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60


第9章
淘到一个装甲师
  1949年7月1日,上海。
  “司令员,七十八师的部队与地下党的同志在川沙镇发现大批国军遗留的武器装备、装甲车辆。”
  “哦?那里确实有国军遗留的装甲车辆?”粟司令员记得,在上海战役发起前,他看过一个简报提到了这个事。“都发现了多少台?”
  “一共有七亩的两栖坦克、十二亩的两栖装甲车。”
  粟司令员:“……你们在逗我吗?亩是什么计算单位?”
  “是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在川沙镇外的地上停满了,先统计了一下停车占地的面积向您汇报,具体数量他们正在清点。”
  “七亩地的坦克、十二亩装甲车……”粟司令员估算了一下,不得了。“马上准备辆车,我要过去看。”
  川沙镇。
  粟司令员公路-轮渡-再公路,花了两小时才赶到现场。
  “司令员,我们刚刚清点完毕,”77师师长王健清也是一小时前才到的,向粟司令员报告,“一共有110辆两栖坦克和202辆两栖装甲车。”
  “好家伙,够装备一个装甲师了!”听到这个数字,粟司令员再眺望被低矮树丛半遮挡着的一眼望不到边的装甲方阵,“我们发大财了呀!”
  “数量非常惊人,唯一的问题就是……”
  王健清示意,地下党的同志走到一辆LVT-2旁边,旋动把手,打开了步兵载员舱的侧门。“哗——”一大泡带着青苔的发绿的水倾泻而出。
  LVT-2的步兵舱是露天的,看样子都是今年春夏的雨水,几百毫米的降雨把LVT-2的步兵舱全泡了个遍。
  “车全被雨水泡过了。”王健清说,“这批装甲车是1948年8月被运到这里停放的,从那以后,国民党国军好像就忘记了它的存在,除了附近村子的老乡,再没有外人来过。初步勘验的结果,这3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机械零件、武器全都完好——是完完整整地装在原来的位置上。只是,附近的老乡把遮盖装甲车的油帆布拿走了。”
  王健清和粟司令员望望远处的那个村子,当中已经有不少茅草屋屋顶变成了美军制式的墨绿色……
  都是挣扎生活的贫苦农民,只拿个油帆布加固自己的草屋而已,粟司令员也不能说什么。
  “就是说,这些装甲车除了帆布丢失之外,其他所有的零件都在?”粟司令员问。
  “是的,所有零件都在,只是水泡生锈而已。”一个地下党同志说,“司令员同志,我们在车阵的中央还发现有几辆车的油帆布没有被割走,您过来看——”
  在车阵的中间,果然有几辆崭新发亮的LVT-2,帆布刚刚才被取下来,整整齐齐地码在车边。地下党同志跳上车,钻进驾驶舱,接着LVT-2的引擎轰鸣起来,履带“咣咣咣”地转动,车头就探出了阵列。
  “好了好了!”王健清说,“虽然没被水泡,但停了快1年,变速箱、滑油估计也顶不住了,等检查一遍以后再开吧!”
