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60

  “一样美丽,也有许多善良的人民,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赵忠尧说,“小唐纳德,我送你个礼物,它就是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图腾。”
  唐纳德接过赵忠尧递来的小金属片做成的五星红旗胸章,说:“谢谢你,赵叔叔。”
  ……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横穿了整个北美大陆,赵忠尧从东海岸来到了西海岸。自己的加速器、各种仪器设备几个月前就交给华润公司装船运走了,因此赵忠尧这次行李很简单,只有两只装自己私人物品的皮箱。
  “赵先生,请您在我们安排的旅馆暂住一到两天,”华润派到美国的联络员说,“还有些科学家还在赶往旧金山的路上,需等待些日子。”
  “哦。都有哪几位已经到了?”
  “邓稼先先生、师昌绪先生、罗时钧先生已经到了。朱光亚先生也已出发,正在路上,预计明天抵达旧金山。就是钱博士有点儿困难……”
  “唉,我走之前也听说了,他被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上个月第一次要回国的时候在码头被扣下来关押了。”
  其实在3月份的时候,加州理工学院已经筹集了1.5万美元的保释金,把老钱捞出来了。华润联络员建议他轻装简从,转两个城市玩个失踪,上船就走。可老钱脑子一轴,就和美国司法系统杠上了,找律师打官司证明自己要带出国的资料不含美国机密,因此就耽搁下来了。其实,这官司最后居然给打赢了,可打赢官司后,中美已经不通航,而且美国的盟国和中国也基本上不通航了。
  在唐华提供的名单上,老钱是A类科学家,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接回国”的。但同时唐华也特别嘱咐了时间窗口,这是比什么A类B类更高的原则。1950年3月30日是分界线,临近这个日期,如果科学家还没法获得自由或离开原单位回国,也必须先把已经动员起来的科学家送走。
  “明天朱先生抵达旧金山之后,我们这一团就出发,”联络员说,“钱博士等后续再想办法。”
  ……
  乌克兰,基辅电工研究院。
  谢尔盖·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别杰夫现在心情很不好。
  MESM研制成功,唐华拔腿就带着小女朋友溜了,先回莫斯科,转眼又回了中国,再也找不着了。那也行吧,大老板唐华给这个计算机副主任设计师留下了一套量产方案和改进方向,然而在过去大半年,量产方案被否决了,改进方向也被拧歪了。
  苏联高层倒是被唐华勾起了兴趣,对计算机&信息化治国很看好,但是基辅制造的第一台计算机MESM很显然就是一个科研用的计算机,拿着MESM的介绍资料看来看去,也不像是描绘的蓝图中那副样子。所以MESM量产的计划就被搁置了。不但苏联政府反应冷淡,苏联各个高校也很冷淡。高校、研究院对计算机虽然有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都集中在发动自己的学生和老师,开个实验室用真空管自己也装一台计算机玩玩。说好的由基辅生产然后供应全苏联科研单位的呢?
  在发展方向上,嗯,1950年1月,图拉仪器拿过来一个食指大小的真空管,说这就是下一代计算机的核心元器件。怎么,有意见?我把拳头大的真空管缩小到只有手指头那么大,这是多重大的技术进步啊。
  被唐华洗-脑过后的列别杰夫,对计算机硬件发展方向的看法和图拉仪器显然不同。
  3月底的一天,列别杰夫收到了来自中国的一封信。打开来看,首先是一张照片,在一个衣柜旁边站着两人,一个刘德华一个陈坤,啊不,一个是陈副总理一个是唐华。衣柜上面的一块黑板显示着发光的字“T50”,照片上唐华用俄语写了一句话:
  “来我这里。”
  再看完信件正文,列别杰夫是既激动又满腹狐疑。“李森科……李森科这个混蛋,真的能帮我?”
