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860

  也不可能让所有的文人委员们都陷入思索,能有一部分人能做到换个视角重新思考,那这个结果就不错了。
  “尊敬的各位常务委员、委员,你们好,我是唐华。一年半没见,我想死你们了!”
  在座的委员们轰隆隆地回应“哈哈哈”,反正大家都熟了。这个信息交流简陋的年代,可能很多老百姓不太认识唐华这张脸,委员们对唐华肯定是脸熟,而且这里头有多少人唐华是面对面打过交道做过事的?得有七八十人了吧。
  “时隔一年半,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会场,又看到了熟悉的屏幕和政协会议的标志。不过,今天会场上的电子投票计票系统与1951年的第一版又有一些变化,所以还是由我来解释解释这些功能。首先大家看到桌子上的按钮从3个变成了4个,其中呢,右手边的三个按钮和以前是一样的,赞同反对弃权,三个投票键。左手的这个白色按键,嗯,是呼叫政协会场的工作人员。每一个桌子上的按键,按下去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值班台那里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号码,所以如果您有需要,比如茶水喝完了,只要您按下呼叫键,工作人员就会赶过来帮忙。”
  “另一个不同,我们注意到屏幕有一些变化,就是……字体变了,应该是变好看一点了对吧?这是电子信息工业局华为北京研究所制作的点阵字体首次小规模试用。现在6300个简化汉字的点阵字体基本制作完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不久之后就会使用在我国研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中。在此衷心感谢董老、启功、沙孟海、沈尹默老先生对点阵字体和未来的矢量字体设计制作做出的巨大贡献,另外还特别感谢主席也对书法字体制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建议。”
  在华为北京研究所——正式名称是汉字信息化研究所——的不懈努力之下,6300个汉字的16X16、24X24点阵子模已经基本制作完毕。但第一版简化汉字还在全国范围内讨论和征集意见,已经进行了两轮意见征集,按流程还有最后一轮。在第三轮意见征集整理之后,简化汉字才算正式定型。但预估第三轮意见征集讨论必须修改的字已经不多了,撑死了二三十个,到时候把这二三十个汉字的字模换一下就可。几千个汉字的点阵字模说起来很吓人,其实工作量还好,三种输入法——电报码输入、五笔输入和新汉语拼音输入才是北京研究所现在做的最难的项目。
  “在过去的一年零六个月,电子信息工业局不仅为政协会议提供了电子投票计票系统,还向苏联赠送了一套这样的系统,安装在全苏最高苏维埃会场,作为中苏两国友谊的象征。另外更好的消息是,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六个苏联加盟共和国从我国购买了电子投票计票系统,安装于这些加盟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会场。电子信息工业局出口的产品除了计算机和投票计票系统,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科技产品。这些产品的出口既为提高社会主义阵营的生产力和科学力量做出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基础的夯实提供了宝贵的外汇。中国的未来在于工业,在于科技。占领科技前沿、尽早实现全国的工业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和奋斗的目标,现在我们正朝这个目标前进。”
  ……
  “唐华,你是不是又想翘会?”
  午间休息,唐华回头,总理在盯着他看呢。
  这个……
  政协第一、二、三次会,除了49年开国的第一次会议唐华老实从头坐到尾,第二和第三次会都逃了。
  1950年6月第二次全体会议,唐华头一天开会就塞给王铮一个对讲机,然后两人就欢快地开着吉普出去测试DJ-1了。测试完直接回电子局商量DJ-1的量产和产能调整。
  1951年9月第三次会议唐华一开始就是为翘会准备的,开会前教委员们用投票计票系统,教完了重工业部电子信息工业局的工作汇报也顺便讲完了,翘会还不耽误正事。
  今天这第四次会议,头一天也趁着讲解投票计票系统新功能的机会,也把重工业部和电子信息工业局做的事blabla讲了个七七八八。
  “战情中心、总参情报部我的办公室……”唐华回总理。
  “战情中心没人。总参也是。主席在这儿,朱老总和我也在,粟参谋长也在而且他要从头出现到尾,连邓书记也从福建飞回来了,他们两人都要连续高调露面。”
  “明白了,”唐华说,“瞒天过海。”
  几十万大军的调动要隐藏,台湾战役要用的粮食弹药燃油武器的运输也要隐藏,指挥员所在的位置当然也要做战略欺骗。也就是要在所有人面前显现出假象:粟裕在总参继续为抗美援朝担任后方参谋工作;邓书记在忙于政务。
  “所以你也在这里呆着。这一次会议没有列席代表的审议评议环节,一共会期就四天,不会太长的。”
  ……
  “达瓦里希粟,您对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在抗击美国的战斗中的表现各有什么评价?”