  “王健清同志,”粟司令员认真地说,“今后两到三个月,你们师的任务要有调整。从现在开始,你们的工作是——擦洗、检修这一批装甲车,与地下党、后勤部门密切合作,尽可能多地修复装甲车和坦克,如果能全部修复最好。”
  ……
  “(一)同意十兵团行动日期延至七月上旬,如果准备工作尚未做好,延至七月中旬亦可。(二)请注意开始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敌军,争取其一部分站在我们方面实行里应外合,请着手研究,并以初步意见电告。军委。”
  返回指挥部的粟司令员和陈司令员看到中央的电报,思考到凌晨,撰写了回电。
  1、十兵团准备工作将于七月五日完成,五至六日可执行入闽作战。
  2、华野及华东局认为,当前东南战事可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进军福建、并在半年时间内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尤其是位于大陆与台湾正面的平潭岛、金门岛;第二阶段为夺取澎湖列岛;第三阶段为夺取台湾岛。
  3、为配合澎湖及台湾战事,我们认为华东军区海军应暂缓北移,并尽快组建空中力量,至1950年二、三月应有100架左右可作战飞机,以支持第二阶段的作战。
  4、鉴于近期战斗中缴获大量国军专用装备,华野拟组建一个专用于两栖登陆的特种陆战师,以用于解放东南沿海岛屿、澎湖、台湾的战斗。
  ……
  黑海。
  无月的午夜,大海和陆地一片漆黑。克里米亚半岛某处隐秘的基地,在重型拖车的帮助下,几个外观像小型飞机的物体被拖出洞库,又用繁琐的程序,安放在洞库附近的五个发射滑轨上。
  如果走近了看,这些物体像是缩小版的米格-15战斗机,只是尾翼和平尾被切掉了,后掠的主翼也短了不少。当然没有座舱,机头浑圆,下颌是大大的进气口。
  这是红宝石设计局的“590工程”——苏联第一型反舰导弹的陆地自导试射。
  一切布置妥当后,发射阵地闪起耀眼的光芒,助推器迅速将590工程的第一枚自导试验弹推离发射滑轨。导弹斜向上飞,达到500米的高度后,也是移植自米格-15的喷气发动机点火。第二枚、第三枚……五枚导弹依次射出,在夜空划出长长的发光尾迹。
  在黑海的中央,苏联海军找来的一艘报废货船静静抛锚停泊。为了增加试验成功概率,参与试验的团队在撤离货船前,点燃了两个装满重油的燃烧桶,以让590工程导弹的导引头更轻松地捕获目标。
  在300米的高度飞行了90公里后,590工程的第一枚导弹出现在地平线。导弹做了第一次方向调整,然后……再无反应。以直航火箭弹的姿态坠落在货船船头前方700米的位置。
  第二枚导弹连续做航向调整、降高,精准地撞中了货船中部。试验弹没装炸药,但1吨多的铁疙瘩加上800公里的时速,还是在货船上打出一个对穿的大洞,点燃的两个燃烧桶也被撂倒,燃油从桶中流出,浇在甲板上燃起了更大的火焰。
  第三枚再次命中货船中部。
  第四枚打飞。
  第五枚完成了正常的航向调整、降高,最后撞击的瞬间,导弹却没有按程序将飞行高度继续下降,导弹从货船头顶几十米的地方掠过,坠落在距货船左舷一百多米处。
  “五枚试验弹,两发直接命中,一发……近失,两发失的。”虽然之前金刚石设计局已经将测试弹的技术指标发给了试验场,但这个测试结果还是让苏联海军试验场的负责人感到十分吃惊。
  基辅。
  “MESM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我在基辅要呆到7月8号。”唐华笑着在小六子肩膀轻轻擂了一拳,“这一周多的时间,给你俩放个假,自己玩去吧。基辅,敖德萨,波尔塔瓦,利沃夫,随便挑。翻译同志,麻烦你当一下导游,带他们走走。”
  送走了三人,唐华和周璇在修道院漫步闲聊。
  “我是科学院院士,所以在莫斯科还真有套别墅。”唐华说,“可惜一年也住不上几天。基辅是这几年我呆得比较多的城市,不过住的地方也很随便,就在前面的这幢公寓里。”
  唐华拉着行李,二人走上楼,打开房间。
  “够简陋吧?基本上只有床。其实按我的习惯,本来住处会堆很多书和资料,不过国家安全部提醒了,我做的大部分研究都是秘密的,不能把资料随便拿走,只能放在研究中心。其实,这公寓隔壁就是国家安全部的值班点。”唐华放低声音,用粤语对周璇说。
第10章
21个敏感词
  1949年7月,莫斯科。
  我党1948年派遣留学苏联的留学生们,在伊万诺沃经过了1年的俄语补习,1949年7月顺利结业,返回莫斯科。今年9月,这21名留学生就要分配到苏联各个不同的大学,开始正式的学习了。
  “各位同学,”王若飞举起双手下压,止住学生们的鼓掌声。“经过一年的时间,你们都顺利掌握了俄语,熟悉和习惯了在苏联的生活,而且你们还利用学俄语的这段时间补习了很多功课,全都达到了苏联中等教育毕业的知识水平。李副书记在你们出行前,曾给你们提了三点要求。其一,必须刻苦学习,圆满完成学业;其二,专业学习,要根据祖国建设的需要选择;其三,留学期间,要集中精力学习,不准谈恋爱。看来,过去这一年,你们严格做到了李副书记强调的这三点。看到你们有这样的成绩,我很高兴。”
