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860

  本位面……就目前而言,还好吧,中国和苏联没为这事炸毛。
  但是,赫鲁晓夫推动美苏缓和,是用实诚得可爱的态度:大家先把最麻烦的——核武器给管好,开展核裁军谈判,不对外输出核技术。2
  当然,赫鲁晓夫提美苏缓和是1957年提的,1956年6月中国从苏联引进的三个关键核工厂除外。但中国也就只拿到关键核工厂,关于原子弹的设计,关键数据是肯定要不到了,中国这边自己摸索,想来也就是多花一些时间而已。
  鉴于赫鲁晓夫和苏共高层明摆着的态度说要推动核裁军,想必也不愿意给中国原子弹的关键数据,因此唐华让去中苏学术交流的科学家干脆就不伸手要,否则被拒绝了大家都尴尬。
  ……
  唐华:“关于核武器的事其实我以前也讲过,不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越多越糟糕,而是同等分量的大国应该拥有同等分量的武器。小国拥有核武器,是一个世界安全的威胁;大国没有核武器,同样也是世界安全的威胁。中国在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正是为了自身安全以及世界安全。”
  库尔恰托夫:“两年前我们有过一次谈话,我我还记得。是的,因为核试验,这个世界已经永久改变了,但如果爆炸的核武器不是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而是在人类的大城市里,这个世界会改变得更多。”
  唐华:“库尔恰托夫院士,所以,您决定了?”
  库尔恰托夫:“那当然。否则我们七人也不会来这里参加烧烤餐会。”
  朗道:“是八个人,我也是原子弹计划的参加者。”
  库尔恰托夫:“朗道,你只参加了三天。”
  ……
  唐华:“中国从542反应堆身上获得了铀裂变的所有状态参数,包括中子量等关键数据。从542反应堆的燃料棒身上提取了少量的钚,还不到钚裂变的临界质量,但能观察它的中子浓度。火炸药的引爆技术也有一定的积累,这就是我们现在手中的东西。”
  库尔恰托夫:“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认为,原子弹只需要发明一次就够了,中国不必要‘再次发明原子弹’,这种工作太无聊。……这是我们私下的交流,与国家无关。”
  唐华把装着两层酒瓶的小车拉过来:“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我们先保证一人手里有一瓶,再开始聊天。”
第181章
你们的钚弹方案是对的,不用修改
  “达瓦里希,钚弹一号方案完全不需要修改,它是对的。”
  亚历山德罗夫手里的口杯已经见底了,他放下图纸,在桌上抓起一瓶摩尔多瓦白兰地再倒上半杯,“只要把这个东西造出来,放上台架引爆,booooom!当量绝对精确,因为核材料的利用率计算也是正确的。”
  唐华带来了四个文件袋,里面是四份钱三强他们鼓捣出来的原子弹设计图和概略简述。就是省略了零件工艺和加工图,只描述最核心的结构。
  聚会开始后,一群人就一边吃吃喝喝,一边传看这四份文件,唐华就是让他们帮参谋参谋,看这些设计有没有什么问题。
  亚历山德罗夫想了想又继续说:“内爆铀弹方案,你们中间计算应该用错了一个公式,如果制造这枚核弹的话,它的当量可能不是2.5万吨而是3000到4000吨,这很可能会被算作一次失败实验,如果你们采用和苏联一样的评判标准。”
  唐华:“那该怎么修改?”
  库尔恰托夫:“不如我们把正确的内爆铀弹的参数写在那上面?”
  唐华睁大眼睛:“是你们苏联自己的内爆铀弹的参数?”
  “是的,我知道一部分,萨哈罗夫知道一部分,但萨哈罗夫知道的那部分卡皮察院士肯定也知道,对吧!卡皮察?”