  一天的会议之后,趁着散会但代表还没完全散场的机会,《真理报》记者问粟裕。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两国人民情如手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都是人民的子弟兵,在战场上一样的英勇顽强,都是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学习的英雄。”
  粟裕回答了一个模版式答案。
  “我们的总参谋长什捷缅科两次来中国,请问苏联总参谋部和中国总参谋部的交流与沟通,是否对中国参谋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嗯……”
  粟裕张张嘴,眼睛一转,离着几米远的唐华正在看着他,一副夸张的姿势,左手手掌伸出摊平,右手手指拼命戳着左手手心。这是提示粟裕看之前准备的纸条。
  “在中苏两国友好同盟的背景下,苏联与中国在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主席和斯大林同志的关怀下,我军总参谋部与苏军总参谋部也在进行密切的工作交流,这标志着中苏两国、两军的交流和发展在按计划进行。”
  “您好,我是《大公报》国际电讯记者,请问粟将军,中国与美国是否有诚意停战,中国与美国未来的关系会如何发展?”
  粟裕:“这个问题……它太大了,我没什么可以说的。”
  《大公报》的记者没问到答案,四处寻找还没有走的自己又认得的代表。
  “唐华先生,唐华部长,”记者赶到唐华身边,见唐华停下脚步,就把刚才的问题又说了一遍。
  “这位记者,你……”唐华换上了粤语,“是香港《大公报》的?”
  “唐部长,我是浙江人,民国37年才到香港工作……”
  接过《大公报》记者的名帖,唐华对着查良镛咧嘴笑了起来,笑得查良镛一头的雾水。
  “哦,那个问题,粟裕同志怎么回答,我也就怎么回答。”唐华说,“你没预约采访主席和总理?这种问题得在采访他们的时候才问。”
  “好吧,”金庸叹了口气,预约采访主席哪那么容易啊。“不过唐部长,我也想采访您几个问题。”
第24章
斯大林视察
  好容易把金庸的招数拆完,散会走人。
  真是的,不好好在香港早点写小说,做记者跑来跑去干啥。
  用政协会议来瞒天过海,头号演员既不是粟总参谋长也不是邓书记,而是主席。
  “第一,要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我们是要和平的,但是,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放弃它那种横蛮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的阴谋,中国人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起,一直战斗下去。”
  “第二,要学习苏联。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无论共产党内、共产党外、老干部、新干部、技术人员、知识分子以及工人群众和农民群众,都必须诚心诚意地向苏联学习。”
  “第三、要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就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经常地深入下层,检查工作。这些毛病都去掉了,我们的国家计划建设就一定会成功,人民民主制度就一定会发展。”
  “坚持抗美援朝的的斗争,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我们愿意立即停战,剩下的问题待将来去解决。但美帝国主义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好罢,就打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
  主席在政协会议上讲这段话的时候,就残疾和重伤的一千七百多美军战俘返回事宜,香港密谈已经达成了协议。
  所以主席的讲话也可以看做是对中美密谈不露声色的施压:在华川谈判之外又开一个密谈渠道不是我们怕打仗,你美国人别想歪了,尽早认清现实吧。
  财政部、外贸部和美方神秘人员的配合下,被冻结的资产在几个银行账户间移动,用了大约一个星期回到了可用状态。与此同时,七八艘挂第三方旗的货船装载着一些原材料、机器,在香港、日本、越南、新加坡故弄玄虚地走来走去,最后落脚点是广州、上海或天津,但在开往最终目的地之前,总得做一些迷惑举动。
  在香港某个酒店的私密客房,“陈先生”和“莫里斯先生”就下一步正常战俘的交换问题继续谈判。
  在与莫里斯先生谈判的同时,陈先生还在和一个叫约翰先生的英国人喝了个下午茶。