  王若飞是今年6月启程前往苏联的。这位与叶军长同机返回延安的老革命家,内战中在华北和西北解放区工作,平津战役结束后参与了北平的接收与整顿,现在前往苏联,负责洽谈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与苏联的一些事务。
  1948年初,中央就决定抽调一批能力突出、政治可靠的青年干部,留学苏联接受高等教育,培养成技术专家,将来建设中国。第一批派遣到苏联的留学生一共21人,有13人是烈士遗孤,其他人是干部子弟。留学人选是由东北局挑选,也是从东北前往苏联的。这批留学生——额,他们的父母全都是敏感词,他们有一多半也是敏感词……
  “很快,你们就要选择你们就读的院校和专业了。在来苏联之前,主席和中央的领导同志们,嘱咐我把一些话带到苏联,这些话是对你们今后的选择和学习生活的建议。首先是任书记,他说的话是:‘我不主张中国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学习政治。因为过去中国到苏联学习政治的人,往往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王若飞说。
  看着学生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王若飞接着说:“任书记说的第二句话是:‘我也不赞成中国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学习文科。中国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应该学习工科,学习工业。至于具体学习哪一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来选择。’”
  其实留学生们的个人意愿,之前大多数也倾向于理工科,听到王若飞的话,学生们也打开了话匣子。
  “我想学电力。”
  “我的志愿是学航空。”
  “我想到机械学院。”
  “我想学地质。”
  “我想在读完大学后继续在苏联深造,拿到副博士、博士学位,”一个学生说道,“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
  这位学生开启新话题,留学生们又开始了新一轮讨论。
  “唐华院士是我们的榜样。”“中国人也能成为苏联科学院的院士,这让我们太自豪了……”
  王若飞听着学生们的讨论,不断点头。“唐华院士,是苏联也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这确实让所有中国人都觉得自豪。他不但当选院士,还在苏联获得了红星勋章、列宁勋章,而且他马上就要获得自己的第二枚列宁勋章。不过,唐华院士马上就要返回中国了,新中国即将成立,他表示要尽快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唐华既然是你们的榜样,那么你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无论身在哪里、获得了什么样的地位或待遇,都始终把祖国放在第一位……”
  “……王团长,那唐华回国之前我们能见到他吗?”学生们听到唐华要回国的消息,也很是惊讶。
  “可以,我们已经做了安排。唐华还要在这里,与你们见面,并做一个简短的演讲。”
  ……
  王若飞和21个留学生夜谈的时候,唐华在基辅看星星。
  “公寓是挺老旧的,我单身一个人,所以领的住房也不是特别大。不过好在我正对的楼上有一个小阁楼,平时也没有人上去,这是我的自由空间。”
  唐华牵着周璇的手,朝上走了一层楼梯,来到公寓尖顶下面的小阁楼。打开阁楼的落地窗,灿烂的银河、星空浮现在两人眼前。
  “告别上海三年,恐怕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豪宅名车,一掷千金,都成了历史。现在我只能给你一个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一起看星斗。”唐华自嘲地笑道,“革命……璇,你应该也了解一点吧?”
  周璇点点头。“我知道,就是把资本家地主的财产都分了。”
  “……好吧。我加入了革命,革命也快要胜利了,那么我也会把自己的工厂和公司,统统交给国家和老百姓。自己成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我和你一样,也把钱都分给穷人。我以前也是穷人。跟着你,我只要一天有三顿饭吃就行了。”
  唐华转头,笑容凝固看着身边席地而坐的周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