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860

  7、8、9月,邓稼先把战线推到了堡垒的外围,堡垒的中间就是轻核反应组的目标:氢弹。
  ……
  原子弹不是大国核武库的镇库之宝,氢弹才是。氢弹也被人称作地球各国最深的机密。
  抱着一枚155毫米榴弹爆炸,人体会变成肉渣散在100多米方圆的地上。
  抱着一枚2.5万吨当量的原子弹爆炸,人体会汽化,等离子气态物质会以十几倍音速飞出去,随着蘑菇云扩散到整个平流层。
  现在有人告诉你,在原子弹旁边放一坨氘化锂6,当2.5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爆炸的时候,这一坨氘化锂6不但不扩散飞掉,而且在某个时间段还能让它受到巨力挤压,并维持一段时间,直到锂6吃了中子变成氦和氚,直到里面的温度超过聚变阈值,足以让氚和氘发生聚变反应?
  笔给你,你来设计一个结构实现上述功能,反正唐华不干这事。
  氢弹设计为什么这么难,有人总结出可能有两个地方容易卡脖子:
  第一条是需要在大气层进行多次核试验,包括增强型原子弹的试验,从大气层中采样分析增强型原子弹爆炸后的产物,以此作为氢弹设计的原始参照数据。所以禁止大气层核试验之后,就再没有新的国家研制出氢弹了。
  第二个可能是,氢弹的设计太反常识了,就像一道超级偏超级难的高考怪题,只有地球上最聪明的那几个脑袋才能解出这道题。
  ……
  “唐部长,您可是现在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前十名,”周光召说,“帮我批改一下看看,我这个构型的设计错误在哪?”
  唐华:…………
  都是《共青团真理报》干的好事,关键是那篇文章还被国内报纸全文翻译刊载了。下次去苏联,得找科莫茨基社长算账。
  贴在墙上的周光召-01构型,唐华把里面的公式、参数、过程嵌进程序,分别做了四个演算,效果很不好,对聚变物质的利用率也就比千层饼高一点点。
  唐华拒绝批改。邓稼先看了看周光召-01构型,觉得其中一个地方可以改一下试试,但在旁边的中型机上试着演算了一下,效果还是基本一样。
  墙上一共贴了5张纸,5个设计出来的氢弹构型,用两天的时间逐个编程进行粗略演算,结果竟然都差不多,对聚变物质的利用率很低。
  ……
  一辆货车在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门口停下,放下来四个大木箱,警卫战士打开木箱里里外外检查一遍后,装上小推车推进院里。
  这是唐华掏钱从大连买了运过来的海鲜。
  “前阵子的工作你们神经崩得太紧了,”唐华说,“这个时候需要放松,放松,换换脑子,或许好好休息之后,大家就找到新的思路了呢。今晚轻核反应组大吃一顿,然后放一星期的假,一星期过后老彭也该出院了,全组再集结重新开始。”
  吃完这顿,唐华也该闪人回去了……
  “流体力学,高温等离子体,核物理,中子物理,惯性物理,十几种高能射线,还有火工品数据……”周光召说,“这工作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看过的书全用上了,而且还不够。”
  “而且这些科学门类,都要用到很深的程度。”唐华把龙虾切开,放下刀准备吃肉。“但是关键是思路,有时候可能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寻找一种类似于灵感的东西。”
  于敏:“越是难,我就越来精神。”
  黄祖洽:“你觉得氢弹的真实面目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唐华突然想看看莫兰德构型到底经不经得起推敲。
  “这个球是‘穷奇’,然后这一根空心柱是氘化锂6,空心柱中间是铀-238的实心柱,氘化锂6外面填充泡沫塑料,哎,老邓你的构型就考虑过泡沫。就是这样。”
  ……
  “59年11月底,我们轻核反应组的工作从天马行空的理论钻研进入到了工程构型的攻坚战。所有人都非常疲惫,彭恒武还劳累过度住院了,但大家斗志高昂。”
  “攻坚战的第一场战斗全军覆没,经过超算的计算,我们提出的5个构型效率都很低。忙活了半年,氢弹的结构对所有人还是个谜。”
  “唐部长让我们全体休假一星期,换个思路再战。在放假前一天晚上的聚餐时,唐部长突然一手端着酒杯,一手用粉笔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画了一个氢弹构型。大家都被吓坏了,周光召把歪歪扭扭的图精细化,依据图中的信息列出了方程组,这就是氢弹研制中的‘唐周构型’。”
  “当晚我们就用超算对‘唐周构型’进行了计算,它对聚变材料的利用率也不高,和前5个构型比只是略有改善,还是无法实用化。但是,这个构型和之前我们想的5个构型完全不一样,这让我们意识到,氢弹构型在满足压缩、升温等硬性条件的前提下,还有很多很多条路可以尝试。”
  “受此鼓舞,我们全体取消了休假,所有人打起精神,坚持岗位,又连续作战了两个星期……”——何炸麻回忆录:《氢弹诞生的20天》,1990.7.30
18
第242章
它是氢弹
  莫兰德构型,设计者霍华德·莫兰德,《进步》杂志的特约记者。
  莫兰德主张限制和废除核武器,他用了1年时间,采访了很多核物理学家,其中包括美国氢弹设计团队的外围专家、泰勒和乌拉姆的学生,综合这些人透露的信息,复原了他认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而且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进步》杂志上。
  据说,他写这一系列文章的初衷是“让民众看到氢弹有多可怕,从而让民众更加关注核武器对地球的严重威胁”,这也是他参加的“核武器冻结运动”组织的主要工作。
  美国能源部看到这篇文章就疯了,然后由美国政府出面,司法部起诉《进步》杂志泄密。《进步》杂志因为这篇文章销量剧增,当然要接招护盘,双方律师团打了个昏天黑地,司法部突然宣布撤诉,起诉案草草结束。
