减肥的计划就更简单了,无非就是一个运动的计划,比如每天要完成哪些运动,以朱标的体重,跑步肯定不行,太伤膝盖,所以他的运动以快走为主,另外李节还建议最好能修建一座泳池,让朱标以游泳来运动,这才是真正的减肥利器。
朱元璋看完整个计划后也点了点头道:“看起来倒是挺简单的,不过想要让太子乖乖的按照这个计划来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你说自己干不了!”
“陛下英明,其实最好还是由陛下亲自督促太子。”李节也十分老实的道。
“朕也想啊,可是我不能因为太子一人而废了朝政,只能让蓝玉代劳了!”老朱这时也叹了口气,难得的说了句心里话,也许在别人看来,他这个皇帝权倾天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有许多事情他也是身不由己。
“对了,老四在高丽那边干的不错,不过前段时间他也上书想要让朝廷多派点援兵去高丽,你觉得把铁册军派过去怎么样?”老朱忽然再次开口问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惊,昨天舅舅刘英还和他说过铁册军可能要上战场的事,结果今天老朱就做出了决定,这也太巧了。
“陛下,铁册军去高丽没问题,不过那些世子……”李节很快就回答道,只是提到那帮勋贵世子时,却忽然停下来看向老朱。
勋贵世子是老朱手中的人质,虽然没什么大用,但也能牵制一下那些勋贵,现在老朱把铁册军派到朱棣手下,如果那些世子也跟着一起去,岂不是让朱棣一下子掌握了勋贵们的人质,这对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假如朱棣要造反的话,他完全可以用那些世子威胁各个勋贵。
“只是把铁册军派过去,那些世子全都留在京城!”老朱果然没糊涂,当即大手一挥道,这让李节也暗自点头,看来自己昨天的判断没错,老朱果然不打算让那些世子们上战场。
“陛下英明,那我舅舅他是不是也要跟着一起去高丽?”李节忽然又有些担心的道,刘英可是铁册军的指挥使,按理说无论铁册军去哪里,他都要跟着一起去。
“你舅舅还是留在京城看着那帮世子们吧,让沐晟带兵去就行了!”老朱再次回答道,刘英忠心归忠心,但老朱却知道刘英并没有带兵的才能,让他上战场只会误事,还不如让一直负责练兵的沐晟去战场上锻炼一下。
“谢陛下!”李节闻言也暗自抹了把冷汗,他最了解自己的舅舅,让他上战场简直就赶鸭子上架,不但会误人更会误己,以朱棣的暴脾气,在他手下可不好混日子,说不定一生气会把刘英给砍了,所以还是留在京城最安全。
“有老四在,控制高丽全境也只是迟早的事,张定边他们那边也进展的很顺利,锦衣卫最新传来的消息,他们在九州岛已经初步的站稳了脚根,后续的援兵的也调过去了,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要正式开始移民了。”
老朱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这些事情都按照你当初的计划在发展,那么接下来银矿又要该怎么开发,对此你有没有一个详细的策略?”
“启禀殿下,臣以为倭国银矿的事必须等到燕王控制了高丽再做打算,毕竟开采银矿之前,就必须派兵控制石见地区,然后再征发民力开矿冶炼,这需要大量的兵力,以及人力物力来配合,光靠从大明调集肯定不行,若是从高丽征调就容易多了!”李节郑重的上前道。
“和朕想的差不多,看来应该尽快把铁册军调到高丽去,让老四快点动手,免得夜长梦多!”老朱闻言也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其实从大明调集人手也不是不行,就是消耗实在太大了,相比之下,从高丽调集更划算一些。
“对了,倭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听说那个杀我大明使节的怀良亲王已经死了?”老朱忽然再次问道,既然要出兵倭国,他也想知道更多倭国的情况。
“怀良亲王是倭国南朝的重要人物,曾经掌控九州近十年,当初陛下派往倭国的使节,甚至认为他是倭国国王,这个人在十几年前就退隐,七八年前就死了,不过在他退隐后,九州的许多大名假借着怀良亲王的名义与朝廷交往,暗中又支持倭寇,极为可恨!”李节再次回答道,然后还把倭国最近的情况详细了讲了一遍。
现在已经是倭国南北朝的末期,南朝大势已去,北朝占尽了上风,比如以九州为例,以前本是南朝的大本营之一,现在却被北朝掌握,不过张定边杀进九州岛,北朝的今川了俊被俘,使得九州的格局再一次被打乱。
“现在的南朝只是苟延残喘,九州岛上也只剩下一个少贰氏还支持南朝,所以我建议张定边杀进九州岛后,可以试着与少贰氏接触,看能不能打着南朝的旗号把倭国的水搅混。”最后李节再次总结道。
“那石见国呢,现在属于哪个势力?”老朱再次问道,他最关心的还是银矿。
“现在石见国的守护是大内义弘,大内氏也是九州三大氏族之一,大内义弘更是倭国有名的猛将,本来大内氏是效忠南朝,后来被利诱投靠了北朝,大内义弘更是屡立战功,才终于得到了石见国的守护一职!”李节再次介绍道,这些情报也都是他早就收集好的。
“大内氏?”老朱闻言也是冷笑一声,无论是谁挡住他开采银矿的道路,最终都将是死路一条。
这时只见李节再次开口道:“其实我们送张定边登陆九州岛时,就已经与大内氏交手了,当时我们沿着海岸一路北上,见到港口就以火炮轰击,其中有不少港口就是属于大内氏,特别是连通九州岛与本州岛的海峡,更是被我们付之一炬,估计现在大内义弘也被气的不轻。”
“原来你们烧的就是他们的港口,听说倭国的水军很弱?”老朱闻言也眉毛一挑道。
“陛下,我大明的海船高大坚固,甲板上装有火炮,可以称得上是船坚炮利,在海上几乎无往不利,区区倭国只能造一些小船,自然不是我大明海军的对手!”李节十分自豪的道。
