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860

  惹不起,惹不起。美军在台湾的顾问团已经有上千人,负责空军的所有作战训练课和补给维护课,国军空军的四个F-86战斗机大队、两个轰炸机大队和一个侦察机大队、防空部门全是在美军军官的控制之下。台湾海军的5艘“弗莱彻”和2艘“萨姆纳”级驱逐舰也正在由美军顾问手把手教开船,就连陆军当中,3个编练成军的美械军,参谋部里也都有美国顾问团。
  “如果你们的军队一意孤行,仍然向南日岛发动进攻,那么进攻部队将被美国海军和空军视为敌对力量,”威廉·柴尔斯说,“我们将在海上拦截你们的军舰和登陆舰,在空中也是如此,甚至不惜发起实弹攻击。”
  既然威廉·柴尔斯上门兴师问罪,蒋介石马上取消反攻南日岛的计划,把部队的战备等级重新降了下去。
  不过,在美国人面前虽然认怂,内部到底是谁泄密的那肯定得查。
  周至柔知道美国只帮蒋介石守台湾岛,禁止任何反攻和主动出击,因此作战计划都是避开了所有美国人,由自己这边可靠的人制订的。因此,国军高层必有内鬼。但我揪不出共谍来,揪出几个国军走漏消息的内鬼难道还不容易么?
  两周之后谜底揭晓,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
  孙立人身后的美国背景实在太深厚,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入缅参战带的新38师是美械,而且接受美军教官的全套训练,孙立人自己和美国军界人士也有不错的私交。解放战争后期任台湾防卫司令,还是频繁与美国人打交道。
  作为陆军总司令,孙立人也算是台湾的国军最高层的几名将领之一,在反攻南日岛的作战计划首次摆在他的案头时,孙立人就表示反对,现在台湾本岛的防务太吃紧,台南正对着澎湖列岛方向摆着两个军,这兵力其实是不够的,而台湾岛北部只有1个军也很危险。要编练新军,要从美国那里再拿至少两个美械军的装备,要请美国人增加顾问团人数,这都得与美国人继续搞好关系。而美国自从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后,就一直明确反对蒋介石擅自反攻大陆。
  孙立人在个人反对无效、拗不过蒋介石的时候,找美国人帮忙劝说蒋介石。美国吓一跳,布雷德利赶紧写信、威廉·柴尔斯找上门来阻止了蒋介石的反攻。
  然后,就被查出来了。
  ……
  “司令官,总统现在任未任命新的陆军总司令,不知道……”
  卸任的孙立人将司令部大印码放在桌上,走出司令部大楼。楼前一辆黑色小轿车,司机和副官都是保密局的人,这辆车要把孙立人送回他的官邸,然后就负责看住他。
  “陆军总司令和幕僚以后肯定要换上老头子的嫡系人马,你们就不要操这个心了。”孙立人对秘书说道,“以后你能混口饭吃就继续混,在司令部混不下去了,就写报告申请调职吧。”
  “司令官有没有想过彻底辞职移居美国?”
  “老头子一定认为,我到了美国如鱼得水,上游说国会,下游说美军,半年之后带着一班子文臣武将回来,在美军顾问团的支持下登上总统宝座。”孙立人说,“所以,你觉得老头子会放我去美国吗?”
  ……
  总统官邸,蒋介石写完这一天的日记,痛骂了美国人的蛮横,表达了自己艰难经营民国的不易,又坚定了自己克难克艰与朱毛死磕到底的决心。合上日记本,蒋介石爬上折叠的行军床,睡觉了。
  在同时,另一个房间,蒋经国在折叠的行军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父子俩的行为艺术……蒋介石认为丢了南京之后他呆的任何地方都只能是“行在”,绝不立新首都,中华民国的首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南京。必须做出不能满足偏安的姿态,所以现在父子俩绝不睡固定安装式的床铺,而是睡折叠行军床。
  当然,蒋经国睡不着大概不是因为床不舒服,而是心里不舒服。
  ……
  澎湖列岛,澎湖县。
  三野10兵团31军军长周至坚在指挥部中,看着手表倒计时。
  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凌晨0时。窗外响起一阵急促的哨声,31军的三个师登陆准备演习正式开始。
  离指挥部最近的是31军91师,哨声响起不到1分钟,指战员就纷纷从军营中冲出,步兵整理身上的枪械弹药、被服、干粮,列队集合,炮兵各自找到自己的迫击炮、火炮,做好移动准备。汽车兵发动汽车,与山炮炮兵一道合作,将火炮和汽车接在一起。
