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860

  2月26日,下午。
  “都标在图上了?”
  黄培昌:“标上去了,而且检查过两遍。”
  “我看看……锋面3月9日就北移了?”程旺看着气象推演结果。
  竺可桢:“北移是肯定的,3月9日……3月9日……”
第175章
抽牌比大小
  《淮南第一场春雨将提前到来,为春耕春播打基础》
  “时间将进入三月,苏南苏北的人民公社,社员们有的给田地准备农家肥,有的用豆粉面饼给耕牛补充营养,有的早早去乡镇供销社领回来了化肥,仔细地计量着春耕时该施用多少金坷垃。每个人都在辛勤地劳动着。”
  “开犁耕田,是春季最重要的事情。耕种下春天的种子,才会有后来的秋之收获,冬之丰足。”
  “春雨助春耕,田间农事忙。三月份是淮南淮北地区开犁耕田的季节,如果再有一场春雨,逢时而降,那无疑是春天主旋律上最美妙的音符。”
  “今年两淮什么时候降下首场春雨呢?近日,国家气象局深入研讨和发展了气象预报理论,再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对黄淮地区的未来天气进行了一次测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从公历3月10日(农历正月二十一)起,盐城、淮安地区将迎来降雨。”
  “虽然这次降雨雨量不太大,但对于今年的春耕春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今年后续的日子,国家气象局将持续为黄淮地区提供提前10到15天的中长期天气预报,以指导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减灾防灾,造福全国人民。”
  ……
  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在报纸刊登天气预报。
  这个时代的天气预报都是未来1~2天的天气预报,都是用有线广播发布的,因为报纸的递送周期绝对会让只提前1~2天的天气预报变得毫无意义。
  而且并不是全国都能普及广播播报的天气预报。
  当2月27日和2月28日,全国报纸和黄淮地区各地方报纸陆续转载竺可桢撰写的这篇文章时,大家一开始还不太习惯。看完之后,看懂了:哦,是天气预报。等等,什么,天气预报?
  半个月后的天气?
  一些读者反应过来了,半个月后的天气预报,以前可从来没见过啊。
  “我们国家发展得多快,去年发射了人造卫星,五年计划完成涨了工资,现在国家又能预报15天以后的天气预报了。”
  在盐城,最先看到报纸的人纷纷开始一轮天气预报的事,因为文章中明确提到了盐城。
  “天气预报不很正常么,每天早上广播都会说今天下不下雨。”
  “广播说的那是一天半天的天气预报,这可是半个月后的天气都能知道!”
  ……
  竺可桢的文章发出去,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的觉得新鲜,有的保持怀疑,觉得要到时候看看下不下雨才知道。
  其实吧,对天气预报怀疑最大的,是得出结果的当天,国家气象局的几位气象学大佬……
  “锋面北移是肯定的,3月9日……这很早啊,不,这移动速度挺快啊。”竺可桢说。
  叶笃正:“如果按这个预报,淮南地区的春雨会提前10天到来,甚至淮北也有部分地区降下第一场春雨。当然,从气象历史上来说,春雨提前10天这种事大概几年就有一次,但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20%不到,偏小。”
  竺可桢:“等等,我再理一下思路。”
  他找出笔记本打开,用铅笔快速地在纸上写下一串公式,对着地图冥思苦想起来,一会儿在纸上写下一个数字,一会儿用一个=>箭头,另起一行,接着写一个公式,不断地推导。
  过了很久,竺可桢发话:“我搞清楚程序运行的道理了。”
  叶笃正:“这个程序用的算法和理论你知道,我也全知道,它运行的时候怎么啦?”
  “在这里,”竺可桢指着地图上高邮湖的位置,“3月3日,计算机运算出了一个斜插的气流,它在3~4日影响了兴化,6~7日影响了东台,然后导致了一个全局的变量,让锋面获得新的动力继续移动。”
  叶笃正:“是计算机运算出来的,可计算机的运算准确吗?”