  ……
  唐华不是伸手问这几位核物理学家要图纸,这太丢份了。再说钱三强他们这几年是有点研究成果的,把他们最近几个月的成果总结了四份图纸带来,请苏联同志帮审查审查,有没有设计错误。这样的帮忙算是“批改作业”法吧。
  枪法铀弹的设计图,库尔恰托夫看了一眼就丢到一边,直接建议中国不要试验枪法铀弹了。
  内爆式铀弹的设计图,被他们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有个比较严重的计算错误,用错了公式,当量剧降。
  钚弹一号设计图几个人认为是正确的。
  钚弹二号是比钚弹一号更小的爆炸装置,看到这个的设计图,几人表示苏联的钚弹小型化不是这么做的,至于钚弹二号的小型化路子是不是正确,因为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因此暂时无法给出结论,只是可以确定计算公式应该是没用错。
  “核装置的小型化确实不止一条路子,但是你们的二号钚弹方案缩小得还不够小,”库尔恰托夫说,“或许它是正确的,但我仍然建议你们放弃它。”
  唐华现在只能聆听,没法和他们深入交流……钱三强和邓稼先在场就好了,但航天技术的合作带他们来莫斯科又不合适。这是到了莫斯科之后探涅斯梅亚诺夫院长的口风,感觉苏联科学院对这事并不是特别抵触,这才决定组个烧烤聚会。
  唐华把烤好的锡纸烫猪脑花从烧烤架上拿过来,弗廖罗夫、朗道自觉地退后到离唐华三米远的地方,唐华问他俩要不要来点儿,迅速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唐华就自己找了把勺子吃了起来。
  库尔恰托夫和卡皮察一人找了支铅笔,就在那份内爆钚弹的图纸上写字。
  “字迹这么小,我都担心晚上拍缩微胶卷的时候能不能把字拍清楚。”唐华说。
  卡皮察:“您多虑了,你们返回中国的时候一定不会被搜查行李,拍缩微胶卷是完全多余的。”
  唐华:“虽然是外交代表团来往,但内务部也是有权限检查的吧?”
  “理论上是有权限,但这一次不会检查,这是……就这么说吧,是默许的。”库尔恰托夫说,“这道命令不是来自赫鲁晓夫总书记,但是是来自苏共中央主席团的某一位。”
  ……
  “看报纸的消息,你们光3月份就进行了10次核试验,今年是苏联核武器大发展的一年啊。”唐华打算聊聊苏联现在核武器的进展。
  库尔恰托夫:“那只是3月份而已,1月和2月我们只有几次核试验,4月没有……恐怕美国今年的核试验次数更多。”
  唐华:“去年美国的弹道导弹同样有巨大的进展,他们要为将来自己的洲际导弹测试各种不同的核弹头。在和平的太空竞赛的同时,美国从不放慢自己核武器研制的脚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以前说那番话的原因。地球都被我们炸脏了。”库尔恰托夫无奈地说。
  唐华:“还是尽快祈祷各国都尽快进行地下核试验吧……萨哈罗夫院士是在忙着工作吗?”