  没过多久,91师的汽车和山炮就开出营地,开向马公港码头的坦克登陆舰。炮兵等重装备最先上传,步兵紧接其后,开进港区登上步兵登陆艇。
  “92师,92师,你们的炮二营呢?”周至坚通过对讲机问道。
  “炮二营头炮牵引故障,耽搁了2分半钟,现故障已排除,马上就到。”
  ……
  1950年6月澎湖战役结束以来,10兵团的3个军时刻都保持有1个军在澎湖列岛、2个军在金门-厦门,定期轮换。虽然抗美援朝战争正在进行,但10兵团的三个军至今还没有接到入朝轮换作战的命令,而是静静地呆在东南沿海,时刻准备解放台湾。
  在这两年多相互轮换的时间,10兵团协助工兵部队,在澎湖县修了一大片军营,一眼望不到边。1952年6月,澎湖县的军营已经足可以装下10兵团的三个军,但施工工程仍未结束,整个澎湖列岛还在不断地盖房子、扩建码头。相比之下,海岸炮台的建设就有点放缓的迹象,自从1952年1月海岸炮台增添了十几门100毫米岸炮之后,这一年基本停止构建海岸炮台。
  “军长,按现在这个速度,等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整个澎湖列岛到处都是军营,住三十万人都不成问题。”参谋长在一旁说,“到那时候,就该发动台湾战役了。”
  周至坚摇摇头:“陆军肯定是没问题了,只是海空军要想突破美国人的封锁,那难度还是很大。……不是难度很大,是难度太大了。希望在咱们退休回家养老之前,能把台湾给打下来吧……”
第3章
眼见着科技树点歪了
  “瓦格特先生,瓦格特先生?!”
  前纳粹科学家、现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理查德·瓦格特从一堆仪器和电缆中站起身来,扶扶眼镜。
  “我在这儿,有什么事,尊敬的先生?”
  “请你跟我走,”美国空军部长助理疲乏地说道。“中国人把BV246与GB-4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武器。我现在带你去见GB-4的研制小组,并加入他们。”
  “GB-4?GB-4是什么?”瓦格特被两名西装保安带着往外走,一边走一边扭头问助理。
  “美国曾研制的一种秘密武器,非常厉害。你到那里就知道了。”
  ……
  清华大学。激光物理第一课题组。
  唐华、梁桂明、周光召、空军副司令常钱坤、空军工程部薛少青在实验室的小会桌,一人拉了一把椅子随便坐下。
  “哦,你们的墙上应该贴上这个,第一课题组A组的成果,不对,战果。一定要挂在墙上给所有成员看到。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你们正在做的工作有多么厉害。”
  在正式开说之前,唐华从包里拿出两张大号冲印照片,站起来用图钉钉在墙上。
  南朝鲜第9师参谋长朴石昌,一脸的严肃。
  美骑一师师长亚瑟·特鲁多,照片可能是刚刚升任少将时候拍的,一副墨镜,四十五度仰头看天,嘴角大咧开笑得很开心。
  第一课题组最初被分配了研制激光照射器的任务,只用了半年梁桂明和诸国祯就把符合要求的激光照射器研制出来了。随后唐华让第一课题组一分为二,诸国祯的是B组,带一堆人搞激光陀螺;梁桂明的是A组,继续跟进参与激光制导炸弹的全程研制。
  激光制导炸弹1952年6月研制完成,激光制导滑翔炸弹1952年7月研制完成。B组那边,诸国祯一头跳进了激光陀螺的大坑,现在还没上岸呢。
  “哈哈,哈哈,”常钱坤看见墙上的两张照片也乐了,“那几个小岛不算,空军在朝鲜陆地上空两年不出动,一出动就炸了两条大鱼,我和刘司令员在陆军兄弟跟前腰杆子一下就硬起来了。技术装备啊!空军的确是工业和技术密集的军种。”
  “第一课题组A组圆满完成了第一个研制项目,而且梁桂明跟项目跟进到底,几乎等于是全程参与了。”唐华说,“这是这一类武器系统的第一代。有第一代就有第二代,武器总是要不断改进的,你不改进,不推出新的更强的装备,别人就会赶上我们。现在要开始研制的项目不知道算是第二代还是第一代改,但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开始研制的新激光制导弹药体系,就需要周光召,或者说需要周光召的研究成果,所以我把你拉过来开会了。”
  唐华把目光转向周光召。
  “你们课题组去年底完成了激光通信的原理验证,成功地用激光作为载波实现了信息传输。我就要这个。”
  ……
  美国空军莱特野战装备实验室。
  “噢,这就是GB-4?虽然我第一次看见它,但凭我的经验能大致猜到这是什么。美国的制导炸弹,太了不起了。”
  瓦格特浓重德国口音的英语让整个实验室研制团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