  “我凭直觉相信这是会发生的。”
  “直觉?”叶笃正说,“竺老哥,我脑子里的直觉细胞,现在一点响动都没有啊。”
  ……
  竺可桢和叶笃正你一句我一句,谁也说服不了谁。超级计算机的运算显然他们俩谁都无法用纸和笔还原出来,因此都是凭经验和直觉来判断计算机演算出来的天气预报究竟是不是准确的。
  “哎呀不好,这个结果我们是打算上明天的报纸的,再吵下去就没时间了。”在超算大厅的另一角,涂长旺悄悄说了一句,还无奈地指了指那边正在比拼内力的竺可桢和叶笃正。
  唐华:“涂局长,看我的。”
  唐华先出去到隔壁走了一趟,半分钟后回来。
  “竺老,叶老,”唐华说,“我们获得的首个中长期天气预报肯定要上明天的报纸,晚了就来不及了。既然这个问题悬而未决,那我来插手,帮助你们做出选择。大小王我已经抽掉了,A最大,然后是K、Q、J、10,2最小。四种花色,黑桃、红桃、梅花、方块从大到小。”
  唐华把扑克牌的大小王放到一边,哗啦地洗了一次牌,在桌上墩了敦,把牌撮齐,又哗啦洗了一次。
  “好了,两位各抽一张,比大小。”唐华把扑克牌先递到竺可桢面前。
  竺可桢抽出一张,红桃3。
  叶笃正呵呵呵地笑了,“竺老哥啊!……额……”
  叶笃正抽出的是方片2。
  竺可桢:“不好意思,这次我说了算。”
  “笔给你,文章你来写。”叶笃正把笔递过去,黑着脸转身走了。
  ……
  “小黄啊,以后中国气象史写到这儿的时候,千万不能写现在这一幕。略过去,一定要略过去。”涂长旺现在转身背对众人,胳膊贴在墙上,脑门又贴在胳膊上,现在谁都看不见他的脸是什么颜色。
  黄培昌:“好的,涂局长。”
  唐华呲牙在后面笑道:“涂局长,你们气象史不写,我们计算机发展史,超级计算机那一章
一定会写这个故事。”
  ……
  “看,这就是上海计算机所和国家气象局鼓捣出来的。”
  两天之后,刊登天气预报文的报纸已经投递到上海所有人家里了。
  周璇:“这是不是个很厉害的成果?”
  唐华:“如果这个预报准了,就厉害了。”
  周璇:……
  唐华:“天气预报其实就像做数学题。打个比方,我们预测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只要把天上的云24小时后会飘到哪里给算出来就行,一共要做10道题。但如果想预测后天的天气,就要做30道题,大后天的天气要做90道题。每多推算一天,要解的数学题就多两倍。预测15天以后的天气,就要做1亿4千万多道题,是得用很厉害的计算机。”
  ……
  从报纸上市到天气预报淮南春雨的那天,还有11天。
  3月3日早上,上海阴沉沉的天下起了小雨。
  “竺老,竺老,上海3号下雨了,是不是这雨会一直往北飘过去,从苏南下到苏北,10号飘到淮安上头?”唐华大早上打竺可桢的电话。
  “没这回事,这和那没有必然的规律,具体的进展我还在跟踪最近两天的气象数据呢,有消息了我肯定到计算机所去找你。”
  “哦,原来是这样啊。”
  上午10点,唐华一家三口撑着伞来到黄浦江边。几百米外的码头,中国第一艘万吨轮——“建设”号货轮完成了舾装,今天首次出海试航。
  “建设”号从正式设计到出图纸只用了三个月,这么神速一是因为船舶设计院有计算机和始祖级的CAD软件,二是“建设”轮其实有原型:二战时美国建造的“胜利轮”,也就是“自由轮”的放大版。之后苏联在它的基础上再略微放大,换用苏联的动力和机电设备,“建设”号再参照了苏联的这个改版。
  “建设”号设计周期三个月,船台周期也是三个月,下水之后舾装用了快一年。
  万事开头难,首艘驱逐舰、首艘万吨轮建造的时候当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以后再继续建造就熟练多了。
  “建设”号下水时已经举行过隆重的庆典仪式,今天的首航同样也有一个庆祝仪式,但唐华想想还是远观吧——远一点反而能看得更清楚。
  “建设”号是1956型货轮的首船,全长169米、自重6000吨、载重13500吨,单台重油锅炉+单台6000千瓦蒸汽轮机,最高航速17节。
  牧野茂在“建设”号下水后一直在唠叨,说设计保守了。自重本来5600~5700吨就可以,为了提高保险系数多加了三四百吨钢,下水舾装和测试时发现,船的主体结构皮实得很,实际上它的结构强度过剩了。
  但这对“建设”号来说不算什么太大的缺点,因为交船之后它大多数情况下是跑沿海货运以及中国港口到朝鲜罗津之间的短途摆渡,这种摆渡可以少装很多燃油,其实也就弥补了“建设”号自重略超标的不利影响。
  “爸爸,为什么这艘大船下半部分是红色的?”
  唐汉城问问题。
  “因为这艘船现在是空的,没装什么货物,所以它红色的船底就露出一小条在水面上了。”唐华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