后世郑和下南洋的船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靠着中原王朝上千年造船技术的积累,现在大明对海军虽然不是很重视,但在战船上却依然远超国外,如果能利用好这一点,李节有信心提前开启航海时代。
“当年大唐的白江口之战,就是以少胜多打败了倭国的水军,估计就是因为唐军的战船犀利,看来几百年过去了,倭人的造船技术也没什么长进嘛!”老朱听到李节夸大明的造船技术,当即也十分欣慰的笑道。
李节的话也让老朱回想起当初他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当时陈友谅战船先进,兵力也是他的三倍,几乎将老朱逼到了绝境,不过他最终还是翻盘赢了对方,只是对于陈友谅先进的战船,他还是心有余悸,现在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他用先进的战船碾压别人了。
“那个大内义弘既然是倭国的猛将,应该很不好对付吧,看来日后想要攻占石见国也需要费一番手脚!”老朱这时忽然露出沉思的表情自语道。
“陛下,倭国南北朝统一在即,现在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算是一代枭雄,大内义弘战功赫赫,足利义满早就对他起了戒心,我觉得咱们可以从这里下点功夫!”李节再次建议道。
托后世倭国游戏和漫画的福,李节对倭国的历史也算是了解,特别是足利义满和大内义弘两人的恩怨,更是倭国历史上的一个亮点,所以他清楚的知道,就在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后没几年,很快就逼得大内义弘反叛,可惜大内义弘战死,导致这场反叛以失败告终,这件事在倭国历史上称为“应永之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倭国天皇是后小松天皇,传说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就是这位天皇的私生子,不过一休现在应该还没有出生。
“君臣失和吗,这可是个好机会!”老朱闻言也眯起眼睛抚起胡须道。
“对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大内氏一直号称是百济王的后裔,百济灭亡后他们才迁到倭国,他们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倭国人,而是自称为渡来人,前几年甚至还向高丽提出要求,希望高丽给让出一块百济国的故土,好让他们建立港口与高丽交易。”李节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道。
老朱闻言却是猛然站起身,眼睛中也爆发出一股精光,因为李节的话也一下子提醒了他,想到了要如何把石见国拿下来!
第一百七十一章
藏拙
“与大内义弘联络,甚至给他必要的支持?可是我们之前刚烧了大内氏的港口啊?”李节一脸意外的看着老朱,没想到老朱听完自己的介绍后,竟然起了支持大内义弘的心思。
“对这些倭国人,当然要先威后恩,区区几座港口算什么,那个大内氏既然与倭国幕府有间隙,迟早都会起冲突,对于处在劣势的大内氏而言,我们的支持就变得极为重要,到时大不了再从高丽划出一个港口给他们,与他们交换石见国,有这个内鬼在,我们控制石见国也更容易些。”老朱得意的一笑道。
“可是……万一日后大内氏见到石见国的银矿眼红,到时反悔怎么办?”李节又有些担心的问道。
“支持大内氏只是权宜之计,只要等到咱们在倭国站稳了脚根,别说大内氏了,就算是倭国的那个什么将军,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老朱却是神情冷酷的再次道,国与国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这点在他的话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好了,倭国的事你已经打开了一个局面,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别人吧,等老四控制了高丽后,就让他联络那个大内氏,争取早点控制了石见国,把银矿开采出来!”老朱最后一挥手做出决定道。
李节知道只要是老朱做出了决定,就很难再更改,所以也没有再说什么,两人又聊了一下其它的事情,李节这才告辞离开。
看着李节离去的背影,老朱却撇了撇嘴自语道:“臭小子还学会装傻了,明明是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却非要诱导老子说出来,真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是什么主意?”
走出门的李节也暗自松了口气,第一次藏拙还是有些不熟练,老朱肯定看出来了,不过他没有点破,那也代表着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人啊!真不能太聪明!”李节自恋的低语道,帝王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不是单纯的上下级,特别是他和老朱更是如此,以前为了保命,他不得不拼命的表现自己,但现在却到了藏拙的时候了,否则李善长就是他的榜样。
没想到李节的话音刚落,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问道:“你一个人在这嘀咕什么呢?”