  “他是理查德·瓦格特,空军去年底投入使用的反辐射滑翔炸弹、滑翔制导炸弹的主任设计师。”空军部长助理简单给瓦格特做了介绍。
  “上校先生,您的推测是正确的。要从空中准确命中一个防空洞,或者一幢掩藏在其他房屋当中的房屋,红外或雷达制导都是不可行的,但电视遥控制导炸弹可以做到。”
  GB-4的设计师奥德福德没理会空军部长助理,而是与更早到场的一个美国空军上校说话。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莱特野战装备实验室开始研制MX-108项目,也就是GB-4制导滑翔炸弹,1944年7月宣布研制完成。但靶场试验成绩不太好,一边靶场试验一边改进,一直改到日本投降,二战结束,整个GB-4项目中止。
  GB-4头部装一个电视摄像头,弹体装一套电视信号回传系统,轰炸机接收到电视信号,把画面显示在电视机上,飞行员就可以从屏幕的十字分划线估测出GB-4与目标的偏移量,按动手柄发送相应的修正指令,传送给GB-4,这样炸弹就能在滑翔20多公里、离轰炸机很远的时候仍能进行制导。
  “中国人的滑翔制导炸弹的信息,所有我们收集到的都写在报告里了,”上校说,“第一,滑翔距离,中国轰炸机在6000米高度投放炸弹,炸弹至少滑翔了45公里,所以我提议把瓦格特先生叫了过来让他用滑翔翼形来改进炸弹。第二,命中精度,中国的滑翔炸弹直接命中了4X4米的防空洞洞口,在另一处地方,直接命中了韩国一个师的指挥部,一幢2层小楼。第三,两次空袭都发生在夜间。现在,我需要实验室复制出这种武器来。”
  奥德福德:“上校先生,如果要求制导炸弹滑翔距离达到至少45公里,并不仅仅是把炸弹做得跟滑翔机一样就行。实际上更致命的问题是无线电传递电视信号通信距离无法太远。GB-4设定的最大滑翔距离是27公里,但超过20公里的时候,轰炸机上的屏幕图像就非常模糊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那么信号衰减幅度更大。”
  上校:“我只需要你拿出你的解决方案。”
  奥德福德:“加大弹上无线电系统的发送功率,轰炸机上的电视信号接收装置使用更好的滤波和信号增强电路,大概就是这样。这需要时间和经费。”
  上校:“第二条要求是命中精度必须达标。”
  奥德福德:“我想您一定看过GB-4的资料,它在滑翔距离16公里时,平均命中偏差是61米。”
  上校:“我当然看过,这不够。”
  “听说贝尔实验室改进了它们的制导炸弹,平均命中偏差从84米提高到了30米。如果能把贝尔实验室的成果与我们共享,那么GB-4也能达到30米的精度,或许更好一点,20米。但恐怕很难再提高了。说实话上校先生,在我所能理解的技术手段里,电视制导滑翔炸弹不可能准确命中4X4米的防空洞。”
  ……
  “我们空军用制导炸弹同时轰炸南朝鲜第9师和美骑一师第5团的指挥部,那是因为两个指挥部相互距离10公里以上,基本上是两个独立的区域,只是空军恰巧同时投下了炸弹而已。”唐华说,“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系统,所有的手持激光照射器发出的激光波长都是一样的808纳米,投下去的制导炸弹只要捕捉到了任意一个信号源,就会都向它照射的地方飞去。”
  “现在我要在手持激光照射器发射的激光里加载信息。是一串数字,是不断循环的识别码。识别码由照射手自行输入或更改。同样,激光制导炸弹的导引头也要具有接收和判别识别码的功能。当然投放激光制导炸弹的轰炸机也要做相应的改装,要有一根数据线连接着弹架上的未投弹,依据战场形势,向炸弹输入不同的识别码,以与地面的激光照射器一一对应。这样,我们只要特战小队的激光照射器数量足够,在识别码的区分下,轰炸机分队就可以一次投下十几枚滑翔炸弹,同时攻击半径两公里内地面上的十几个目标。”
  周光召听懂了唐华的意思,点点头,“激光照射器加载识别码的工作交给我。我和赵老师现在还在等长春光机所的玻璃纤维呢……这个工作正好填补了我的时间空白。”
  常钱坤:“这样子的话,空军轰炸机不但能够精确轰炸,而且选择目标的时候就更聪明了。当然最关键的是,一次可以打击多个目标,对地面的支援就更有力了。”
  唐华:“但也对空军和陆军的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啊。苏联训练大纲里头,空地联合作战的条令,是不是感觉不够用了?”
  常钱坤:“……是。现在这种作战模式,比条令里规定的要求还要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