  与中美密探一样,陈先生接过约翰先生的信笺,几段套路话后面是“温斯顿·丘吉尔”的签名。
  “代我向丘吉尔先生问好。”陈先生说,“在丘吉尔先生的第一个首相任期,中国和英国是反法西斯战线的盟友。”
  “那时候英国和苏联也是反法西斯战线的盟友。”约翰回道。
  “好吧,我其实很好奇,贵国究竟是为了争取何种利益,才毅然将两个旅一万二千人送到朝鲜半岛的。”
  ……
  “我在香港都找不到能说话的法国人,或许应该到安南去找。在中朝边境的战俘营里,还有770名法国人。但是如果我们之间的会谈能够成功,我想也就没有法国人什么事了。”陈先生和约翰先生光寒暄和东扯西扯就耗了半个小时,两人都有点昏昏欲睡,陈先生决定快点进入正题。
  “说到法国人那我可就不困了。”约翰先生说。
  ……
  “奇怪,美国人在搞小动作。”
  总参情报部唐华的办公室,苏联送来的情报汇总、总参自己收集的国外资料已经有了一大摞,用会后剩余时间翻了两天,唐华好像找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第二天就讲话说要践行自己竞选总统时的诺言,让朝鲜半岛恢复和平。
  第三天,艾森豪威尔说不允许朝鲜战争在损害着美国及其盟国利益的状态下结束。
  第二周,艾森豪威尔说台湾的地位并未在二战后的一系列条约中得到确定,为了东亚地区的持久和平,台湾的地位应该更进一步地与相关国家商议之后再行确定。
  竞选时说要朝鲜半岛恢复和平,当上总统后又说不能吃亏,玩政治玩得可真熟练。
  台湾地位未定论,这也不是新鲜事,由美国驻台新闻处处长罗伯特·卡度于1946年提出。1948年底内战形势彻底逆转,美国对于台湾可能被解放军占领这个严重的事情,进行了政策检讨。检讨之后,台湾地位未定论作为后手纳入了白宫的选择之一。当然,这全都是美国高层自己的琢磨,蒋介石坚决反对,我方当然也是坚决反对。
  所以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艾森豪威尔从哪里来的底气说朝鲜半岛的和平不能让美国和自己的盟友吃亏。
  “皮卡汀尼兵工厂,很好。”
  几十年后的皮卡汀尼造了个小小的导轨,让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公司是造步枪上的小零件的。其实皮卡汀尼一直是个重装备兵工厂。在现在这个时间段,皮卡汀尼在搞一个大新闻,啊不,搞一个大家伙,M65“原子安妮”火炮。这种火炮研制出来的主要用途就是发射核炮弹,因此在这个时代干脆就把M65叫做原子炮。
  ……
  “总理,李部长,美国人很可能把2门可发射核弹的重炮运到了南朝鲜。”
  唐华把资料整理好,先找到李刻农,李部长又去找总理,先开个碰头会。
  “这是苏联同志跟进皮卡汀尼兵工厂的情报和历史资料,”唐华说,“皮卡汀尼启动这个项目的时间很早。1949年,美国有了思路,开始设计小型化的原子弹,也在同一年,美国军方和皮卡汀尼兵工厂签订合同,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就开始研制核火炮了。至于为什么选择皮卡汀尼兵工厂,原因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掠取的德国K5列车炮的技术资料大部分被皮卡汀尼兵工厂得到了。”
  “49年,50年,51年……在1952年,美国陆军的新合同来了,这是美军第四次给皮卡汀尼打钱,总金额320万美元,但没说用这320万干什么。根据前几次打钱估测的核火炮的价格,这是制造第一批4门核火炮的钱。”
  “一门核火炮要80万美元?400万卢布?”李刻农很吃惊。
  “口径很大,很重,射程很远。估计这型火炮最多制造个十几二十门,产量上不去,价格就更贵了。”唐华说,“克格勃1950年得到了皮卡汀尼在研制核火炮的消息,最初认为美国人在研制的是280毫米列车炮,也就是照抄K5。到1952年底,克格勃推翻了之前的猜测,因为他们得到了更详细的资料,显示这是一种车载大炮。也就是说,这门炮加上载重底盘可能会有好几十吨,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研制全载重这么大的车载火炮系统。炮弹和装填吊车可能还要由另外的配属车辆另装。但现在情报的疑点也就出现了,1953年1月底,有人在纽约看到了这种核火炮的二号和三号样炮。皮卡汀尼、纽约、阿伯丁试验场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他南辕北辙地把核火炮弄去纽约,说明这是准备海运到某个地方。”
  总理:“海运出美国,现在来看,大概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运到欧洲,最可能的是运到西德,用来威胁苏联。一个是在釜山上岸,威胁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