第25章
你就成为援华专家去吧
  特罗菲姆·邓尼索维奇·李森科,苏联生物学家。
  李森科年轻的时候,发现了冷浸小麦种子增产的效应(后来总结为春化作用),接着又搞出了几项农业技术发明,获得嘉奖,从此步入科学界。可惜李森科从此科技树点错,走上了获得性遗传的邪路,把整个苏联生物界乃至科学界都折腾得不轻。
  获得性遗传是早期遗传学的一种学派,认为生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带有适应意义和一定方向的性状变化,并能够遗传给后代,造成生物逐渐进化。比如一个仆街作者天天被人用板砖拍脸,而且他的儿子也当作者,也天天被人拍砖,那么到他的孙子辈,可能就会生下一个脸和脑门都是平板的孙子来。
  与之对应的是孟德尔-摩尔根学说,认为基因才是遗传的主因,物种的进化也是源自基因变异,再由自然环境挑选更适合生存的变异方向的个体。现在大家都知道获得性遗传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特例,其实在40年代,生物学界就越来越倾向于孟德尔-摩尔根学说才是主流了。然而在苏联,因为李森科和斯大林关系特别好,获得性遗传一直是主流,不许质疑。在科学院里不管谁,只要提到摩尔根三个字,李森科就要张牙舞爪扑上去撕。后来有人说,李森科仅凭一己之力,让整个苏联的生物学前沿研究原地踏步三十年,从此苏联生物学一蹶不振,到苏联解体都没缓过气来(李森科不但和斯大林关系好,和赫鲁晓夫关系也很好)。
  在30年代末,李森科把一大堆摩尔根学派的生物学家、声援摩尔根派的其他学科科学家扔去坐牢。后来不让抓人去西伯利亚坐牢了,李森科就改为飞脚踢人。打个比方的话,苏联科学院院长瓦维洛夫是个不怎么管事的群主,而李森科是个人见人恨的狗管理,见谁不顺眼就飞起一脚。——那时候苏联的院士不是终身制,是可以辞退的啊。
  ……
  基辅国立大学,李森科又在会议上,对整个乌克兰的院士和研究员大讲特讲他的获得性遗传的奥妙,以及“又发现了一个获得性遗传的新例证”。列别杰夫在台下,心中有些忐忑地听李森科的长篇大论。好容易等到了中途短暂休息和提问的时段,列别杰夫举手提问。
  “您的意思是,按照获得性遗传的规律,如果我们割掉一只牛的耳朵,并把它后代的耳朵也割掉,这样一代一代下去,总有一天我们就能培养出一种不长耳朵的牛?”
  李森科眼珠转了转,回答:“对,就是这样。”
  列别杰夫又问:“很好,那么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女人一直都有处铝膜?”
  台下沉默了一下,接着爆发出音量巨大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一个月以后。
  “头儿,你这个办法还真管用,”瓦列里说,“才不到两个星期,我们就成了援华专家组的电气工程师了。”
  “听说在大会上,你那一句话讲完,李森科盯着你看的眼神好像要把你吃掉一样,嘿嘿”
  列别杰夫、瓦列里、安德烈、维捷尔尼科夫、亚历山大,MESM计算机研制组的团队成员,现在在一艘从黑海开往上海的希腊籍轮船上。根据2月份中苏签订的技术援助协议条款,苏联在1950年上半年要派出好几个专家组来华进行技术指导,列别杰夫就被一脚踢到了中国。在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和技术资料后,列别杰夫的五人团队就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这个法子是唐教我的,他还说,上海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研究所,我们到那里直接就开始工作。而且,”列别杰夫补充了一句,“唐向我保证,在上海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橙子!”