  撤诉的理由是:无论能源部指证莫兰德构型是真的,或证明它是假的,都有可能使得氢弹的秘密被泄露出来,哪怕多泄露一点点信息,都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但由于美美国政府突然撤诉,“莫兰德构型”到底是不是泰勒-乌拉姆构型?它和泰勒-乌拉姆构型有多大的区别?“莫兰德构型”如果制造出来到底能不能点炸?这些问题就成了不解之谜。
  ……
  唐华画出莫兰德构型之后就有点后悔,周光召扑在桌上完善图纸、撰写反应公式,嘴里还叼着一根螃蟹腿,聚餐的所有人也都进入了工作状态。
  他们显然不会休这一星期的假了。
  而且显然,唐华也得跟着加班。
  周光召细化和合理化之后的莫兰德构型仍然未能通过演算,看来霍华德·莫兰德能在发表连载文章后一直活着,没被CIA人间蒸发,是有道理的。
  受莫兰德构型的鼓舞,邓稼先、于敏、黄祖洽脑子里有了新想法。不但有新构型的想法,还回过头来完善之前的理论。于敏按能谱把核反应过程产生的中子分成了16群,把中子能谱重新梳理一遍后,事情就进展到了最后一战,邓稼先把这个称为“最后一层窗户纸”,于敏的说法,这是“临门一脚”。
  唐华倒也有工作可干,于敏划分的中子能谱群需要求解联立方程,就是某个结构下,中子输运和辐射流体力学是没法分开来计算的。彭恒武留下的是两个单独的程序:中子输运计算、辐射流体力学计算程序,唐华用了两天时间,把两个程序合为一个新程序。
  ……
  中印边境,空喀山口。
  4000米的高原山地,11月已是滴水成冰。我军边防部队和印军在山口势力交界处分列两队,双方枪里都上了实弹,警惕地注视着对方一举一动。
  10名印军被俘人员乖乖排成一队,中方也没给他们上脚镣手铐,反正这些人并没有逃跑的意图。9具尸体裹着白布,排成更整齐的一队在地面上。
  “现在,我方将11月15日冲突中被我方抓获的10名你方人员,以及9名死亡人员的尸体交还给你方!请你们派来接收的人员领回!”连长的大嗓门吼出的声音在山谷间回响,“我方所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等,也同时一并发还!”
  11月15日的空喀山口以南边境冲突事件,我军巡逻队与印军一个排遭遇,双方先是发生激烈口角,随后拔枪互指。我方巡逻队长起身向对方喊话,让对方冷静冷静,这时印军悍然开枪,我方巡逻队长、边防团2连2排排长牺牲。
  被激怒的我军巡逻队迅速发起进攻,几分钟后印军的这个排被击溃,9死、10被俘,我军增2名轻伤员。
  空喀山口事件之后,总理亲自召见印度驻华大使帕塔萨拉蒂。
  “关于这次冲突,中印两国政府已经交换过几次照会,包括贵国政府在11月4日给中国政府的照会。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虽然你们的照会中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要求,你们仍然违背了这个照会。”
  总理和帕塔萨拉蒂又继续交涉了半个小时,双方并没能达成一致。
  “为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创造良好气氛,我的建议是,中印边界西边的双方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十公里;在东线冲突地区,双方保证不再派遣武装人员进入对方控制区挑衅和巡逻。”
  帕塔萨拉蒂没有得到国内进行这种让步的授权,装糊涂。
  ……
  《我国政府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抗议》
  “……中印边界东段发生的这一空前严重事件,是印度政府蓄意侵占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所造成的;是印度政府把我国的克制和容忍态度当作软弱可欺,越来越猖狂,在中印边境全线加剧紧张局势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国土任意被印度侵占,决不能坐视自己的边防人员惨遭杀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
  “哦豁,哦豁。”
  唐华用手指弹了两下报纸,“印度这个样子,可能很难回头了。中印边界冲突发展到今天,不打一仗是不行了。”
  安静。
  嗯……
  现在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轻核反应组,大概也就唐华还有点儿空闲时间了,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等人做架构设计和理论论证时,唐华就是超算保管员;等他们有一些设计需要进行计算,这才编程、启动超算进行演算。
  “……所以说一个大国是要有几件重器的,要不然,我们堂堂中国居然也被印度这种国家蚕食领土,还天天纠缠不休。”黄祖洽完成了一个小节的公式推导,抬起头来。
  “大国重器……”唐华点点头,“原子弹、氢弹,……氢弹什么时候问世,全国人民都在看我们。”
  不知不觉时间就进入了12月。
  “穷奇”已经组装完毕,在进行最后一轮检测。全面检测完成后,就要上专列运往罗布泊。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已经建设完成,100米的塔架随时恭候“穷奇”上塔尖。
  12月5日,彭恒武撑着吊瓶架回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本来想等彭恒武回来接班就溜号的唐华看老彭这副样子,“你顶上,我先走了”这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继续坚持岗位。
  轻核反应组现在已经进入了状态,研究人员分成了三个方向的攻关小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沉浸在原子核的空间里。不,吃饭的时候这些人也在想问题。
  “小何,帮我查一下这个反应的时长。”邓稼先举起一张纸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