  虽然有严重的和平主义倾向,但萨哈罗夫是苏联氢弹的主任设计师,在苏联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后,他还在继续设计改进型氢弹,包括轰炸机用的和导弹用的。也正因为如此,萨哈罗夫深居简出,也没有参加这一次的黑海烧烤聚会。
  亚历山德罗夫:“萨哈罗夫忙于工作。他正在设计的一些东西……我们甚至都不愿意谈及,那可能是来自地狱的炸弹。”
  唐华:“氢弹的发展,与其增大当量,不如试试多枚小型化的氢弹对面目标进行覆盖。”
  库尔恰托夫:“您怎么猜出来萨哈罗夫在研制巨型氢弹的……”
  ……
  1956年,苏联搞明白了氢弹的设计技巧,开始搞各种花式氢弹。既然氢弹的当量可以无限大,那就试试氢弹最大能做到多大吧。
  萨哈罗夫和KB-11局就是在这年接到任务书的。苏联部长会议要求设计局探讨一下氢弹当量能否达到3000万吨。萨哈罗夫用几个月稍微做了一下计算,认为在RDS-37氢弹的基础上改进改进,完全可以达到这个当量。
  这就是RDS-202,它不是沙皇核弹,是小沙皇。
  部长会议要求的3000万吨当量不算啥,RDS-202的当量是3800万吨。为了达到这个变态的当量,氢弹的次级要装很多聚变材料。为了让聚变材料充分反应释放出能量,RDS-202是用两枚原子弹当雷管的,炸弹头一枚,炸弹尾一枚,聚变材料夹在两枚原子弹中间。
  这个结构后来被沙皇核弹——AN-602继承了。所以说RDS-202是小沙皇,AN-602是大沙皇。
  现在是1958年,萨哈罗夫应该已经把RDS-202的图纸全部搞定了,正在制造第一枚样弹。不过,制造出第一枚样弹之后,就遇上了一件特别扯淡的事:赫鲁晓夫为表示核裁军的诚意,宣布1959年1月1日起停止核试验。
  于是苏联1959和1960年核试验的次数是0。
  1960年底赫鲁晓夫发现美国根本没有核裁军的诚意,不干了,1961年起恢复核试验。这时候赫鲁晓夫觉得3800万吨当量的核弹也不够,给我搞个更大点的!萨哈罗夫说好,这两年我一直在琢磨新核弹图纸呢,看,这是一亿吨当量的核弹AN-602!
  这是1.5亿吨当量的!
  ……
  “聚变弹与裂变弹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当量可以做到极大,或者说它的当量没有上限,”唐华回答库尔恰托夫的问题,“美国人就在着迷于千万吨级的氢弹,你们估计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吧。”
  弗廖罗夫:“千万吨级的氢弹对敌国的震慑力很强。”
  唐华:“但一般情况下,发动核打击是摧毁地表目标,少数情况下用于摧毁地下目标。在摧毁地表目标时,多枚中等当量的氢弹构成的超压区域面积更大。”
  唐华说出来,这几个核专家自然都很快能明白。
  烧烤聚会结束收摊,钱学森和科罗廖夫还在海边继续聊火箭呢。
  “洲际导弹和运载火箭应当分开发展,”科罗廖夫说,“虽然我们在R-7基础上改出了运载火箭,而且会继续发展这个运载火箭家族,但实际上,R-7作为一枚洲际导弹它是不合格的,更像是临时用来发射核弹头的运载火箭。”
  钱学森:“R-7必须在地面发射,在发射台架的支撑下,从导弹起竖、灌注燃料到最后发射要几个小时,确实实战意义有限。”
  科罗廖夫:“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只有R-7这一种火箭可用,因此还是要制造出几枚来投入现役。”
  唐华:“下一代更方便实战的洲际导弹,你们也在设计了吧?”
  科罗廖夫笑了笑:“从武器装备研制的一般规律,这是很自然的。”
  科罗廖夫说的应该就是R-9/R-9A了,北约代号SS-8“沙欣”。这种导弹虽然还是液体燃料,但是配置在地下井中,抗打击能力强得多。
  ……
  “怎么样,和科罗廖夫谈了几天,具体都有什么成果?”唐华问钱学森。
  “苏联的火箭生产计划定得很死,而且他们的火箭工厂生产能力不是弹性的,想快也快不了,所以这事不容易,”钱学森说,“主要成果就是月球号火箭改同步卫星,这个没有问题。但接下来苏联没有多余的火箭产能了。对了,还有发动机。”
  得知中国在研制的东风-3要采用推力超过百吨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发动机之后,科罗廖夫表示,这个级别的发动机苏联已经改换为液氧-煤油发动机了,比冲也还不错,就是火箭有一部分装的是液氧,在发射前最后一刻都要保持低温,算是半低温火箭。
  钱学森这边在研制液氢-液氧火箭作为第三级发动机,表示低温弹体/箭体问题好解决,但是液氧煤油发动机如何提高比冲是个难题。
  科罗廖夫认为,可以把月球号火箭的RD-107给中国参考参考。
  唐华:“这么说我们白得一个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资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