  ……
  北京。
  清华大学,计算机室。
  T50计算机运抵北京,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安家还不到一个月,计算机室就成为了图书馆里最拥挤的一个房间。早上8点,计算机操作员来到计算机室的时候,门口已经排了一长串人,十几个老师、教授安安静静地等着。
  “谁的运算是编好程了的?”主操作员问道。
  “我的”“我的”
  两个中年老师举着纸带上前。
  “其他人,把自己的运算要求给旁边的编程员,按排队顺序。”主操作员举起纸带看了看,还行,孔的位置打得都很正。
  按下开关,T50发出“嗡”的一声低沉的轰鸣。MESM的功耗是25千瓦,T50的功耗降低到5~8千瓦,虽然也是个电老虎,但好像不用专用的供电系统,把图书馆的电路加强一下就可以了。
  第一条纸带喂进了计算机,不到1分钟,结果在T50的主屏幕上显示出来了。
  “陈教授,您看一看,验个算,看结果对不对?”主操作员说。
  陈教授打开本子看了看,又看了看屏幕。“结果应该没错,打纸吧。”
  第二条纸带喂进了计算机,然后T50就嗡嗡嗡嗡,五六分钟了还在响。
  “哟喂,钱教授,您这算的是什么啊,计算机都快冒烟了。”
  “一个流体力学方程的解,对数值精度要求比较高,”钱三强说,“小同志,不用管这么多,你们吃的这点电费,跟我的研究比起来成本都可以忽略。”
  咣咣咣,一阵响动传来,众人回头看,土木系的张老师拖着一张折叠桌和一张折叠椅,气喘吁吁爬上了楼梯,在计算机室旁边的过道安顿下来,打开折叠桌,打开折叠椅,一屁股坐下,张老师又从背包里取出书、笔记本和铅笔。
  “张老师,您是要在这安家了?”
  “我就在这里做设计吧,”张老师说,“设计过程中总是会突然遇到大计算量的方程,我也懒得一次次往计算机室跑了,干脆一天就泡在这儿,有什么需要做计算的,写个条儿抬腿就递交申请了。”
  “张老师您在设计什么?”
  “一条隧道。”
  ……
  电子工业局。
  完成制导炸弹的首试、看着T50计算机投入批量生产后,唐华回到了北京。
  “北京计算机所的地址,我想还是更靠近清华大学一点吧。”唐华在地图上寻找着合适的地址。
  时间进入1950年,政务院各部委、研究单位逐渐要盖一些房子来容纳新部门了。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搞出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电子工业局,资源拨划的优先级还挺高,现在就可选址建立计算机研究所了。
  “就这里,”唐华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地名,“中关村。就这里了。”
  秒定研究所地址,唐华再火速把该批的文件批完,出门就往兵工总局走。
  兵工总局的局长刘鼐这两天也刚回北京,得赶紧找他商量点事儿。
第26章
时间有点紧张
  “刘总,我来问一下航控-1实弹打靶的情况,另外现在航弹装配了多少枚,导引头供应是否及时,有没有修改配合的需求?”
  无线电指令制导炸弹已经被正式定型为航控-1,有航控-1甲(250公斤)和航控-1乙(500公斤)两个亚型,由兵工总局和电子工业局联合研制生产。因为计算机项目的事情,唐华比刘鼐离开得早,刘鼐是全程留在太湖靶场,直到航控-1乙打移动靶船测试完成才返回北京。
  “这个我也正在写报告呢,不如我们一起看看汇报数据。”刘鼐在写报告,见唐华进来,就推过去一叠汇报。
  3月26日,进行了一次航控-1乙实弹轰炸移动靶船的试验,3发2中,这个成绩可以说是很优秀了。靶船是一艘清朝时的破烂明轮船,主机已经报废,由别的船拖带航行的。就这样一条清末造的破船壳,华东局都十分舍不得,申请了好几次才批准拿去做靶船,然后被2发500公斤炸弹炸回了零件状态。
  至于其他时候,飞行员的日常训练,还是由拖船拖带着一具蒙着帆布的8米X16米尺寸的竹木框架充当敌舰,既不费船,也不损坏训练弹。
  3月23日,第一批12架图-2轰炸机在东北完成了训练,经华北转场到华东,随即由兵工部门在机场进行就地改装,预计4月初完成改造,具备携带和投掷制导炸弹的能力。瞄准手和投弹手有6组完成了训练,因为和飞行操纵无关,这6个组直接从B-25换到图-2问题不大,反正都是坐在椅子上瞄人。但第一批12架图-2还是全部要进行改造,因为预计到4月份,还有6个组能完成训练。弹药生产方面,目前装配了40枚航控-1乙,今后大概维持在每周生产10枚弹的规模。因为导引头产能有限,暂时还不生产250公斤的航控-1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