李节也被吓了一跳,抬头这才发现竟然是朱标,这让他也一下子有些心虚的道:“没什么,殿下您怎么来了?”
“父皇召我过来说有事要商量,你刚从里面出来,应该知道父皇找我的原因吧?”朱标说着指了指暖阁,随后又提前向李节打听起情况。
“我……我刚才只是和陛下聊了一下倭国那边的情况,其它的倒是没听陛下说。”李节急忙否认道,不过他几乎可以断定,老朱让朱标前来,应该是告诉他减肥的事,李节可不想让朱标知道这件事是自己撺掇着老朱这么做的。
“是吗,难道父皇是想和我聊倭国的事?但为什么你先出来了,为何不等我来了之后再聊?”朱标闻言也摸着下巴一脸不解的自语道。
“殿下你进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我还有事,告辞!”李节说着就要离开,面对朱标他老感觉有些心虚。
不过就在李节的话音刚落,还没等他离开,却只听一个粗豪的声音道:“太子你也在这里,这可是巧了!”
“舅舅你也来了,看来父皇召我来肯定是有大事要商议!”朱标扭头看到来人也立刻笑道,这人正是大将军蓝玉,前段时间也是刚调回京城。
“我也正奇怪呢,殿下知道陛下召我来的原因吗?”蓝玉走过来也随口问道。
“我也不清楚,不过今天舅舅来的正巧,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节,上次你们见过的!”这时朱标一把将李节拉过来再次给蓝玉介绍道。
蓝玉这时也上下打量了李节几眼,随后也是一笑道:“上次见到你时,你还只是个小小的司谏,没想到这才短短几个月,你就成了太子的女婿,算起来咱们也是一家人,日后也要经常去我府上走动一下!”
“大将军客气了,下官能有今天,也是陛下的恩典,以及太子的提携!”李节也十分客气的道,朱玉宁的母亲是蓝玉的亲外甥女,所以李节和朱玉宁也要给蓝玉叫一声舅老爷,就是不知道蓝玉在家里排行老几,如果排行老七那就更有意思了。
蓝玉看着有礼有节的李节,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即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相比上次的傲慢,这次蓝玉的态度总算是和蔼了许多,不过李节还是不太愿意和对方有太多的交集,毕竟蓝玉的性格是个大问题,日后很可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寒暄了几句后,李节这才找机会告辞离开,蓝玉和朱标也转身进到暖阁之中,只不过朱标刚进到暖阁,却发现父亲竟然用一种十分奇怪的目光盯着他,这让朱标也感觉心中发毛,似乎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老朱以前倒没觉得肥嘟嘟的朱标有什么问题,可是自从听了李节的建议后,现在再看朱标,却越看越觉得朱标身上的肥肉十分碍眼,特别是朱标迈着沉重,甚至是有些笨拙的步伐走进暖阁,更是让老朱越看越别扭。
“父皇,我这身衣服有什么问题吗?”朱标看着父亲一直盯着自己身上看,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可他低头看了几遍,也没发现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啊?
“是有点问题,衣服太大了!”老朱没好气的道。
“不大啊,这衣服我穿上感觉还有点紧呢?”朱标扯了扯身上的衣服再次奇怪的道,最近天冷了,他的胃口也格外的好,所以好像又胖了一点,原来的衣服都有点紧了。
“不是衣服小了,是因为你太胖了!”老朱终于忍不住怒道。
“这……”朱标也一脸的委屈,他感觉老爹又在故意找茬,胖也有错吗?我又没吃你家……,不对,他还真吃老朱家的大米了。
“陛下,太子这不叫胖,只能说是富态。”蓝玉这时也替朱标说话道,他也觉得老朱是在无理取闹,毕竟朱标胖一点也根本算不得什么缺点。
“哼,别人胖我管不着,但你是太子,是我大明的储君,胖成这样成何体统?”老朱却越说越气道,根本没理蓝玉的求情。
“这……我……”朱标这时也感觉冤枉的要死,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太胖而受到父亲的责骂。
“你什么你?我已经问过御医了,你之所以体弱多病,就是因为太胖,所以你必须要把身上的肥肉减下来,我这里有份计划,以后你就按这个计划来办,蓝玉你亲自监督,若是达不到,朕拿你是问!”老朱说完就把李节写的减肥计划甩到朱标与蓝玉两人面前。
朱标捡起这份减肥计划看了一眼,当即脸都快绿了,运动先不说,光是减肥期间的菜谱就能要了他的命,一眼望过去全都是青菜,就算是有几个肉菜,也都是瘦肉,而且还限量,米面等主食更是不能吃,这哪是人吃的东西?
“陛下,这……这上面的东西哪能吃饱?没吃饱哪有力气减肥?”蓝玉扭头看完这份减肥计划当即也替朱标叫屈道,想要让将士们卖力的杀敌,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让将士们吃饱饭,朱标堂堂一个太子,竟然只吃这些东西,这简直就是故意难为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